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定县(今定州市地处冀中平原。两千多年前,定县是中山国的都城。中山国虽然如流星一般在历史的时空中一闪即逝,但中山国人民英勇无畏的精神却永远留在燕赵大地上,被一代代燕赵儿女发扬光大。
定县自古以来就是军事重镇,为兵家必争之地。2世纪3年代,定县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钢铁阵地,郝白土村是其中的一片热土。
郝白土村位于定县西北部。2世纪2年代,约有百余户人家,千余人,大多姓郝。这一带的土地多白土,因而得名。
我的祖父和祖母住在村西的一个小院里。1922年6月25日,他们有了第一个孩子——我父亲。
一个小院,几间房子,十余亩沙土地——也许还多一些,后来被迫卖了一部分,是他们的全部家产。这样的家境,今后的日过得好坏,全看男人的能力。不幸的是,我祖父不擅长种地,而且身体不好,经常头疼,这个家的命运已经注定,这且后表。
郝白土村子不大,但名气却很大,名气来自尚武的传统。当初,祖先为避战乱迁徙至此,为安家立命率家族子弟习武。一个游方和尚经过这里,受到善待,传授给他们一路功夫作为报答。在冷兵器时代,郝白土的功夫确实为保护村民起到了很大作用。
2世纪2年代,一桩公案又一次引起人们对郝白土的关注。
大年三十将近,清早,一个小青年向师傅请假,要到县集给老娘买肉。县城只有3里地,他一路小跑,很快就到了。他转来转去,发现自己买不起肉,就买了一个卖相不好的猪头。给了钱,刚拎起猪头,却被一只大手从他手里抢走了。
小青年身材瘦小,近2岁的人看上去不过十六七,而对方是个3岁上下的大汉,面目凶恶。小青年向他要猪头,他问小青年是哪里人。听到回答后,他笑了,扭头对几个同伙说,他是郝白土的,咱不敢惹他,说着就把猪头递给小青年。小青年伸手接,不料被一拳击中鼻子,鲜血喷溅。同伙大笑:好打!
你为什么打人?
你是郝白土的,我哪敢打你?我是向你讨教功夫啊!你教教我们吧。
话未落音,几个同伙扑上去,将小青年围住,拳打脚踢,说这是向你学功夫,你多教教我们。小青年努力保护着自己,说我是练过功夫,那是练着玩儿的,教不了你们。你们别打了,我只有那点钱,猪头是给我娘过年吃的。
还是留着孝敬你老子吧!
趁众人松懈,小青年夺路而逃。
时间还早,师傅正教徒弟们练白蜡杆。他看到师傅没开口先哭了,哽咽着说了事情经过。
师傅和师兄弟们又怒又奇怪。师傅问,你为啥不还手?
我拿啥还手?他们那么多人。
他们问你是哪的人没有?
问了。我说是郝白土的,才挨了这顿好打。
你跟我练了多少年了?师傅一脸怒容。
有十年了吧。那是比划着玩儿的,又不是功夫。
师傅怒道,好蠢的东西。咱们天天都是在比划,都是玩儿,没有功夫吗?
傻徒弟大惊,那比划就是功夫?
师傅飞起一脚向他腰部踢去,他迅速躺倒,又跳起来。平时就是这么比划玩儿的,很好玩儿。
师傅笑了,我再跟你比化比划。
我不敢了,以前我比划的是功夫?他又惊又喜。
师傅看见有个小孩拎着个小粪筐过来,过去向他借小粪叉。师傅一脚蹬掉鉄叉头,把木把儿递给傻徒弟:拿这个去,把你的东西给我拿回来,拿不回来我打烂你这猪头!给我记住,不许出人命,出了人命你要偿命,借的东西拿回来还给人家。快去,晌午前回来!
傻徒弟用起飞毛腿,到集上时看见那几个东西正在欺负人,一个瘦子拎着猪头。他抢上前,一把抢过来,说,这是你爹的猪头,一棍敲在瘦子的头上,瘦子应声倒地。
那凶汉见是他,边骂边伸手抓他,不料头顶突遭一棍,倒在地上昏死过去。
这东西是县城里的流氓头子,手下有1多人。几个手下见状,围住小青年,一起大叫同伙儿来帮忙,同时向他发动进攻。只见棍起棍落,鬼哭狼嚎。赶集的人们看热闹,齐声喊好。
流氓们都分散在集上找便宜,闻声赶来支援。小青年见越打对方人越多,运起轻功,忽上忽下,在街上跑来跑去,被打倒的人越来越多,躺着或坐在地上的已有几十人。小青年毫发无伤,一手拎猪头,一手拿棍子,一溜烟跑了。
第二天上午,县里的6个差役来村里拿人——会功夫的都去县里过大堂,昨天伤人的凶器也带着。
恶人先告状。受了伤的流氓们说郝白土的人仗着人多还有功夫,在集上抢东西伤人,求青天大老爷做主。
县太爷问明全部情况,问过证人,验明凶器只不过是小孩子用的捡粪叉的把儿,喝令把流氓们打了一顿大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