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二百八十二章 盘问案情
    第二百八十二章

    蔡大头深怕说错了话引祸上身,一听赵福生反问,立即便摇头。

    “你不是胡说八道,讲得很有道理。”赵福生赞了他一句。

    蔡大头一听她的肯定,眼睛发亮,顿时佝偻的后背都挺直了些。

    “杨家人出事的时间我们不清楚,便只能根据他们的生活习惯推断出他们受害的时辰。”

    鬼祸与人祸不同。

    人祸可以通过被害者尸身的温度、僵硬程度以及身上的尸斑等可以推断出凶手作案的时间,但鬼祸就不一样了。

    厉鬼杀人不能以常理论之。

    鬼物杀人后,只能从细碎的线索中理出有用的东西,再推及与厉鬼相关的线索,找出厉鬼生平,确定它在生时的身份,继而推断出它的杀人法则,这样才能抢先一步在它下一次杀人前截止住它,将其镇压。

    这一次的鬼案线索不多,赵福生正有些头疼之际,蔡大头无意中的这句话却透露出了一些有用的讯息。

    “大、大人的意思是,我说得对?”

    赵福生闻言,既不承认也不否认,只是反问他:

    “你为什么会觉得出事时,杨家的老幺是刚起床时?”

    虽说蔡大头对厉鬼的了解不如镇魔司众人,但他是流土村人,对杨铁汉一家的了解又比镇魔司更有优势。

    蔡大头听她这样一问,便抓了抓脸颊:

    “因为,因为当时杨老幺是这样坐在床上的。”

    他初时有些畏怯,但想到赵福生承诺的减税,便又将心一横,走到那狭小破旧的床铺边。

    床铺上的褥子等物已经被人揭去,仅剩了一些压得死扁的稻秸。

    因床上才死过人,他嫌晦气,不敢往床上坐,只能拉开马步站在床边,摆了个坐的姿势:

    “就是这样坐在床上,仰天的往后倒。”他说完之后,收回腿,解释着:

    “他死的时候衣裳皱皮裂干的,一看就是刚睡醒。”流土村人穷,村民过冬的衣物不足,县中每年不知会冻死多少人。

    到了冬季,百姓大多和衣而眠,就是怕熬不过寒夜。

    蔡大头所说的细节是王浑没有提到过的,王浑进入杨家发现鬼祸,事发突然,他慌乱之下缺少了许多细节,正好蔡大头的话弥补了他的空缺。

    赵福生点了点头,算是认可了他的解释:“也就是说,案子发生时,杨老幺母子可能处于刚醒不久的时候。”

    蔡大头小声的反驳:

    “何氏起得早些。”

    他说完之后,似是怕挨骂,立即紧紧将嘴闭上了。

    赵福生却并没有被他纠正后的不快,而是很快修正了自己的说辞:

    “何氏先醒,”她结合如今已知的线索,又补充道:

    “杨家其他人也醒了,然后烧好了洗脸的热水,杨铁汉在外喂牲畜,外间堂屋不知是杨大还是杨二在洗脸,而杨铁汉之妻何氏则进来喊小儿子起床。”

    她说完后,蔡大头点了点头:

    “正如大人所说。”

    厢房外,刘义真背着棺材在门口喊:

    “确认了什么吗?”

    杨老幺所住的厢房在内里,屋门狭小,刘义真所背的鬼棺又大,无法进入,便只好留在了外间,听赵福生与蔡发大头的对话。

    他听到赵福生的总结,知道她从这几句对话中猜出了端倪,便问了一声。

    “是。”赵福生转头:

    “这是一桩鬼案无疑。”

    “鬼、鬼案?”

    蔡大头一听这话,不由吓了一跳。

    赵福生却并没有回答,而是又道:

    “杨家一般哪个时辰起身?”

    蔡大头没有得到回答也不介意,只好强忍不安,说道:

    “大人,我们乡下人起得早,一天事情又多,寅时中(约凌晨四点左右)是要起的。”

    赵福生点头:

    “也就是说,案子发生的时间是在寅时中(凌晨四点左右),且从你叙述中可以得知,案子是同时发生,”杨铁汉喂牲畜、杨大/杨二洗脸,杨三刚起床,杨母正在喊他。

    就在这个时候,鬼案以一种措手不及的方式突然出现,使得杨家人同时死去。

    “没有人可以在同一时间同时杀人,除非有预谋的团伙作案。”

    但是这种可能性不大。

    赵福生自上次清扫封门村后,不到半个月的时间,这个消息已经在县中传扬开来。

    武少春为人虽说耿直,但却不是傻子,且从某一方面来说他还十分果敢。

    在赵福生回县之后,由他作主,将封门、黄岗二山中的匪徒尸首垂挂在镇子之外,并对外宣称这是属于镇魔司的功绩,由此之后,镇魔司威名远扬。

    庞知县前几日到镇魔司为赵福生送来县中户籍时,还玩笑似的提到过一句:自赵福生几人剿匪后,县中人人畏怯大人之威,至今县里打架斗殴的犯罪事件都少了些许。

    由此可知,万安县如今的鬼祸虽说不止,但人祸却受到赵福生铁血手段的镇压暂时没有出现。

    流土村离万安县不远,

    再者说王浑提到过,杨家人死得蹊跷,头颅不见,但断口处却并没有多少鲜血,由此赵福生更加笃定此案与鬼相关。

    蔡大头听到这里,点了点头:

    “原来如此。”

    说完之后,又略有些伤感的道:

    “这好端端的,怎么就飞来了横祸呢?这杨家怎么就突然招来了鬼——”

    ‘唉。’他叹了口气:

    “当年我们蔡家与杨家都是逃难来的,一起在这落地生根,村子里的屋子、外头的地,都是我们的老子一锄、一锄挖的。”

    他说着说着,眼圈逐渐便红了:

    “初时没有锄头,拿手刨,找趁手的工具,哪知过了这些年,杨家却就出了这样的事。”

    “屠了人满门,这鬼、这鬼怎么就不讲道理呢?”

    赵福生没有说话,听他抱怨完后,接着才问:

    “事发之前,杨家有没有什么怪事发生?”

    “没有。”

    蔡大头偷偷擦了下眼睛,听闻这话就摇了摇头:

    “此时农闲,也没多大事,无非就是家中里里外外的杂事而已。”

    赵福生又问:

    “杨家人平时关系如何?”

    她说话时一直在打量着蔡大头,只见他长声短气的叹完,听自己问话,又答道:

    “还算可以。”

    “怎么个可以法?”赵福生怕他不明白自己话中的意思,索性将问题打碎:

    “听说杨家还有两个未出阁的女儿?定亲了没有?”

    “在相看中,他们家共四个女儿,嫁了两个,还有两个,大的十五,小的十一。”

    赵福生问一句,蔡大头就答一句。

    她再问:

    “杨家三兄弟有矛盾没有?两个女儿在家中,哥嫂会不会看不惯妹子们?”

    “那倒没有。”蔡大头摇了摇头:

    “两个丫头也算乖巧,每天干的活儿多,何氏对外说在为大妮相看,要聘礼八十钱才允许。”他说道:

    “若是亲事说得成,这一笔钱够杨家宽松些,迟早都是要嫁出去的丫头,何必为难人,跟她过不去?”

    说完,他讨好的冲着赵福生笑:

    “大人说是不是这个理?”

    赵福生没有笑。

    从蔡大头的话可以听出,杨家人之间的关系虽不说格外的亲密无间,但也没有矛盾。

    一般是非龌龊更易招惹鬼祸,杨家的日子听起来稀疏平常,鬼祸是怎么招惹来的?

    她并没有气馁,而是再问:“事发的前一天,杨家的人看起来有没有怪异举止?”

    赵福生这话顿时将蔡大头问住。

    他没有像先前一样有问就答,而是犹豫了一下:

    “我住在外间上坡,与杨家还真不是门对门,若说杨家的情况——”他的语气拉长,转头去看外间。

    刘义真背着棺材堵在门口,在他身后,隐约可见杨铁汉家的堂屋大门处站了不少人,堵得严严实实。

    这些都是看热闹的村民。

    他们畏惧背着棺材的刘义真,不敢与他靠近,却又觉得县里来人办案十分新鲜好奇,兼之赵福生有言在先,说是答话有赏,便不肯离去。

    蔡大头此时看向这些人,与赵福生道:

    “大人,那里头有个人叫葛大牙,他与杨家相邻,就是住进胡同口的那家人,他先前说昨夜看到了杨铁汉,还与他说了两句。”

    这话一说出口,赵福生顿时一喜。

    她目光在这房间里扫了一圈。

    杨老幺的这个屋子可说是家徒四壁,没有箱柜,没有窗,三面都与家人相邻。

    屋中并不大,仅摆了一张床架子。

    墙壁上不少地方破了洞,四周打了几根竹钉,上面挂了一些少年爱玩的弹弓等小物件——与王浑在记录中提到过的一间房布置相似。

    只是床铺上的褥子等物被人扯去,不过正因为这间屋乏善可陈,所以他在这房中并没有碰触到什么东西,只在纸上备注,兴许进出时碰到了门框而已。

    这样一想,赵福生随即道:

    “我们出去再说。”

    她与二范、蔡大头出了内厢房,到了外间堂屋后,有人搬来凳子让她坐下。

    蔡大头喊:

    “大牙、大牙,你过来,大人有话问你。”

    一个矮瘦的老头儿越众而出。

    他的打扮与流土村其他人相似,见到赵福生的面,他咧嘴一笑,露出内里已经掉了许多的牙齿。

    但正上方两颗门牙还在,格外的大且醒目,像是兔牙一般,估计这就是他名号的来由。

    “大人,我、我就是葛大牙,我、我,我就住那边,进巷口第一间堂屋的大门就是我家的。”他结结巴巴的道。

    赵福生点了下头,问他:

    “你昨夜看到过杨铁汉?与他说了话?”

    “看到了。”

    葛大牙点头:

    “也说了几句。”

    “你说说当时的情景。”赵福生道。

    “是。”葛大牙应了一声,赵福生又警告他:

    “不要添油加醋的胡说,不然被我查了出来,到时不止没有奖励,反倒还要加倍罚你。”

    “是!!!”

    葛大牙浑身一震,接着努力想了想,接着才道:

    “我是昨天傍晚酉时中(傍晚六点左右)的时候遇到杨铁汉的,那会儿我家刚吃了些东西,一家人准备早些入睡——”

    在门关前,他正好看到了杨铁汉挑了水桶出门。

    两人碰面之后,便闲聊了几句。

    “说了什么?”赵福生问。

    葛大牙就道:

    “我当时问他怎么这个时间出门挑水。”

    流土村的人穷,到了天将擦黑,家家户户都早早收拾了上床歇息——一来是无钱点灯,二来也是没事儿可做,不如早些睡了,早晨早起。

    杨铁汉当时被他叫住,就答:明日有事,要出门一趟。

    “他说缸里水不多了,怕第二天杨老幺年纪小,一人不好挑水,家中又还有杨大家的在,家里没水不方便,便趁着天色没黑透,把水挑回来。”

    赵福生听到这里,与二范、刘义真等人目光相对。

    葛大牙的话中透露出了几点有用的讯息。

    第一:杨家人在事发前一天一切如常,且提到第二日要出门的事。

    第二:杨家这一趟出门,并不是杨铁汉独自外出,应该要带上妻子何氏及长子、次子。

    赵福生将自己的分析一说出,范无救就有些惊奇:

    “大人怎么知道?”

    许多话他听完便过了,完全不动脑子。

    明明都是听的一样的话,他却压根儿没想到这短短几句话中竟有如此大量的信息,不由格外惊异。

    范必死有些头疼,但他只有弟弟这么一个亲人,便解释给他听:

    “杨铁汉出门挑水,说怕老幺年纪小挑不动,家里留了杨大的媳妇孩子,也就是说,家里成年男人不在。”

    范无救恍然大悟:

    “原来如此。”

    其他村民也反应了过来,纷纷点头夸赞:

    “大人真是英明。”

    葛大牙额头沁出汗珠,心慌手抖的。

    他这才明白赵福生为什么警告他不要编故事。

    这位大人如此精明,如果他说了假话骗她,说不准三两下就被揭穿,到时不止没有奖赏,反倒可能还要倒大霉。

    他心中正暗自庆幸之时,赵福生又问:

    “他们要去哪里?”

    “这个倒是没有说,但是、但是我猜测,他们可能是要去、去桂英家里。”葛大牙老实的道。

    “桂英?”

    赵福生又听说了一个陌生的名字。

    她随即反应过来:

    “杨铁汉的女儿?”

    蔡大头就点头道:

    “他二女儿。”

    杨铁汉共生了四女三儿,前头两个女儿已经成年嫁了出去。

    “长女桂梅,嫁到了城东头的过马沟,二女桂英,嫁到了黄泉路那边的村子。”

    “黄泉路?!”赵福生不由道。

    范必死也跟着低呼了一声:

    “黄泉路?!”

    就连刘义真也抬起了头:

    “黄泉路?”

    三人异口同声。

    范无救一开始没有反应过来,但不多时,他却突然像是想起了什么,接着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

    “哦~!黄泉路。”

    “……”

    这下蒯满周不开心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