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五章 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
    “少首领,河间郡被窦建德大军围困,城内缺粮,郡丞王琮大人向我等乡闾求救。”一位乡闾向苏烈报告。“王琮爱民如子,虽然粮食金贵,我等粮食也不充足,凑一凑,能帮一把帮一把吧。发动大家筹粮。”苏烈也见不得百姓凄苦。

    一众乡闾敲着锣:“信都乡亲们,河间郡百姓缺粮,向我等求救,家有余粮,帮一帮,多少不论。”三三两两,有人拿出了一小袋小米,有人拿出了一斗麦子。“少首领,一天下来,总共凑不过十余石,多是屠狗宰彘之辈,还有些捐助,为乡亲们节省的口粮,乡绅大户等读书之人,几乎没有人捐助。”一乡闾向苏烈汇报。“仗义每多屠狗辈,只有寒门才同情寒门,救人如救火,连夜运送,我亲自押送粮食。”

    “少首领,这河间郡不像被围困的,城门已经打开了,众多百姓涌出。”“去问问”苏烈也是有点奇怪。“河间的百姓,信都的苏烈首领带这我等乡闾,来相救河间的百姓了,王琮大人在何处?请相告。”一乡闾抓住一百姓问道。“郡丞王琮大人率官吏,城外三十里向长乐王窦建德负荆请降。”“这是什么回事?”苏烈百思不得其解。“大隋已亡,粮食吃光了,郡丞王琮大人祭奠,长乐王派遣使者进城哀悼,长乐王与民无犯,郡丞王琮大人方才降。”

    “对于长乐王窦建德,我也有所耳闻。其待人宽厚、亲政爱民、信守承诺,乃仁德之主,为乡里敬重。今大隋已亡,我等乡闾武装出路在何方?众乡闾成员议一议。粮食分发给下去,我等开会商议。”对于命运的把握,苏烈觉得还是由各乡闾武装成员自己决定。

    “众乡闾武装伙伴,大隋已亡,各地义军纷起,我等乡闾武装何去何从?长乐王窦建德乃仁德之主,我个人决定投靠。乡闾武装伙伴,均可离去,或跟随与我投靠长乐王,纯属自愿,不得强求。”

    “好,我决定也投靠长乐王。”

    “我家有妻儿老小,我还是回信都。”

    大约有三分之二的乡闾武装成员回到了信都,苏烈等剩余三分之一的成员,前去投靠窦建德。窦建德安排好河间郡丞王琮,听闻苏烈等人来投,亲自迎接,发现苏烈如此年少,为信都乡闾武装首领,甚是喜爱。

    “苏首领,不,苏将军,孤任命苏烈为右卫军高将军麾下的先锋将军。”“来,孤给汝介绍,右卫军高雅贤将军。”窦建德将一位披甲长者介绍给苏烈。

    “高将军”苏烈赶紧弯腰作揖。“苏将军,吾早听闻汝有勇有谋,威震一方。吾还得感谢汝,上次搭救吾小女高芷兰。”高雅贤看着苏烈不断地点头:“今晚吾亲自为苏将军接风洗尘,也为感谢苏将军搭救之恩,众信都乡闾一起。”

    高雅贤兴致勃勃,苏烈宾至如归,高雅贤为其引荐小女高芷兰。苏烈遇到高家后人,拿出了元钊的玉佩。高雅贤引苏烈至书房,饱含深情地看着玉佩,苏烈说明了玉佩来历,高雅贤向苏烈深深作揖。“使不得,高将军。”苏烈扶住了高雅贤。“闻汝父母去世,汝今后为吾孩儿,汝可愿意?”高雅贤有一种想要照顾苏烈的冲动。“义父在上,请受孩儿一拜。”苏烈也想要有一个依靠。“好,好,好。”高雅贤也是相当激动。

    窦建德自苏烈投靠后,又有几股武装势力来投,窦建德势力急剧膨胀,声威大振。窦建德听从孔德绍建议,于乐寿城自称夏王,改元五凤,国号夏。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