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十一章 被拐卖的蒙古人,化解不了的仇恨
    今天早上比较特殊,商清卓、于辰安和万恩三人还在睡梦中的时候就被强行叫了起来,区别是于辰安和万恩是被万宁儿叫起来的,商清卓却是怎么叫都睡得跟死猪一样,气得万宁儿一掌给他从床上轰了下来。

    “哎呦,小姑奶奶你干嘛?这天儿还没亮堂呢,这么早过来我要告你非法闯入、侵扰民男了啊!”商清卓还在抱怨着,万宁儿却没心思和他皮,认真的跟他说道:“师傅叫我们去他的书房,有事儿。”“嗨,能有什么事儿,帮师傅研磨?”“反正很要紧就对了,你抓紧啊,我先去了,记得带上兵器啊。”万宁儿飞也似的跑出去了,商清卓见状从地上爬了起来,拍了拍自己的屁股上的灰尘,抓着天青色的道袍就套在身上。仔细回想刚刚万宁儿好像说师傅要他们带上兵器,莫不是有什么任务安排?想着自己自打来灵济观这几个月每天只是习武,外出任务倒是从未有过,难道今天就要出去做师门任务了?商清卓想到这不由得一阵激动,手中的动作也不由得快了起来。

    商清卓挎着那把灵济观特制款式的雁翎刀在前面一路小跑,于辰安和王恩在后面紧跟着。王恩因为练的武功是乘风腿,平时用的武器就是那双铁制的护腿,这对护腿的重量不小,跑起来自然要慢一些,这些戴着护腿习武的日子里王恩别的倒是没感觉,就是觉得自己的身法好像灵活了不少;于辰安就比较惨了,他练的是伏虎棍,能伏虎的棍棒材质自然也不一般,于辰安在从器物房拿兵器的时候就感觉不对劲,因为里面的棍棒全是包着一层铁的,拖着一人多长还包铁的棍子简直是受罪,一开始练武的时候他也是最艰难的一个,因为光是把棍棒拿起来就已经是拼尽全力了,更何况还要使出招式,好在后来这段时间的锻炼确实有效果,于辰安现在也对这套棍法炉火纯青了,但大清早的连饭都不吃就要扛着这么重的家伙跑多少还是难为他了。

    当然了,毕竟大家都是已经是高强度习武几个月的人了,说是高手肯定谈不上,但被自己的兵器累死还是不太可能的。如果于辰安真的被自己的兵器累死了,那传到武林上绝对是这几十年来最大的笑话。于辰安也想了想自己死后墓碑上肯定要写着生平,最后写着死因是拜师习武时被兵器累死,那就多少有点丢人了。自己选的武功,就是玩命也得练下去啊。于辰安咬了咬牙,发出一声带着三分努力、七分后悔的哀鸣,孤独的跑在三个人的最后一位。

    商清卓他们三个到书房的时候发现万家三兄妹早就已经到了,书房里除了师傅之外旁边还站着一个穿着红色官服的人,官服上还纹着一只云雁。商清卓弄不清眼前这位到底是多大的官儿,只是在给师傅请安后微微给这人抱拳行礼,于辰安也只是微微一抱拳,可王恩就不同了,他也是官宦之家,看到眼前这人穿红袍,那至少也得是个从四品,官府上纹着的是飞禽,那就说明是个文官,而在青州府能穿红袍的文官恐怕只有一个人。

    王恩弯腰低头向眼前人深深行礼,问道:“前辈可是青州知府吴文彦?小生王恩见过吴大人。”吴文彦见这孩子这么有礼貌本就高兴,听他报了名字更是欣喜。“哦?小公子快快起身,不必多礼,这位小公子叫王恩,敢问尊祖父可是王养正、王大人?”王恩起身回答:“正是。”在场的大多数人都不清楚吴文彦提到的王养正是谁,包括一直和王恩关系很好的于辰安也是一脸懵。

    王恩的爷爷叫王颐,字养正,是山东登州府栖霞县人,出身军户,而当年大明太祖皇帝最重视的就是对军户的教育,这就使得整个大明有进三分之一的进士都是军户出身,王老爷子自然也是不负众望,宣德八年参加癸丑科会试,得贡士第四十名。殿试登进士第三甲第六十名,是妥妥的进士,还是吴文彦的老前辈。

    吴文彦本人作为举人出身靠着杨晔的势力才干上这个从四品的知府,人家那是正儿八经的进士身份正四品高官,自己昨天被那神秘女子逼着和杨府断绝关系,虽说那女子保证自己罩着他,可他心里还是没底,以后想要在官场立足,多交好一些大员总是没错的,故而对王恩也是十分客气。

    吴文彦还想再和王恩再唠两句,静柳道长在一旁微微咳嗽一声,吴文彦这才想起自己这趟是带着要紧的任务来的,马上正了正自己的身子,转过身对着六名弟子说道:“几位少侠,本官是青州府的知府吴文彦,这次来灵济观拜会静柳道长是有要事要委托给几位少侠的。”商清卓原本是对这个风评不好的吴知府提不起什么好感的,可最近几个月出门的时候却又听青州府的百姓说这位吴知府像是换了个人一样,不但一下子从一个大贪官变成了吴青天,甚至还积极组织青州府的军队围剿“山河十二寨”中在山东的四寨,但一直未竟全功,这次来怕不是委托他们帮忙对付大本营在山东的阮云亮和雨中客的。

    可吴文彦一开口却并非如此:“青州府前段时间抓到了一伙人贩子,经过一番审问,发现他们的大本营并不在山东,而是在陕西的西安府,因为相隔我们青州府甚远,因此本官无法插手,想请各位少侠前去擒拿这批贼人,本官会将官府的印信交给你们,本官已经和陕西的官员们联络过了,陕西的地方官在看到印信后也会给你们便利行事。能活捉最好,但如果那群人贩子胆敢抗法,那将他们就地正法也是可以的。事成之后,官府会给各位每人一千两白银作为奖赏。”

    几人听吴知府说完只是一脸懵,商清卓先开口问了吴知府:“敢问吴知府,既然已经联络过陕西的地方官了,那直接让陕西当地擒拿这批人贩子不是更可靠吗?这种大事让我们这些小辈去做,只怕打草惊蛇啊!”吴文彦却叹了口气,摇了摇头:“哎,少侠有所不知,这些人贩子所在的地方,咱们官府可不太好管呐!”正当众人好奇陕西有什么地方是官府管不了的,吴文彦缓缓说道:“那些人贩子所在的位置,是北方第一富豪——林桂的府上。”

    众人这才明白了是怎么回事。林桂,是大明北方第一大富豪,出身豪门,林家自打前元以来,整个家族历经数代帝王而不倒,势力在陕西半根错节,不但在地方上颇有影响力,在朝堂上也有一点的势力,林桂的亲戚还是当今的礼部尚书,而礼部尚书又负责管理科举考试,这些官员或多或少都算是礼部尚书的门生,对于林桂这个尚书的亲戚肯定不愿意得罪。吴知府恐怕也是这种心态,现在查出人贩子和林桂有关系,他们不愿意得罪人,就想把这个烫手山芋扔给他们这些武林人士。

    商清卓觉得掺和这件事情不太好,但一时间又想不出一个甚好的理由推脱,就看了看旁边的万宁儿。万宁儿看他时不时瞟自己,很快就明白了他的意思,于是对吴知府说道:“吴知府请尽管放心,行侠仗义对我等灵济观弟子来说义不容辞!”商清卓听她说这种话差点眼珠子都瞪出来了,这丫头在搞什么?玩我呢?我是让她想个理由拒绝的啊!

    但万宁儿还没说完,继续说道:“只是我们对这种事情没什么经验,若是这些人贩子狗急跳墙伤害人质,我们实在是不知道该怎么办呐!”商清卓听完脸色总算是好了不少,毕竟他们确实对这种事情全无经验,毕竟按《大明律》来说人贩子基本抓到就是死刑,对他们来说反抗是死,被抓也是死。

    人贩子对于历朝历代都是个大问题,前元时期因为政府对民间管理散漫,导致整个北方人贩子横行,甚至在元朝最著名的拐卖人口路线居然是从漠北拐卖蒙古人卖到江南,不少色目商人在元朝时期都通过把蒙古人卖给汉人地主赚的盆满钵满。

    以至于元朝灭亡后,明太祖洪武皇帝对元朝时期拐卖人口的“盛况”目瞪口呆,下令对人贩子严刑处置,从那以后,人贩子被抓到后能判个绞死都算是大团圆结局。

    这种杀无赦的政策一方面让大明境内大幅度降低了人贩子的数量,提高了百姓的生活安全,也让大明的人贩子不敢像当年元朝时期的人贩子猖獗到敢公开拍卖百姓。但另一方面只要一有人贩子,那就必定是穷凶极恶的暴徒,毕竟他们在干这行之前就想到了被官府处死的下场,各个都是脑袋别裤腰带上的狠人,万一人贩子走投无路选择杀人质给自己当垫背的,商清卓和万宁儿他们可就不好办了。

    谁知吴知府听了万宁儿的担忧后却只是轻松一笑,说道:“少侠不必担心那些人质,他们被人贩子杀了也无所谓。”“什么?!”在场众人都被吴知府那无情的话语惊呆了,为什么吴知府会说那些人质就算被杀也无所谓?

    看到众人反应这么大,吴知府似乎是怕自己被众人误会,连忙解释说道:“若是大明境内的百姓嘛,本知府肯定是得顾及他们的性命的,可这伙人贩子拐卖的全是草原上的蒙古奴隶,倒也不是说本官就不在乎蒙古人的性命了,像是那些在大明境内生活的遵纪守法的蒙古人本官还是在乎的。但这些蒙古奴隶全是草原上那些蒙古贵族的工具,他们的主子都不在乎他们的生死,因为把羊养瘦了就被自己主子打伤打残甚至是杀掉的蒙古奴隶数不胜数,大明又何必在乎他们呢?对于这些蒙古奴隶的死活各位少侠请自便,只是这些人贩子是靠着给蒙古贵族走私茶叶、铁器和粮食这些朝廷严格管制出售的物品来换取蒙古奴隶的,所以确切来说,他们的罪名不是拐卖人口,而是走私管制物品。”

    其他五人都是心里五味杂陈,心里隐隐有些同情那些被拐卖的蒙古奴隶,毕竟在草原他们就因为各种理由被自己的主子虐待、处死,现在被他们的主子当成货物一样卖给大明的人贩子,大明的官员要抓捕这些人贩子也不是因为在乎这些蒙古奴隶的性命,而是那些人贩子用了朝廷管制的东西给蒙古贵族来换这些蒙古奴隶,那岂不是说,如果这些人贩子用的是朝廷允许卖给蒙古人的东西来换蒙古奴隶,他们甚至压根就不会被抓?可怜大明和草原都如此宽广,两边却都容不下这些蒙古奴隶。

    可商清卓和其他五人不同,他对这些蒙古奴隶的下场没有丝毫同情,因为他永远都忘不了自己的义父是死在一个鞑子兵的弓箭下的,这些蒙古奴隶再怎么可怜,他们也是那些蒙古贵族叩边时的狗腿子,死不足惜。商清卓心里暗暗想着当初杀了义父的那个鞑子兵先锋最好不在这些人当中,不然自己这次去西安别的蒙古奴隶他可以不报复,但唯独那个人,如果恰好他也在其中,那自己一定要亲手砍下他的脑袋祭拜义父。

    一行人最后因为不同的理由接受了吴知府的委托,其他五人是奔着救人去的,毕竟在他们眼里那些蒙古奴隶也只是一群一辈子决定不了自己命运的可怜人,唯独商清卓是奔着找仇人去的,但不管怎么说,几人的意见还是达成一致了。

    师傅送走了吴知府后回到书房,一脸严肃的对着几位徒弟说道:“徒儿们,此行相当危险,你们要多加小心,现在灵济观树敌众多,前几天还有八卦门的人来灵济客栈闹事,被你们的糜玉龙师兄给收拾了。为师也想多派一些弟子来帮你们,但现在灵济观的其他弟子不是正在外出历练就是需要保护客栈,目前还能外派的弟子就只有你们六名新人了,此行风险不小,甚至有可能会丢掉性命,如果你们不想去,为师绝不会强求!”但六人的态度都十分坚决,比较胆小的万贞儿原本听师傅说有可能会丢掉性命后有些害怕,但看到妹妹万宁儿这么坚定,也觉得自己不论如何作为姐姐要保护好妹妹,也表示要跟着他们一起去。

    师傅什么都没说,只是沉吟了一会儿,缓缓走早桌子旁,低头在桌子下面仔细翻找了一番,从底下拿出两个黑色的包裹轻轻的放在桌子上,包裹碰到桌面的时候发出了金属的磕碰声。“此行路途遥远,这里一共是二百两银子,你们拿着路上用。”“是!师傅!”“还有一件事,清卓!”突然被师傅叫名字,商清卓有些懵,回答道:“徒儿在!”静柳道长注视着他,语重心长的说道:“清卓,此行你尤其要小心,不知道为什么,吴知府今早来和为师说这件事情的时候,言语中特别提及了你的名字,并且说灵济观弟子如果同意此次西安之行,那他希望你一定要去。”

    商清卓听完更懵了,为什么吴知府希望自己一定要去?明明自己和这位知府没有任何往来,难道说他要加害自己?那也谈不上啊!或者说他想拉拢自己?自己也没多重要啊!但既然师傅把这个消息告诉自己,那自己小心一点肯定是没错的,“谢师傅,徒儿此行一定小心。”

    师傅点了点头,对着众人说道:“那你们今天先准备准备,明天就出发去西安府,只可惜事出偶然,想让你们出发前看一些书恐怕也来不及了,师傅就送你们一句话,也是师傅原本想要你们看的《尽心章》中的内容。——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现在这句话对你们来说或许太早了,但你们要记住,作为灵济观的弟子,要做到不畏强暴,惩奸除恶,也要保护好你们自己,现在还不是天下无道的时候,为师希望看见你们几个人都能平安回来。能不能做到?”“能!”几人像是被大人激励的小孩子一般齐齐喊道。

    师傅点了点头,几人拿了两个包裹后就离开书房会自己的屋子里收拾东西,准备这趟西安府之行了。师傅独自一人坐在书房里,看了看平铺在桌子上的宣纸,上面还有笔墨未干的字迹——“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希望真的没到天下无道的份儿上,希望你们可以平安归来。”师傅微微闭上双眼,口中念念有词,为灵济观的弟子们祈祷着,是为了他们六人,也为了灵济观的其他弟子们。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