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十九章 付出
    对孩子教育,母亲永远比父亲强。

    说母亲永远比父亲强,

    也不是说遇到事情时,

    母亲一定比父亲办法多,

    而是母亲一定会比父亲付出多。

    至少这句话,适合鱼七妙。

    鱼七妙承认,相比江暗香,他的那点付出算不上是付出。

    世间的事,非常奇妙。

    付出多一定会很累,却不意味着一定会达到目标,或者有效果。

    好像现实中,经常会有这样的故事:

    在雨中,男孩一直在等着女孩,几个小时过后,看到另外一个男孩开车送女孩回家。女孩很惊诧,跟雨中的男孩说:“我不是告诉你有事,不用等了么?”

    按电视剧故事情节发展,送她的男孩会说:“晚上再给你打电话”。

    男孩静静的站在雨中,雨却越下越大,仿佛老天都在跟他作对,开着玩笑。

    而当女孩有事时,雨中的男孩总会第一时间出现,那个说晚上给她打电话,开车的男孩的手机却是关机。

    在对鱼情深教育上,鱼七妙和江暗香想法不一致,甚至可以说完全不同。

    鱼情深上高中后,江暗香每次看到女儿深学习听着音乐,玩着手机,看着ipad平板电脑时,总会说:

    “如果明天还这样,到点手机必须没收,这样状态学习,能学好么?”

    “时间到了,ipad该收起来了,如果明天还这样,我就设置密码和设置时间限制了,不能一天没完没了的看啊”。

    “小鱼,都几点了,还不赶紧睡觉,还在哪聊啥啊”。

    那一刻,鱼情深正在和吴美晶聊天。聊天内容鱼七秒有时能听到。

    鱼七秒也知道,鱼情深和吴美晶聊的也没啥有用的。多数都是相互吐槽而已。

    鱼七秒更知道,吐槽也是释放压力的一种方式。从心理学角度讲,一个人经历欢喜、悲伤后,结果是释放。

    释放压力最简单、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吐槽。

    江暗香说完后,鱼情深表现的若无其事,好像没听见一样。江暗香说的次数多了,鱼情深嗓门也就大了。

    在气势上,似乎鱼情深很占理一样。

    鱼七妙却认为,做两件事就可以了。

    其一、和鱼情深说清楚,学习是她自己的事。玩着手机,看ipad都可以,只要她自己判断对学习效果没影响就行。

    有没有影响,当事人具有话语权。当事人认为没影响,她会承担影响。如果别人说有影响,她只会认为没用。

    其二、如果手机、ipad决定没收,就一定要没收,不可以今天说没收,明天还说没收。

    没收不是让孩子以后看不到,而是要告诉孩子一个道理:做事要说到做到。

    本质上,鱼七妙认为的与江暗香说的是一回事。

    只是逻辑角度,有本质差别。

    鱼七妙说的:

    本质是强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家长的责任是与孩子说清楚,他的行为好处是什么、风险在哪里。

    最终,让孩子做判断和选择。

    江暗香说的:

    本质是希望孩子改进学习方法。从结果上看,就变成了孩子认为大人絮叨、不相信孩子。

    最终,变成了对立和矛盾。

    孩子辨识不出什么是自己的事,家长生气为什么干说就是不听呢?

    当代亲子教育,说话角度至关重要。

    如果做到从对方立场提出建议,多半会事半功倍。

    如果仅仅只是陈述事实和道理,多半会事倍功半。

    鱼七妙自然知道,玩手机、看ipad、听音乐,一定会影响学习。

    要解决事情,不是告诉鱼情深会有影响,而是引导她自己进行逻辑判断,当她发现有影响时,或许自己会开始克制。

    克制对手机、ipad的依赖。

    没收手机、ipad,只是第二选择。相当于工作中,硬性要求是必须的。

    就像仪仗队一样,整齐划一是硬性要求。难点也是整齐划一。仪仗队如果每人各有特色,那一定会乱套。

    当鱼七妙根江暗香汇报建议时,

    江暗香都会说:“你这当爹的,像没事一样,你也的说啊”。

    鱼七妙一直在微笑。

    每次与江暗香交流鱼情深教育问题时,鱼七妙都会微笑。

    也不是说鱼七妙喜欢笑脸相迎,而是他知道:如果江暗香和鱼情深发生冲突,问题解决了还好,如果没解决,矛盾一定会转移到他身上。

    最重要一点,鱼七妙感激江暗香。

    多年来,江暗香在孩子身上付出了巨大精力。鱼七妙常跟鱼情深说:“女儿,将来你不孝顺我可以,一定要孝顺你妈”。

    鱼七妙知道,江暗香这样做,与很多伟大母亲一样,都是望子成龙。在她们的眼中,孩子就是唯一。

    鱼七妙经常和江暗香说:“老婆,和很多有孩子的丈夫相比,我很幸运了”。

    鱼七妙这样说,也是这样想的。

    每次江暗香都会说:“教育孩子,你们男人可真仙啊”。

    鱼七妙总是答道:“老婆伟大,感谢夫人”。

    在对孩子教育上,鱼七妙总会说:“老婆,别着急,这就不错了”。

    江暗香总会答:“都啥时候了,都上高中了,能不着急么?”。

    鱼七妙会根她讲道理,

    也不是说鱼七妙只会讲道理,

    他只是想让江暗香能冷静而后行。

    孩子对事物认知的过程,就是价值观形成的过程,也是孩子成长的过程。

    鱼七妙说:“老婆,如果你的手,扎了一根刺,应该感到高兴”。

    一下给江暗香给逗乐了,说道:“高兴个屁啊,扎了你,你高兴啊”。

    江暗香乐了,也不是认为鱼七妙说的对,而是听到这句话,想起了年轻时,当他像鱼情深那个年纪时,遇到问题时,鱼七妙总会给出她意想不到的答案。

    每次都会由心情郁闷变成心情愉快,以至于多年后,每次交流,已变成习惯。

    或许她不知道,鱼情深却知道,从心理学角度讲,这是一种心里依赖。

    每一次对话,鱼情深从若无其事到嗓门变大,本质也是一种心里依赖。

    鱼七妙说:“我肯定会高兴啊,高兴是因为幸亏扎的不是眼睛”。

    江暗香道:“你是说我就应该扎到眼睛呗?”。

    鱼七妙知道,谈话目的已经达到,已经释放了江暗香的情绪。

    恋爱中的男女,

    女孩子无理取闹时,其实是一种撒娇,想得到关注和更多的宠爱。

    结婚后,女子无理取闹时,意味着已经认同了丈夫的劝说。

    这是女性的天生特性,需要宠爱,却不喜欢说出认同和直面道歉。

    鱼七妙道:“史铁生先生说过生病的经验,让人懂得满足。很多事,鱼情深有了经历,就会懂了,我们可以做的是给与耐心,给与锻炼的机会,不要这不行,那不让做”。

    江暗香道:“你光说服我没用啊,你的和小鱼说啊”。

    生活中,酸甜苦辣,孩子教育、工作进取,每件事鱼七妙和江暗香都会以这样的方结束谈话,接着又会继续付出。享受生活的平淡,追寻生活的幸福。

    鱼七妙告诉江暗香:“生命中的付出,是为了追寻幸福”。

    年轻时,江暗香问过鱼七妙,什么是幸福?

    鱼七妙用文学方式解释了幸福:

    你骑单车,我在后面推着,是幸福。

    怀抱三弦,云游山水之间,是幸福。

    两两相望,看着你的眼神,是幸福。

    儿孙满堂,花儿翘春意闹,是幸福。

    江暗香也承认,

    幸福是一种感觉,是一种心情。

    有鱼七妙、鱼情深在身边,虽有争吵,却很踏实。

    这种感觉是:

    幸福源于对未来的憧憬,

    幸福也是对现在的满足。

    这种心情是:

    幸福从来都是自我体会。

    冰冷,沙漠中就是温暖。

    严厉,长大后才懂大爱。

    幸福,是遏制欲望。

    幸福,是感知善良。

    幸福,是遥远思念。

    幸福,是心中祝愿。

    有一天,心情愉悦的鱼情深,神神秘秘的和鱼七妙问了同样一个问题:“鱼老头,什么是幸福?”。

    鱼七妙告诉鱼情深:“乖女儿,和白人比,你是黑的。和黑人比,你是白的”。

    不与人比较,不嫉妒别人,相信自己,就是幸福。

    看着鱼情深欲言又止,鱼七妙又从哲学角度,解释了幸福的本质:“幸福是灵魂的启迪,行为的约束,利他的衍生”。

    解释幸福,以白人黑人比较举例,鱼情深听懂了,很理解,很明白。

    而哲学意义的幸福,鱼情深真的不懂。

    直到大学毕业后,

    鱼情深从事了文学编辑职业,渐渐了解了纳兰和仓央,徽因和小曼。

    她自己也总结一句话:

    纳兰和仓央,悲情人生,却流传千古,一屏江山如画。

    徽因和小曼,才女佳人,却命运无常,再忆小雪初晴。

    那时,鱼情深知道,活出真实的自己,独立、有爱,是一种幸福。

    后来女儿水瑶瑶出生后,

    鱼情深和江暗香说:“妈妈,今天我才知道,不计回报的付出,是一种幸福”。

    江暗香抚摸着女儿的秀发,搂在自己怀里,再也没有当年的若无其事和大声争吵。

    母亲对孩子的付出,是世间最伟大的爱。

    对孩子而言,是最大的幸福。

    秋水甜知道,

    江暗香知道,

    多年后,

    鱼情深也知道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