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第484章 八路军总部长官开眼界:太疯狂了吧!(第一更,求订阅)
(跪求免费的月票和鲜花啊,拜托了)
老总、参谋长还有八路军总部的一些长官都是来到了平安县城,目的就是考察一下平安县城和独立整编团的情况。林
独立整编团现在就是八路军的王牌部队,战斗力强悍,肯定有很多地方值得学习的。
所以老总一行人就来平~安县城看看。
李云龙望着众人开口道:“老总,我的部下没-有对你不敬吧?”
老总摇了摇头道:“没有,你对部队的管理和军纪都不错。”
参谋长开口道:“确实,我们今天算是大开眼界了。”
李云龙笑了笑道:“这本来就是一支部队的基本素质和条件,老总和参谋长过奖了,走吧,去师部坐坐!”
随即一行人是前往了独立整编团师部。
待老总等人离开了之后,负责招待的战士都是松了一口气,没想到这一行人真的是老总,幸亏是没有作出什么出格不合军级的事情,一切都是按照流程来走。
独立整编团师部。
李云龙、老总、参谋长等人刚刚进入师部没一会,赵刚就回来了。
赵刚看到老总,先是一愣,紧接着上前敬礼道:“老总,参谋长,你们怎么来了!”
老总呵呵一笑道:“哈哈哈,我们就是来学习学习的。”
这算是突袭检查独立整编团的情况,独立整编团表现出来的一面是让老总和参谋长等长官都是十分满意。
可以说,这样的部队才是真正打胜仗的部队。
众人落座。
老总望向李云龙开口道:“李云龙,接下来你准备怎么办?”
攻下平安县城和河源县城以及附近的八个县城,现在独立整编团的地盘一共有10个县城,可以说地盘不小了,是取得了十分重大的战果了。
李云龙也不隐瞒,直接是开口道:“下一步我准备打太泉了!”
“前期准备工作已经做好了,现在就准备集合兵力的去打太泉,只要拿下太泉的话,那么整个晋西北乃至于山西都将再无大战。”
太泉作为“府”存在,超过1200年;太泉作为“郡”存在,超过2200年;太泉作为“城”存在,超过2500年。
可以说,太泉2500多年的建城史,也是一部镌刻在甲胄之上的战争史,比如发生在公元前455—前453年的春秋晋阳大战,发生在西晋时的晋阳保卫战,发生在十六国时期的北周攻晋阳之战等等,足见太泉在古代地理位置之重要。
丝绸之路是古代经过中亚通往南亚、西亚以及欧洲、非洲的贸易通道。但是无论是陆上丝绸之路还是草原丝绸之路,太泉均是一个重要的交接点。
北齐太泉在丝绸之路与东西方文明的节点上,与各国人民在政治上互信、经济上融合、文化上包容,作出过巨大的历史贡献。
太泉的地理位置和他所属的地理区域相关,太泉所处晋中盆地,本身就是山西的中心位置,属于要会之地,晋中盆地的中心太泉更是要会中心。
打太泉?
这个想法是让老总和总参谋长都是一愣。
这可不是件小事啊!
当初小鬼子打太泉的时候,就是和守城的晋绥军、中央军还有八路军进行了一场大战,最后是付出了不小的伤亡才拿下了太泉的。
现在李云龙就想靠着一个师就打太泉,这也太疯狂了吧?
老总望向李云龙道:“李云龙,你没开玩笑?打太泉?为什么要大太泉?”
李云龙笑了笑道:“原因也很简单啊,就是因为太泉的地理位置和军事位置太重要了。”
总参谋长笑眯眯的开口道:“哦,说说你对太泉的看法。”
李云龙指了指挂在墙上的作战地图,开口道:“在宋以前的晋阳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包括太泉所属的晋中盆地的重要性不如临汾运城所在的河东地区,因为当时的中心在关中平原,可以说太泉的重要性有限。”
0 ·····求鲜花····· ······
“只是晋阳被毁掉后宋一度设平晋城,能看出地理位置偏东南靠榆次,不如现在的太泉城地理位置重要,后来果然也因为平晋非要会的理由搬到了唐明镇,改为并州州治。从这个时候开始,太泉的地理位置变得极为重要。”
“宋以后的太泉城,整个晋中盆地从北往南是一个喇叭口向南开的状态。”
“明清太泉城地处汾河以东,三面环山往南开,正好卡住喇叭中间的位置,相当于脖子的位置。”
...... ........ 0
“太泉位置关键在于全省协调和军事重镇,一是直接联结晋北晋南晋东南的政治中心,二是联结山西南北和东入河北的交通枢纽。”
“明代九边山西就有大同镇和太泉镇,大同是防卫蒙古最前线,从大同往南到太泉行成战略防御纵深。”
“大同失守,则有内三关外三关,突破了这几关,就是太泉门户忻州阳曲,再突破了就是太泉。”
“一旦太泉沦陷,以晋中越往南越开的地理构造,整个山西除非躲进山区,否则基本无险可守。”
“而山西失守,以山西对华平县原和中原关中的地理优势,整个北方就很悬了。”
“基本上小鬼子走的也就是这个路线,只要攻陷了太泉,剩下的也就是顺理成章,所以当初小鬼子才会费这么大劲攻打太泉,从而发生太泉会战!”
“我想着要想整个第二战区无大战,或者说要把小鬼子赶出山西,那么就是要拿下太泉!”
李云龙噼里啪啦的一番话是让老总和参谋长,以及一众总部长官都是惊呆了……
PS:新的一月,跪求一个自动订阅,还差1个就破10了,感恩各位支持,新的一个月,有没有神豪来个破蛋打赏吗?100vip也是爱门.
文
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