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组空镜头,全景远景随主观视角推进,天空与金色稻田交汇至天际,色调昏黄。
近景特写:随风摇曳的稻穗,田间的野花,翩翩飞舞的蝴蝶,几个在溪边嘻戏的孩童,村舍前的牛羊,耕地的农夫,一间飘着炊烟的草舍。
一名女子,手中端着一只碗,一边用勺舀着碗中的粥,一边对着窗喃喃自语,
女子: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画面从女子正面特写,转至背影,自近景拉伸至屋内全景。屋内一片黑暗。
炊炉上的锅,冒着一缕烟气。餐桌上,摆着两三盘菜,一个饭碗。墙角一个织布机,坊线在轴上转动。
女子倒垂发髻,站起身,将手中的碗放到桌上,。
女子:段郎,今天已经是你离开的第39天了…
2日外山郊
画面转到一处山郊,男子在黑夜中穿行于山间。
一群寒鸦在他面前飞过,吓得他趔趄后退。
男子将背后的包取下,擦了擦汗,向远处张望。
男子:前面好像有个祠堂,先休息一下吧。
他抱着包往前走,进了一座祠堂,祠堂内漆黑一片。
他点燃柴火,包中的书掉落出来,微风翻卷着书页,有些页角已残缺不全,书封上赫然写着“古诗十九首”。
他拿出一木枕,卧于其上,举着书诵读。
段郎: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他合上书,看着天空喃喃自语。
段郎:绣娘,今天是咱们分开的第39天了…
镜头推进脸部大特写,他合上双眼,脸部渐渐模糊,镜头回转至下一个场景。
3日外京城
街上锣鼓声天,一众侍卫的队伍经过,为首的段郎穿着一身状元袍,坐在马鞍上。
两侧围观众人喧哗声不断,段郎在马车上,露出喜悦的神情。
镜头从近景拉长至全景俯瞰,转至另一个场景。
4日内村舍
绣娘在织布机上,转着线轴,发出织布的声响。
窗外,一群孩童嬉戏声,一个耕夫在为他的妻子整理发髻。
绣娘看着窗外,眼神哀怨。
绣娘:段郎,今天是第3个月零7天了,你还好吗?
画面特写,织布机的线轴在缓缓转动。
5日内大殿考场
镜头全景皇宫大殿,考生分列而坐,奋笔疾书。
镜头推进至段郎特写,他将毛笔沾了墨,笔尖停于纸上方。
段郎:绣娘,你等着我金榜题名。
笔尖掉落一滴墨,在纸上晕染出一小圈墨迹。
墨迹逐渐放大,现出如水一般的涟漪,倒映出大殿主考官的身影。
主考官: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本届考生的状元是段亦轩。
6日内村舍
绣娘抬起一桶水,费力地走到门口一处天井,将水倒入其中,擦了擦汗。
这时,稀稀落落的小雨下了起来,绣娘抬头仰望,掌心接过水滴。
绣娘:段郎,已经十个月有余了,你还在京城吗?
雨水划过她的脸庞,发际淌着水,镜头移至井中特写,雨水拍打在井水中。
7日内洞房
段郎穿着一身婚服,与一女子走进洞房。
烛火之下,镜头自烛火推至榻边,新郎新娘对座。
二人喝了交杯酒,新郎掀起新娘的红盖头。
段郎看着她的面容,眼前竟浮现绣娘的脸孔。
段郎:绣娘,分开十月有余,我们终于见面了。
新娘:段郎,你说什么?
门突然被推开,一个趾高气昂的宦官走入,打开圣旨。
宦官:金科状元段亦轩,在考试中舞弊,另有结党营私之嫌,即日起免去状元一职。
段郎手中的红纱布掉落,在地上铺开,中间如被火点燃,黑色的洞渐渐漫开…
8日内村舍
屋内黑寂一片,只有一缕微光自窗棂穿过,斜打在桌上。
绣娘将两碗粥从锅中盛出,放在桌上,特意摆在两人吃饭的位置。
绣娘:一年了,山上凋落的花又开了,段郎,你该回来了吧?
9日外山郊
段郎拼命地跑,后面是官兵的喊杀声。
镜头推至天上的月,一片雾色飘过,俯视镜头推至地上正逃跑的段郎,一群寒鸦飞过,他趔趄几步,跌落在地。
画面顿时一片漆黑。
1日内祠堂
段郎睁开眼,见自己躺在祠堂内。
他坐起身,怀中的书跌落在地,映在火光之下。
段郎:(揉揉眼难道是…黄粱一梦?
他忽然起身,向外面冲出去,往山下跑去
段郎:绣娘,绣娘…
11日内村舍
绣娘坐在窗边,手中端着一碗粥。
她舀着粥,看着窗外,一对夫妻正在耕田种稻。
绣娘: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娟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她回过头,站起身,镜头从主观视角移动至桌前,绣娘的身影坐在桌前,旁边是段郎的身影,二人一起吃饭,相视而笑。
段郎:绣娘!(声音从外面传来
绣娘起身,跑出门,见段郎站在门口。
两人相拥而泣。
金色的麦浪在其后摇曳,孩童在嬉戏,镜头从近景推至俯瞰全景。
孩童的吟诗声: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