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时分,妙如虽在院子里养病躲清静,还是能隐隐听到,薛府东边那头人声鼎沸,锣鼓喧天。
“小姐,再等等吧!明年就及笄了,眼看着夫人到处替您张罗婆家。过了此次,怕是真的就要错过了。嵘曦公子才名远播,上门提亲的不少,难得自小与您就认识……”院墙外传来低声的私语。
“再浑说,下回就不带你出门了!”
“小姐,奴婢说的是大实话,长公主以前都夸您和……是观音座前的金童玉女……”
“小姐,等等我!奴婢都打听清楚了。那小姑娘从山崖上摔下来,搭乘的就是他家马车,跟车的婆子和护卫全部逃了生,扔下她一人。情理上今天汪夫人是该顺道来看望她的。”
“春笙,回去吧!不需你伺候了!此处是何等地方,岂能浑说!坏了本小姐名头,看谁能保住你?!”
暖日融融,已到了晚春时节,将军府的后花园正开着春宴。
京城的豪门勋贵太多,轮到薛家时,已是三月末,到了春尽花残之际。
薛家乃世代将门,园子风格自然走硬朗派豪放路线。少了些情趣和细腻,在景致上略逊一筹。故此,他家春宴一般只被京城世家的女眷们当成备选。
今日宴会,由薛老夫人娘家侄子出面,请来久不出山的昆剧名角荀梦秋,在府里搭台唱堂会。各家女眷们这才会趋之若鹜,纷纷前来捧场,此次春宴才会有此般热闹。
离摔下山崖已近半月,遵照石太医的吩咐,妙如整天躲在屋里养伤。
今天看着春光正好,她让婢女们把软榻挪到院子中央,躺在樱树底下,享受这最后的春色。
一边晒着太阳,一边无聊地翻着书卷。院墙外的谈话声,不知不觉地就飘进她的耳朵里,让妙如不禁莞尔一笑。
昨日石太医说,她的腿伤恢复情况良好,再养个六七天,就可以移动了。到时坐在轿子里抬回家去,应当是没问题的。
整天闷在床上,一动也不能动,感觉自己快生霉了。幸亏汪峭旭不知从哪里知道,她喜欢看些轶闻杂记。特意找来一些,托人带了进来,不然她真的会憋出心病的……
此时,院墙外脚步和说话声,突然嘎然而止了,半晌才有个清亮的声音响起:“春笙,你进院门里打听一下,咱们这是到哪儿了?如何才能回到刚才听戏的咏春堂?”
不一会儿,院门中进来一名十四、五岁的清秀丫鬟。
见妙如半躺在樱树底下,手里拿着书籍。只有八、九岁的模样,双腿平放在软榻上,好像不能挪动。
她眼中的讶色一闪而过,上前询问道:“这位小大姐,你知道唱堂会的咏春堂,朝哪边走吗?”
摇了摇头,妙如苦笑着对她道:“我也是客居在此没多久,从未出过这道院门,怎会知道?不过,等我把府里的婢女叫来,问问她吧!”作势就要喊来丫鬟蕙心。
听闻此言,丫鬟面上表情有些反常,先是一喜,后又是一慌,忙止住她道:“不着急,奴婢跟我家小姐在园子里转了半天,腿脚有些累了!不知可否在这里歇息一会儿?”
妙如点了点头,指着身边的两个杌子,示意她们不要客气。
见她如此好说话,那丫鬟忙跑出去叫她家小姐。在外面窃窃私语一阵后,她就扶了个人进来了。
一名豆蔻少女在丫鬟的搀扶下,迈着小碎步移进了院里。
只见她娉娉袅袅一身素雅,湖青色的对襟衫子,月白色暗花的罗裙,面上略施粉黛,淡雅的容色里带着一种清丽明澈的美,眉眼间尽显娴淑端庄。
见到妙如,少女笑意染上眸子,向她福了一礼,柔声细语说道:“打扰这位妹妹了!望莫要介意!”
“姐姐不是客气,请坐吧!”妙如立起身子,热情招呼道。
少女谢过对方,然后,静坐在一旁就不再作声了。
此时那丫鬟开始担当起插科打诨,活跃气氛的角色。
问起小姑娘的姓氏,又介绍了自家小姐的来历。
原来是宗正寺卿梅大人的二女,名唤玉尘的。
宗正寺?
妙如一头雾水,记得明清六部五寺中,好像没这个机构啊!
经梅玉尘一番解释,她才知道,原来相当于明清时期的宗人府,专门掌管皇族外戚的事务。
妙如心下了然,难怪她跟旭表哥从小认识,长公主府可不就是跟此类衙门打交道的?!
不过她的气质,倒是跟汪峭旭蛮相配的:一个飘逸出尘,一个清雅娴静。若是拿到后世去当影星,应该可以组成一对最佳情侣拍档,跟秦汉和林青霞类似的。
双方从讨论宗正寺职能开始,你来我往,渐渐热络起来。
没过一会儿,汪夫人带着汪峦映,还真就拐到这边,来看望妙如了。
见过梅家小姐也在,汪夫人显得有些惊讶,问她道:“妙儿,你何时也认识了梅家二小姐的?”
妙如解释了一番,汪夫人望了梅二姑娘一眼,热心地邀她道:“等会儿跟我们一道回去吧!刚才还碰到梅太太了,在到处寻你呢!”
梅玉尘忙上前施礼谢过,眸子深处,羞意怯怯。
见有旁人在,汪夫人跟女儿也没呆多久,问候了一番,就和梅玉尘主仆,匆匆告辞离开了。
未时刚过,丫鬟蕙心找来两名粗使婆子,进院子里将小姑娘,挪进了内室。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躺在床上,呵欠连连,精神不济起来。随后,妙如就迷糊地睡了过去……
醒来的时候,外屋隐约传来不大的交谈声。原本守着床边的蕙心,跟几个婆子丫鬟正在外间,聊着今日春宴上的八卦。
……
“这不算什么!十多年前宁王府宴会上的一桩公案,那才叫热闹。还跟咱们夫人娘家的兄弟有关!”
“哦,是哪位舅老爷?”
“就是那位沐三舅爷,当年跟杨阁老的嫡次女都订过亲了。眼看着快迎娶进门,结果在那次寿宴上,跟沂二舅奶奶娘家的表妹,在一处难舍难分!被杨家小姐当场撞见,还嚷嚷了出来……”
“哟!那不丢大脸了!姑娘家哪里还嫁得出去?!”
“谁说不是?!这事一出,没过几天,那表小姐,就被送到静月庵里带发修行去了。后来杨家提出来了退亲。沐三舅爷在家不吃不喝,非要娶他二嫂那表妹。沂二奶奶娘家的姨父派人过来,要逼表小姐出家为尼,以挽回族中姐妹的名声。谁知后来竟被她逃了出去,沐三舅爷在家也饿得奄奄一息。邱家太夫人见到最疼爱的孙子,眼看着快不行了,连夜派人去寻那表小姐,松口让这孙子分府出去,自己娶进来单过。”
“可我看到沐三奶奶,还跟邱家妯娌,一起出来应酬啊!”
“后来沐三舅爷,为了给她挣回脸面,发愤用功了!第三年中了进士,今年都外升为府同知了。沐三奶奶也被封了个五品宜人。不过,他们至今膝下无子,邱家太夫人怕她碍着自己抱重孙,特意把她留了下来。还送了两名美貌婢女给孙子,随着到南边就任去了!事情已过了十多年,很少有人再提及了。怕她单独住在外面出事,有碍侯府的名声,邱太夫人这才把她接进府里来,拘在身边就近看着……”
“说起来,那杨家小姐也不是别人,好像就是里面养伤的小姑娘她……”声音渐渐低了下去。
原来杨氏也是被人劫了胡的,才嫁给她父亲!
她倒是个有骨气的,心思在别人身上的男人,是不必再强求。
若是自己遇到此种情况,会怎么办呢?
估计也会毅然决然地退了亲,天涯何处无芳草!
只是为何,杨阁老要瞒着她,父亲是成过亲的?还要大费周折,隐藏原来小妙如她的身世?
这里面一定有问题,只不过,她不曾知晓罢了!
外屋的声音渐渐听不大清了,妙如知道,她们准是开始聊起,钟家的八卦了。忙出声招呼,打断了那帮人的窃窃私语。
晚膳过后,薛二夫人带着女儿来探望妙如。
她醒来的当天,薛家主持中馈的二夫人邱氏,就亲自看望过她。正是那次在丁府冬宴上,在不远处与另一位夫人,聊着罗家八卦的贵妇,乃薛斌和薛菁兄妹俩的母亲。
慰问了妙如几句,邱氏又叮嘱身边的人好生服侍,随后就转身离开了。薛菁却非要留下来,跟妙姐姐说一会儿话儿。
妙如见没旁人在,问起当日她被救回来的情景。
“记得除了薛大哥,当时好像还有个年纪稍长的,不知是谁,菁妹妹能告诉我吗?”
薛小妹摇了摇头,答道:“不知道,听哥哥说起,救姐姐的时辰比较早。天刚蒙蒙亮,菁儿还没起床呢!”
“哦,那你哥哥经常跟谁一起打猎啊?”
“那可多了!像罗哥哥、吴哥哥、邱家表哥……”
妙如听了,都不像薛斌能尊称为“公子”的人。看来除了薛家,她还欠了神秘人物一个大恩情。
可能对方身份贵重,施恩不想让外人知道吧?!
算了,就当他是活**!兴许有天终会让她知道的,到时再谢过不迟。
第二日,钟澄来看望女儿,妤如也跟着来了。
听说家中闺学如今又开起来了。父亲上回提到霸州请来的夫子,也到了家中。钟澄解释,这半年时间先让他教着,等临走前再为他在京里推荐个去处。
妤如还是一脸不情愿的样子。
妙如心想,离开京城要回老家,妹妹心里自然不太痛快!恐怕杨氏也不会舒服,京城里毕竟有她们的亲人朋友。
不过,就长远来看,父亲及时隐退下来此举,说不定有天会救了她们全家的。
全身而退比起罢官抄家,体面多了。
况且他有探花名头在,无论是开馆授徒,还是隐居著书,都不失为封建文人一个体面的出路。
不是有人说——进则胸怀天下,心系百姓;退则读书论道,修身养性!
修炼成一位名士,说不定哪天等风波过了,自会有人上门请他出山的!
妙如想着,突然门外匆匆闯进一个人来,朝钟澄拜倒,急道:“老爷,不好了!太太屋里伺候的崔妈妈,找人捎信过来,说家里出事了!”
妙如心中大急,忙催着父亲赶回去,家中还有位孕妇呢!
钟澄脸色一变,嘱咐了长女几句,就带着二女儿,急急地出了房门。(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喜欢美人迟慕请大家收藏:美人迟慕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