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陛下,已经探明锦国存放粮草的地点,我大夏士兵牺牲了2余人,终于探明!其粮草分为两部分,其中一大半在其中军大营的正后方,余下的那一小半,在锦国边境之内,他们如此分配,明显是知道粮草是其重中之重,由于锦国就在我大夏南向,他们直接就将粮草放在军队和锦国的中间,即使我们绕过去端掉他们的粮库,他们还可以退守至靠近边境一带,依然可以与我军对峙,况且”
“况且,我军也很难绕过去对吧,大部队行军,很容易被发现,进而将我军围困在城外,小部队无法发挥作用,甚至连粮库的边都没见到,就已经被沿途的锦军消耗殆尽”夏易接着小六子的话说了下去;小六子觉得皇帝已然对局势了然于胸,随即询问道:
“那陛下,可有退敌之策?”
夏易耸了耸肩膀,“没有!”
“啊?这”
“等着,等他们的粮草消耗完毕,自然就退了,届时再看什么情况吧!”
“诺!”
约半月之后,
“报!元帅,我军攻城器械已经全部到位!“
”好,马上整军!明日一早,攻城!“
”诺!”
文道等这一刻已经很久了,这运攻城器械的半个多月,文道的内心十分煎熬,如果再晚十天,文道都会放弃攻打朱雀城的打算,直接去稳定占领的夏国南境,看来这是天意,是他文道该当立大功的运势;此时此刻,文道喝的茶水不在苦涩,而是甘甜。
次日,清晨!锦国大军在文道的率领下,在朱雀城下战列,乌泱泱一片,锦国士兵灰甲红衣,气势浩荡,其实锦国士兵也在憋着一口气,都等着打下这座城池,领赏,立功!各种攻城器械陈列军前,投石车,云梯,在士兵的牵引下,随时准备开动;
文道骑着一匹黑色的骏马,健壮的肌腱,反光的色泽,任谁看这都是一匹宝马,文道从阵前行至阵尾,与每个战列的士兵照面,仿佛在说:看,你们的元帅和你们一起战斗,这场战争一定要赢!他拍一拍一个年轻士兵的肩膀,从马上注视着那个小兵:
“怕不怕!”
“回大帅,不怕!”
“大点声,我听不见!”
“回大帅!,我!不怕!!”
“好,好样的!兄弟们,我锦国的命运,我文道的命运,你们的命运,都在此役,吾等定要毕功于一役!等打完了仗,咱们锦国的老百姓都能拥有这夏国肥沃的土地,我锦国再不必担忧粮食,我锦国再不会有难民,饥民!兄弟们,大勇!”
“勇!勇!勇!”
随后,文道立于中军指挥方阵中,下令旗手发令,旗手挥舞令旗一个传一个,前方操纵投石车的士兵看到了旗令,立马下达手势命令,各阵位士兵,手持火把,点燃投石车上的石块,左右两边力士拉好牵引,蓄势待发!
文道抬头看了看阳光,时辰到了,此时士气正是高涨的时候,大声下令,
”进攻!!!“
首先投石车向朱雀城方向投放火石,如流星一般砸向朱雀城,守在城墙上的夏国士兵,死伤惨重,在各小队伍长的指挥下,纷纷躲在墙下,躲避火石,锦军一共投放了三波火石,朱雀城墙已经被砸的开裂,城墙上也已经着起了大火,随后文道下令放箭,一波一波的弓箭朝城内射去,城内的民居有的被火石砸烂,有的扎满了锦国的箭,真是残垣断壁,不忍目睹!在弓箭的掩护下,锦军步兵推着撞城门的战车和云梯向城门和城墙上攻去,在锦军接近之时,夏国的兵士大喊:
”敌人打上来了!敌人打上来!快起来,快起来,放箭!放箭!“
”石头,快,石头!”
此时锦军攀爬至城墙,夏军也不再躲避,全部出来,往城下射箭,投石,放火,愣是不让一个锦国士兵登上城墙,即使对面的锦军也放着箭掩护自己的士兵,但是夏军也没有怕的,冒着箭雨抵挡攻城锦军,这场残忍的攻城战斗,持续了整整五天,锦军没有一个士兵登上城墙,也没有撞开城门,夏军也没有一个士兵退缩,顶在前面的死了,后面的就补上,怎一个悲壮可以形容!
此时的文道很是头痛,如果还是迟迟攻不下,只能退了!
当然了,文道是不会那么容易就攻下朱雀城的,大夏国早在立国之初,就建立了四大卫城,虽然在没有战事的时候不驻兵,但是城内的城防措施,和城防的器械也是囤积无数,四大卫城哪一个都不好被攻下,且四大卫城是围着京城建立的,目的就是为了拱卫京师,即使有一个方向的卫城被攻击,其他方向的城区和京师都可以进行源源不断的供给和支援,所以很难被攻破;
还有大夏自立国以来的国策就是不攻只守,所以向来夏国都是被打那一个,被周边国家不断的攻伐,大夏对于防守可是很有一手,北越,蓝昭,锦国都打过,但是向来都是守住了,除非像那年,大夏被从三个方向攻击,三线作战,支援无法跟上,消耗巨大,差点灭国,还好夏易崩逝的父皇自愿去蓝昭做质子,这算是解了灭国之危。
在夏易派出探子去探明锦军安置粮草的地点时,就已经知道了锦军在往朱雀城方向运送攻城器械,所以夏易提前就将朱雀城的百姓转移到了朱雀城外,从京师运粮食接济百姓,大夏各地都知道皇帝大阅兵和皇帝讲的那一番深入人心的话;
所以大夏的百姓十分支持这场国家保卫战,纷纷出人出力,虽然凭借各大卫城和京师的粮草供应没有问题,但是挡不住百姓的热情,所以朱雀城能坚持很久,百姓的这种热情也同样感染力士兵,所以即使锦军进攻的再怎么凶猛,大夏的士兵也没有一个退缩的,更没有一个临阵脱逃的,因为他们知道,这场战争不仅仅是为了天子,更是为了国家,为了黎民,如果朱雀城破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整个大夏的南大门将永远向锦国敞开,锦国的大军随时可以长驱直入进攻京师,大夏随时有灭国的危险!
“这里具体科普一下四大卫城,大夏国位于天枝大陆的最东面,北面是北越,西面是蓝昭,南面是锦国,东南面是东海国,东面是大海,四大卫城位于京师的正东,正南,正西,正北,夏国的地理位置很奇特,边境都是山地,边境以内都是肥沃的土地,而四大卫城的地理位置更是奇特,朱雀城两边是一片大荒漠,白虎城两边是秃山,荒山,玄武城两边是大河,青龙城两边是原始森林,所以在这里就知道为什么四大卫城很重要,为什么四大卫城是通往京师的唯一通路了吧,正是这些很难通过的大河,荒山,荒漠和森林包围着京师,所以这么多年有四大卫城的保护,只要不是被多个方向的进攻,几乎都能守住,那为什么大夏国有如此奇特的地理呢?据说这四大卫城的位置是上古时期,上古大神们做的阵眼,就在四城中心的地下,被封印着什么上古的大神,这个中心就是京师,所以大夏借着这上古大神的气运一直延续到现在。”
这场攻城战又延续了半月左右,现在已经是二月份了,三月就要开春了,此时的雪也有些融化的迹象,文道在帐内又开始头痛了起来,这段时间攻城,虽然夏军损失不少,但是自己损失的也很严重,出来时的5万大军,如今变成了3万左右,这人数减少了,粮草也不用太担心,但是如果把部队打光了,那可就不好了,是时候该撤退了
夏易营帐内,皇帝屏退众人,留下小六子侍奉,开口对面前的人说道:
“帝国大将军,元启!好,够大的诚意!“
元启大笑:“哈哈哈哈哈,大夏的皇帝似乎与情报上的并不一样!”
“将军玩笑,朕是一个急性子,不是很喜欢拐弯抹角,所以还请将军开门见山,不要让朕猜!”
元启没什么太大的反应,他是军人出身,他也很喜欢开门见山,有话直说,
“夏国的皇帝,我想你也知道,我主身体情况大不如前,随时有崩逝的危险,只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太子亲近当朝丞相,儿子年幼,我想在你们夏国的探报上对我帝国的丞相很了解吧”
夏易笑笑:“请继续!”
“如今天枝十一国,除了你夏国有不攻的国策,东海国与帝国隔着夏国和锦国,锦国与夏交战,剩下的,均在与帝国的边境上增兵,意图十分清晰,当年我蓝昭称霸整个天枝大陆,占据着大陆的中间最最肥沃的土地,将你们都挤到了大陆的边上,除了东海国,都与我帝国有边境接壤,此时的帝国就像一只肥羊,周边都是群狼,所以请皇帝陛下与帝国结盟”
“对朕有什么好处,他们群起而攻之,朕也可以分一杯羹”
“哈哈哈,陛下说笑了,北越,南诏这两个国家狼子野心,北越一直想要吞并了你夏国,你夏国与北越也交战多次,若不是大夏的玄王率领精锐镇守北边,恐怕今天夏国北边的玄武城要被北越的大军兵临城下,要知道受死的骆驼比马大,即使天枝其他的国家一齐讨伐帝国,帝国在临死之际,也不会让他们得逞,帝国的实力能够称霸天枝大陆,就不会那么容易被击垮,若是夏国皇帝陛下能与帝国结盟,帝国助你一举击溃锦国,甚至能让锦国灭国,然后你我一起击溃北越,他再也不敢南下滋事,剩下的南诏和西边的那几个胆小鬼,就不足为惧,继续保证帝国的霸主地位,对你夏国而言也有益处,帝国谁都没有结盟,唯独与夏国结盟,不言而喻,大夏也将成为霸主!”
“大将军说的很好,但是朕想这是你一个人的意思,你虽然掌兵,但是不参政,没有帝国丞相和皇帝的命令你不能随便出兵吧?朕建议你还是好好整顿一下帝国的朝堂,然后再与朕谈结盟的事情!”
元启没有说话,原来帝国的情报被这个年轻的皇帝知晓的一清二楚,他说的没错,元启虽然贵为大将军,但是不能随意出兵,必须征得丞相和皇帝的同意;
元启告辞了,他的想法很好,不管最后怎样,灭掉锦国对夏国南境的安定十分重要,灭掉锦国夏国南边只有一个东海国,那是一个小国,地盘不过一个州府大小,如果灭掉锦国将会与南诏接壤,届时又会有新的问题,但是国境被拉长了,需要仔细考虑,元启走后,夏易也陷入了沉思,这么多时日的坚守,其实已经快受不住了,锦国的猛攻,让守军只剩下了15万余人,如果锦国还要坚持进攻只能把西边的边兵和北边的兵调回来;
“来呀,小六子,准备笔墨!”
“诺!”
夏易在书桌上,快速地写着什么,然后紧忙装进信封里封好。
“小六子,快去,马上将这封信交给元启,务必交到本人手上!”
“诺,陛下!”
小六子见皇帝如此着急,他不敢怠慢,骑着马就往元启走的方向去了,还好元启走了不到一个时辰,小六子很快就追上了他,将信交到了他的手上,元启看了看信,露出了微笑,叫住即将返回的小六子:
“小公公,回去告诉夏国皇帝陛下,这点权力我还是有的,让他尽管放心!”
小六子答应下来,回去之后一字不差的告诉给夏易,夏易听闻,面露喜色,连忙抱住小六子的肩膀:
“六子,再给朕跑一趟”
小六子也顾不得休息了,接下了夏易的命令匆匆骑上马扬尘而去
”来呀,回京去把卫潇权给朕叫来!“
”诺!“
几日后
卫潇权从京师匆匆赶来,见到夏易跪拜行礼;
”不知陛下,传召臣?“
还未待卫潇权说完,夏易打断:
“卫爱卿,朕有任务交给你,你现在立马经过蓝昭去往南诏,将这封国书递给他们的皇帝,路上你可以看国书的内容,朕不与你多讲,你路上自己看,剩下的全部交给你,一定要办成!”
“诺!”
卫潇权也没有多问,跟小六子一样,骑着马匆匆走了,进入蓝昭境内,就不能随便起马飞奔了,他雇用了一辆马车,在马车上他打开国书;
“原来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