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153章 燕王已俘!燕国已亡!七龙珠已齐,可以召唤神龙了!
    苏角阔步走向嬴成蟜,双手奉上燕国祭祀之璧,肃声开口:“启禀主帅!”

    “燕国祭祀之璧已被末将所夺。”

    “燕之社稷,在此!”

    “望主帅代我大秦受之!”

    嬴成蟜也面露肃然,郑重的双手接过苏角递来的祭祀之璧,沉声开口:“今,秦长安君、公子成蟜,代秦受璧,得燕之社稷!”

    “本将当即刻书信朝中,向我王上禀此喜讯,为苏都尉请功!”

    听见这番对答,燕王喜感觉燕国的天都快塌了!

    燕王喜焦急的连声道:“秦长安君,此乃我大燕祭祀之璧!”

    “还请秦长安君将我大燕玉璧先行归还寡人,而后再由寡人交给秦长安君,可好?”

    嬴成蟜握着祭祀玉璧,转头看向燕王喜,目光从平静变得冷冽:“本将以为,便是纵观天下古今,本将于接受请降一道也能算得上是颇有经验。”

    “今燕王言说欲率燕国请降,却一无百官衰绖送葬,二无士舆榇盛尸,三未衔壁表明燕王已崩。”

    “燕王此为请降乎?”

    “于情、于礼、于法,皆非请降也!”

    普天之下,没有人比本将更懂受降!

    投降不是说说笑笑,投降是有一套标准礼仪流程的。

    哪怕是在后世,投降还得举个白旗或者高举双手呢,更遑论是在现在?

    不按流程走的请降,算什么请降!

    燕王喜强撑着僵硬的笑容:“不过只是些许虚礼而已,还请秦长安君莫要在意。”

    嬴成蟜冷声嗤嘲:“难怪昔燕昭王惊才艳艳,燕地儿郎义绝天下,今燕国却无信无义!”

    “原是因燕王竟将社稷大礼也视作虚礼!”

    “燕王无礼,本将却不能无礼,我大秦更不能不知礼!”

    “于礼,燕王非是请降,而是战败被俘。”

    “那燕王就是战败被俘,而非是请降!”

    燕王喜心头发苦。

    别以为寡人不知道,赵王迁两次请降都没依礼,反倒是一次比一次潦草,但汝还不是尽皆受之!

    燕王喜鲜明的感受到了嬴成蟜的刁难,却也不得不陪笑道:“秦长安君说的是,说的是!”

    “还请秦长安君先放开燕国臣子将领,许燕国臣子为寡人衰绖。”

    “寡人之榇就在辎重营中,只需取来便可令士舆榇。”

    “大燕之璧就在秦长安君手中,还请秦长安君暂且将此璧归还寡人,寡人这就依礼请降!”

    嬴成蟜声音中的嗤嘲之色更浓:“本将麾下将士们奋勇冲杀、浴血奋战方才俘获、斩获的战利,焉能予他国之王!”

    “本将今日方知,燕王不只是无信无义,更是异想天开!”

    “左右,将此败王拿下!”

    燕王喜双眼瞪大,失声惊呼:“不可!”

    “寡人乃是请降!请降也!”

    “秦国莫不是以为天下已无别国,便故意苛待寡人乎?!”

    “秦国如此施为,必当激起天下人不满,令得燕地儿郎永不臣秦!”

    “秦长安君也不愿得燕地却无法治燕地吧?”

    燕王喜很清楚,按照春秋礼仪,主动请降的王基本都不会有杀身之忧——至少不会被公然处斩,但战败被俘的王可就说不准了。

    更重要的是,战败被俘的王的待遇绝对会远逊于主动请降的王!

    如果早知会落得个战败被俘的名头,燕王喜根本不会选择请降,而是会选择顽抗到底!

    嬴成蟜抬手止住众将,迈步走向燕王喜,声音冷冽:“还请燕王莫要信口雌黄。”

    “非是大秦故意苛待燕王。”

    “而是本将故意苛待燕王!”

    “昔燕太子丹派遣刺客刺杀我王之事,我王不再追究。”

    “然,主辱臣死!”

    “本将,从未忘却此仇!”

    嬴成蟜摊牌了,他就是小心眼儿,就是记仇,就是故意针对!

    昔燕太子丹遣田光、荆轲刺杀嬴政之事,燕王喜会对此一无所知吗?

    以燕王喜对燕国的掌控力来说,不可能!

    嬴成蟜虽然不知道燕王喜和燕丹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但嬴成蟜知道燕王喜绝不无辜,甚至可能是此事的幕后推手。

    昔年嬴成蟜追着燕太子丹砍了千余里,终于取燕太子丹之首而回,却没能砍下燕王喜的脑袋为嬴政报仇。

    这个仇,嬴成蟜可还记着呢!

    燕王喜双眼瞪圆,不敢置信的说:“寡人已以我大燕太子之首请罪,难道我大燕太子之首,还不足以抵此仇乎?!”

    嬴成蟜理所当然的说:“燕太子丹之首即便不被燕王所斩,也会被本将所斩。”

    “正如燕王即便不放弃抵抗,也会被本将所俘一般。”

    “燕王非是知道错了,也非是想要归秦了,而只是怕了!”

    “只可惜,已经晚了!”

    退后一步,嬴成蟜挥了挥手。

    燕王喜还想再说些什么,英布、杨樛等将领便已欢声高呼:“唯!”

    而后英布和杨樛一左一右的压住了燕王喜的肩膀,又往燕王喜的嘴里塞了一卷麻布,而后像是拽年猪一样拽着燕王喜就往秦军方向走。

    嬴成蟜不再关注燕王喜,而是将目光落向手中玉璧,心情百转。

    今日之前,嬴成蟜已经接连斩获了韩、魏、楚、赵、齐、代这六个国家的祭祀之璧。

    而今日,嬴成蟜终于拿到了这最后一枚属于燕国的祭祀之璧!

    自秦王政八年初踏沙场,时至今日嬴成蟜已经纵马疆场近十载,率军转战数万里!

    仅由嬴成蟜亲自领兵所斩之首,便达到了一百六十三万余,这还仅仅只是两军交战时完好斩下的头颅。

    若是再算上沙场之上纵火烧杀、飞石砸死等无法辨认不能论算首功的斩获,以及蕲年宫保卫战、新密县伏击战、故齐地大扫除等非沙场所杀之敌,嬴成蟜率部击杀的敌人已破两百万!

    两百万人!

    便是白起站在嬴成蟜身侧,都能自称一句大善人。

    而追随嬴成蟜出征,为嬴成蟜而死的秦军将士又有几何?

    嬴成蟜不敢去回忆,嬴成蟜只知道就算是阎王爷来了人间都得先给嬴成蟜送份儿年礼。

    近十年的征伐路,伴随着浓郁至化不开的血气。

    但,这还是嬴成蟜使用了诸多新式军械、新式战术方才打出来的战果。

    原历史上的大秦为了横推六国,又付出了怎样的伤亡?

    单单一场王贲水淹大梁城之战所造就的亡魂,恐怕就已是后世人难以想象的恐怖!

    究竟要怎样的结局,才能配得上这一路血雨腥风?

    嬴成蟜不知道。

    嬴成蟜只知道,七龙珠已经集齐。

    终于,可以召唤神龙了!

    嬴成蟜猛然高举玉璧,振奋狂呼:“将士们!”

    “燕王已俘!燕国已亡!”

    “当今天下,皆乃秦土!”

    “天下之民,皆是秦人!”

    “大秦,万胜!”

    听着嬴成蟜的呼声,就连嬴成蟜的亲兵们脑筋都有些打结。

    当今天下,除秦之外再无别国了?

    从今往后,天下之民都是秦人了?

    那样的天下,会是怎样的天下啊?

    卦夫、苏角、张良等长安君府嫡系亲信却是早就畅想过那样美好的未来,情不自禁的齐声高呼:“大秦,万胜!”

    听闻着嬴成蟜家兵们的呼声,虽然很多秦军将士还无法想象天下归秦的天下会是怎样的天下,但他们至少明白,他们赢了!

    四十余万秦军将士齐齐兴奋高呼:“大秦,万胜!”

    “万胜!万胜!”

    果然,跟着长安君出征,就能蹭着军功!

    嬴成蟜与全军将士们一同狂呼三遍之后,脸上灿烂的笑容不减分毫,策马走向秦军大军,朗声高呼:“从今往后,天下之民皆是秦人!”

    “秦人与秦人之间,无须通过战争来解决纷争,一切矛盾皆可由衙署、朝廷解之!”

    “秦人与秦人之间,无须互相攻伐杀戮,更不至于对自己的同族、自己的至亲举起长枪!”

    “从今往后,天下间的战争将会大幅消减,秦人可以将更多的时间用于耕作、纺织,让自己的日子越来越好!”

    耐心听着嬴成蟜描绘的画面,所有秦军将士都目露憧憬,就连刚刚请降的燕军将士们眼中都流露出浓浓的向往。

    秦人喜欢战争吗?

    喜欢,但却也不喜欢。

    秦人之所以喜欢战争,不过是因为战争所带来的战利能让他们吃饱饭、穿暖衣甚至是实现阶级跃升,秦人喜欢战争只是表象,秦人真正喜欢的是通过战争获得的美好生活。

    如果能不参与战争、不面对死亡就能吃饱饭、穿暖衣甚至是实现阶级跃升,又有多少人会喜欢战争本身?

    嬴成蟜声音突然一肃,沉声道:“本将爱好和平,尤爱工农!”

    “本将研造长安犁、长安车、金汁治粪富强豕,唯愿让我大秦万民都能通过耕作匠造让日子越来越富庶。”

    “但却总是有人不愿让我大秦万民好好耕作。”

    “曾经,是韩、魏、楚、赵、齐、代、燕接连来攻我大秦、踩我良田。”

    “而如今,东胡、匈奴又纵马南下,踩我良田,不许我大秦万民好生耕作。”

    “为得万世之安宁,为能安安稳稳的种地,本将愿以战止战,尽灭胡贼,以一场大战谋万世太平!”

    “诸位袍泽,可愿助本将乎?”

    十年前,嬴成蟜若是说出这样的话语,绝对会引来天下人嘲笑。

    五年前,嬴成蟜若是说出这样的话语,也会引来诸多理性的劝说。

    但今日,在这里,当嬴成蟜公然放出如此豪言,迎接嬴成蟜的却是一片热血沸腾的狂呼:

    “风!风!大风!”

    我军连华夏诸雄都尽数覆灭,尽灭胡贼又有何难?

    没有哪怕一名将士心生退缩或怯战。

    秦军将士们只是生怕错过了跟着嬴成蟜一起赚军功的机会。

    至于此战是否正义?

    额们不知道。

    额们只知道,他们踩着额们的地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