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被忽视被冷淡,被视为累赘,不被尊重、失去尊严的时刻,在宁玉和父亲之间永恒的筑起了一道拉索。
也永远存在着隔阂,让彼此的世界变成了两道平行线。
很多时候,和家里长辈同处一室却相对无言,脚趾头抠出两尺地也依然找不到一句话来来聊。
明明是一家人却仿佛彼此不认识,如果一开始还有想要接触的欲望,想要与父母表达的渴望。
那么这次当众挨了打之后,已经对家人彻底死心了。
动辄打骂的父亲除了让孩子心生畏惧,更多的是想要逃离。
相比露宿街头,还是默默承受更实际一点
无论是语言还是精神暴力,都默默承受着
时间久了似乎拥有了一项技能,无论当下多难过,总会有自我修复的能力。
从小就懂得看长辈的脸色,意识到自己必须要在这个家里做点贡献,才能在这个家里待下去,才能有饭吃,有温暖的被窝。
毕业前夕的焦虑几乎来自于居无定所,住学校宿舍这几年,虽然也搬过几次宿舍,但是搬来搬去还是在校园里面。
出了校园,外面是大大的世界,宁玉有点慌了。
家人以为毕业了还有工作可以分配,父亲直接坐等收回投资,到了该有回报的时候了。
父亲要求宁玉毕业后回宁乡镇教书当老师,笔试成绩都还不错,却总是在面试那关被刷下来。
也许是因为面对离家四年后即将每天回家的恐惧,宁玉放弃了事业单位的面试,选择继续回到兰城寻找工作。
还好大学兼职还有一些积蓄,她在城中村找了一间小屋安顿了下来,几件衣服一纸箱的书,堆放在墙角。
屋里什么物件都没有,为了省钱,租了间裸屋子,床垫都没有,只能打地铺了。
为了方便找工作,宁玉买了手机,里面只存了文涛一个人的电话。
文涛学的专业很好就业,人还没离校就找到了工作,进了一家建筑国企。
宁玉拖到了最后一天,宿舍开始清人才搬离了宿舍。
其他人早就走了,只剩宁玉一个人,如同这几年一直只有她独住一般,宁玉仔细打扫了宿舍的每一个角落。
万家灯火时,宿舍接纳了她,在这里度过了除夕,过了数不清的节假日。
这四年,宁玉忙着养活自己,没有收获亲密无间的挚友,亦没有深刻的同学情谊,唯独对宿舍,宁玉心头酸楚,却依然流不出眼泪。
寝室的这张小床,倾听过这些年遇到的困扰、拥抱过最难熬的时刻,在诺大的兰城给了宁玉所有的庇护。
她把寝室拖了又拖,桌子擦了又擦,检查完屋子里有没有遗落的物品,最后关掉宿舍里的灯,最后一次关上了寝室的门。
拉着唯一的行李箱走出了校门
别的同学行李堆成山,提前打包寄回老家,宁玉所有的物品都没有塞满一个行李箱。
走出校门时恰好文涛打电话来,说自己正在实习阶段,被派到项目出差了。问需不需要帮忙搬东西。
宁玉回绝了,行李不多,也在城中村找到了住所,可以自己搞定。
这次的地址,她谁也没告诉。
还没有找到工作,未来充满了不确定。
当初选了教育心理学这个专业存在比较大的局限性。
到寻找就业岗位的这一刻,宁玉才明白,大学这四年为了养活自己,做了太多的兼职,完全就是为了支撑起自己的生活支出,但是对就业毫无帮助。
但是,就算宁玉提前明白,兴许结果也并不会因此而改变。
毕竟一日三餐需要等价交换。
当初选择这个专业的初衷是想要观察和探究人性,也把自己带出糟糕的境界。毕业后现实和理想的差距就彻底暴露出来了。
教育心理学专业毕业的学生,有幸通过事业编的就进入教书行业,占比不到百分之五。
根据就业大数据报告显示,大部分学生就业岗位分布都是转行做了其他的岗位。有的选择人力资源,有的选择当销售。
极少有毕业生能进入心理咨询机构,当上心理咨询师。
有一场面试,宁玉记得特别清楚,面试官对她的评价是:心理学是一门为了提升个体和群体幸福感质量的学科,心理咨询师需要成为患者内心的安慰剂,显然你不能,你甚至安抚不了自己的内心。
字字诛心、句句戳中了宁玉的心。
宁玉本科这个班学生很少,只有26人,鲜有人在周末出去兼职,仅有的几个兼职生都选择了五百强企业,没有兼职费,也不是想进就能进的企业。
有些人把成为心理咨询师的愿望放在了内心深处,学习、做课题、兼职的每一步都在为日后的就业做准备。
那个时候的宁玉,无法想得那么长远,她只能拼命努力考试不挂科的同时,赚够自己的学费生活费。
心理学教育宁玉们,这是一个助人的职业,心理咨询师的工作是使求助者,从服务中受益,履行善行。
宁玉迷茫了,她觉得当下的自己并不能给谁提供帮助,也无法使别人受益。
几次面试碰壁后,宁玉躲在出租屋闭门不出几天,最后选择去书店买了一整套考研资料,回来继续看书。
她觉得问题应该不是出在行业上,而是自己的认知水平不够。
我们国家这么多人口,需要心理健康服务的人肯定潜藏着,没有被激活,她觉得自己应该选择继续教育深造。
这一决定她没有告诉任何人,就决定出租屋开始备考。
当然也没有放弃求职,有面试机会时依然去找工作。
这个时候的宁玉找不到人求助,只能自己硬着头皮往前走,没有就业指导,没有职业规划,亦没有任何资源。
夜深人静时,她再次陷入深深的自我质疑漩涡里,女孩子读书没用吗?肯定不是,可为何读了书用不上,学校教的在就业时完全没有帮助。
她在想问题出在哪个环节,该如何走出这个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