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需要很多物资,包括梁朝以及兵马!”
“那您要去什么地方?”李存礼眼神一变,又赶紧问道:“大唐既然已经汇聚了龙脉,你若走了,那岂不是给了他们一个反扑的机会?”
“这个可以放心,不良帅不会动你的,若不到最后,他是不会出手!”
神秘人的语气非常冰寒,但眼神中却带着一份古怪。
李存礼心中有些发寒。
他想也没想,跪倒在地,满脸恳切:“还请国师救我大薛!”
他的语气非常真挚。
在这一瞬间,他明白了很多。
他也知道这个神秘人是他逆风翻盘的唯一机会。
神秘人的眼中闪动着难以掩盖的失望,但他的语气依旧是平静的:“你也不必太过担忧,我会倾力相助,天命在此,大唐终将灭亡!”
其实他真的觉得李存礼是个废物,根本不配作为皇帝。
在这几天的时间中,他几乎是肆无忌惮,随意杀人,和昏君没什么两样。
不过他也和萧寂凡打赌,既然已经押注李存礼,那也不好改变。
只能这么做了。
神秘人失望地离开。
等神秘人离开后,李存礼旁若无人的回到那里,听着乐曲,观看舞蹈。
可他眼中的杀气却是不减反增。
李存礼抬起酒杯,眼中满是冷光。
而武州。
石敬瑭品着酒水,看着舞姬跳舞,心情是无比的畅快,甚至还勾起了荡漾的微笑:“美人,今天就由你来侍寝!”
舞姬面容娇羞。
正当他二人打算翻云覆雨时。
“都那么喜欢当昏君?”
萧寂凡的声音飘起,语气满是玩味。
石敬瑭抬头一看,萧寂凡的身影浮现,他整个人又懵了。
他心中又惊又惧,推开舞姬,勉强说道:“大帅,您深夜造访,所为何事?”
萧寂凡眼神投向舞姬。
石敬瑭直接让舞姬退下。
舞姬迅速离开。
萧寂凡悠哉悠哉走了过来:“你似乎忘记了先前我与你说的事?”
石敬瑭身体都在颤抖,又直接跪倒在地:“臣,臣有罪!臣日后万万不敢如此!”
“不敢如此?”
萧寂凡忍不住笑了:“你怎么会不敢如此?刚才你可是很开心呀!”
“我,臣,臣知罪!”
石敬瑭脸色已经变得一片煞白,额头冷汗汹涌而出,在地上磕头磕得和捣蒜一样。
萧寂凡看石敬瑭如此,只觉得好笑:“你可是所谓的儿皇帝,好歹也是个皇帝,怎么能自称臣?”
石敬瑭表情无比恭敬:“我只是大帅您坐下的一只狗罢了,您想要让我做什么,我便做什么!”
“聪明!”
萧寂凡眼神淡漠,丢下了一张书卷:“按照这上面的去做,如果有所差池,你就提头来见,懂了吗?”
石敬瑭小心接过羊皮卷,看完后脸上变得十分阴沉,但也只能硬着头皮同意:“臣知道了!”
可是他又犹豫了一下,问道:“那您为什么会选择帮那薛国?”
“不要多管闲事。”
萧寂凡身形一晃,如幻影消散。
看着这一幕的石敬瑭脸色变得极为难看。
他默声不语,眼中闪动的挣扎之色,最后也只能咬着牙说道:“把我当妻子是吧!等我反噬之日,看你还笑不笑得出来!”
而在此时。
长安。
过去了几个月时间,大明的修复工作完成的不错,尽管说很是残破,已经有了往日的八成风采。
李星云按照萧寂凡以及张子凡的建议,改良制度,建立了六部,除此之外,科举也开始发生变化,赏罚分明,同时一条鞭法也开始推行,整个大唐也开始恢复生机。
尤其是在京畿道、都畿道这两个地区,一条鞭法在这里推行的不错。
关内道也在推行新政,百姓也获得了很大的好处,对于萧寂凡等人建立的新政权也是愈发支持。
赵革站在李星云身旁,非常恭敬地报告:“陛下,如今大唐已经鉴定了基础!新政也开始发挥热度,臣相信没过多久,大唐就能重新恢复往日的荣光,重凝天下之巅!”
李星云眼神畅快,笑着道:“你做得很好!新政的推行速度还要加快些许!河南道刚刚收复不久,我们也得安抚民众,让百姓支持我们!”
“是!”
赵革点头应下之后,又忍不住问:“其实臣有句话想要问一问陛下您!”
李星云有一点惊讶,然后又随口说道:“你说!无需如此纠结。”
他并不能够接受赵革这类人,但如今大唐百废待兴,也必须用这种人。
“谢过陛下!”
赵革又说道:“如今基础已经打下!陛下是不是该处理后宫之事了?”
他就是想让李星云立后。
李星云差点没把口中茶水喷出,连忙挥手道:“这个不急!”
他也不是没想过立后,但如今确实不是时候。
不良率打算把天下兵权收归,如今战火四起,他可不想贸然如此。
其实对于姬如雪,李星云一直感觉自己是有所亏欠。
若是能,他希望姬如雪成为自己的“妻子”,而并非是“皇后”。
赵革看着李星云,眼神复杂,又缓步离开。
等他离开后,李星云又望着天上明月,眼中十分复杂。
次日。
天空蒙蒙亮之时,李星云便已来到金銮殿,等候早朝开始。
没过多久,文官涌了进来,又列好队形。
“拜见陛下!”
声音齐整,响彻紫宸殿。
李星云睁眼,道:“还请起来!”
“谢过陛下!”
大家纷纷起身,又把目光投向李星云。
李星云又问:“有事便奏!”
“陛下,老臣有一事要奏!”
一个老御使走之众人之前,眼神严肃地说道:“新政实施益百姓、兴大唐,局势更是初步奠定,老臣恳求陛下早日立后,以安社稷!”
“臣附议!”
“臣附议!”
众人都开始表态,基本都是赞同李星云立后,以稳固大唐江山社稷。
李星云眉头紧紧皱了起来。
昨晚之时,赵革就曾提起过这件事。
但他已经直言拒绝了,为什么还会有人这么问?
李星云皱着眉头道:“立后之事,咨关重大,朕以为,现在并不是合适的时候!”
而御史陈忠达道:“陛下,这话并不妥当!一阴一阳为,谓之道!如今新政推行顺利,大唐一片安宁,民心归顺,陛下又怎能委屈自己,委屈大唐?”
李星云沉默了些许,陈忠达的话让他觉得郁闷。
他虽然觉得,陈忠达确实算是个能臣。
但是说出这种话来,确实让李星云为难。
这就是在拍马屁而已?
如今天下还没个定论呢!
又怎么能算得上是委屈大唐?
“臣附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