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实被张飞料到,但是刘阿斗做皇帝,张飞早就去世了。
因为他寿命不太长,只活五十五岁。
可是,今后张飞生下的一个女儿,便是阿斗的妻子,
是《后三国》中汉室皇帝刘禅的正宫娘娘。
接下来,三将军叹了一口气,说道:
“侄儿啊!你家老子没得良心,得到妖道诸葛亮,便渐渐忘记你家三叔。
今后你做了皇帝啊,千万不要听你老子的说话,要听你家三叔的话。
侄儿,你可听得么?”
旁边所有的手下人和当差,都听着在好笑!
认为只有二、三岁的孩子,他懂得什么呢?
事实上,这几句说话表明了张飞同刘备有着意见。
就在这时,张飞又听得隐隐炮声。
他想刚才当差对我说是赵子龙在操场练兵,可是,现在已夜静更深,怎样还在操练呢?
感到其中定有缘故。
因此,他便叫手下人把刘阿斗抱了进去。
然后,站起身来向外走去。
四个当差要紧一面跟着,一面问张飞说:“请问三将军到哪里去?”
张飞:“老张到外面去玩耍玩耍。”
差人:“请三将军早一些睡觉,明天出去玩吧!”
张飞:“时光尚早。”他说着便向衙门口走去。
大门口一对石狮子分立两旁,对面一堵照墙。
张飞已经站立在门口。
他只见西门外天上红光闪亮,炮声又从那里而起,
将军正在怀疑,耳边听得“叮当”之声,一看原来是一个衙门里卖饭的人。
因为在过去衙门里的当差,每日收入较少,所以逢到不值班的时候,
有几个当差到了晚间去做一些小买卖,再挣几个钱。
所称“卖饭”,其实是粽子、包子等类的东西。
现在做完了生意,多吃了几杯酒,眼睛半开半闭,脚步踉跄,
一手提了只篮,篮里的几只空碗,互相碰撞发出了“叮当”之声。
张飞酒在肚里事在心,他认出此人乃是衙门中的当差。
他想,时光不早,你到哪里去做买卖的呢?
因为在三国时代,很少半夜里有市面。
因此,他从衙门口走下来,立到了街道中间。
他等着这个卖饭的过来,准备问个讯。
张飞他毕竟喝醉了酒,带着一点孩子气,要来同这当差的寻个开心。
张飞生得身材魁梧,来人十分矮小,
又见他弯着腰、低着头,正巧他的脑袋撞在张飞的肚腹上,
三将军就把肚腹用力一凸,这个当差本来酒醉得没有脚劲,
被你这么肚皮一凸,他两足一跛,跌了个仰面朝天,一篮碗盏抛得一地。
他正要开口骂人,张飞开玩笑地说道:
“你这个人怎样跑路跑到我肚子上来了?”
当差听出是张飞的声音,哪里还敢开口骂人呢,
要紧从地上爬起来说道:“你莫非是三将军吗?”
张飞:“原是老张。你从哪里而来?”
差人:“我去西门校场卖饭的。”
张飞想,半夜里莫说校场,即使城里还有谁要买什么饭吃呢?
便说:“西门校场冷清清所在,谁人要买饭?”
差人:“三将军啊!你没有知道吗?今夜西校场是热闹非凡。
张飞想,我本来听到炮声和见到火光,已经觉得不对头,
到底在那里干些什么?他追问道:“你与我快讲!”
这时,立在衙门口的四个当差人知道要被这卖饭的弄出事来了,
要想上去阻止他,但已经来不及了。
只听那差人说:“三将军你听了,今晚西校场设下将台、辕门。
刘皇叔请诸葛先生登台拜将拜为大汉的军师。
因此,人山人海,热闹纷纷。我的饭一下子就卖光了。
没有等你把话说完,张飞早已吼叫连连,真是肺也要气炸!
这个卖饭人酒也被吓醒了一半,他晓得事情不妙,转身就逃,
地上的篮子碗盏都不要了。四个当差听到三将军的怒吼,
吓得面如土色,知道他是决不会善罢甘休的。
果然如此!张飞想,大哥啊!
你明知我张飞与孔明不对头,你竟将他拜为军师,存心与我作对。
再说,既然叫诸葛亮做军师,这么大的事情你也应该同我兄弟讲一声。
现在,新野县内外百姓无不知晓,即使一个卖饭的当差手下人,
他都晓得今晚孔明登台拜将之事,而我堂堂一家三将军,
对我瞒得紧腾腾,连风都没有吹到一点。
今晚文武肯定皆去西校场,唯独我张飞不去,岂非要被人误解,被人耻笑吗?
好象我张飞没有资格列入这种场合,定然被人嘲笑看轻!
所说张飞闯辕门,也有他个人的道理,
再加上吃醉了酒,因此亦称谓“酒醉闯辕门”。
三将军到这时候按捺不住冲天的怒气,
他认为你们既然没有我张飞这个人,那末我也不客气了。
让我赶去西校场将孔明拖下将台,要他活的话,将他向将台下一拋,
要他死就把他放在脚底下踩个粉碎。
但是,一定要上了马,拿了长矛,那末谁都不怕了,
他想到这里,一声吩咐:“来人也!”
四个当差齐声应道:“在!”
张飞:“与我带马扛枪!”
所说,他习惯把矛称谓枪的。
当差们知道他上马拿了武器,这祸闯得更不可收场了。
他们还想避免这个大祸,因此装得糊涂的样子,回答道:
“三将军请快去睡吧。天亮之后,再与你带马,进衙门安息去吧!”
单凭这几句话,岂能平息张飞心头之火。
三将军手搭在腰悬着的宝剑柄上,厉声说道:“难道你们不听老张的话吗?”
差人:“三将军,我们要是不带马,不扛枪,你便怎样?”
张飞:“老张就把你们四个狗头全都拿下!”
他说罢,便将匣中宝剑抽出了半口,四个当差吓得连连倒退几步。
心想,有得今天死,那末还是听他吩咐,要是他不闯出大祸,
我们还可以不死,因此立即应了一声,一个当差很快把张飞的战马带了出来,
配好马鞍,拴好肚带。
张飞翻身上马,其他两个当差把一条丈八蛇矛扛到他马前,
三将军双手一抱,然后将马一拎,马匹便向西门方向而去。
四个当差紧紧跟在他的马后,准备万一他将闯祸之时,可以劝阻一下。
张飞点马而行,他回头看见四人跟着。
心里想,到时候被你们拖拖拉拉我就麻烦了。
因此,他起两腿在战马肚腹上用力一夹,
这匹登云豹便泼开四蹄飞奔而去,幸得深夜街道上行人稀少。
四个当差见张飞催促战马,起初他们还在后面紧紧追赶,
但是毕竟两条腿,怎能赶得上他的龙马。
四个人想我们回去吧,即使死也要等到明天。
三将军回头不见四个当差,他不觉在马上哈哈大笑起来。
路上并无耽搁,直到城外西校场。
有人说,在路上被张飞的快马撞翻了一个“不倒翁”的摊贩,
他扣马一看,所有泼在地上的泥菩萨一个个都站了起来,
张飞感到奇怪,问摆摊贩的人,
这是什么东西。
回答说:这叫“不倒翁”。
就是凭你怎样身强力壮,总难扳倒他。
张飞想我今夜准备把诸葛亮都要扳倒他,
莫说这小小的泥菩萨会扳不倒吗?
因此他翻下马来,用两只脚乱踏乱踩,
顷刻间把所有的“不倒翁”踩个粉碎。
意思是我一定要扳倒它!
要是这样说,三将军真的是一个傻瓜了,
把他讲得太戇了,哪还象《后三国》中一名文武双全的主将。
事实上,没有这回事!
所说张飞存心来寻找孔明的麻烦。
可是一到校场看到这样大的场面,他暂时把闯祸的念头忘记了。
一班来得晚的当差们,被成千上万的老百姓阻得无法挤到前面去看热闹。
现在见张飞赶来,他们也没有察觉到他喝醉了酒,
只想借三将军的威势来吓退老百姓,可以挤到最前面,
因此跑上来七嘴八舌,殷勤招呼着张飞:
“三将军!三爷!你来得太晚了,现在听说三次点印完毕,谁都不能上将台了。
请到前面去看看热闹吧!对对对!
三将军请下马,我们在前面带路。”
张飞被他们你一句、我几声,反而感到不好意思。
因此他丢矛下了马。当差便把长矛狠狠地插在泥里,将马匹拴在矛杆上,
然后走在前面,高声地喊道:“三将军来了,大家请让一让!”
老百姓听到张飞到此,想尽办法让出了一条路来。
三将军想既然到此,就到前面去看看。
他双手提着左右的甲栏裙,发出“嚓呛”之声,
跟随在这班当差和家将们的后面,从人弄堂中向将台方向走去。
先到正辕门外,只见有几个小土墩,上面早已挤满了人群。
这班手下人带路上了土墩。张飞站在土墩之上面对将台,
以高望远,从中军门上面看到将台上清清楚楚,
一览无余,只见文武站立两旁,
中央摆着虎案,二位兄长坐在左右,诸葛亮端坐在中间。
张飞看见孔明,顿然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
认为你是个南阳农夫,有何资格坐在正中央。
他恨不得立即飞上将台去,把孔明一把拖下台来。
一时抑制不住他心头怒火,便提高嗓门开口骂道:
“叱!将台上妖道诸葛亮,你有多大能力拜为大汉的军师!
你这牛鼻子、懒夫,气死我也!”
旁边所有的人,听到张飞在破口大骂孔明,吓得都发了呆。
大家知道现在先生是位最高的主帅,要是被军师听见的话,
你三将军担当不起。
这班家将和当差都感到要闹出事来,
同时大家嗅到张飞从鼻孔里喷出了酒气,方始明白三将军喝醉了,
因此只有赶快来劝他回去。
众人:“三将军,时光不早了,请回去睡觉吧。
对,我来去带马。”“三爷请息怒。
我来同你去扛矛,有话明天再讲。”
众人一面劝着,一面走下土墩去。
张飞骂了几句,听手下人连连劝说。
他想对!等到天亮之后我再找诸葛亮讲话。
他跟着家将们一-路自言自语地大步走下了土墩。
所说,马矛都放在人群外面,刚才靠了张飞的身价才很快地走了进来,
现在要挤出去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了。
真正将战马带了过来,三将军上马回去,也就没有闯辕门的事情了。
就在你们去带马的时候,张飞已经闯出了大锅!
三将军刚走到正辕门旁边,他抬头见到辕门,上插了三面大旗,
左边旗上写着“大汉皇叔,宜顺亭候,左将军,豫州牧”,斗大一个“刘”字,
这是一面刘备的旗帜;
右边是--面云长的旗帜,上面写着“大汉,汉寿亭侯”斗大一个“关”字;
中间较大一面便是孔明主帅的旗帜,上面写着“大汉军师、中郎将诸葛”九个字。
三将军看见孔明的旗帜,立刻吊起了心火。
他想,为什么没有我张飞的大旗?
这一点,他确实不懂了!
因为你们两位兄长都有一定的官衔,一个是当今的皇叔,
一个是万岁封的汉寿亭侯。
你张飞的旗帜上只有“燕山”两字,燕山就是北平,这是地名。
例如赵云旗上写着“常山”两字,常山便是河北,也是地名。
因此,没有资格插在正辕门上,只好插在东西辕门上。
张飞一时不理解,加上对孔明的私心杂念,
他准备用弓箭把诸葛亮的这面大旗射下来。
可是,将军自己明白他的箭法平常得很。
所以,张飞虽然是员三国中的名将,
但是他的箭并不那么好。今后,他的儿子张苞便是有名的箭手。
因此,他恐怕一箭射不下来,在众人面前要出丑的。
所以,一面抬头在望,一面在走。
正巧碰到前面地上一个泥坑,加上吃醉了酒的身体,
上身重,下身发浮,一足踏进泥坑,身子便向前一冲。
张飞心里明白,要跌跤了!
他想,我是堂堂的大将,跌跤岂不丢脸,
因此很快起一条右手向前一抓,准备抓到任何东西来稳一稳脚跟,
果然被他抓着一样东西,象拐杖那样将身子撑住了。
可是,他站定的时候,
便把地上这件东西一起拔了起来。
他顿时感到手臂上的分量十分沉重,仔细一看,
原来手中抓住辕门下脚的一根粗竹竿。
在前面早已说过,子龙将军由于时间局促,
扎了一个简易的辕门,上面插着各种东西,
下脚就用两根粗竹竿插入泥土里。
现在一根竹竿被他拔了起来,上面的整个辕门已经倾斜了,马上摇摇欲坠。
这突然的一下子,吓得附近的老百姓都向四处散开来。
因为,上面全是些刀枪,万一落到头上,是有性命危险的。
这时候,张飞也支撑不住了!
他来不及把竹竿插在原来的地方,只是糊里糊涂地想到,
这个辕门看来是要倒下来的,那末你就倒吧,不是我叫你倒的。
想到这里,三将军便把手中竹竿用力向前一推,顿时一声巨响,
“哗一---”整个辕门被他翻倒在地。
接下来,周围的人都抱头鼠窜,--片哕唣之声“啊一一”,
要是俏皮点的人,知道事情不妙,早就溜之大吉了。
张飞可不是这种人!他想,我走了反要冤枉别人;
再说这辕门,不是诸葛亮从卧龙岗带来的,与他无涉。
因此,他撩着长长的虎须还在戆笑着。
外面这样的吵声,孔明在将台上早已知道张飞来了。
他装作不知详情,立即一声吩咐:“来人!”
在旁手下人立刻应道:“在!”
诸葛亮:“外面何事喧哗,与我查来!”
手下人奔下将台传令:“外面何事喧哗,查来!”
在外面的当差,早已知道是张飞把辕门弄倒了。
但是,这个当差感到三将军闯了大祸,还不溜走,
今天三卯不到,本来军师要治他之罪,现在更要不客气了,
倒不如我来帮帮忙吧。他便走到张飞面前说;“三将军!”
张飞:“你便怎样?
差人:“你弄倒了辕门,上面军师已经在调查了。
请三爷暂时避一避开,免吃眼前之亏。”
当差的一片好心。可是,莽张飞在这个时候哪里听得进这种劝阻。
他想,什么?辕门是我家大哥的,我本来要找你,你孔明竟找到我头上来了。
大丈夫一人做事一人当。
三将军对着这个当差说道:“你去向诸葛亮言道,
辕门是老张打掉也,看他怎样!”
这个当差一听,心想你也真是个不懂好坏的戆大。
那末,你既然不怕,我就从实去禀报。
当差转身兜过中军门,准备奔上将台来禀报诸葛亮。
可就在将台下坐着一员头营上将、临时军政官赵云,
他上了孔明的当,一时还没有知道,
现在看见这个当差要去报告军情,
子龙想你没有资格直接去禀报军师,应该先报给我听,由我再去禀报。
这是规矩。因此,他一声喝住了这个当差:“报事人你与我住了!”
当差的站定身子一看,见赵云坐在那里。
他心里明白,先要报给赵将军听,所以对子龙跪下一礼:“禀报赵将军!”
赵云:“何事报来?”
差人:“今有三将军张飞,酒醉而来打倒辕门。请赵将军定夺!”
赵云对他看看。
心想,张飞同你有什么冤仇,照你这样禀报上去,
不要说张飞只有一个脑袋,即使有着三个头也要被军师搬下来的。
你要知道,今夜孔明先生这个军师,不是刘皇叔私人的军师,
而是刘备代表着当今天子,拜诸葛亮为主帅,
说得明白一点,大汉军师便是汉朝的军师,
也是皇帝殿_上的军师,他的辕门谁敢打掉?!
你岂不是报得太凶了。
赵云在这种地方当然比手下人懂得多。
因此,有意在其中改去一个字,他对着这个当差说道:
“莫非三将军前来带倒辕门?”
打倒是有意闹事,罪责重大。
带倒是无意闯祸,罪责较轻。
虽然只有一字之差,可是进出很大。
但是,这个当差认为打倒就打倒,带倒就带倒,那有什么关系。
他还不理解子龙将军的道理。
赵云命他退下了。然后,从座上起身,上将台来禀孔明。
他一面把手中将令交上,一面便说道:
“军师在上。今有三将军张飞酒醉而来,带倒了辕门,请军师定夺!”
孔明把令箭收了。心里明白赵云是在存心帮张飞的忙,
分明打倒,你偏偏说带倒。
诸葛亮想,只要与张飞有关的事,我一定要追究他的责任。
今晚不收服他,也错过了机会。
不管地打倒也好,碰倒也好,我总要与他算帐的。
孔明回头对坐在左边的刘皇叔看看,意思是暗中问他,
刚才说你家三弟出外打听军情去了,难道这军情要紧得连辕门都带倒了?
旁边刘备完全懂得他的意思,两颊涨得通红。
心里想,我当出了什么事,原是三弟前来闯下大祸,
而且把我的假话都戳穿了。
皇叔一时非常难受,只得低下了头。
然后,孔明叫子龙退下。
他决不放张飞轻易过去,便拔令在手,
对旁边刀斧手、军牢手、捆绑手一这名谓三班,
一声吩咐道:“三班听令!”
三班共二十四人,其中有一名年龄最轻,
到军中当差日期较短,还不知当差的难处,同时带着一点风头主义,
听到军师呼唤,他便抢步上前到孔明虎案之前应声道:
“三班在!”
孔明看见上来的手下人,总以为他是三班中的代表,便交令给他说:
“本军师付你将令一支,拿捉张飞!”
差人:“得令!”
他接令退了下未,有几个老公事的当差,把他拉到旁边,
轻轻地并有意地问他说:“你奉令干什么?”
此人回答:“捉拿张飞。
两个老当差笑着说:“你在做梦!你可知道三将军是何许样人?
他是当前沙场上一员无敌的虎将。
你想拿得住他吗?”年轻人回答说:“我们有二十四个人。”
老当差说:“不要说二十四人,即使是二百四十人也捉不住他。
你看坐在军师左边的关将军,尚且在古城要被张飞打得龙刀都丢在地上,
我们上去一个都保不了命。”
此人回答说:“我们有军师的将令。”
老当差笑着说:“你这个人真是个孩子。要知道令箭是对遵守军规的才有用场。
现在张飞把辕门都要打倒,你这令箭被他看作稻草一般。”
这个年纪轻的当差听到这里,他怕起来了,回答:
“怎么办呢?可要把令去交还给军师?”
老当差说:“吃公事饭有你那么便当?
高兴就接令,不高兴就好交差吗?”
“被你这样讲,我只好去死了。”老当差便讲给他听:
“死是不须要的。主要请你今后在各方面都想想,
当差这碗饭不是好吃的。
现在既然接下了令来,表面文章要做一做,首先他把令箭藏在背后,
要是被三将军看见,马上有危险。
再说我们都是吃刘皇爷的饭。
张飞是他的三弟,现在表面上下去捉张飞,其实有机会暗中把他放了就算。
然后,回来交差,推托难以拿捉。
这样,军师也就无话可讲了。”
年轻的当差便把令箭反手藏在背后,方始跟着老当差们一齐从将台上走下来。
他们做功很好,装得威势十足,好象去捉拿犯人的样子,一路上喊出去
差人齐喊:‘拿张飞!捉张飞!拿张”
声音越喊越响,下了将台从中军门侧边绕过去。
外面张飞耳边听得捉拿之声,他顿然间浓眉倒竖,环眼圆睁,
虎须豁开,回头向喊来声音的方向恶狠狠地望着。
他在口中问道:“谁来拿捉老张呀?”
这班当差们见到张飞已经发觉了他们,
又看到三将军环眼中好象冒出火来,见到他怒得两腮肌肉都在微微地抖动着,
吓得谁都不敢上前一步。
趁着三将军对他们望着的时候,便加高喉咙喊道:
“拿捉张飞哎一”把这个“哎”字的声音拖得特别长。
同时,用嘴对着他向前努着,意思是我捨令子给你,
你怎么还不快快“飞”走呢!只要你一走之后,
大家在军师面前说说好话,大事可以变为小事。
张飞哪里懂得他们的意思!
即使明白,他也绝不会因此而罢休。
相反火上添油。他想,孔明你好大胆,竟敢命人来捉拿于我!
那好吧,免得你们来捉,我自己送上门来了,
不把你诸葛亮拖下将台,誓不为人。
只听得张飞高叫一声:“不要你们来拿捉,老张来了!”
要知下情怎样,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