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012 九道轮回墓5
    (这章之后,关于姜介三人为什么单方面这么熟悉商屿;商屿为什么看到严与敬感觉很不一样,又是为什么能看见旁人看不见的东西;严与敬为什么单方面对商屿有那么特别的感情;商屿去旅行时看见的人影是谁,都会有答案。

    ----

    题记:我似乎……终于下定了一些决心,可是我真的有勇气去改变吗?——商屿

    ------

    “为什么您这么确定?”

    “齐仁喇嘛选定的珠子,不管是几眼,纹路都是断的。”

    “断的?”

    “就是都不完整。”

    九眼都不完整,喇嘛推了推眼镜接着说,“请稍后,我带您去见他。”

    “多谢。”这珠子竟和这里有如此深的渊源吗。半个小时后那位金属框眼镜喇嘛出来了。“请和我来。”

    我跟他在这复制粘贴一样的寺墙里面走,最终来到一个僻静的院子,有一位很年长的喇嘛在等,他的眉毛很长,已经垂了下来。

    这位眼镜喇嘛跟我说:“我会转达您的意思。”

    我可以用自己的逻辑去很顺畅的思考这段过往,但要把它讲述出来时却有些语无伦次,断断续续地讲完后却有点紧张,他们会信吗?

    齐仁喇嘛开口了,说的是我听不懂的语言。

    中年喇嘛在齐仁喇嘛说完之后,对我说:“九位齐仁喇嘛,用了漫长的九生,才找到九颗天珠和对的九个孩子,按九到一的顺序送出去,带珠子回来的人,就说明遇到了该遇到的事。”

    听到九生,我随即想到昨天那位讲解员说有的喇嘛是带有前世记忆的,为了继续做未完成的事。

    二人交替开口,继续说:

    “去帮一些人,从痛苦中解脱吧。

    “不管什么时候,看到残缺的眼睛,都要留意,那是关键。

    “从你故事的开始,不管过去了多久、停止了多久,都请继续走吧。”

    我不禁问道:“如果……我没来呢?”

    “终会有下次轮回。”

    我思绪乱了。

    “和你故事中的人,再出发吧。”

    好像什么都得到了解释,但好像又什么都没解释。残缺的眼睛是提示,狼面人脸上那双眼睛算不算?如果那是提示,意味着什么?

    最终结论不过是:我要继续上路。而我能想到的,一切的开端,就是姜介他们。现在该如何是好呢?

    我的内心……到底是怎样的想法呢?我该如何确认呢……

    出来时,走的似乎是一条不对外开放的路,一路寂静,绕啊绕,就回到了广场上,再回头,来时的路好像已经消失,只剩一扇朱红色的门。

    准备离开时,一个身影在我不远处闪过。正常的路过和刻意的闪躲是可以被区分的,我壮了壮胆子走过去,可街上除了来往的人,再看不到那身影。

    回旅馆的路上我一反复在想,宿命、轮回、拯救、真理、残缺的眼睛,出发,故事里的人。这些关键词,到底该怎样去组成一个故事?

    第二天,早上起来以后我打算再去大昭寺一趟,做个告别。

    我问家人珠子的细节,回答如下:我小时候,一位喇嘛送的,保平安的。就这么简单。他们大概从没想到我会如此追究珠子来历,我也没想到他们是真的什么都不知道。

    ……

    现在没人能为我解答宿命是什么,残缺的眼睛在哪,是什么提示、为什么关键,从哪里出发,怎么出发……

    全是疑问。

    现在的我就像困在井底的蛙,知道天大,却没有路能逃出去这座深井。

    转天我去了羊湖,用美景洗洗脑子。在湖边看到一头孤单的白色牦牛,走近拍照,忽然一个小姑娘拽着我的胳膊就走,顺便拿走了我的手机,随后我一脸懵的骑上牛,这时牛已经站起来了,我动都不敢动。小姑娘端起手机给我照相,然后从身后转过来一个牌牌:照相25元。

    哎哟呵,误会了呀……

    但这牛在这儿背一天的游客,也有些苦劳吧,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骑牛,也是挺特别的感受。认了,为了牛。

    拿回手机,我看着照片上又惊又气的自己。意外的,这却是一张很自然的照片,看来那个小姑娘对于拍她家牛跟游客的合照,已经有相当纯熟的技术了。

    我现在所在位置海拔已经很高了,九道轮回墓的海拔又有多高?

    看来,我对那段记忆还是放不下的啊。

    顺其自然吧,如果真是必然,就来了再说吧,总不能为了一个目前还不具体的东西扰乱正常生活。

    一件东西一旦承载了情感,就会很重要——现在,这颗珠子与我而言,有了特别的意义。

    它意味着一段已结束的故事,也意味着一段将开始的故事。

    就以这段旅途,纪念一下已经过去的,和即将开始的。

    ……

    每天晚上十一二点睡,第二天早上四五点就要起床,山路崎岖,逢坐车必晕车,第五天已经是我的极限。

    坚持不住了,回家。

    返程路上更加冷清,大概全都去参加祈福了。

    我回头看了看布达拉宫的方向,群山万壑,来时的路已经全都看不见了。

    不知道那会是一场怎样的祈福?真想看看。

    相似且反复的工作生活又重新开始。

    见过那几位喇嘛后,生活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变化。

    但此一程旅行叫我理解了一种情绪:为什么离别总是忧比喜多。因为离开的人将去之地没有他想要的快乐。

    一场满是期待的旅途,和一场还没开始就疲惫的旅途,心情怎么会一样。

    所有分别中,感伤和惆怅都再正常不过,如果离别以后自己还有很精彩、值得期待的生活,感伤就不会被放大那么多倍。

    很多时候不是因为离别本身不够伤感,而是因为对情绪的体会尚且空白,所以很多情感只能事后回味才明白、才深刻。

    时间会慢慢帮你填补一些空白,让你理解许多情绪。

    就像,姜介等人的出现,带给我的消极情绪慢慢消退后,我竟开始好奇他们继续走下去会遇见什么。

    如果有机会再遇见他们,让海面下的暗潮翻涌而出,那就乘上船,乘风破浪吧。

    如果此后风平浪静,那就安安静静的生活吧。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