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九十一章 可以,但没有必要!
    书    第494章

    而且,魔都和京都的地价,可不是金陵能比的。林

    与其把钱花在地价上,还不如放在装修上。

    所以,综合上述因素,林闲觉得把俱乐部设立在金陵比较好。

    等以后俱乐部壮大了,再考虑建立分部。

    “行,那地点就选在金陵。”

    赵诗彤点点头,接着问道:“第三个问题,既然俱乐部不打算盈利,那么也就意味着,每年都需要投入资金。你打算投资多少?”

    既然是合伙人,那这一点当然要问清楚。

    林闲沉吟道:“先期投资5个亿,后续每年追加投入万!”

    “5个亿,是不是有点多?”赵诗彤皱眉道。

    倒不是她拿不出钱,毕竟三个人平摊下来,也就一亿多而已。

    主要是考虑到金陵的地价,所以她才会这么问。

    如果放在京都或者魔都,按照那里的地价,5个亿就显得很正常了。

    “不多!”

    林闲摇摇头,解释道:“既然我们想打造国内的顶级俱乐部,作为俱乐部的总部,总不能显得太LOW吧。”

    装修这东西,是个无底洞。

    一百万能装,一个亿也能装。

    但是贵有贵的道理,一百万的装修和一个亿的装修,给人的感觉就完全不同。

    可能普通人分辨不出玻璃和施华洛世奇水晶的区别,但作为顶级二代,却能一眼看出来。

    你想要一个顶级二代加入俱乐部,那起码也要拿出相应的实力。

    很简单的道理。

    赵诗彤和沐晚晴略微思索了片刻后,也都纷纷点头答应。

    接下来,就是商议股份。

    一番讨论后,最后定下来,林闲和沐晚晴每次出资2个亿,分别占有35%的股份。

    赵诗彤出资一个亿,占有30%的股份。

    后续每年追加的投入,则是他们三个人平摊。

    这么看,貌似是赵诗彤占了便宜。

    只出一个亿,就占股30%。

    其实并不是,反而是一件皆大欢喜的事情。

    首先,赵诗彤自带人脉圈,其次俱乐部的一切事宜,基本都由她来负责。

    而林闲和沐晚晴,则相当于甩手掌柜。

    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来做,林闲不是不会交际应酬,而是嫌麻烦。

    经过商议,俱乐部的地点选定在汤山风景区。

    那里风景秀丽,并且有天然优质的地下温泉可以利用。

    “其他的事情我可能帮不上什么忙,但是拿地的事情,交给我就行了〃.。”沐晚晴自信地笑道。

    闻言,林闲和赵诗彤点点头。

    沐家在金陵经营了这么多年,拿块地这种事情还是很轻松的。

    再说了,他们又不是不给钱。

    只是相比起林闲或赵诗彤,沐家的关系网摆在那里,操作起来更加方便快捷。

    一顿饭吃吃聊聊,一直到八点多才结束。

    林闲买完单后,赵诗彤似乎不想当电灯泡,抛下一句:“等俱乐部的事情忙完了,我们在好好赌一局!”

    说罢,赵诗彤潇洒的转身离去。

    哟!

    看样子这妞心里还很不服气啊!

    嗯,需要加大力度教育。

    目视着自己闺蜜离去的背影,沐晚晴满脸好奇道:“你真的可以算到底牌?”

    “可以,但很多时候都没必要,太费脑子了!”

    林闲微微一笑,揽着沐晚晴一路溜达回房间。

    ……

    ……

    次日。

    金财显得格外热闹。

    各路电视台、报纸、网络媒体,都派出了记者采访。

    实在是林闲身上的看点太多,第一个在《数学学报》登刊的国人,十八岁大一新生,证明周氏猜测……这些看点结合在一起,热度不是一般的高。

    其实本来这些记者,昨天就应该来的。

    毕竟新闻就讲究一个时效性。

    可问题是,昨天由于要举办报告会,加上林闲这个主角一直没有出现,所以学校方面以报告会为由,并没有接受采访。

    于是,这些记者只是第二天再来。

    然而让他们没想到的是,这次采访的主角,林闲,并不在学校!

    这要是换个人,王凯绝对让张峻东一个电话,把林闲叫回学校。

    但对于林闲,他们真是一点脾气都没有。

    没看见昨天吴教授这样的大人物,都当着他们的面挖墙脚了吗?

    于是,张峻东找了个非常好的借口。

    “.~林闲同学在昨天的报告会上,突然有了灵感,目前正在证明孪生素数猜想,并且已经有了一些进展。我们金财一只秉承着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尤其是对林闲同学这样有天赋的学生,给予最大的自由,让他可以尽情发挥自己的天赋和才华。”

    等等!

    孪生素数猜想?

    这才刚证明了周氏猜测,又开始挑战孪生素数猜想了?

    各路记者纷纷双眼一亮,心思顿时活络起来。

    虽然今天没有采访到正主,但却有了意外收获。

    再说了,正主不在学校,还可以采访林闲的老师和同学嘛!

    人要学会变通,记者同样如此。

    “林闲这个孩子,本身就天赋出众,我没有教他什么,只是在最初时,对他进行了一些引导。当初,我只是让他根据周氏猜测,写一篇关于(王好好)素数的期末论文,没想到他能证明周氏猜测。归根结底,都是他自己的努力和天赋。”

    这是戴平波面对采访的回答,没有邀功,也没有添油加醋,实事求是。

    老戴的性格就是如此,这也是林闲一直对他很尊重的原因。

    这才是一个学者,应有的态度和品格。

    “说实话,林哥这个人我是真心佩服。他和其他的富二代不同,性格非常好,多才多艺,又有上进心。我记得刚开学军训那会,每天都很累,但是林哥依旧每天坚持练一个小时的硬笔书法,雷打不动。”

    这是王泽境面对采访的回答。

    讲道理,他这还真不全是彩虹屁。

    对于林闲,王泽境是真心佩服的。

    他自己本身也算是个富二代,但是他自问做不到林闲这样。串.

    文

    学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