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祖母
    “他是个耍大刀的”。

    这是我小时候和祖母聊天时祖母的回答。我又惊又喜:“他是大武术家?”

    “什么武术,哼”。祖母一脸不屑的样子。

    “是京剧演员?京剧演员也会用大刀”。

    “他是个坏东西,专祸害人,不提他”。祖母想结束聊天,我坚决不同意,祖母就只好讲下去。

    “他”是祖母的父亲。我从来没听说过世界上会有人这样对人说自己的父亲,而这个人竟然是我奶奶!

    “他是你亲爸爸吗?”

    “怎么不是?”祖母笑了。我看过的书里,只有后爸爸也就是继父才是坏人。

    祖母的父亲是地主儿子。他的父母早亡,他继承了很多土地和钱财。他娶了媳妇后不务正业,招来一帮流氓地痞帮他挥霍家财。

    祖母还没到记事的年龄,母亲就被父亲虐待致死。父亲又娶了第二个媳妇。她也生了一个女儿,女儿没到记事的年龄,她也被丈夫虐待致死。这时他仍然有钱,想娶第三个,但没人把女儿给他,他就成了真正的光棍儿。

    他把两个女儿送到亲戚家,亲戚们轮流抚养两个孩子。他不定期地往他们家送钱粮,送钱粮的间隔时间越来越长。

    地痞流氓帮他花光了钱,他从他们身上学到本事,而且后来居上,成为当地名人,名声传到百里之外。

    他花大价钱打了一把豪华长刀,说是比关云长的青龙偃月刀还重几斤。他身高马大,拎着长刀走在大街上,谁见谁怕,莫敢与之争锋。光天化日之下,他做没本钱的买卖。

    他的身后总是有很多人跟着看热闹,不知情的以为他率领着一支队伍。

    在官道上,他手舞大刀,拦截过往的马车,收买路钱。有钱给钱,没钱给一些车上的货。胆小的破财免灾,有本事的要和他过招,却不料他把大刀往对方手里塞,说来来你把我的头砍了去,我死也佩服你。对方不接,他就把刀扔在马前,自己躺在刀旁,翻着眼向上瞥着,说,小子,有种就从你爹身上压过去,不敢压就快给你爹钱。

    不用说人,马也惊心。

    十次有八九次,他能得逞;十次有一两次,他被车把式连人带刀扔出去。不论是哪种结果,看热闹的人们都大呼小叫,特别开心。

    姐妹俩最多的时候住在姑姑家。姑姑已出嫁,姑夫靠种地和打短工养家,地是租来的。他们没有孩子,姑姑精心照顾她们。

    这一年,自从过年后大刀就没来过。已经进了伏天,看样子他可能今年不打算来了。期间姑姑去找过他几次,门没锁,人不在家,家徒四壁。

    姑姑没得到父母的一文钱,这时面临断顿的困境,而且发现自己怀孕了。夫妻俩托人到处找,总算找到了,他带两个女儿回家。

    他留下一小袋白薯面,拎着家伙出去谋生,好几天没露面。那时候,无论从事哪个行业都很难维持生计,这也真难为他老人家了。

    白薯面吃完了,大刀还在外面经营。三伏天,姐姐拉着妹妹出去找爹。

    爹不难找,就在官道上。顶着毒日头,走几里地,官道上围着一大群人,爹就在核心。

    大刀在地上躺着,爹在刀旁躺着,赤裸的后背紧贴在土路上,像是在完成烧烤。

    这是姐妹俩第一次看见爹的演出,也是最后一次。她拉着妹妹就走,回家后两人抱在一起哭。

    傍晚,他回来了,满身酒气,扔下一袋白面,掉头就走,这一去就是永别。

    几天后,他的无头尸体出现在街上。官府验明正身,通知家人收尸。官府的人说,找他的头要花钱,而且不保证能找到。他的妹夫拿不出找头钱,在乡亲们帮助下挖个坑把无头大舅哥埋了。

    满是血迹的豪华大刀被官府没收。

    什么是乱世?这就是乱世。

    这件事发生在195年,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丧钟即将敲响。这时乃至以后的4年是中国漫漫长夜最黑暗的时刻,也是黎明前的时刻。

    姐姐6岁,妹妹3岁,小姐俩今后的日子怎么过?姑姑把她俩接回家,说你俩先在我这里住些日子。她已和几家亲戚商量好,小姐俩轮流在各家住,好歹养活她俩几年,长大就好了。

    几家的情况差不多,都是穷得叮当响。一家只能住几天,管不起饭。夏天是一年中比较好过的时候,地里有野菜,树上有树叶,和白薯面一起煮成糊糊,搁点盐,这就是饭。问题是,谁家都没有多出来的白薯面。

    乡亲们纷纷施以援手,不知不觉地熬到了秋天。乡亲们不再上门——他们已经尽力了。

    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经受了世界上绝无仅有的苦难,这苦难是令无论东方还是西方众多民族匪夷所思的大灾难。

    6岁的姐姐清楚地看清了现实,认识到人生的路只能靠自己走。她带着妹妹回家,拎一个瓦罐,拿两个碗,拉着妹妹去要饭。

    邻近的村子走遍了,县城里走遍了。在酷暑,在寒冬,在沙土地上,小姐妹犹如顽强的小草,活着,生长着。

    只有一种人家她没去敲门,那就是财主家。财主恨要饭的,会放出恶狗咬人。

    什么是阶级仇恨?这就是阶级仇恨。

    亲戚和乡亲们没忘记她们,关照她们长大。

    “我是吃百家饭长大的”,祖母说。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