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是来到湖州地界的难民并不多,没有形成规模,村口的路障给了那些零零星星的难民心理上的震慑,之后的日子,倒也过得平平安安。
苏青婉家的红薯,获得了大丰收,简单粗暴地计算了一下,亩产少说也有6000斤,看着堆满仓库的红薯,村民们都惊呆了。
盼弟家的红薯也相当不错,收了快8000斤,除了伤口有些难看以外,二叔也能像正常人一样下地干活,现在倒也勤快得很。
“你有机会了找人给你娘家捎个消息,让他们也拿些红薯去吃吧。”
“不对,盼弟,这是你种的,我是不是应该先问你?”
“送给外公外婆,我当然没有意见啦。”
盼弟听到爹这么跟自己说话,意外极了,他之前哪里是会和家里人商量事情的人啊?而且娘嫁到苏家来,一点都没有回报过娘家,反倒是外公外婆,偶尔还给他们些东西,现在他当然不会反对了。
苏青婉听到他们的对话后,稍微安了下心,没想到歪打正着,缝针的时候,二叔的脑子竟然疼清醒了。
其他种了红薯的人家,收成也相当不错,有的人只是在苏青婉这里买了50株苗,种在院子里,没怎么当回事儿,也收了快100斤。
和大米煮在一起,吃起来甜甜的,好吃,而且比只吃大米管饱多了。
有些人后悔自己种少了,没敢怎么吃,就跑来问苏青婉:“青姑娘,这玩意儿怎么留种啊?我明年想把家里几亩地全种成红薯。”
这话把苏青婉给吓了一跳,光吃红薯营养不够均衡暂且不说,这个年代的人也顾不得这事儿。
朝廷现在征粮,可只认大米啊,要是全种成红薯,明年交不上税,要问责起来,她有几个脑袋啊?
赶忙说道:“婶儿,这可使不得,咱在沙地和山坡上种红薯就行了,好地咱还是要留着种稻子,人终究是要以五谷为主食的,况且咱还得交税啊。”
来者一听,方才意识到自己考虑不周,赶忙说道:“瞧我这榆木脑袋,还是姑娘你想得周到。”
说完苏青婉把留种的方法告诉给了大家,自己也挑选了一些品相好的红薯明年继续育种。
其他的红薯,被她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存起来,挖个地窖放在里面,平日里吃个红薯粥啊烤红薯啊蒸红薯啊,是极好的,方便又美味。
另外一部分则用来打淀粉,现在她没有打淀粉的机器,只能用笨办法操作了。
她请了10多个村民,开出了每日15文的工钱,让他们先把红薯清洗干净,削掉红薯皮,切成块状,然后把红薯块放在粗麻布袋子里,在木盆里不断捶打后,放在装满水的大木桶里反复过滤再捶打。
这样操作几次之后,袋子里就只剩渣没有多少淀粉了。
沉淀几天后,淀粉会沉淀在下边,把木桶和木盆里的水舀出去以后,把淀粉铲出来,晾干就行了。
出粉率和机器相比,肯定是有差距的,但条件限制,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这是这5日的工钱,大家拿好了,数一下,有不对的再跟我说。”苏青婉抱着钱袋子,里边都是她去城里钱庄换来的铜板,挨个给村民们发钱。
“这还能有什么不对的呢?青姑娘我们相信你。”
“哎,老婆子我不识数,就是少几个铜子儿也没事儿,我在家里干的活儿更重,一个铜板都拿不到,手脚慢一点,还要被说呢。”
“谁说不是呢?青姑娘你以后再有什么活儿,可别忘了我啊。”
苏青婉请的都是些妇人,虽然这个国家相对来说比较开明了,但大部分妇人,仍旧被困在厨房和浆洗房里,并没有多少人真正承认她们的劳动价值。
现在到苏青婉这里来挣了些钱,眼睛里一下子就有了光。
“那正好,我这还有活儿呢,不过这次的活儿可能有点辛苦。”
“谈什么辛苦不辛苦,没钱的日子才是最苦的!”
“那好吧,既然婶子你这么说,我也就不客气了。”
接着苏青婉告诉了大家此次的工作内容:帮忙摘辣椒,主要是大米椒和小米椒,然后帮忙把辣椒清洗干净,切成小段。
确实不怎么累,但是辣手啊,而且这些人以前接触的辣味,不外乎茱萸和老姜,那就更难受了。
苏青婉从空间里拿出了劳动手套发给了这些人,她们像看见了宝物一样,小心翼翼地揣在了怀里,回家把挣来的铜板藏好以后,第二日很早就上工了。
苏青婉提前去城里定了50多个大陶罐,清洗得干干净净,就等她们切好以后,就做成腌辣椒。
“哎呀,你别说,咱女人就是要自己挣钱……”
“以前我男人在家里屁活儿都不干,这几天天天帮我做饭,连衣服都帮我洗了。”
“是啊……我婆婆最近都不敢给我找事儿了,还让我好好跟着青姑娘做事儿,再帮我男人讨个活儿干呢。”
……
妇女们一开始被辣椒给呛到了,但很快就习惯了,一边干活儿一边聊天,脸上挂着熟悉的笑容。
招娣看到此情此景,脑海中有些困惑:自己前年回来的时候,这些婶子也是愁眉苦脸的啊?
青姑娘是谁?除了自己堂姐,好像村里没有第二个青姑娘了,但不应该啊,她记得堂姐的脑子不怎么好使来着。
她在村口犹犹豫豫的,不知道该进还是不该进。
进去吧,娘在苏家本身就不受待见,自己再来拿东西,三婶儿和阿奶肯定要生气。
不进去,空手回去?那不是等着挨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