周益玮能够来到山溪,给那些大大小小的官员说说话,勉励一番,那可是天大的面子啊1同时也能够让他们安心,朝廷不会再继续追究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山溪这里的情况并不是一两年,,形成的,所以在霹雳手段之后,还要有春风化雨.
  然后,又有卢象升卢巡抚宣布,那些小吏也转为大明官员,享受大明俸禄.
  这样以来,小吏都兴奋起来.
  一直以来,小吏都不是官员,低人一等,现在可好了,朝廷承认了他们的地位,怎么能够不高兴吴云清见事情得以解决,心里甚是畅快.
  吴云清心里搁着的几件事顺利议完章程,便在太原尽情地游玩起来.
  什么莲花落,还有砖雕,还有八珍汤等等,吴云清他们都尝试了一番.
  黄妙芸是难得吴云清有空陪她游玩,也很有精神.
  边走边看,一行人紧走慢行的就离开了太原,继续往南.
  皇帝出巡自在,可京师里的施鳯来忙得不行.
  因为陛下一离京,马上就有很多奏折上来.
  其他的都好说,可许多御史和下面言官递上来关于弹劾山溪,折江,光东,富建几省官员徇私舞弊,妄加关税,蒙蔽圣聪的奏折却连接不断.
  陛下离京的时候,已经交代除了军情,其他都由内阁商量处置,这个烫手的山芋施鳯来也只好接下来.
  这一天施鳯来便在内阁大堂召集其他内阁大臣来商讨这件事.
  施鳯来把捧着的折子放在桌上,开口道,“各位,这些都是近几天弹劾改制省份官员的奏折,大家看看,如何处置!陛下离京前,既然把政事托付给我们内阁大臣,总要把事情处理好.”
  其他大臣闻言都从桌上的一堆折子中拿了一份来看,一时间都静默不语.
  其他大臣的养气功夫都很是到家,看子上没有丝毫的波动,只有杨景臣忍不住看了一封又换一封.
  施鳯来虽然心里也焦急,可没出来,他细细的打量其他大臣的反应,思虑如何应付这一关.
  内阁大堂里寂静一会后,来先打断大家的思绪.
  “这次弹劾官员折子,关系到了户部,吏部,刑部.
  如何处置好,大家也提提意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孙承宗把手中的奏折缓缓的放回桌面才道,“各位大人,此次弹劾的官员有几十位,都是在田赋上出的事,按我大明例律,这些人至少都要回京述职.
  如果不办,那就会使其他官员心里有想法,一旦后面出现徇私舞弊,贪赃枉法,我们那可就成了包庇了.
  但是这么多人,几十个官员下马,,,后面还有谁敢去主持田赋改制这样自陛下登基来,革新的吏治就毁于一旦.
  这对陛下的既定政策有很大的冲击,咱们要考虑清楚才能做决定,现在是动一而牵全裑,不可不慎重!”
  他们都有些话没有说,看来是有人不想要改制,这是在出幺蛾子呢.
  可能那些官员,的确是有些问题,如今就被人抓住了把柄,要做文章了.
  其实此时大明的官员,基本上没有几个没有问题的,只要找,总有问题可以找到.
  也就是平时大家都保持了默契,彼此过得去罢了1杨景臣点了点头也道,“要想保住这些官员,只有恩出于上.
  如今陛下不在京城,我们内阁大臣来做,恐怕不合体制.”
  孙承宗为人老成,知道这事很难一时决定,就出言道,“,要是御史们问起,就说兹事体大要等陛下回来才做定夺.
  然后上奏给陛下,看陛下旨意如何再做定夺!”
  这是一个中规中矩的处理办法,既可以封住御史之口,也可以使内阁不致被摆在遭攻讦的境地.
  孙阁老当官几十年,说出的方法自然四平八稳.
  杨景臣听罢便道,“那我们快些上折子请旨,此事越快越好.”
  施鳯来摆了摆手道,“对,这事拖延不得.
  眼看开春在即,要是不下个定论,恐怕那些被参的官员就坐不住了.
  前几天收到回报,说陛下的圣驾到了太原,现在恐怕已经往南去了.”
  其余几人想想也是,如今所面临的难题是,内阁有些事不合体制.
  而且也不知道陛下的意向,一旦出错,恐怕内阁大臣就会成为众矢之的.
  提醒您:读书三件事收藏</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