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赛结束后,易正光立刻打车前往医院。
由于第三次电击和前两次电击位置有重叠,这部分烧伤最为严重,脱皮,有水泡。其他地方还好,只是有些红颜色。
电击带来的伤害过重,自愈所需的时间太长,必须借助外力才能在下一轮比赛开始前恢复如初。若是因此而影响到半决赛的发挥,那就真的太大意了。
他及时到烧伤科就诊,幸无大碍。
1月12日夜里,周日,有夜自习。但他请了三天假,所以还在休息。
忽然,董闯的电话打来。
易正光以为老师是催他上课,心想白同学还真是最佳损友啊,撺掇他逃掉了夜自习。
虽说这段时间用来养伤了,但班主任打来电话,还是给人一种东窗事发的不安之感。
“易正光,明天学校要开表彰大会,你进了半决赛,要上台发言。你刚回来,肯定很忙,我已经帮你准备好了发言稿,你提前看一下。”
和超变大赛有关的表彰大会?这种会都能开得起来?不过想来也是,三个年级六千人,纯靠人数堆,也能堆出不少进入半决赛的人。
人这么多,估计要开一上午的会。学校平时克扣假期,这次竟然舍得拿出半天时间做课外活动,真是够狠啊!
“好的。谢谢老师。”
“不用谢,你好好休息。”
“好。”
挂断电话后,他收到了老师传来的文件。
发言稿很短。毕竟有近百位代表,一上午就四个小时,平均到每个人,也就两三分钟而已。
早自习从7:3开始,老师要求提前十五分钟到。
这天班里发生了一件别开生面的事。
董闯宣布重排座位,随后,他把座位图投影在黑板前面的白色幕布上。
卢浩扫了一眼座位图,“恭喜啊!我们都坐到中间去了。”
卢浩也进了半决赛,战绩保底是六连胜,加分35。他本来就有班级前二十的水准,加分后显然可入前十。
“呃……好快啊。”
“无所谓啦!你也加分35,翻身做主人。”
易正光正色道:“这话过了。不能这么想。”
卢浩改了个说法:“终于换到中间位置了。你今天上午要发言,有没有感觉很激动?”
“有一点点吧,拭目以待咯。你也要发言,我们的稿子是不是一样的?”
“我打印了,看一下。应该不是复制粘贴的,看风格有点像语文老师写的。”
易正光拿了卢浩的发言稿,还没开始看,无意间用余光瞥见杨子毅走到讲台上。
………………
杨子毅站在董闯身边,“老师,我有不同意见。不应该调座位。”
他的声音不算洪亮,但听到这话的人不少,毕竟超能力全面强化身体素质,大家们的听力比起以前稍好。
激烈讨论的人群出现了片刻寂静,好些人都都盯着他看,似乎他还是班级里的主角。
杨子毅,上学期期末成绩全班第一,全校第四十一。
以前,他是主角之一,现在则未必。
董闯心情复杂,虽然调了座位,但你的座位又没变,还在中间,不就是给你换了个同桌吗?
用的着这么着急吗?有什么事不能私下里说,非要在这种时候到讲台上说?怎么这么不识眼色?
座位是按照分数排的,他们有加分,排名上升,本来就应该坐在中间,你坐中间有人反对你吗?
你怎么不为别人反对呢?你怎么不想想你一直坐在中间合适吗?
但不可否认的是,此次调换座位改动较大,涉及的人数比较多,有意见的人不止一个。
“杨子毅,你先等座位换完坐一段时间再说,到时候有什么不满意的可以再提。”
优越感会把人带入荒谬的境地,杨子毅不幸中招,他“据理力争”道:“不,我加分15,他们两个加分35,还是没我高。”
“够了够了,先坐一段时间。你说了算还是我说了算?”
杨子毅没再吭声,这场对决,他惨败。
他的“理”是歪理,易正光和卢浩的分数确实没有他高,但中间座位不止一个,按照那两人的分数,足够来到教室中间。
………………
卢浩小声又大声地说:“他是不是和同桌关系太好舍不得?既然同学情谊如此深厚,那他也可以坐到旁边的位置上来嘛,老师一定不会拒绝这样的合理请求。”
说他小声,是因为他在和易正光窃窃私语。
说他大声,则是因为全班都听到了他的窃窃私语。
杨子毅本来都走下讲台了,听了这话后咬牙切齿,心一横,竟调头往上走,“老师,我……”
董闯不想让事态继续恶化下去,还未等杨子毅说完,他强行打断:“卢浩的话有道理,你坐蒋成洋右边,有什么事等开完表彰大会再说。”
班里面至少有四种人是不怕老师的,学习成绩特别好的,学习成绩特别差的,有权的,有势的。
杨子毅是第一种人。
他的成绩和老师的教导关系不大,长久以来他可以说是恃宠而骄,上课说闲话时老师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他跟老师提意见,不是寄希望于老师,也不是像小学生一样跟老师打小报告找个帮手,而是借着压制老师的机会展现他的权威。
“老师,你不能听卢浩的话,他肯定没安……”
杨子毅想说的是“没安好心”,他分明感到他说出了那两个字,但声音却突然中断了。
失声?
如同被一只铁手扼住脖颈,惊慌和恐惧像一阵风,吹灭了暗室里的火,让人的心瞬间陷入消沉、灰暗。他的目光在许多张面孔中流窜,那些人的表情有的戏谑、有的钦佩、有的疑惑、有的嘲讽……
忽然,他瞪大了双眼,他看到那人做了个“嘘”的手势。
杨子毅在盛怒之下、艰难下定决心、决定闭口不言。这位同学太可怕,竟然能剥夺人的嗓音?怎么会有这么逆天的能力!
易正光清除了“好心”二字的存在力,所以杨子毅开口却没发出声音。但他所做的仅限于此,如果那人继续说话,他不阻拦,也不再清除。
这既是悬崖勒马,也是推波助澜,既是劝阻,也是煽动。
如果杨子毅意识到了错误,消音对他而言就是提醒,如果他执意无理取闹,消音便助长了他的愤怒,使他做出更可怕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