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军听令!进军东周大都!”此刻的嬴异人作为此战的总指挥发号启程。
这一战,嬴异人亲率秦军五万,吕不韦作为副指挥辅助,这个配置时徐问天跟各位将军商谈过后才拍案顶板的。
五万兵力如果只对付一个东周绰绰有余,但是面对六国联军肯定无疑是以卵击石。但是这也正是徐问天的计谋中的一环。
“都安排的怎么样了?”嬴柱这时一个人屹立于咸阳城之上,问什么刚刚跑过来的一个传令兵。
“回王上的话,一切全都按照公子的意思安排了。”
“很好,退下吧。”
其实这个时候的嬴柱是十分相信徐问天的这个计谋,毕竟在所有的将军眼里,这个计谋也真的是天衣无缝,毫无破绽。
“政儿,所谓富贵险中求,这一战只有一次机会,若有任何差池恐怕那五万将士都是一去不返啊!”嬴柱不免情不自禁会有这担心,毕竟这个损失也是非常大的。嬴柱打心底里非常佩服他这个孙子的胆量和魄力。
此时的徐问天也丝毫没有闲着,因为有吕不韦安排的缘故,郑义和樊於期也要按照徐问天的安排部署。
“东周之战不过是我在群臣中提升名望和凝聚力的一个踏板。”徐问天心里什么都明白,这个天的动作势必会引起华阳太后这个“老妖婆”的注意,因此这些天徐问天也不免更加紧张和忧虑,但毕竟这里是太子府,徐问天也料到华阳太后顶多为难,不会明面动手。
“太子!如今按照公子所言,已经将我们发兵进攻东周的消息传播到了韩国,魏国和楚国,至于赵国,想必用不着消息通知,他们早已事先拿到了消息。”吕不韦此刻正恭敬地对着嬴异人说道。
“先生说的是,所谓兵行险招,他们得到消息,定会以为是我们走漏了风声,对于这个消息东周肯定是惶恐的。”
这个时候东周王室最后一位君主——周赧王在位时,周已经分裂为东周和西周两块。此时的周王室地位已经完全徒有虚名,还要讨好各大强国,甚至要向秦国缴税以及提供兵源。其实,当时任何一个诸侯国都有灭周的绝对力量。就地理位置而言,韩国、魏国灭周最为方便,但他们并没有轻易向周发难,主要是畏惧灭周之举招致“以下犯上”的罪名,戴上“不忠不义”的帽子,也会成为众矢之的,成为其他各国共同讨伐的对象。
而此时的东周却有联合六国群起而攻秦国,但是环顾天下列国,有胆略和实力、敢冒天下之大不韪风险的可能只剩秦国了。尤其是自从长平一战之后,东方六国已经完全不是秦国的对手,周王室旁边的韩、赵、魏三国已经被秦国割占了很多领土,秦灭周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了。
“不过此时的六国联军的情况我们都还不知道,公子政为何如此确定六国的情况而冒这么大险呢?”吕不韦此时也的确是想不到一个不到十岁的孩子竟然有如此大的进攻欲望,面对着一个来自苟延残喘的东周的临死反扑,竟然表现的如此简单:就是要一击攻灭。湮灭周朝统治!
“无妨,我方大军只有五万的消息会吸引大批的联军,即便他们知道这里可能会有阴谋,但是仅仅五万的军队,他们必然会有一个国家先行坐不住的。”嬴异人是百分百相信自己儿子的推测的,这个时候坐在战车上的嬴异人跟他的父亲嬴柱一样,都看到了大秦未来东出的希望!
其实在大国纷争的夹缝中苟延残喘的周赧王,只能躲在洛阳城内的宫中,为秦国可能进攻王城而天天提心吊胆。前257年,秦国攻打赵国吃了败仗。消息传到楚国后,楚王想趁此机会削弱秦国,就怂恿周赧王以天子名义号召各国联合攻秦。周赧王听了非常高兴,以为自己“翻身为主”的机会终于到了,就不顾大臣的反对,立即召集军队,并向洛阳城内的富商筹钱购买武器粮饷,准备攻秦。
这个时候在嬴异人的脑海里还时不时闪烁着徐问天给他交代的那些话:
“一定到等到六国联军有两个国家之后再往咸阳通知,进行计划中的第二部。”
以及“不用急,就算东周那边来人求和或者六国来人都无所畏惧,一定要表现出自己攻打东周的决心。”
这些话嬴异人始终不敢相信会是他这个十岁的儿子说出来的。
这此之前东周就已经有一次联合攻秦惹恼了秦国,秦昭王一怒之下派兵攻下周王城洛阳的外围——韩国负黍(故地在今登封西南),接着就直扑洛阳。周赧王吓得赶紧逃跑,本来他打算逃奔韩、魏两国,但有人劝说他:“秦吞并六国已是大势所趋,韩、魏两国也不会幸免,大王与其到那时被俘受辱,还不如趁早投降,结局或许能好些。”周赧王一寻思,看来只有投降一条路了,于是率领众臣和宗室到祖庙哭拜了一番,三天后,亲自带着家眷和地图投降秦国。秦昭王封他为周公,命其居住在梁城(今陕西韩城南),并夺去了周的九鼎宝器。从此,东周成为秦国的一个小封国。周赧王死后,西周公被迁于慧狐(今河南临汝西北)。
而这次打算攻灭的实际上是东周七邑,历史上秦昭王将东周公迁到阳人聚(故地在今河南临汝西),铲除了东周王朝最后的残余力量。至此,周朝正式宣告灭亡。
不过按照历史上的时间,一定一战应该在四年之后,而徐问天希望能给嬴柱一个更加辉煌的“战绩”,因此决定将他爹嬴异人的“战绩”提前打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