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20章 回乡路上补习课2
    柳石灿坐到自己座位后,感慨到,这次通过查阅,看到古代老祖宗在对付诈骗等不诚信犯罪时,也在律法的建立和实施上进行严厉的打击;也看到了古代人为了生存,不顾道义与良心,诈骗手段也是层出不穷、发展快速,而且还遗留了很多的经验,被后世的不法分子学习并结合现代技术而使用。

    他也发现自己对中国几千年来沉淀的社会知识和见闻,了解的真是太浅薄了,不去更多的了解和提高社会实践知识,丰富社会阅历,迟早会被社会搓按在地上反复摩擦和毒打的!

    于是柳石灿继续进行着查询和学习。

    天下之人,熙熙攘攘,攘攘熙熙,无非“名、利”。

    现代诈骗手段,常有接触性诈骗和非接触性诈骗。

    接触性诈骗是指犯罪嫌疑人通过接触受害人实施的诈骗行为,此类诈骗犯罪主要以街头及各种交通枢纽人口流动性大的场所(如车站,机场,商场等诈骗为主,多以遗留的传统诈骗手段实施。

    传统接触性诈骗手段,见效快,周期短,技术要求不高,需要2-3人配合做局或单独一人,就可以来实施诈骗。

    一般实施骗局步骤为:选择目标,利用同情心或恐吓,攀谈了解对方性格弱点或利用对方贪念,实施财产诈骗,快速撤离现场,分赃诈骗资金。

    比如坐火车出行常碰到的诈骗术有:

    骗术一:丢包诈骗(《骗经》里的经典桥段

    诈骗分子会故意“掉”钱到受害人身边,可以看见现钞的钱夹或表面一张真钞里面全是假钞的、捆扎好的钱;其同伙上前要求不要声张,另找地方与受害人“分钱”,然后用“假钱”换走受害人的财物,达到诈骗目的。来历不明的包裹和物品别随意触碰,可以让附近巡逻的警察或工作人员处理。

    骗术二:行李托运

    诈骗分子会冒充是火车站的工作人员,上前要求这些乘客将行李交给他们,让他们负责托运。他们也穿着相应的制服,并且也持有相关托运公司假的证明或证件,带领乘客到达预设的地点时也会对所托运的行李进行称重。最终结果就是乘客的钱和行李都被骗走了。

    托运要到火车站指定的托运地点进行行李托运,如果没找到可以询问火车站的负责人员,在火车站保持一定的戒备心理是非常有必要的。

    骗术三:帮买火车票诈骗(多发生在单独出行,不会操作自动售票机的中老年人

    犯罪嫌疑人假扮热心人或老乡与受害人攀谈,谎称能帮买车票,接过票款后,借机逃走。

    骗术四:调包诈骗

    骗子假扮热心人或老乡,谎称帮助受害人辨别车票真假,帮忙指路等,趁人不备,用过期或短途车票进行调包;或谎称帮受害人看管物品,将包内物品调包后逃走。

    骗术五:中奖诈骗

    犯罪分子开罐喝饮料喝出异物,旁边其同伙大呼中奖,其他犯罪分子当“托儿”在旁围观,纷纷告知受害人异物为中大奖的凭证,争相抢购,一番哄抬价格将异物以高价卖与受害人。(电影作品《疯狂的石头》开头就有这么一出戏,只不过没人上当。

    骗术六:手机诈骗

    骗子与受害人搭讪套亲近,一个乡镇的或以谈生意为由,约受害人一起就餐或喝茶,借口自己手机无电或无信号,借用受害人手机,趁其不备溜走,进行移动支付盗刷或卖掉手机。

    骗术七:冒充学生诈骗

    犯罪嫌疑人借寒、暑假新生报到、学生返校时间段冒充学生,谎称自己财物丢失或被盗,骗取真正学生的信任,以借钱为由达到诈骗的目的。

    骗术八:走失或迷路求帮助

    骗子伪装成一对老年夫妇,农村劳作打扮,遇到路人就说自己来城里儿子,失联迷路了,找不到人,自己钱花完了,几天没吃饭了,你给他们吃的还不要,一圈下来几百上千块的收入,你要说带他们去派出所,他们就快速离开了。

    骗术九:零钞换整钞诈骗

    骗子以零钱多为由,或者在交易买卖时,让受害人将大面额钞票换给他,在当面数给受害人后,又谎称数错立即要求拿回重数,用熟练的手法趁你不备抽取其中几张。

    骗术十:碰瓷

    骗子每天在火车站附近蹲守,寻找一些喜欢低头玩手机的乘客,这些骗子会事先准备一部破损的手机或者其他贵重物品,然后故意撞到这些观察力不够的乘客,事先准备好的破手机或物品就摔到地上,这时骗子就会让旅客进行赔偿,一般人都会觉得是自己不小心导致别人手机或物品摔碎,根本察觉不到这是骗子所为,于是就会无奈掏钱把事情解决。

    如何防止这种情况发生:

    火车站客流量大,人群密集,要时刻保持警惕的心理,看管好自己的随身财物。不要随便和陌生人搭话,很多骗子都是通过搭话的方式开始向乘客进行诈骗的。特别是在人多的时候不要低头玩手机。

    如果发生以上几种情况要及时向火车站的安保人员反映或是拨打警方电话让警察处理,也可以调集火车站监控进行查看,尽量不要私下进行赔偿。

    而非接触性诈骗是指犯罪嫌疑人通过电信、网络等现代化技术手段,不与受害人正面接触而实施的诈骗行为,此类诈骗主要以电信诈骗、网络诈骗为主且诈骗的涉案资金更大。

    目前社会危害最大的是非接触式诈骗,比如电子合同诈骗、非法集资、虚假理财等,涉案资金较少的有几十万至数百万,涉案资金较大的有数十亿至数百亿。

    犯罪分子团伙通过心理学诈骗方面的培训,编造虚假信息,加大回报利益,精心编制话术,很快就使得有欲望、谋求快速致富的个人或企业将辛苦的血汗钱送到其手里。

    实施电信或网络诈骗的距离远,成功率高,骗取金额多,坐在电脑前,或电话旁舒舒服服的就能获得高额的非法收入。获取非法利润后,又快速销毁证据,转移犯罪场所,等到受害者反应过来或报警时,犯罪分子已经无处寻觅,逃之夭夭了。

    国内电信诈骗发展轨迹大致可以描述为:9年代台湾起源——2年后国内本土势力崛起——21年境外扩散——而后外籍势力渗入。

    电信诈骗,最早于上世纪9年代在台湾出现,在台湾当局的打击下,台湾诈骗集团开始“产业外移”。

    台湾人转移到内地最早的是雇佣福建人安溪等地的无业游民,国内电信诈骗团伙大约在22年前后出现,手法完全翻版台湾。规模日渐壮大,危害越来越大。

    随着警方对福建安溪等地区的重点整治和查处,福建安溪籍诈骗团伙又逃到深圳。当时的深圳开发区,来自全国各地的各类人鱼龙混杂,诈骗集团又分别雇佣并组成新的团体。很快电信诈骗的手段和诈骗集团像病毒一样扩散至全国,呈现明显的地域特征,如湖南娄底、福建安溪、广东电白等等,且每个地区的诈骗手法又各有特色,逐步造成了非常恶劣的社会影响。

    台湾电信诈骗集团发展起步早,其产业化程度和反追踪手段很高,发展过程中组织严密,分工明确,从业务组到资金组,诈骗的各个环节都有专人承担和负责,各个组之间互不联系,关键人物逃脱后,打掉其中一个组对犯罪集团而言根本没关系,很快一个全新的组又重新组建立起来,所以想打掉整个诈骗组织非常困难,往往抓到的只能是马仔或外围小骨干。

    而内地本土籍诈骗集团则多是原始操作,呈现明显的家族化、链条化发展的特征,因此往往抓到一个就能顺藤摸瓜查处和端掉一整个犯罪集团。但近些年开始,内地本土籍犯罪集团也开始模仿台湾籍犯罪集团公司运营方式,而且开始往境外转移窝点,使警方追查和抓捕的困难大幅提升。

    这些诈骗团伙一般分为三层:

    一层,也叫基层人员,通常是资历较浅的新手,负责打电话行骗,需要熟记工作话术,往往是被采取军事化管理措施,严格限制外出。

    二层,经验丰富的骗子,对上钩的人进行心理防线攻破,主要负责扮演重要角色,如老总、银行主管、民警等,获得信任感。

    三层,资深管理层骗子,负责对受二层骗子攻破心理防线,深信不疑的受害者下达转移金钱的指令。

    在内地电信诈骗崛起后,出现各种欺诈剧本:

    21年左右出现亲友“脑溢血”、“车祸”、“手术”等骗术:

    诈骗人员通过各种渠道收集旅客手机信息,然后冒充医务人员,打电话给亲属或朋友,谎称外出人员在异地患脑溢血等重病或遭遇车祸,哄骗其家属将所谓“手术费”“医疗费”汇入指定账号,少则几千、多则十余万元。

    其实受害者多打几个电话,联系确认,就能避免上当受骗。

    27年左右出现“中奖”、“重金求子”等骗术:

    诈骗分子利用画饼利诱,巧妙地利用人对利欲的渴求实施诈骗。

    他们通过打电话或寄信的通信方式谎称您中奖了,有中几十万的汽车、上百万的彩票,但都是需要先交税款。

    “重金求子”这个当年满大街的墙上,乡村的电线杆上,网吧或街头公共男厕所的围墙上,到处可见的广告单。

    这个广告单上先贴个性感大美女的图片,作案人宣称自己是富婆,丈夫年龄太大或无生育能力,急需找一名健康男士帮其怀孕,留下一个电话号码,诱饵是当成功后重金酬谢。一旦有人“上钩”,作案人会设计各种“诚意费”、“保密费”等环节,让受害人不断汇钱,最后失联。

    这个骗局绝对是对男同胞的致命陷阱,很多男同胞都以为能财色双收,结果被掏空了家底。

    21年起打着“公检法”等旗号行骗:

    犯罪分子以法院传票、车辆违章、异地电话卡、房租、停车费欠费等为由头,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称事主身份信息被盗用,且涉嫌洗钱、涉黑和诈骗等犯罪,要求对事主的银行账户进行处理,从而对事主进行诈骗。

    冒充银行工作人员、社保部门工作人员,编造有信用卡、贷款要还款,单位或个人的税务需要补交或有逾期罚款,有公积金、社保金领取等虚假信息行骗,引导受害人登录虚假“官方网站”或下载指定的“调查软件”配合调查,结果使自己或公司的资金被转移,损失巨额资产。

    遇到这些诈骗电话先别慌,多去银行、公检法机关确认或者联系一下就能真相大白。

    212年后网络诈骗案件井喷式发展:

    随着网络、电脑、智能手机,移动支付的普及,网络诈骗开始呈现出井喷式的发展趋势。

    犯罪分子通过网站广告链接,手机短信链接,进入钓鱼网站、伪基站、植入木马程序等方式盗取qq、微信等通讯账号的方式进行诈骗。

    当qq、微信账号被盗取后,能支付消费的账户会被快速交易,套取资金。

    无法支付的账户,诈骗分子通过获取聊天软件通讯录里的联系人,给所有好友发送紧急借钱信息,让通讯录好友给指定账号汇款,造成大量经济损失。或者给通讯录里的好友发送钓鱼网站链接、木马程序等信息,谎称请求帮助完成单位下派任务,需要注册个人信息、银行卡账户及密码信息等,从而获得盗取转账他人资金的机会。

    这种情况遇到后,应该首先打电话联系给你发送信息的朋友,确认他的账号是否被盗取,确认后再进行操作。

    自215年起犯罪分子开始借助大数据信息开启精准诈骗:

    大数据时代,通过互联网,骗子可精准地找到被骗者的姓名、性别、家庭住址、职业、爱好乃至最近关注的事物、当前的状态。山东的“徐某某被骗死案”及bj的“清华老师被骗千万案”即是如此,骗子通过各种渠道,精准的知道了徐某某申请助学金的情况,也知道大学老师进行过房产交易的事实,被进行精准诈骗时让受害者毫无心理防备。

    根据中国公安部的粗略统计,从211年起,大陆电信诈骗案的平均年增长率为7%以上。

    诈骗金额平均每年都在极速增长,215年更是暴增至两百亿人民币以上。

    221年公安部只是紧急止付群众被骗款就已经达到3291亿人民币(没有诈骗成功的金额,最高法法院一审审结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25万余件,公安部共发现电信网络诈骗类型现已超过5种,工信部共排查处置涉诈高风险电话卡达97多万张,足见诈骗业之繁盛,祸害之深重。

    看到这里,柳石灿的眼珠子都快掉地上了,这也太恐怖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