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的孩子越来越多,不光七八岁的孩子在发烧,有些十二三岁的孩子也开始发烧抽搐了,甚至比小孩子来得更急一些。
在苏青婉的提议下,里正把村里的祠堂收拾了出来,让那些发烧的男孩子去隔离。
又把学堂收拾了出来,让女孩子去隔壁。
挑了4个手脚勤快人比较聪明的妇人,日夜照顾这些孩子,按照县令给的药方,每日煎服中药。
家属们则负责把饭菜送到隔离点,不和孩子们直接接触。
采取隔离措施以后,情况有稍微变好一些,感染者增加的速度没有那么快了。
但也出现了一些更坏的情况:有的孩子本身就吃得不怎么好,抵抗力很弱,烧怎么也退不下去,甚至还越来越夸张。
这天一大早上,钱富贵就抱着大女儿跪在了苏青婉家门口。
孩子已经烧糊涂了,学堂照顾的妇人害怕出问题,帮忙抱了出来。
“仙姑,求求你,我女儿还小,求求你救救她吧,以后我给你做牛做马报答你。”
犹豫之间,两个老人也跟着跪了下来。
“这孩子命苦,刚刚没了妈,又得了病,求求仙姑救救她吧。”
“哎。”苏青婉长长地叹了一口气,接着说道:
“若是医治不好,可别怪我。”
“那就是她福薄命浅了,要是我多说一句闲话,肯定天打雷劈!”
说话间,苏青婉回自己房间拿了一粒退烧药,碾碎了冲在了温水里边,给孩子喂了下去。
约莫半个时辰后,孩子的烧退了,体温恢复了正常,清醒了过来。
“爹爹,我怎么了?”
“你们多给孩子喝点儿温水,补充补充水分,注意别着凉了。”
“谢谢仙姑,谢谢仙姑,谢谢仙姑。”
钱富贵跪在了苏青婉面前,千恩万谢。
小孩子发烧这种事情耽误不得,稍微严重一点,就有可能对智力造成伤害。
苏青婉盘点了下自己的空间,囤的广谱退烧药起码还有200多盒,村里发烧的孩子一共才90多个,完全够用了。
便带着口罩,准备去祠堂学堂。
“大姐,我跟你一起去吧。”
二蛋跟了出来,苏青婉想了想,有个帮手也好,便分给了他一个口罩。
“哎,我以前从未见过这种病。”
“这可怎么办才好啊?”
村医周郎中看着那一个个喊头疼的孩子,心疼得不得了,但是能力又不够,官府给出的方子都不管用,他自己研制出来的方子,怕是更不管用。
“郎中,我这里有些药,想分给孩子们。”
“你就当是仙丹妙药吧。”
“如果不放心的话,可以先挑一个严重的孩子看看药效,然后再给其他人服用。”
虽然两家人没有什么来往,但苏青婉的事迹,郎中也是听说过的,立马道:“要是有仙药不用,我还配当郎中吗?”
说罢,郎中把一个7岁的男孩抱了出来,苏青婉伸手一摸,孩子脑袋都能煎鸡蛋了。
烧得迷迷糊糊的,不停地砸巴着嘴巴,想睁开眼睛,但似乎又没有那个力气。
虽然说广谱退烧药基本上不会出现什么副作用,但苏青婉觉得还是应该谨慎一些,便只给孩子喂了半片药,两刻钟以后,男孩睁开眼睛说道:“好渴啊。”
“呀,不烫了不烫了,果然是灵丹妙药啊!”周郎中摸了一把孩子的额头,惊喜地说道。
“乖,别着急,慢慢喝。”苏青婉倒了一杯温水,递给了小男孩。
“那好,现在咱们把药分一下,10岁以上的孩子呢,就喝一整片,10岁以下的孩子,两个人分一片。”
周郎中和二蛋拿到药以后,立刻行动了起来,给孩子们喂了药。
苏青婉则在观察着孩子们的状况。
除了发烧以外,有的孩子在喊疼,隔离点有着明显的呕吐味,有些孩子肉眼可见的烦躁,明明单独享受了一个被窝,却好像被人挤到了一样,不停地拍打周围。
“让我看看你的手。”
苏青婉撩起正在喝水的小男孩的衣袖,孩子的皮肤上有着暗红色的针眼。
她知道这是什么病了,《赤脚医生手册》上介绍得很详细的。
“周郎中啊,我知道这瘟症是怎么回事儿,我再写个方子,你看看能不能用。”
“要是能用了呢,咱平日里就只用这方子来治病,仙丹数量是有限的,咱得留到关键时刻用啊。”
“行行行!”周郎中以前还对仙姑的传闻有所怀疑,刚刚确实亲眼所见,喝了半片药剂以后,孩子立马不发烫了,这不是灵丹妙药是什么?
“七叶一枝花1两,麦冬三钱,金银花藤五钱,青木香三钱,水煎服,每日服一次。”
“您要是会针灸的话,也可用高热针十宣、四缝出血,孩子手足抽搐后,再针后溪、阳陵泉,捻转出血。”
郎中高高兴兴地苏青婉说的话都记了下来。
这次瘟症来得很猛,城里的名医都没办法,听说县城已经死了好多个孩子了。
若是在苏青婉的帮助下,能够把孩子们都治好,不光是大公德一件,以后在那些师兄弟们面前,自己也能挺直了腰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