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过了几个月,刘琛期满下山,林愈送了他不少黄白之物,道:“这些东西在山上也没什么用,就送你吧。”云松道人也送了他一柄剑,要求他慎用武功,但要是路见不平,也不用掖着藏着。林愈一直把他送出“泛海”大阵之后两人才依依惜别。
刘琛走了,林愈就更加“宅”了,不是在道寮就是在传武馆,也认识了几个内门弟子和外门弟子,但都不似和刘琛那么投缘。这几个月,在与吕冲的切磋中,只要吕冲不使用剑,林愈能与吕冲斗个旗鼓相当。道法的相斗,归根到底斗的是境界,两人境界相当,林愈对道法的掌握也不似之前那般生疏,因此二人也就能斗个八斤八两。半斤八两才是最好的,林愈和吕冲就这么斗争下去,两人的道法也在一次次的争斗中慢慢提升。
林愈也问过饕餮,饕餮道:“道术,小道尔,只有境界的碾压才是正道。”可见他也和师父云松道人的想法一致。但是林愈有不同的看法,如果两人境界一样,那么道术的高低就能决定争斗的胜负了。于是林愈便央求云松道人把其他道术也传给了他,所谓艺多不压身,经过他艰苦的修炼后,再与吕冲争斗,林愈就胜多负少了。
时间忽忽而过,林愈已经是十六岁的少年。这几年的时间,大师兄找到了机缘,回山突破金丹境,其他几个师兄也回来了几次,吕冲终于于去年下山云游去了。林愈在齐云山上越来越想做乞丐时的伙伴石头,于是禀报了云松道人,走出了齐云观。
出了齐云观,走到护山大阵处,林愈拿出避云佩,放入“泛海”,“泛海”开出一条道路,半个时辰后又出了“泛海”。走下齐云山,林愈的第一个要去的便是仰云镇了。走在仰云镇熟悉的街道上,街头巷角处亦有乞丐在乞食,林愈暗自感慨道:“若不是遇到了吕冲,我恐怕还在这里乞讨。”然后又去了一趟那座破山神庙,山神庙中显然有了“客人”,林愈也就没有进去。
林愈在仰云镇待了一个时辰,问明了石头家的方向,雇了一架马车直奔石头家。林愈也是会轻身功夫的,但是大白天使用轻身功夫,吓着了老百姓就不好了。不到两个时辰,马车将林愈载到了石家村,林愈付了车资,打发了马车。在村头遇见了一个白发老头,林愈于是停下问道:“老人家高寿?身体还硬朗?”
那老头看了林愈几眼道:“老汉我今年六十五,身体硬朗得很。”
问了两句,林愈就不再扯闲篇儿,问道:“你们村有没有一个叫石头的人,从前在外边要饭,六年前回来的。”
老头马上道:“有,龟儿子不知道发了什么财,回来又是翻盖祖宅,又是买地的。”
林愈问道:“那他家在哪?”
老头头也不回地指向一个比周边好了不少的房子道:“就是那家了。”
林愈走到那房子的门口叫道:“石头!林愈来找你了!”
过了一会,一个胖子从房子里跑了出来,两人相拥。胖子笑道:“混不下去了?”林愈轻轻地锤了石头一拳,道:“下山云游,路过。”
石头让家里的厨子做了好菜,又拿出好酒,两人好好地吃喝了一顿,席间,石头让人把夫人请出来拜见叔叔,石头道:“这是我要饭时的好兄弟,若不是他赠送的金银,你夫君我现在还在要饭,受人欺辱呢!”那个十几岁的小嫂嫂就给林愈施了一个万福礼,就重新回到了内院。
兄弟二人回忆起了一起受的苦,都是一阵唏嘘,好在二人都博了出来,至少不用愁吃喝了,那些苦,望之如前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