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使用第三方APP或各种浏览器插件打开此网站可能导致内容显示乱序,请稍后尝试使用主流浏览器访问此网站,感谢您的支持!
第863章地中海战略计划
虽然英国的陆军暂时没有太大的行动,但这不代表英国人真的会在战争前期无动于衷。
乔治六世很快就进行了大动作。所进行的第一步动作,就是重新聘请丘吉尔担任海军大臣,并且令丘吉尔全权负责海军的攻势。
这是丘吉尔非常熟悉的岗位,也是他重新返回到英国内阁政府的第一步。
担任海军大臣的第二天,丘吉尔就向乔治六世和鲍德温首相提出了海军的行动计划“地中海战略计划”。
整份计划其实很简单,就是通过英法联合舰队,实现对地中海的全面封锁。
而捷克步兵师之所以过早后撤的原因,就是那名捷克裔师长认为,第二集团军的布防是在把捷克人当做炮灰。
目前想要实现全面封锁地中海,除了需要法国的海军帮助之外,同样也需要密切关注和得以保持良好关系的西班牙国。
这半个月以来,奥地利第三集团军几乎被打溃散,超过25万的庞大集团军,满编不足一半。
因为之前进攻波兰比较顺利,德国人沿用了进攻波兰的方式,并且将双线进攻升级为了三线进攻。
在人口方面,奥地利帝国的人口堪堪突破了2200万,只是意大利人口的一半左右,明显已经低于正常的列强水平。
再加上波兰的仓库内还有着大量来自英法的武器,这些武器不仅能让德国人大量研究英法的武器数据,同样也能让德国的武器设计经验增长一截。
这所导致了一个比较要命的现象,那就是奥地利,捷克和斯洛伐克三国政府,对于其他政府所出台的征兵计划并不满意。
其实按照道理来说,德国人是德意志民族,奥地利人同样也是德意志民族,双方军队的实际战斗力应该差不了多少。
再加上奥地利民众对于政府的支持度也不是太高。自一战之后,奥匈帝国不仅退变成了奥地利帝国,他们还接连损失了匈牙利、波斯尼亚、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等地区。
从地图上能够看出,奥地利目前的疆域有点类似于汉字中的“入”。“入”的上半部分,其实就是德国人一直心心念念的捷克地区。
虽然墨索里尼的野心很大,但他对意大利军队的战斗力还是有着比较清楚的认知的。
封锁地中海有两个好处。其一,英法的敌人意大利是地中海国家,意大利国内缺少矿产,需要通过海运的方式从国外得到大量的矿产资源。
其次,地中海对于德意同盟来说也十分重要。一旦地中海被封锁,德意同盟只有通过北海到大西洋航线,从欧洲之外获得物资补给。
导致这样差距存在的根本原因,就是奥地利军队混编后的结果。
得益于如此庞大的人口,德国可以轻松的招募数百万军队,甚至极限情况下,军队可以高达1000万到2000万左右。
意大利方面,总共投入了接近70万军队。因为法国的参战,意大利不得不拿出一大半的军队来防备法国的进攻。
在这样的情况下,奥地利帝国各民族之间根本没有办法团结一心抵抗德国的入侵。
缺少了捷克地区的奥地利帝国,基本上已经不具备列强的实力了。更重要的是,没有捷克的情况下,奥地利帝国的土地类似于一个长条“一”,这种国土形状是最致命的。
还别说,波兰的飞机制造技术还算不错,相关的图纸和设计数据也让德国人受益匪浅。
这些坦克和飞机是德国在战争准备阶段加急生产的,也有一部分是缴获自波兰的武器装备。
如此不公平的待遇,导致许多捷克和斯洛伐克士兵对奥地利军官不满,甚至对奥地利军官发出的命令阳奉阴违。
但代价是,奥地利帝国需要独自撑过前一个月,这对军队数量不足的奥地利帝国来说是严峻的考验。
第三集团军之所以被包抄,其实就是第二集团军在正面没有抵抗住德国军队的火力。
甚至,第二集团军中一个捷克步兵师因为过早后撤,导致第三集团军的侧翼遭到了威胁,才面临被包抄的结局。
要是德国用直布罗陀吸引西班牙人加入这场战争,英国想要封锁地中海就变得困难了许多。
当然,这并不是奥地利军队多么英勇善战,编制不足一半还能和敌人打的有来有回。
虽然这样的战损比也不太准确,毕竟第三集团军溃败的事情比较突然,在战场中并不会频繁出现。
但现实情况却是,德国军队和奥地利军队的战损比达到了恐怖的1比3。这也代表着,每阵亡3名奥地利士兵,才能击毙1名德国士兵。
在面临德国和意大利南北夹击的情况下,只要把奥地利和斯洛伐克中间的连接点斩断,单独一个奥地利,甚至意大利人就能够应付。
无论是德国军队还是奥地利军队,对于这样的惨状早已经麻木。
但现在,经过十多天的交战,这片边境早已经变成了赤黑色的战场。
有的家伙就倒霉多了。从天空落下的炮弹,不偏不倚的正中靶心,随着一声爆炸声,连人带衣服都已消失不见。
德国政府的目的是想全面吞并捷克的工业和人口,因此在这次进攻中,并没有采取大量轰炸捷克交通枢纽和工业基地的策略。
只要大英帝国再次动用军队封锁这道航线,德国和意大利将会如同一战那样,只能依靠着本土的物资苦苦支撑,在战争方面已经落于下风。
第三路军从波兰出发,向西南方向威胁捷克斯洛伐克地区。如果顺利的话,第二路军和第三路军将顺利的把捷克地区分割开来,然后实现快速吞并捷克的目的。
巴尔干地区虽然是欧洲著名的火药桶,但资源也是相当丰富的。特别是罗马尼亚的石油,对此时的德意志帝国和意大利王国来说,是军队开动必须要的能源,也是军队进攻所仰仗的物资。
第二路军队仍然从巴伐利亚出发,但目的不是南下,而是西进,切割捷克地区。这支军队的作用和之前进攻波兰的第一集团军类似,目的都是快速切割敌人的防守。
在丘吉尔的计划中,已经把西班牙国看作英国的潜在敌人。没办法,他们和德国签订的条约不得不重视,佛朗哥所展现出的激进态度也不得不防备。
人手不足应该是目前奥地利帝国所面临的最严峻的问题。在英法的支持之下,奥地利帝国暂时不缺武器装备。
直布罗陀就是英国人从西班牙手中抢夺的土地,西班牙人对直布罗陀一直有着收复的想法也不是秘密了。
从德国军队的攻势中,也能看出德国对进攻奥地利的态度,那就是先捷克,后奥地利,末斯洛伐克。
三个政府都想让对方多付出一些,对于整个国家层面来说,这种不稳定会让国家难以展现出比较统一的协调力。
封锁了意大利,对意大利的工业和生产来说是重大的打击,也有可能挫伤意大利的士气。
英国能够实现封锁地中海,西部的直布罗陀和东部的苏伊士运河是非常重要的。
从德国和奥地利军队的碰面中就能够看出,双方军队的战斗力并不在一个水平线。
整片战场硝烟漫布,就连那片不大的湖泊,仿佛也披上了一层素衣一般。
一旦军队产生大量的伤亡,对奥地利帝国来说,就是年轻一代直接断层一般的重大打击。
实际上是这支集团军运气不好,先是经历了德国空军密集的大轰炸,随后又被德国集团军包抄,精锐几乎全部丧生在了突围中。
德国军队兵分三路,第一路从巴伐利亚出发,正面南下进攻奥地利,将奥地利帝国的主力牵制在西部战线。
这其中还有一部分捷克境内的德意志人的声音。这些德意志人明显更想加入德国的怀抱,他们对奥地利政府采取反对态度,消极抵抗帝国政府颁布的征兵条例。
德国自然不用多说。在美国灭亡之后,德国的本土人口就已经稳居列强前三。
这导致奥地利帝国国内征兵是比较缓慢的。除了奥地利政府坚决的执行了征兵命令之外,捷克和斯洛伐克地区,对于征兵并不是那么愿意。
战争自4月8日爆发,到现在也才过去了半个月左右的时间。但这半个月以来,双方军队的伤亡早已经突破了六位数,奥地利后方的医院更是被伤员填满。
意大利也能招募300到500万的军队,这是奥地利帝国永远也比不了的。因为只有2000多万的人口,奥地利帝国在极限的情况下,也只能招募200到300万的军队。
除了需要时间制造的坦克和飞机之外,包括火炮在内,英法都运输了大量的武器装备给奥地利帝国。
最后只剩下不到一半士兵的第三集团军,在第四集团军的营救下,最终后撤到了奥地利后方休整。
1936年4月22日,奥地利帝国边境。
如果再加上意大利的军队,奥地利帝国正在面临四面夹击,能坚持多长时间完全取决于德国和意大利的进攻频率。
奥地利军队由奥地利人,捷克人和斯洛伐克人共同组成,但统帅军队的军官大多数都是奥地利人。
在英国人封锁整个地中海的计划启动之时,德国军队也在奥地利境内对奥地利帝国展开了猛烈进攻。
但很明显,此时的奥地利帝国相较于一战的奥匈帝国来说,综合实力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意大利的人口都已经达到了4244万余人,是标准的列强人口数据。
毕竟西班牙并不是一个纯粹的地中海国家。西班牙的西海岸和大西洋相连,这也代表着西班牙随时能够通过运输舰队获得来自殖民地的物资补给,虽然他们的殖民地已经几乎没有,但这也是德国和意大利有可能获得物资补给的方式。
击败奥地利帝国之后,德国不仅能够获得大量的德意志人口和发达的工业,还能打通前往巴尔干区域的路线。
而在吞并了波兰的大部分地区之后,德国的总人口已经接近9400万,正在不断的朝着一亿大关迈进。
只要德国吞并了捷克地区,人口破亿基本没有太大的问题。这在所有列强国家的本土人口中,已经是稳稳的仅次于俄国的数据了。
如果只靠着奥地利的努力,被德国迅速吞并也只是时间问题。毕竟相较于只坚持了一个月的波兰来说,奥地利帝国的人口是更少的。
但能打到这样的战损比,也已经能够证明德国军队和奥地利军队之间的实际差距了。
捷克不仅有着大量的矿产和先进的工业,还是奥地利帝国突出的那一部分,自然理所当然的成为了德国率先进攻的目标。
这里不仅是奥地利帝国的工业中心,还拥有大量的煤矿和铁矿,以及和德意志民族同根同源的南德意志人。
此时的奥地利帝国周边,汇聚了超过300万的庞大军队。
战场显得乱糟糟的。在天空之上,是双方接连不断对攻的战斗机和轰炸机。
而且对于这场进攻来说,意大利接近70万的军队已经完全足够。毕竟进攻的主力是德国人,意大利的最大作用,就是牵制同等数量的奥地利军队。
更要命的是,虽然国家名称为奥地利帝国,但却是由奥地利,捷克和斯洛伐克组成的联邦国家。
其中,德国军队最多,总共投入了超过150万军队,其中包括12个坦克师、17个火炮师和2200架飞机。
不过西班牙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向英法宣战,这也代表着事情还没有走到最糟糕的地步。
大量飞机嗡嗡的发动机轰鸣声,伴随着双方炮弹的爆炸声和士兵的惨叫以及哀嚎,奏成了双方士兵的冲锋曲。
每逢这样的冲锋曲奏响,德国和奥地利双方都会有大量的士兵倒下。有的士兵运气好,只是被流弹击中四肢,这在战场上也只能算是轻伤。
随着奥地利的衰弱,奥地利在帝国的统治中并不占据绝对优势,捷克和斯洛伐克的政府也拥有较高的话语权。
对德国来说,吞并了捷克,他们可以很轻易的完全接收捷克的工业和人口,这是比波兰还要有效果的扩张计划。
奥地利方面的军队,此时也已经突破了百万人。
早在半个月之前,这里还是一片绿色的山林。偶尔有野生动物从树林中窜出,狂饮旁边湖泊的淡水,随后又蹿入茂密的丛林中。
一旦三个政府有一个承受不了过高的伤亡,奥地利帝国内部的崩溃,就是可以预见的问题。
今天暂且一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