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东周列国暂时毕竟没有直接的动作,对于他们连横攻我大秦,以他们的国力,按理说没有理由跟我们过不去。”朝堂之上一位大臣站出来有些反对出兵攻东周。
“可是东周联合各国联议早已被我国探子回报。至于为什么没有着急动手攻我大秦,一方面是忌惮我函谷关地势凶险,不论胜负,我们都有完全的退身之策,而他们没有,另外一方面,我大秦国力目前已经傲视群雄的实力,若不是六国联军同时大军压境,这一战我方的胜算永远大于联军,他们之所以还没有任何的动作,只是在观望列国的动作罢了。”王龁、蒙骜站出来为嬴柱分析道。
“异人也认为东周之战在所难免,政儿先前跟不韦先生都有这样的意思。至于政儿的分析,异人自认为可以放置于朝堂之上同百官共同商议。”嬴异人从百官群众站了出来对着嬴柱说道。
“是吗?哪快来讲讲。”嬴柱听到有他的孙子的谋略,顿时来了兴致。
“政儿认为东周列国不足为惧,若我大秦发兵攻打胜利也是没有任何的悬念可以收入囊中,但是政儿认为正好可以利用这一战削弱贪念大的国家。”异人脸上出现了几分玩味的样子。
“什么?六国都要打过来,还想着削弱?”
群臣的议论声四散开来。
“诸位还请不要见怪,我在此问大家出兵东周需要多少兵力?”
“东周不说苟延残喘之地,出兵只需十万不出半月,必定拿下。”王龁站出来抱着胸脯保证。
“若政儿的计谋可以做到五万大军攻占东周而且在此只要歼灭十万他国联军呢?”
“什么?小公子究竟是何谋略可以精妙如此?”
“父王,我与不韦先生和上将军蒙骜都深思熟虑过这一战。势必可以做到名利双收!”
嬴柱越来越觉得有搞头了,“哦?哪为何还迟迟讲出来?”
“父王,事关重大,起兵一事并非需要于百官共同相议。”
嬴柱也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其实这也不是秦国内部有问题,是徐问天害怕此时秦国会有他国间谍并未被扒出,毕竟这个时候是个唯利是图的时代。
“诸位今日便先退下吧!”
嬴柱一声令下,百官同时寂静,躬身行礼后接连退下,口中还不时会有类似于“究竟是什么计谋这么高的保密措施。”“小公子不简单”这样的话。
也正因如此,先前略显拘谨的嬴异人终于将计谋说了出来……
“妙妙,政儿不愧为我大秦的子孙,此等头脑,日后必然是我大秦东出雄主!”
蒙骜听出来了嬴柱话里有话,嬴异人当然高兴,毕竟是自己的儿子得到了父王的赏识,这意味这不仅自己的太子之位会更稳,更意味着赵姬跟徐问天在大秦就更能站住脚了。
“政儿此时在何处,我要亲自见见政儿。”
就这样,嬴柱带着蒙骜跟王龁还有异人火急火燎地赶往太子府。
“政儿!”
嬴柱刚到门口就迫不及待地呼喊着徐问天。
徐问天听到了是嬴柱赶来,便立即停下手中的笔和书,出来见嬴柱。
“政儿拜见大王!见过王龁,蒙骜两位将军。”
因为这时的嬴异人已经在此时去了吕不韦的府邸,所以并没有嬴异人。
“政儿这么有眼光,为什么之前没人跟我说?你母亲呢?”
赵姬也听到声音赶紧出来。
“希望王祖父不要怪阿母,阿母最近一直在忙于太子府内的要务。”
赵姬看到嬴柱立马跪了下来。
“乖孩子,王祖父为什么要怪罪你阿母呢?赏都来不及呢!给我大秦生了这么一个好秦人!”
赵姬闻言脸上紧张的神色才有了几分舒缓。
“不知政儿这些时日在府中所做何事?”
“政儿这些时日一方面在谋划东周之战,另一方面再通读兵书,大秦铁律和多加练习我秦字。”
“好啊好!要不要王祖父给你安排一个人来人时时刻刻辅佐政儿?”
“等到东周之战这一切尘埃落定之后还请王祖父再安排这件事吧。在此之前,战事尤为重要,还请王祖父不必为我而操心。”
“好孩子。”
“东周一战我希望王祖父可以让政儿亲自率兵。”徐问天试探性的问道。
“政儿!公子!”还没等到嬴柱开口,赵姬跟两位将军率先开口。
“还请公子慎重考虑!”两位将军再次劝阻。
“是啊,政儿,战场瞬息万变,能想着为我大秦亲自上战场杀敌是好事,但是政儿你如今还是太小了,等到政儿再长大一点,王祖父让政儿亲率大军如何?”
此时徐问天其实已经明白,目前确实不可能自己亲自率领大军压境。
这个时候徐问天对于东周这样战争下定了一些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