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06章 蛮族崛起(一)
    【蛮族崛起】

    

    一声机械式的声音,从天空之上响起,不用想,必然是天道的声音。

    

    李煜一激灵,以为第二次领主试炼开始了,竖起耳朵,等待着天道的声音传递。

    

    只听名字,便知道,本次剧本的主角是蛮族群雄,这下子,全世界领主都面露难色。

    

    蛮族的种族概念太广了,很多落后的文明,都被定义为蛮族,被称为没有文明的人。

    

    华夏这边,曾经北方的草原部落,南方的山越、百越、五溪蛮等等。

    

    匈奴曾经冠绝汉朝,逼迫汉朝进贡公主和亲,以换的安寝。

    

    匈奴、鲜卑、羯、氐、羌五族,在魏晋两朝,曾经掀起了北方的灾难,五胡乱华正是那个时期汉儿的悲惨写照。

    

    柔然、突厥、契丹、女真、蒙古、回鹘、吐蕃等等,都被算在了其中。

    

    作为华夏地区,地广人多,耕地众多,光热条件无比充足,能够提供大量的合格兵员、以及完善的后勤补给。

    

    先进的文化,能够提供联系民族的纽带,让帝国内的叛乱程度降到最低,这是华夏的优势。

    

    华夏领地宽广,同时带来了大量的资源,铁矿、青铜、金、银等等,茶叶、瓷器等物品也同样繁多,这对于生产在苦寒之地,不擅长制造和耕种的民族来说,无疑是灭顶之灾。

    

    只要华夏领主,安稳种粮,塞外苦寒之地的寒风、暴雪,种种天灾,就会帮助这些蛮族减员,华夏不战则胜。

    

    这一点,对于南方也同样适用。

    

    身居在扬州一代的山越、百越,可以说是南方的一大公敌,他们靠着山地地形,与华夏领主展开游击战,往往会将装备精良的汉军击溃。

    

    双方便在山中、山外,展开了拉锯战。

    

    历史上,山越便是被孙权大举击溃,不仅解除了一个心腹之患,同时还获得了大量的人丁和奴隶,可以说孙吴能够撑如此之久,这些山越人,也算是为孙吴势力添砖加瓦了。

    

    只见,身居南京的孙权哈哈一笑,没想到天助我也,这哪是蛮族崛起,是该我孙家崛起了。

    

    打这些山越,他可是十分精通,系统还为其送来了百越,这也算是一种老天的补偿吧。

    

    看似蛮族很强,不过学过历史书的都知道,他们的战斗力,不能持久,快速的崛起,下场往往是快速的泯灭。

    

    “大哥,我们孙吴的机会来了。”

    

    孙权走到孙策身边,孙策正擦着自己的宝剑,这可是一把成熟的铁器,不能说是削铁如泥,但也是可以轻松划破铠甲,取敌将性命。

    

    孙策看到弟弟成竹在胸,便不再多说,这个弟弟,心中权谋之术,要比自己高明的多。

    

    这也是孙策愿意与孙权玩二元君主制的原因。

    

    两个感情深厚,现实中乃是一对亲兄弟,跟历史上孙策和孙权一样。

    

    第二个,便是双方能力互补,孙策有胆略,勇武、军事能力,都是上上,可惜做事太过直接,不懂得刚极易折的道理。

    

    而其弟孙权,在乱世中登基,面临的是,孙策手下将领谋臣的不信任,扬州尚不能坐稳。

    

    到处都是反叛势力,太史慈、周瑜和其弟孙翊,无不对大位虎视眈眈。

    

    周瑜深感孙策兄弟之情,愿意出面照顾孙权,帮助孙权坐稳江东之位。

    

    又有顾命大臣,张昭,孙策曾经对张昭说道:“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孙权从北方吸纳士人进入政权,又重用江东豪门顾、陆、朱、张四家,使得江东成为铁桶一块,有了割据天下的根本。

    

    这样导致的后果,便是孙权对江东诸臣,极其不信任,江东四大都督,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只有陆逊是出身本土世家,就可看出来,孙权对本土世家的不信任。

    

    这也是他几次北伐,将张辽送进了武庙,白的了一个孙十万的称号。

    

    现在,两人一内一外,竟然让江东蒸蒸日上,军事上的问题,孙策一人独揽,内政上,由孙权说一不二。

    

    远方,贵霜的国君,突然感到自己的体内有了更强大的力量,不禁心生喜悦,这下子,进攻印度就更有把握了。

    

    “孔雀王,你拿什么跟我斗,连天道都站在我这一边。”

    

    印度的另一个地区,莫卧儿王朝的君主,也得到了天道的加持,被认为是蛮族势力,毕竟他的前身帖木儿王朝的帖木儿,可是一个突厥化的蒙古人。

    

    中东地区,略带期盼的倭马亚王朝和阿拔斯王朝,都获得应有的加成。

    

    “安拉万岁。”

    

    整个国家内,一片欢声笑语,这次天道赐福,被当地人认为是安拉降下的赐福,使得他们国内百姓,忠诚度再次上升。

    

    安拉的赐福,肯定是因为君主做的足够优秀,才能会有如此的效果。

    

    中东地区有人欢笑,就有人哭泣,马穆鲁克、埃及都没能获得相应的加成。

    

    这让两国开始紧张了起来,万一倭马亚和阿拔斯获得了加成,自己两方应该怎样与之抗衡。

    

    这让有着世仇的两方,一下子,关系好了起来,没人此时还计较亚历山大城到底应该归属谁。

    

    倭马亚、阿拔斯王朝的统治者穆阿维叶一世和曼苏尔,趁机宣布这是安拉的诏令,让阿拉伯国家暂时联合起来,不要纠结伊斯兰教中的教义问题。

    

    两国的苏丹,宣布联合,开始对着周围势力,再次兴起阿拉伯大征服。

    

    让周围势力,紧绷的神经,继续绷紧。

    

    一时间,中东地区,竟然陷入了和平的假象,都想看看,阿拉伯大征服的主方向到底是何方。

    

    一间宫室内,穆阿维叶一世和曼苏尔,正坐在桌子的两头,每人手中,捏着一段地图,双方向后扯着,用了很大的力气。

    

    撕拉。

    

    地图一分为二,两人连忙端详手中的地图,想看看自己分到了哪里,是否有自己梦寐以求之地。

    

    两人看过之后,眼神中闪着光芒,显然对自己分的的土地十分满意。

    

    “你我双方,就按这份地图,来圈定势力范围,有争议的地方,由双方共同管理。”

    

    穆阿维叶一世将地图放在桌子上,上面的内容,正是从大部分的安纳托利亚、到巴尔干地区,再到匈牙利的地盘。

    

    “同意。”

    

    曼苏尔也很满意,双方暂时搁置争议的办法,这还是跟着东方某大国学的,使得两人可以不用打破头脑,争伊斯兰正统的问题,如果要争,那也是将来的事了。

    

    曼苏尔的手中,赫然是阿拉伯半岛和埃及地区,这可是阿拉伯国家的根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