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六百四十四章 诧异
    对于李昭来说这样的情况不是什么负担,算是一点温馨的烦恼吧,只是他现在每天也是比较累的,而且晚上还需要加班画一段时间的图,对于他来说,还是挺累的。当然需要他带孩子的时间也不长,也就是刚下班这一段时间,而且如果李父或者苏父没有加班,也会过来坐一会,他们比李昭更喜欢带孩子。

    很快吃完饭,李昭家里也再次热闹了起来,首先过来的就是娄晓娥,她是抱着孩子过来的,这也是惯例了,她在家里地位那是高的没边,基本上做饭什么的都是何雨柱的活,吃了饭,基本上都是带着孩子过来找苏雅聊天。

    看着这样的情况,李昭有盯了一会几个孩子写作业,就去楼上开始忙自己的事情了。只是时间过得没有多久,李父以及苏父就一人端着一份饭到了李昭的办公室,今天这样过来,显然是有事情啊,不然他们不会这么急着来找他,而且看这状况,估计是到农场去了,晚饭都没有吃就直接赶回了,这倒是挺少见的。

    李昭见到这个情况,也是赶忙将桌子收拾一下,让他们将手里的东西放下,然后又是搬凳子什么的,待两人坐下,苏父就直接说道:「农业研究所将农场的规划全部搞好了,我今天和你爸去进行了审核,你要不要也去看看?」

    这应该算是好事啊,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现在就完成了,看来准备的应该是非常充分的了,毕竟以现在农业研究所的经验来看,完成两个农场的方案是根本不可能用这么长时间的,但直到现在才完成,显然是下了大力气的。

    不过李昭还是比较疑惑的,于是问道:「怎么用了这么长时间,我还以为农场那边已经开始建设了呢,以去年他们的速度来说,现在不说多,最少也能完成十个八个农场的规划了吧?到现在才完成,他们究竟搞了个什么样的方案?」

    李昭确实是疑惑,虽然当时想法是李父提的,但具体方面还是李昭补充的,所以对于现在项目究竟搞成了什么样,李昭还是挺疑惑的,毕竟这个投资很大。

    这时苏父说道:「说有问题吧也算是有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花费太大了,你不是给出了一个多层立体种植模式吗?我感觉他们现在改的有点过多了,感觉有点不靠谱,另外就是大棚的高度,被他们定到了八米左右,造价可不低。」

    李昭一听也是点头,确实是不低,要知道一般的大棚有个四五米就已经很高了,现在直接搞成八米的高度,这是准备种什么?有点太高了,虽然他想着搞立体种植,多安排几层作物,但有个四五米也就应该差不多了,这样可以种到三米。

    毕竟再高的话,操作也会很困难,而且对于设备需求也会高很多,毕竟菜如果长到六七米高的地方,采摘也是大问题啊,总不可能直接用安装多层的架子吧?那样的话也不怎么方便啊,所以对于这个八米的高度,李昭也是颇为疑惑的。

    李昭这时问道:「他们的具体方案有没有带回来?我先看看是什么情况,这个高度我也是感觉很不正常,要是真的将农作物种那么高,那么我们管理成本也会高的离谱,到时候反而可能得不偿失,而且投资的金额也会拔高很多。」

    听了李昭的话,苏父说道:「具体方案明天才会交过来,今天讨论的太晚了,不过倒是可以将方案大致的和你说一下。」接着苏父就和李父边吃边介绍起了农业研究所给出的方案,两人也是相互补充,很快就将大致的内容给说的差不多了。

    怎么说呢,在李昭的感觉中,就是太激进了,是的真的是太激进了,李昭的打算是加上一个养鱼,差不多搞成大概四到五层的样子,毕竟养鱼对于阳光的需求并不算大,上一层种植蘑菇之类的,算是给大棚提供二氧化碳了,然后上面再来两到三层的作物这样的情况下,差不多在三米以内就可以将所有的作物

    种完。

    然而让李昭惊讶的是,他们居然还加入了其他的东西,比如发豆芽、韭黄之类的作物层,算是硬生生的给增加了两到三层的种植区,而且为了更好的管理上层的作物,还真的如李昭所想的那样,要直接搞空中的架子,这样的情况下,就直接将李昭设想的四层左右的种植规模,给拓展到七到八层,但这根本没有必要。

    就说发豆芽,放在这里基本上算是生搬硬套了,属于为了增加层数而增加了,这样的添加,是根本没有必要要,因为蘑菇种植层,本身也是可以用来发豆芽的到时候根据需要进行安排就可以了,根本没有必要搞那么高的暖房。

    只是李昭不知道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昏招,要知道农业研究所的专业性还是非常高的,应该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才对,这里面还有什么是李昭不知道事情?

    李昭听完,不由得问道:「农业研究所应该不至于出这样的昏招吧?中间有什么问题吗?我怎么感觉这个主意像是外行提的,有点为了高档而高档的意思。」

    听了李昭的话,苏父这时说道:「我们就是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所以才会有这个疑惑的,我们还以为这是你授意的,准备给别人挖坑呢,看来不是啊。」

    李昭一听也是一愣,他是愿意给别人挖坑,但多花几个亿去挖坑,这事李昭可还做不出来,只是不知道这个是谁想出来的,显然是非常不合理的。毕竟这个时代的很多设施和未来没有办法比,很多的东西在未来都能交给机器,但这个时代是必须要人工来完成的,这样的情况下,显然高空种植是不合时宜的。

    李昭这时也说道:「我当时给出的建议是加上一层养鱼,弄成四五层就差不多了,其中一层我还是准备让他们试着养殖菌类,根本没想过要弄那么多层。」

    李昭其实也没有见过真正的立体种植,但再怎么没见过,也能明白,搞成七八上十层的种植是不靠谱的,毕竟到了下层之后,阳光基本都会被遮挡住,下层的作物,光合作用绝对是比较差的,而李昭现在显然也没有做好补光的准备,现在的电费太贵了,搞补光根本就不划算,未来倒是可以试试,现在不成。

    要知道这个时代的电费是每度两毛钱,这个价格大概相当于六十年后的十元每度,这样的电费,哪里能用来给作物补光?最好的方式也就是自然光了,补光的成本是这个时代根本承受不了的,不过想到这里,李昭突然问道:「他们不会是准备采取人工补光的措施吧?我刚刚没有听你们提到这一块的内容。」

    听到李昭说人工补光,这时李父说道:「好像有这么一回事,他们说的是利用科技手段,模仿作物生长条件,达到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生长的条件。」

    李昭一听,好家伙,破案了,原来是这么回事,他们还真的是想出了高大上的东西啊,这时这样做肯定是不现实的,毕竟这个时代的电费太贵了,不合适。

    李昭这时也将情况给大致解说了一下,接着说道:「这个方案不行,至少短时间内是不可能实现的,我们现在可还是处于缺电的状态下的,补光的话,每天一亩地最少也要一二十度电吧,这样的情况下,一年就要六七千度电,仅仅电费就要一千多了,我们还赚哪门子的钱,这计划是谁想出来的?」

    李昭也是心累,当时想着不会出问题,就直接没有管了,只是他没有想到,农业研究所现在居然这么会玩了,已经直接准备开始全面人工干预作物生长了,只是他们这次有点操之过急了,现在的国家实力,根本不适合这么搞。就以现在的情况来说,最少二三十年内都没有什么实行的可能,四五十年后可以试试。

    原因也很简单,一则是这个时代的农产品太便宜了,就以各种青菜为例,比较稀缺的,如应季的毛豆,贵一些,毕竟产量低,

    但也就一毛钱多一点一斤,正常一点的青菜,基本上都是五分钱以内每斤,这样的情况下,想要保本,那么每亩地产出的青菜就必须在三万斤以上才能保本,这还有种的必要吗?

    当然还有鱼以及其他的一些产出,但如果不使用补光,那么一亩地基本上就能赚最少几百了,好的话,极有可能可以赚一千多,还可以少投资几个亿,这样的情况下,根本是没有必要搞的那么复杂啊,现在的方案绝对是得不偿失的。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