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偏偏,过往如烟。
张满瑞的见到宋怜,一时间恍惚起来,早已记不清上次师兄这样笑是什么时候,是在久睡之后踏出院门的时候,还是为自己的剑起名的时候。
“师弟,入座吧。”
直到宋怜呼唤,才回过神来。
太和殿内,武当掌门宋怜与众长老依次坐下,自二十年前五门肃清以来武当第二次召集全脉长老议事,门中长老与年长者皆至。
“上元周天斋醮将近,这次由我们主办,不知各位师兄弟有何想法。”
听到掌门的话,偏座上的众人也是开始讨论起来,只两人未动,而是看着主座上的宋怜。
“掌门师兄的想法是”说话的王黎,在当年掌门传位的时候袭执法长老之位。
宋怜看向门外,沉默了片刻,说道:“我想以天书作为大会的头彩。”
听到这话,张满瑞几乎是站了起来,他知道天书对于宋怜的意义,有些不明白宋怜为何会如此决定。
宋怜偏过头看向他,张满瑞意识到了自己的失态,方才坐下。
对于天书,他们在坐的,包括上一代武当中众长老都看过,除了交代了天书分天、地、人三卷,这是人字卷这条信息,以及最后两页胡乱的涂鸦外,再无其他,正文就是很基础的心法口诀。
可重要的不是书,而是它对于宋怜的意义,到现在,天书依旧被那块半红的白色丝巾包裹着,放在金殿之中。
宋怜当初年仅二十八便破入天灵为一境,成了这个境界中最年轻的一位,站在了许多人一生都难以企及的高度,到了现在,更是无人能敌。
四剑宗亦有强弱,而他宋怜,便是剑中最强,他便是绝顶。
“不过是一本书罢了,放在武当也是摆设”宋怜笑了笑,饮了一口茶继续说道:“听说天一的那位也会来,兴许他能解开天书的秘密呢。”
宋怜起身走到门前,眺望那群峰云海。
也是后来才明白,当年钟爻应该是被恙尸所伤,那乌黑的手心便是毒入骨髓的象征,到了这样的程度基本与死无异,也许是因为这个才堕魔,寻找天书是想从天书中寻求一丝生的希望。
往事已矣。
漓海南郊,一条大道分割了两个地方,也把城市的喧闹与宁静分开。
这个地方很清静,得倒像是另外的城市一般。
老瞎子从条条道路走过,最终停留在一座私人宅院前停下,朱红色的院门虚掩着,从不大的门缝中能瞥见一抹院中的青翠。
“进来吧,门没锁。”
老瞎子推门而入,院中光景映入眼帘。
古朴的院子中是青石板砌成的地面,在院子的一角,是一株桂花树,此时绿意正好,桂花开得正盛,在微风的吹动下,偶有朵朵零碎的花瓣飘落,有花香阵阵扑鼻而来。
桂花树下是一套大理石制成的桌凳,极为讲究,石桌上放着一套茶具,两个空杯安静地放着。
片刻后,院子的主人出来了,手中提着一壶烧好的的水。
来人正是南识故。
“别站着了,请坐吧。”
南识故边说边坐下,提起茶壶为空杯添上茶水,动作倒是十分娴熟。
“真不愧是十三司的清曜真人,我院中放着遮蔽天机的灵器你都能找到我。”
老瞎子笑了笑,不置可否,其实这种手段对于他并不难,只要推演一下就知道,但他这次却并不是算的,来这里之前,他去过一次漓海道协,问了南识故的住处。
老瞎子三指轻捏起茶杯,放在唇前,嗅了嗅,茶水清香四溢,未品却已心醉,仅仅是这样的香味,老瞎子便知道茶叶的出处。
“漓海道协的香茗还是一如既往的沁人心肺,恐怕除了在白道人那里,也只有在你这里才能喝到了。”
南识故听到也笑了笑。
天下茶叶有名气的产出地也就那么几个,南识故身在漓海,身份又摆在哪里,白朴夜自然是不敢怠慢的,所以每年的新茶都会差人送到这里。
“您要是想喝茶还需要特地跑到我这里吗,说实话我确实想不到你来的原因。”
“我常在世间走动,从来就是想到哪里就走到哪里,精心推演,不如随着心意,想到了谁就去那个地方,南先生身份尊贵,拜访你也是早晚的事情,而且你好像也是正好需要一点帮助吗。”
自上次在道协交谈,已经过去一月有余,南识故在校内,玄明在外,二人一同着手调查了一个月,却不见眉目,对方貌似知道的他们二人在调查,隐藏得极好,连最近都没有雾妖作祟了。
愈是如此,南识故愈发觉得不对,平静得有些可怕了,就连雾妖的活动痕迹都没有,就好像是被人抹除了一样。
此时清曜真人出现,南识故自然是想抓住这个机会询问一番,要是清曜真人算出了什么,那就是帮了大忙了。
“何解?”
“本就无解,他们若想藏匿,谁都找不到,要不然千年来又怎么会寻觅不到他们不过南先生也不必急躁,那雾妖先前本就伤了,若不觅食就会死,你只需要静观就好。”
“此外,我来这里,还有一件事。”
“很重要?”
“周天斋醮要开始了”
“我知道。”
“武当那边准备用天书作为大会头彩。”
南识故错愕了一下,说道:“早听闻武当有一卷天书,果然是真的看来这次真得去一趟武当了。”
“要不了多久这个消息就会天下皆知,再加上大会本就人多眼杂,怕到时候生出事端。”
“怎么,清曜真人不信任武当的能力还是不信任宋剑宗的实力。”
南识故笑着看老瞎子,眼里有些玩味,周天斋醮是修灵界难得的集会,关系到各方势力,要是没维持好大会的秩序,生出动乱,对于门派来说将会是巨大的损失。
而且这次更是与之前不同,武当拿出天书,势必引起一叶红花那些妖人的觊觎,到时候多半会突袭武当抢夺天书。
老瞎子没说话,反问南识故:“南先生认为宋剑宗实力如何?”
南识故是没见过宋怜的,自然也不知到宋怜师弟究竟如何,到达了什么样的高度,听老瞎子怎么一问,想起了他的师傅邹衍。
在他下山之前,他的师傅曾经去过武当,与宋怜相约比斗,一去便是数月,他不知道比斗的结果,只是听师父对他的评价颇高,冠绝于天下,想到这些,理所应当说出了师父的原话。
“无人能及,说是冠绝于天下也不为过。”
老瞎子默默看了杯中的茶水片刻,眼神飘向墙角的天空,看着天上云卷云舒,默认了南识故的话,过了一会儿,悠悠开口。
“我曾见他挥出过一剑,那种感觉,似能将这天劈开一般或许天书的消息放出来以后,很多人都会觉得,他是因为天书才如此强的,若我不是认识他早一些,兴许也会这样认为”
剑鞘藏锋,一剑出而山河动,这便是宋怜。
老瞎子这话很直白,当年许多人对于宋怜破镜成道,持有很大的怀疑,宋怜在之前的岁月之中一直都是岌岌无名之辈,比不得那时的那些众所周知的青年才俊,但是突然成了道,实在让人有些疑惑,都觉得宋怜是承了先辈的光。
宋怜在如此年轻的时候便已是成道者,如今更是站在了世界的顶端,总会有人多想,尤其天书的消息被放出后,估计很多人都觉得宋怜是凭借着天书上的东西才成长到今天的地步,到底是道祖的东西,哪一样不是惊为天人的存在。
天书的影响将会是空前绝后的,如此一来,今年的大会将会非常热闹了。
“您来不会只是告诉我这件事吧,虽然我也关心天书动向,但总会收到消息,不至于让您来传话吧。”
关于天书,别派知道或不知道无从考证,但天衍十三司与天一门之间渊源颇深,对于这些事要更清楚些,也知道道祖是天一门的祖师,天书按理来说是归天一所有。
“不,与门内无关,我来只是我想来,相比于武当那边,我更想知道你的态度,毕竟”
老瞎子话没说完,但南识故一听就知道老瞎子这话里面的意思,顿时汗颜,说道:“那是人家幸苦找来的,难道我还能硬来不成。”
“如果你向宋怜要,他不会不给的。”
“借阅即可,拿回来作甚,书只要不在那些人手里面,放在哪里不一样呢。”
“这种心性,怪不得能是天一传人”老瞎子停下摩挲手中的空杯,放在的石桌上,起身说道:“茶已尽,缘未了,一切皆有定数,老瞎子我就告辞了,替我向尊师问好。”
说着,南识故也站起身来,送老瞎子离开,在门口双方抱拳行礼后,老瞎子转身走了,南识故也回到了院内。
树荫遮蔽了大部分的热气,使得树下清凉,南识故趟坐在摇椅上,思索着刚才老瞎子一开始的话,想要从中找到答案,想着想着便在不知不觉中睡了过去,直到一阵敲门声的响起,才醒了过来。
来的是道协的人,拿着一封信。
“有什么事进来说吧。”
“不了,南先生,这是玄明师父托我们转交给您的。”
“有劳。”
南识故接过信,没等南识故再次挽留,送信的小道士就离开了。
玄明在信中已经阐述得很详尽了,在几人分别之后,跟自己当初留下的印记,玄明也是一直在调查,四处游走,这段世间的探查下大概找到了雾妖背后的人。
看过信后,南识故把院中的器物稍作收拾后就出了门,往玄明所说的地方赶去。
漓海郊外,一条古道通往半山的古刹,古道上杂草很少,台阶上的青苔也有被磨损的痕迹,像是有人常常出入。
南识故与玄明在古道上并肩而行,两旁的树木茂盛,仲夏的阳光尽数洒下,透过树叶间的空隙散落在古道上,也散落在二人的双肩上。
“居然是个老师”
“还是你们学校的。”
“嗯?这你都知道?调查得挺详细啊。”
玄明笑了笑,接着说道:“此人在数月之前就查出患有不治之症,本应在不久之后离世,这期间发生了一些事情,所以他活下来了。”
“听旁人说,他曾经来到这道观进香求福,后来真的得神人赐福,身体才得以痊愈,那人痊愈后便辞了工作来到这道观自行出家,贫僧觉着奇怪,顺着这条线调查,终是发现其中隐秘。”
“你进去那道观探查过?”
“未曾,如此有趣的事情,你不同来岂不可惜。”
南识故撇了一眼身旁的和尚,看着玄明一脸轻松的样子,玩味笑道:“你这和尚,不怕把握不住?”
“要是你在都能有意外,那就不是你我有能力处理的事情了,若真如此,也只有那些个长辈能处理这种事了,而且贫僧觉得这事恐怕没有表面那么简单,背后或许有条大鱼。”
玄明想法很简单,以他和南识故的实力,两人一起几乎没有什么处理不来的事情,如果真有,那也会是那种惊动大修行者的事。
“相比这个,我其实比较好奇你以前的事,你貌似很在意那伙妖人的动作,这样的作风,不像是一个吃斋念佛的僧人,倒像是赏金猎人。”
玄明微笑着,淡淡说道:“所以贫僧被逐出少林了。”
南识故心里清除,玄明是有故事的,玄明作为少林首徒,是作为接班人培养的,道门之中这种身份的人,每一个都是门中最为出色的修灵人,只要没犯原则性的错误,都不会轻易放弃,至于驱逐出门。
玄明算是这有史以来第一个了。
听着这答非所问的话,南识故也是明白,每个人心底都会藏着一些多西,玄明在避开这样的话题,他不愿提及他的过去有他自己的理由。
玄明不说,南识故当然也不再无趣地去再问一遍,谁都有不愿别人知道的秘密。
古道上一时间寂静下来,只听见林间不时传来的鸟鸣,两人沉默着走在古道上,不知不觉间便到了道观山门前。
随着那有些破败的道观逐渐展露全身,一道倩影也随道观出现在二人的视野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