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飞瀑从承天峰顶只落下来,飞流直下三千尺,在这莲台上形成了一个湖。
天池明湖。
一阵清风徐徐来,碧绿色的天池明湖波光粼粼,倒影在湖里的七峰都支离破碎。
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
如果是黄昏,那就是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湖瑟瑟半江红,如此美景,让人不会感慨夕阳只是近黄昏。
这里住着承天宗的普通弟子和杂役,因为峰主的几个弟子都在各自的峰上。哪怕是普通弟子也是天赋超群的修仙者。
太虚兽看着眼前的景象惊呆了,这就是承天宗啊,真的是如仙境一般啊!
神峰绕仙气,峰腰飞彩霞,气蒸七峰,景如九霄。飞流直下九千尺银瀑,三万丈如云大岳,雄伟壮观。
十万大山,重峦叠嶂,苍崖倚碧,飞崖绿竹。
承天峰,峰上瀑布飞流如玉龙。天池明湖,水水相影;水洞帘洞,洞洞相连。九死峰,赤衣黄裳,林深地险。山谷内石刀林剑,赤洞内毒龙盘踞,雾霭常常由地而生,因地而起,腾腾弥漫大山,荡荡悠悠。
楼台殿阁,飞檐画栋,山门巍峨。观弯月影空,群星隐隐,浮云跃金;听,虎啸猿啼,山岳潜形,孤影徘徊。
这七座高峰背后,无数青山林立,山高路深,悬崖峭壁峻险,四周壁立千刃。
我看青山多妩媚,青山见我应如是。
神隐峰的丹药果然名不虚传,承天宗史料记载,第一任祖师开宗立派之后,将七个剑法分传给七个徒弟,
分别是承天剑法、九死剑法、云缈剑法、天机剑法、千寻剑法、破海剑法、神隐剑法。当年的神隐峰峰主自然就是神隐剑法,但是他喜欢炼丹,所以第一任祖师就把一本炼丹的书给了他!
那本书叫--《万古丹经》!
服用了黄龙真人的丹药,易千机调息了内息周转了三十六周天,感觉好多了。
好在这猫是抓在身上,而不是脸上,不然这脸可就毁了。
天池明湖那里是剑台,就是剑会的地方,湖边立着一个大雕像--第一任祖师的雕像。
雕像正对着剑会大殿的大门!门上挂着一个大木匾,因为时间久远早已经斑驳了,木匾上就写着四个字:剑会大殿!
老祖师也真够懒的,连名字都懒得起!
承天宗的弟子都在山上的不知道什么地方修炼,只有几个仆役在忙活。
易千机两人来到大殿门口,大殿里出来一个老头,青衣道袍,看着应该是个执事,看着一人一龟问道:“你们来干什么?现在这时候又不招徒弟了?”
“我们不是来海选徒弟的,我是来参加剑会的。”易千机说完拿出诏书比划了一下。
老头大笑起来,有点嘲讽道:“剑会三十年一次,而且要本门弟子才能参加,你又不是本门弟子,参什么剑会,那只大猫是不是睡糊涂了放你们上来。”
“麻烦你老人家通传一下,我是白玉京来的。”易千机继续摇摆他那本明黄色的诏书。
老头有点不耐烦,甩手道:“别晃悠了,天子诏书在这里没有什么用,又不是掌门令书,再说了,通传谁啊?各个峰主都在修炼,哪有空搭理你这个小孩。”接着又说了一句:“而且现在不到剑会时间,没有人会来剑会大殿这里。”
易千机脸色有点愠怒,就要发作,但这老头虽然讨厌,境界起码都是神通秘境中的阴阳境,和自己差着境界呢,自己离开白玉京时候是法力境巅峰,在仙雾镇的时候跟吃藕大师论道以后有所感悟,那天就冲过了壁垒,成功进入真元境。
动手又打不过,讲道理又蛮不讲理,真伤脑筋。
神通秘境也有七个境界:法力境、真元境、天罡境、阴阳境、天人境、归一境、天地法相。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易千机不想发作:“我是仙师府,张天师是我师父,我也算承天宗的弟子,怎么就不能参加剑会。”
老头冷哼一声:“怪不得年纪轻轻就进入了神通秘境,原来是张天师的徒弟,可是仙师府几百年都没有人来参加剑会了,就连现在的张天师都没有来过,你们还算不算承天宗的弟子了?”
“当然算,仙师府和承天宗一脉相承,张天师还是之前的掌门弟子,学的承天宗的剑法,修的承天宗的道,仙师府不是不来人,张天师多年是想来参加剑会的,可是境界超过了,所以就不能来了?”易千机反驳的头头是道。
老头一听虽然不情不愿,但是理论上仙师府的弟子确实是承天宗的啊,在民间帮派里,分会舵主也是共烧一炷香,共拜一个祖师爷的啊。
老头手中突然出现一把剑,说是剑吧,是因为有剑把剑鞘,说不是剑把,只有剑身又没有剑锋,还黑不溜秋,像烧火棍还差不多。
“既然你说你是承天宗弟子,又是仙师府的人,让我试试看吧。”说完一剑飞来,剑光就要斩向易千机和太虚兽。
易千机连忙挥剑一挡,一声剑鸣,如玉龙下山,飞花溅玉。两道剑光对斩,剑光四散,他也向后退了六步。
在白玉京用飞瀑剑一剑分天,退雨止晴,固然是有张天师的符箓之咒,但也是惊艳世间,但来到承天宗,一个看门的猫打不过,一个守殿的普通老头也打不过,虽然年纪相差悬殊,但是也是备受打击。
看来修行一途,真的是永无止境。
而太虚兽刚才则又缩了手脚,被两道剑光的冲击波连累,结果滚了几十步。
和老头差了两个境界,哪怕他只是试探,境界的鸿沟真的是难以逾越,不过老头应该几百岁了吧,自己才十岁。
再过两年,这老头都要望其项背!
老头看着易千机说道:“果然是飞瀑剑法,好多年没有听过这个名字了,真的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拍死在沙滩上,差了两个境界,你居然硬接了这一剑只退了六步,后生可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