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10章 对齐国的攻略
    冀州清河,黑压压的军队驻扎在此地,从远处看,仿佛乌云盖顶,黑云压城城欲摧。

    

    此处便是右军都督府的都督高敖曹驻扎处,高敖曹和多尔衮两人,此时,正盯着面前的地图,打算着下一步的动作。

    

    地图上,赫然便是整个青州的地理地图。

    

    这张地图,汇集了众多信息,其中既有甄尧和甄浩仁收集的信息,又有后来人,对古代记忆的复述,不过具体有几分真假,还未可知。

    

    “都督,末将以为,齐国不足为虑。”

    

    多尔衮看着地图,视线随着地图上高低不平的地形,起伏着。

    

    “何解?”

    

    高敖曹也是知道多尔衮的厉害之处,作为清朝的开创者,若是没有多尔衮,清朝是否能够坐稳关内,还不得而知。

    

    清军能够入关,入关之后,清军能够得到天下,都与多尔衮有关。

    

    “都督请看,这地图之上,平原城如同触角,深入了我河北之地,而齐国的另一重城临淄可还里得远呢。再说,这青州地形,黄河将其分成两地,使之难以守望相助。地形又多以平原为主,只要派遣一支骑军,便能直达其腹地。”

    

    多尔衮走上前,指着面前的地图,侃侃而谈,将军事方略置于纸上。

    

    高敖曹听着多尔衮的讲解,忍不住的点点头,两人竟然不谋而合。

    

    唐国的玄甲军,放在此时来说,说是天下第一强军,也未尝不可。

    

    在上一次的领主试炼中,大一统王朝的,只有唐朝获得了唐朝的专属兵种。

    

    剩下的,也只有偏安一方的王朝,能够兑换出自己的特殊兵种,其他人还差得远呢。

    

    特殊兵种的军团加成和特殊武器、装备,也为特殊兵种增添了额外的战力。

    

    大唐的玄甲军,正是这种情况。

    

    再加上,大唐的楼船之士,横行无忌,在这黄河下游,自然也是唐朝的势力范围之中。

    

    齐国,虽濒临海洋,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生活在这里的国度,未尝不能成为一霸,只可惜,齐国的形势,就让他难以形成霸权。

    

    “你的想法,与本都督不谋而合。你可愿接下军令,做这一支偏师。”

    

    高敖曹接纳了多尔衮的想法,向其询问道。

    

    两人都是有同样的遭遇,同为他国降将,在李煜的势力内,远远比不上,有着自己人之称的李靖等人,他们都是李煜的根基和柱石。

    

    这也是,高敖曹一来到清河,立刻想对着齐国展开攻势,这是自己洗刷屈辱唯一的方式,也是自己立足于李煜帐下的机会,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高敖曹有着自己的骄傲,这是独属于他的骄傲,自己作为右军都督,可不是一无能之辈,要让有配得上自己的功绩,仅仅是击溃清军,可算不上。

    

    玄甲军的战斗力,岂是未组建的八旗军能比得上的。

    

    “是,都督。”

    

    多尔衮自然是喜出望外,高敖曹竟然任命自己执行这次任务。

    

    自己独自进入齐国腹地,看起来是九死一生的任务,这种事,自己一生,经历的还少吗?富贵险中求,不亲自去一趟,怎能服气呢。

    

    多尔衮在李煜的帐下,与高敖曹有着差不多的遭遇,清国降将,异族,投降的叛逆之臣。

    

    不过,他与高敖曹有着本质的差别。

    

    高敖曹乃是他人之将,乃是世家之将。

    

    虽然渤海高氏在李煜的帐下混得风生水起,六部尚书中多位,都是渤海高氏出身的人物。

    

    高敖曹也是李煜手下的军事上最高的几人之一。

    

    可惜,李煜从未放松对渤海高氏的控制,这是李煜天生对世家的不信任,世家的能力太可怕了,谋朝篡位,天下大乱,他们都能搅动风云。

    

    只不过,科举未开,百姓民智未启,造纸术、印刷术,也没开始流行起来,这时候与世家翻脸,实属不智。

    

    多尔衮等人,已经被李煜划进了自己人的行列,这正是皇太极带来的馈赠,对满蒙将领,自动增加好感。

    

    李煜现在头衔便是,唐朝人的皇帝、天可汗、满蒙共主、圣人等一系列光辉的头衔已经戴在了头上,这些头衔,也正是李煜的加成。

    

    “我拨给你我拨给你一万玄甲军,由你带领,直插齐国腹地。一路上,都由你自己控制,临时决策权,全权托付与你,万不可让我失望。”

    

    高敖曹思索片刻,将自己手中玄甲军的统治权,和盘托出。

    

    将玄甲军中仅有的一万骑军,全部交付给了多尔衮,多尔衮对于骑兵的加成,肯定不是自己能够比拟的。

    

    “都督放心,齐国那些宵小之辈,还留不下我。”

    

    多尔衮英姿勃发,自己的辉煌战绩,岂能倒在一个小小的齐国手中。

    

    当年大顺军的闯王李自成、南明朝廷,都被自己击溃,山海关的守将吴三桂等人,也投靠自己,自出道以来,还不知输为何物。

    

    “万不可骄傲,骄兵必败。”

    

    “谨遵都督嘱咐。”

    

    “好,你好好准备一下,明日一早,甄尧率领的楼船之士,就会帮我们封锁黄河两岸,到时,你可以趁着甄尧的掩护,经由兖州,入齐国腹地。”

    

    高敖曹作为全军都督,自然知道的要比多尔衮知道得多。

    

    多尔衮听闻,楼船封锁黄河河道,心中也是大惊。

    

    这支楼船之士,天下之中,能比得过的很少,更不要说是齐国了,以齐国中央还在争权夺利的状态,这场战役的胜局就已经定了下来。

    

    。。。。。。

    

    “这可如何是好?”

    

    驻守在平原城中的李密,手中拿着从军机文书,听闻唐国起兵十万,直扑自己这里,不由得心声恐惧。

    

    记忆中,唐军威武的形象久久不可磨灭,玄甲军的样貌,只要是敌人,见过一次,终生就难以忘记。

    

    “主公,向临淄求援吧。”

    

    王伯当看着踌躇不安的李密,向着他提醒道。

    

    “对,求援,伯当,你快去安排人,做好此事。不,你亲自去,这件事太重要了,一定要将求援信传递出去。”

    

    李密拉住王伯当就像是拉住了救命稻草一样,言语间,语无伦次,不知是为何而激动。

    

    “君廓,城中的防务便交给你了,别忘了,我们有唐军有仇,城破之日,我们怎能活?”

    

    李密对着王君廓提醒道,几人最终都因唐朝而死,只不过,心中还有多少仇恨,就难说了。

    

    像是王君廓这种二五仔,李密虽然要用,不过心中的警惕,也是真的。

    

    “明公,我省的,我与唐朝不共戴天,岂能落在李世民手里。”

    

    历史上的王君廓,先是聚众为盗,后又先后追随王世充和刘黑闼,在两人败亡后,归顺唐朝。

    

    归顺唐朝之后,挑拨李瑗谋反,自己率众镇压,因功得以晋升。

    

    后骄奢异常,欲要叛逃突厥,半路被杀。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