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梦整个人都是昏昏沉沉的,仿佛已睡了一个世纪那么久,这是醒来后的第一个感觉。他强打起精神,眼睛仍是半开半合,从一道缝里看眼前的世界。等到他确信是自己的那个时代后,他这个他那个时代的人终于强撑着睁开了眼睛,几经挣扎后,勉强地坐了起来。为了不让自己很快的再次滑溜回被窝,他把背部靠向了床头的木栏杆,就这样支撑了一会,小梦终于慢慢清醒了过来。他看了一眼没有拉上窗帘的窗户,太阳西斜还未完全隐去身子,但也就一个小时的事儿。回头看了看墙上的钟表,刚好傍晚七点钟。他挪了挪身子,坐在了床沿边上。开始回忆之前发生的事。
小梦轻轻一想,就回忆起之前发生的所有的事,从过程到细节就像放电影一样一幕幕均展现在眼前。从前到后,一处不落的回忆了一遍。他像突然想到什么似的,目光转向了手。他发现自己左手到现在还在紧紧的握着,打开手掌后,艾草线团在掌心处。这让小梦很开心,接着他回过头用右手在自己的床铺上摸索。在床头处的间隙缝里那根棍子恰如其分的卡在那里。小梦没有去拿棍子,就让它静静的躺在那儿。他感叹于俩件东西的神奇,把艾草线收在床头柜里的一个小盒子里。这样以后也方便用。
小梦跳下床,去洗漱了一番,就出门了。一脚跨出门,外边已是华灯初上。他打算到平时经常去的那家饭馆简单地吃个晚饭,于是快速的拐出了他家的那条小巷。来到大街上后,他靠着路一侧的人行道向前走着。路上各式各样的车在马路上飞快地穿插,不时有刺耳的汽笛声响起。在行人等红灯时,小梦停了下来。看着眼前密密麻麻的车辆一辆挨着一辆有序通过,他表情木讷。听着车里是不是传出的欢声笑语和恶毒咒骂,他突然感到无比恶心。在最前一辆车前大灯昏黄灯雾中,小梦像是着了魔一样。他原地不动,站在那里。上身的动作相当的丰富,像是交通警察在指挥路况,但又不完全是。他分明看到汽车这个铁盒子里装的人,慢慢的受到正在收缩的汽车的挤压,知道被挤榨橙汁,留到柏油路面上。路面上没有一丝血腥味,都是肠胃中积攒的黄油。
小梦被最后一辆通过车的车窗里飘出的“傻逼”结束了魔怔,赶紧的过了马路,继续向着饭馆走去。路两旁的各种广告牌快速从身边撤退,他像一个胜利者一样走在霓虹灯光织起的光道中。人民没有向他走来,他要到饭馆给肠胃作报到。他走到了那个熟悉的饭馆招牌下,抬头看了看头顶那几个熟悉的被闪着的小灯包围着的字,如释重负的走了进去。小梦走到自己平时吃饭的那个角落的一张桌子前,坐了下来。他不自觉的摸了摸额头,发现满是冷汗。他突然意识到自己已经俩天没吃饭了,难怪在路上会出现各种幻觉,都是饿虚所致。于是他赶紧叫来服务员要了两碗饸饹面,面很快上来了。他想饿疯了一样,几大口就把俩碗面全部吸溜进肚。小梦的饿意很快就被推走,结过账后,马上从饭馆走了出来。此时外面的空气里充满人味,但小梦感觉全无人情味。因为他想到了梦里的老人家,心中刚称呼了老人家,他马上反应过来,给了自己一个嘴巴。那是自己的师傅啊。小梦知道,一直以来,在传统的社会中,最讲门派与师承。那是以后吃饭的家伙和行走江湖的路引凭证。遇到困难,说你是什么门派谁是你的师傅,比什么都管用。再不济,一个圈子的力量也大过一个人的力量,就是欺负也少受点。如果你是野路子没有门派师承,那就纯粹是抢别人饭碗。社会资源就那么多,谁不是出来讨口饭吃。你必然会被各方排挤,小孩都会拿你开涮。所以那一声师傅远不是现在一声老师可比的。小梦想到此处,在心中暗暗的叫了声师傅,紧接着自言自语道:“师傅您吃了没?您大概好几顿没吃了吧。”
小梦加紧脚步往回走,也就几分钟就回到了自己的家,比出去时快多了。此时已经十点多了,也是睡觉的时候了。他到不是真的要睡觉,他要入梦,他要去找自己的师傅。他要入梦问一问师傅吃过饭了没?没吃的话,自己要想办法为师傅找点东西吃,师傅年纪大了,找东西不方便。再说,自己把师傅的棍子都带走了。心里一边想,手里也没停着,已经拿出了艾草线团,握在了手心。他相信他的师傅,师傅说过这样可以入梦出梦的。于是小梦头顶着床头的木档,后脑枕着棍子,闭上了眼睛。
小梦直接就回到那处破屋的土地上,就橡那次出梦一样,连姿势都保持不变。他的师傅也和他离开时一样,静静的坐在火堆旁,看到他的到来显然很开心。小梦先开口:“师傅您老人家吃过晚饭了没?”老人满脸慈祥道:“好徒儿,师傅我习惯不吃晚饭的。一直不吃晚饭的。”说道此处,老人停顿了一下,好像发现自己表达有误一样,赶紧作了补充。紧接着说:“其实以前也吃的,自从遇到她后,吃了她的那张饼后,就再也不吃晚饭了。你不是一直好奇师傅我的身世和遭遇吗?今天正好告诉你。”小梦满是紧张:“师傅,我是对您的身世遭遇好奇,但也没想到晚饭与这有关。您有时间再讲,您饿不饿,我去给您找点吃的。”说着就要起身,老人摆了摆手,示意让小梦坐着。老人从怀中掏出一个布袋,打开来给他看。并对他解释:“这是炒面,很早以前我每天会吃一点,现在几乎不吃了。这种东西很耐饥。你看现在就剩这么一小袋了,她给我时那时有小半面口袋,那时好几年前的事了。我想我这辈子都不会吃完的,你不用担心我的身体。我自从修道辟谷一来,虽未成道,但吃的已经很少了,胃中一粒谷,可抵半年饥。”小梦点点头,他当然相信自己师傅所说的。老人继续道:“你关心师傅,师傅知道,你是个好孩子。咱们言归正传,师傅说自己的事情,并不只是让你了解师傅,师傅自用用意。”小梦点点头,正襟危坐了起来。
老人笑着也点了点头,让小梦保持常态,不必如此正式,就当听一段别人的故事。老人陷入回忆之中……
老人是一九四六年生人,父亲给他取名楚梦秋。他出生于一个三代书香门第家庭之中,从爷爷辈起,就秉持一个传统:可断一日粮,不断一日书。当然他爷爷有如此严训,来源于他的底气与骨气。他爷爷未他爹积攒下了一份饿不死的家业,可以耕读传家。他爹呢,守正有道。喜欢读书,也喜欢买书,所以加上他爷爷留下来的书,他家书的数量和种类足以让乡邻咋舌。他爹读书又不求甚解,所以一辈子读书的量是很多的。仅从数量来说,那也可以积出一个满腹书文,学富五车。楚梦秋出生以来,他爹更加紧了收藏书籍。他爹心想我一辈子爱书,博览群书,最引以为傲的就是积攒了这么多书。我要把这些书都传给梦秋,他能读多少不得而知,但我要让他从小在书中打滚,满身书香气。他没有为儿子举行抓周仪式,而是在周岁那天把梦秋带到了自己的藏书屋里。他把儿子放在最高的那堆书上,让儿子有种一览众山小的感觉。那时的梦秋虽然记事,但他上的人生第一座山就是书山。以致于后来,他在登上一座座大山后,向下望去,目光所及的山里山外皆是书。所以他一直认为石头的本质是纸张,山是由书堆起来的。他在书堆上快要睡着的时候,他爹把他抱了下来。他爹把他抱出了大门外,他一眼就看到了和刚才看到的书的扉页上一样的方方正正的东西,黑黑的。后来,他不只一次驻足大门外,认真朗读俩旁门柱子上的刻字“忠厚传家久,诗书济世长”。
在小梦秋三岁时,他爹就开始启蒙教他识字了。小梦秋很聪明,他爹教他一次,他就会读了,第二天也照样会读。于是,他爹马上拿出了笔墨纸砚,开始教他写字。他爹在教他写了几个字后,小梦秋就可以自己写好多字了。他爹当然不知道怎么回事,只把自己的儿子当神童对待。其中奥秘,只有他自己知道,他第一次看到字时,对于他而言,那就不是字,而是一幅幅没有色彩的黑白图。所以他能触类旁通的写很多字,其实是可以作很作儿童画象。
他爹只是沉浸在“孺子可教,我儿当世神童”的喜悦中,对小梦秋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心里想,假以时日我儿必成他辈读书人楷模,比我强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