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322章 大周需要许墨
    他毕竟是个开国皇帝,身份地位摆在这儿,大臣们却在不停地赞美一个臣子,而且都是不假思索地这么想。

    

    许墨还没入朝呢,就这么可怕的威望,让他这个皇帝该如何自处?

    

    在秦霄心里,没人能凌驾在皇权之上。

    

    更不允许有威胁到皇权的存在。

    

    哪怕即将招许墨为女婿,秦霄当时更多的是考虑时势。

    

    毕竟,一个姓许,一个姓秦。

    

    “皇上,许墨懂得如何治政,更懂得顺应民意,如果让许墨入朝,他能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在朝堂看来,也能使得大周更好的规划布局。”

    

    “许墨还会练兵和带兵,在作战方面,他能够提升我大周的整个军队实力。”

    

    “许墨文武双全,才能卓著,这样的人应该入朝为官啊。”

    

    苏有平说完,众臣纷纷应声地点头。

    

    百官们都在张口地赞扬许墨,推荐他入朝,让秦霄感到一阵错愕。

    

    自从大周建国,还没有一个能让群臣们口服心服的人。

    

    许墨是唯一的一个。

    

    但是秦霄极其不愿意看到这样的结果。

    

    一旦让许墨入朝,那不用说,肯定要给他升官。

    

    许墨现在是从二品,他立下了少有的大功勋,要是只升为正二品,只怕天下人会替他感到不平。

    

    官职还是次要的。

    

    其他的地方更让秦霄担忧。

    

    许墨有本事是没错,但随着进入了权力的中枢,会不会因此而滋生野心,有了不该有的想法。

    

    这是秦霄不得不考虑的。

    

    秦霄很清楚许墨,许墨每当一个地方,都是一副当地领军人物的样子。

    

    说一不二!

    

    而且,许墨在各地州府的手段,也都称得上霸道。

    

    甚至到了无视朝廷条纹制度的地步。

    

    别看许墨在苏力人没有户籍不能买房的事情上,看起来很尊重朝廷规定。

    

    但秦霄明白,那家伙极大可能是以此做借口,有其他的考量布置的。

    

    更要命的是。

    

    秦霄不敢相信,要是许墨知道自己真实身份,那他还不更嘚瑟到天上去了。

    

    秦霄一想都感到头大。

    

    秦霄想要再缓缓,正要开口的时候,却看到底下的大臣们都是满脸期待的样子。那情景,好像都准备热烈鼓掌,欢迎许墨入朝为官了。

    

    就只等皇帝一句话了。

    

    见状,秦霄欲言又止,这跟以往不同。

    

    毕竟,群臣提议理由的十分正当。

    

    要是这时候断然地拒绝,大臣们一个心里不好想,君臣之间有了隔阂矛盾,那就得不偿失了。

    

    朝廷中枢一旦君臣离心,那大周的局势都会不妙的。

    

    特别是,看到群臣们那满脸的期待,更让秦霄觉得要小心点好。

    

    大臣们的模样告诉他,许墨,是靠着自己能力和政绩,让大家对他信服的,是许墨他自己争来的机会。

    

    这时候,他再一意孤行,就显得太不可理喻,太固执了。

    

    秦霄不想留下这样的印象。

    

    况且,秦霄自己对许墨,也是又爱又恨。

    

    欣赏许墨,因为他本领超群,治理政务出类拔萃。

    

    恼恨他,是因为这小子实在太嚣张,不单单是看不起别人,甚至是目无尊卑上下。

    

    表面上,这小子似乎尊重朝廷,尊重皇帝。

    

    但秦霄太清楚这小子的狡猾。

    

    秦霄觉得,这样的人,不给他滋生野心的机会,也许对他更好。

    

    秦霄刚刚认识许墨的时候,就听他说过:清官贪官不是绝对的,忠奸也是如此。

    

    而许墨到底是忠臣,还是包藏异心,也在只他一念之间。

    

    秦霄半晌没有吭声。

    

    他太纠结,竟然做不了决定。

    

    秦霄也是暗暗地惊骇,自己堂堂一个大周的开国皇帝,却在许墨的问题上,变得这么畏首畏尾。

    

    但哪怕自己也很不满意,但实在拿不出个好主意。

    

    这时候,百官们已经等不及了。

    

    户部尚书苏有平出列。

    

    “陛下,我大周立国至今,已有十五年,这些年来陛下一心为民,大展宏图,才使得我大周有今日的发展。”

    

    “但陛下更清楚,我大周是从战火中诞生的,当初百废待兴,就算现在,很多地方仍然贫困。”

    

    “如今只有闽越、荆楚和江南二省发展的好一些,是朝廷税收的重要财源地。”

    

    “但皇上啊,臣作为户部尚书,替朝廷梳理全国的财政,微臣看到的,是除了这少数地方外,其他地方的一穷二白啊。”

    

    “哪怕是荆楚,虽然是产粮的重要基地,可还有百姓至今吃不饱饭,只能勉强糊口而已,别的地方恐怕只会更糟。”

    

    “总不能靠朝廷不断的拨钱拨粮吧,那样治标不治本啊。”

    

    听到苏有平的话,秦霄当即蹙额。

    

    他心里明白苏有平话里的意思,也知道为什么要讲这些话。

    

    但秦霄心里的疙瘩,没人解得开。

    

    苏有平刚说完,又有官员接着出列道:“陛下,现在朝廷也急需人才啊。但如今给地州府才刚通过科举选出些苗子,时日尚短,经验尚浅,一时间还当不了大任。”

    

    “这几年来,全国的官员严重缺乏,使我朝对各地的掌控力不足。”

    

    “更影响到了各地州府的治理,眼下虽说正在不断地补充人手,但仍然需要一个统筹局势,堪当重任的人来坐镇才行。”

    

    “事实胜于雄辩,自从陛下发掘了许墨这位奇才,从冲县、闽越再到幽州,还有争相仿照闽越的江南二省,这几年发展势头极好。”

    

    “我朝是千真万确地从中获益了啊,也让全国人心振奋,百姓们看到了希望。”

    

    “此时如果能让许墨入朝,定然能让朝廷焕然一新,将我朝治理的国富民强,此乃上下民心所向啊!”

    

    听到这些话,秦霄更加坐立不安了。

    

    官员们说的他懂,他太晓得,大周建立以来,民众迫切渴望富强的心理。

    

    但许墨那小子的德行?

    

    秦霄实在不愿看到,许墨入朝后,将朝堂风气带坏到一塌糊涂的情景。

    

    许墨又很贪,他要是在京城公然找着理由地贪墨,自己该怎么处理?

    

    还能像以前一样眼不见心不烦吗?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