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飞欲思兴兵攻打冀州。
孙乾说,我看应该命人去冀州,
设法把皇叔营救出来,这样免得两败俱伤。
关将军同意孙乾的说法,就请三弟带领所有的人守好古城,
到明天我与孙乾一起前往冀州,想法将大哥迎接到古城。
三将军听从云长之言。
一夜已过,直抵来朝。
关羽准备动身,忽然得讯华吉生病。
云长立即赶去探望他,命他好好养息。
这分明是跟我奔走千里劳累过度而引起的。
所以,面请三弟好好照料于他,请医服药不可懈怠。
关将军就带周仓与孙乾两马一步三人离开古城,赶往冀州而去。
路上十分迅速,约来走了三、四天,
离冀州城二十里路左右,天已傍晚了。
孙乾就对君侯说:“君侯,你斩过颜、文二将,难免结冤成仇。
天已将晚,诸多不便,我看寻一村庄,借宿一夜。
明天再见机行事,君侯看来如何?”
关羽感到言之有理,就命周仓前边带路,
行不多远,见到一个较大的庄院。
孙乾上前问讯,见到几个乡里人。
在庄门口闲谈,孙乾马上拱手说:
“请了,请问宝庄何名?”
几个乡里人一看,一位文人打扮,要紧回答说:
“当官的,此地叫关家庄。请问当官的有何事情?”
孙乾想,真巧!
我家君侯姓关,这里的庄子名叫关家庄。
大家姓关,更好说话。
所以笑着说:“当今关君侯来了,费心通禀你们员外,
我们要想在这宝庄上借宿一-宵。。”
乡里人听得堂堂的关君侯到此,要紧殷勤招呼,
一面立即进庄禀报员外。
这里的员外姓关名定,他听说关君侯到此,要紧出庄迎接。
关将军与孙乾一起下了马,由周仓将马饮水喂料,
他自己由乡里人招待。
关员外接了君侯与孙乾,上了草厅。
中间摆好一席酒菜,上手孙乾,下手员外,中间云长坐定。
关员外一面招呼他们用酒,一面开口问着君侯,说:“
小老未知君侯到此,尚未出庄远迎,望君侯恕罪!”
关羽:“员外哪里话来!你我皆是姓关,何必如此客套。
关定:“小老乃是乡间农夫,哪能与君侯相比。
但不知君侯从哪里而来,欲往何处?”
关羽:“某从古城前来。来朝要去冀州,迎接大哥刘备!”
关定:“足见君侯重桃园之义,可敬可佩!”
关羽:“员外府上,还有何人?”
关定:“小老所生二子,长子关宁,次子关平。”
关羽:“令郎现在何处?
关定:“长子在家用功勤读。
次子在外习练武艺,尚未回来!”
关将军一听,感到员外倒也有些福份,生下两子一文一武。
今后正可以文能安邦,武能定国,为国效力,倒不觉勾起了云长的心事。
想,我离家之时也有两子,长子关兴,次子关索。
为了大哥的汉室事业,我离乡背井已经多年未回家乡。
现在倒不如一见员外之子,略解一些心事,
所以问员外说:“令郎在家勤读,可能相请一见?”
关员外知道自己教子有方,两个儿子知书达理,
可以唤出来相见你君侯,所以回答说:
“多蒙君侯抬举,小老来命他出见。”
员外回头对家里人吩咐说:“来呀,与我相请大公子!”
无多片刻,从里面走出一位面白书生,文质彬彬。
便是大公子关宁。
他走到员外面前,一拱到底,叫一声:
“父亲在上,孩儿有礼!”
关定:“儿啊,罢了!见过了关君侯和孙老爷。
关宁:“是!”
公子走到关将军面前,亦然一拱到底,口称一声:
“关君侯、孙老在上,在下有礼了!”
云长见到这位公子彬彬有礼,与郭家庄的郭子判若两人,
真有天壤之别!所说,特别自己也姓关,
见到关家的子孙如此地有礼,果真是象一个文人的模样,
莫怪员外提到他的两个公子时,看他脸上喜形于色。
关羽把手一招,对大公子说:“公子少礼!”
孙乾一-看,也非常喜爱这位公子,同样招呼了一下。
这时,大公子关宁就站立在自己父亲的身旁,正是目不斜视,一动也不动。
云长便开口动问:“请问公子今年几岁了?”
关宁:“我今年一十九岁!”
只见公子说完这一句说话,满面通红。
因为古时候的读书相公,象闺楼上的小姐一般,足不出户。
所以,今天见到自己庄上,来了两位贵客,
很不习惯,一开口便感到难以为情,因此站在旁侧,一言不发。
孙乾非常知趣,见到此情知道关公子十分拘束,
站在一边好象受罪一般,倒不如请他回到书房去吧。
因此孙乾招呼说:“关公子,我们不是贵客,请不必相伴回归书房去吧!”
关宁公子听说叫他回转书房,立即行了一个大礼,转身向里面走去。
云长想,员外说他的长子是个书生,确是如此。
他又说次子关平喜欢习武,不知可象一个武将。
因此对员外说道:“员外,等到令郎回来,关某欲思一见!”。
关员外心想,君侯把我的儿子看出味道来了,见了文的还要见武的。
说明他对我的儿子还是看得入眼的。
我做父亲的,当然也感到荣幸,欣然同意,立即吩咐家里人说:
“你们听了,等到二公子回来,速速命他来见!”
正在这时,二公子从外面回来了。
只见他站立平地七尺左右,生得十分英俊,身上武生打扮,
手中提着一口银刀,他每日与左右邻居,附近乡村上的青年去郊外习练武艺。
刚一进庄,就听到有人说,我父亲庄上来了两位贵客,
一位是当今有名的关君侯,一位是大夫孙乾。
所以他匆匆跨了进来,将银刀交给了家里人,走上了草厅,先来见员外。
这时的关将军,
听说二公子已经回来,因为他自己是个武将,所以对喜爱武艺的人更其注意。
现在见来者关平同他的兄长关宁确是大不相同,见他挺出胸膛,
阔步而来,半点都没有拘束的表示,
关将军一眼不眨地看着他的举动。
二公子过来,对员外行了个礼。
员外要紧把手一招,说:“儿啊!你速速上前,
见过关君侯与孙大夫!”
关平:“遵父亲吩咐!”跑上前来,
对关公和孙乾同样也行了一个礼,说:
“君侯、孙老在上,小子关平有礼了!”
还没有等到关将军招呼他,公子关平已经退到了酒席的后面,
站在关将军的旁边。
这时的周仓早已吃过夜饭,抱着龙刀立在关将军的后面,
正好与关平左右分立。周仓对关平看看,
他想,我家主人生得威风,只有我周仓才能立在他的身旁,
而且一定要抱着龙刀,否则显不出主人的威严。
你怎么毫不拘束地也立了过来,是不是要与我周仓比赛一下。
关将军撩须回头对关平一看,感到他确象一个年轻的武将,
站立在我的身旁也有三分气概。
所说,今天的关将军自从保皇嫂走了千里,
古城相会了三弟,将二位皇嫂安置在三弟那里,
千斤重担已经卸下,松了一口气所以感到十分高兴,
加上一些酒兴,又看到关平如此的天真,要想与他答话几句。
因此开口问他:
“公子今年几岁了?”
关平:“小子今年--十八岁!”
他不象兄长关宁,说完一句话面不改色,仍旧一眼不眨地看着关君侯。
将军继续问他说:“公子在作甚么?”
关平:“习练武艺!”
关羽:“用何家伙?”
关平:“善用一口大刀!”
关公见他如此对答如流,特别听到他说也是用刀,
将军想刀的祖宗蔡阳尚且被我所杀,今天倒要看看你公子的刀法,
不知他是否愿意当面来一显武艺?
所以问道:“某欲思请公子在此草厅之上一显身手!”
二公子听说关将军要叫他舞刀,所说毕竟是十八岁的孩子,
又是在乡村之中少有见识,俗语说:
“初学三年天下敢去,再学三年寸步难移!”
尤其经常在周围的青年中,可称他是武艺最好的一个,
因此更其感到自己的刀法着实不错到哪里了。
因而毫不客气地回答说:“请君侯、孙老观着吧!”
说罢、他就命家里人大刀拿来。
这样爽快的言论和举动,关将军倒非常满意,
因为习武的人说练就练,
要是缩缩势势那就不象一个受教的人了。
事实上一半是这样,另一方面到底关平是个孩子,
他不会那样客气,又带着三分自满的情绪,所以说舞就舞。
他三脚两步从酒席后面转身走到了草厅之中,
家里人将银刀已经抬到了他的身旁,叫一声:“二公子,大刀在!”
关平将银刀双手一抱,
关将军看到他手中的银刀最重也不超过二十斤,就知道他的刀法不会那么精通,
还是等他舞了再说吧。
这时,左右邻居听到公子舞刀的消息,
都一齐拥来观看,顷刻间在草厅外面立满了人群。
关公子摆好步位,将手中银刀四门一开,舞一路八十刀的基本刀法,
看得人群中暴发了一阵阵的掌声。
关将军也定神观看。孙乾看得心中好笑,
心想,你这个公子真也是“关老爷面前使大刀”,
后面的周仓看得唾涎也流了下来。
是不是这刀法舞得十全十美呢?绝对不是!
象文人写字一样,帖都没有临好,根本谈不上书法。
等到一路刀法舞完,见他已经是满头大汗。家里人抬过大刀,
关平回到原来的地方站立在旁。
员外毕竟是个外行,他根本不知道自己儿子的刀法究竟好坏怎样,
因此要紧问君侯,说:“君侯,小儿的刀法你看如何?”
关公一时很难回答,心想说他好吧,距离太远,
说他不好吧,十八岁的孩子又无名师传授,有这几下已经是不容易了。
俗语说:“玉不琢,不成器”。
只要有名师传授,再隔十年八载你定要刮目相看!
早已说过,云长今天特别高兴,他一言不发站起身来,
就在周仓手中提过龙刀,跨到草厅之中,站定身子,
同样舞一路八十刀的刀法。
常言道,不怕不识货,只怕货比货。
大家知道关将军是三国之中最好的用刀者,
目前舞一路起码的刀法,那还有什么可挑剔的呢!
看得所有的人都发了呆,莫说掌声全无,
连透气的声音也都减轻了,大家看出了神。
很快一路刀法舞毕,周仓接过了龙刀,
关将军气不喘,须不乱,回到原位上坐了下来。
这时的员外虽然外行,如今也完全明白自己儿子的刀法,
真象娃娃还在学走路的时候,岂能与君侯相比!
关平他从来也没有见到这样好的刀法,他忘记了君侯是个贵客,
走上前来问长问短地请教。
关将军喜爱他这样的要求上进,立即命他坐了下来,
从头至尾指出他的破绽和不到之处,
同时讲明怎样的步伐,如何的眼神,才能将这刀法舞得正确、练得精通。
听得关平连连点头。
他就要求君侯在自己庄上住上一年半载,我一-定要好好地跟你学练刀法。
关羽对他说,我明天就要离开此地,
二公子一再挽留,哪怕十天半月也好。
云长笑着回答说:“明天再说吧!”
夜膳己毕,员外安置了关羽和孙乾、周仓等,
自己回房准备休息,关平跟了进来,
请求父亲一定要把关君侯挽留下来。
一夜已过,直到明朝,关平又来向云长请求。
这时的孙乾就同关将军说:
“既然公子这样请求,照我看来你就在庄上多住一、二天,
皇叔的事情由下官一人去办,免得你君侯到冀州诸多不便。”
关将军问他:“你能办到否?”
孙乾说:“下官上次到过冀州,见过皇叔,
如今先去一试,要是不成再回来与君侯商量。”
关公想:要是我一起同往,必然引起袁绍的注意,确实反为不美。
见到孙乾好象胸有成竹,他是一个文人,多方面可以释袁绍之疑,
因此关将军同意他的说法,命他一切要注意,自己同周仓两人留在庄上。
孙乾用过早膳之后,单身独骑赶来冀州。
他一进城,先到皇叔公馆,
命人报了进去。
再说,刘备自从孙乾来过一次之后,一直在等待着自己二弟的到来。
现在门公向他禀报说:“外面有位文人要见。”
皇叔心中已经明白,肯定是孙乾回来了!
因而命门公唤他进见。孙乾到里面,见皇叔坐在厅堂之上,
面容憔悴,上前一礼说:“下官见主公有礼了!”
玄德一看,果然是公侯。
要紧问他:“公侯,你哪里而来?”
孙乾:“下官与关”他要想说与关君侯一起到来,
被刘备轻轻地一声:“住口!”
皇叔扶了孙乾之手直往书房而来,到了书房中,
见四下无人,方始开口问他:“公侯,我家二弟,现在哪里?”
孙乾从古城弟兄相会,讲到关公-起前来接刘备。
话还未及说完,外面已经来了袁绍的心腹,打断了他们君臣的谈话。
哪里知道,孙乾还未见刘备,袁绍已经得讯。
在前几回书中早已叙述清楚,刘备的一切行动和同他接触的人,
袁绍早有布置,因而现在派人前来相请刘备,
同时亦请这位孙老一起去袁绍处相见。
刘备心中明白,孙乾的到来,已经引起了袁绍的注意。
但是,怎敢不去!
因此,同孙乾从公馆中一起出来,两人并马而行。
在去袁绍处的路上,刘备暗中同孙乾说:
“自从我写信给二弟以后,那天就来一位自称四川峨眉山的邓芝,
但是此人不论从相貌年龄上或是举止谈吐上,都象你孙乾的好友简雍。
但根据他这位邓芝自己说有能呼风唤雨、移山倒海、阴阳论算以及飞剑等本领,
虽然你刚才还未同我说明二弟在哪里,
可是你上了袁绍的大堂,千万不能说半句假话,
要不然被邓芝算出来,你我性命危险!”
孙乾听皇叔的这一番说话,
感到世界上难道真有这样大的本领的人吗?
特别听到说邓芝的面貌都象简雍,老实说我与简雍相处多年,
都是刘皇叔手下的心腹,是真是假我一看便知。
无多片刻,己经到了辕门口,
君臣二人下马,门上报了进去。
不一会有人传话出来,请刘皇叔君臣上堂。
皇叔在前,孙乾在后,上了袁绍的大堂。
这时的袁绍端坐大堂中央,文武两旁站立,
刘备有意咳了一声冷嗽,
暗示孙乾你看,坐在袁绍左边的这个人便是邓芝。
所说孙乾也是个聪明人。他悄俏地对这位邓芝一看,
见他虽然一身道家打扮,但是从头到脚完全是一个真正的简雍!
见他坐在旁边目不斜视,
孙乾盯住他看,可是这位邓芝看也不对你看一眼。
刘备先上前对袁绍把手一拱,说:
“袁侯在上,刘备见袁侯有礼了!”
袁绍:“玄德公少礼,请坐!”
刘备在他右面坐了下来,对孙乾一望,意思叫他来见袁绍。
孙公侯跨上几步,对袁绍一拱到底,开口称道:
“袁侯,下官孙乾在此有礼了!”
袁绍:“你叫孙乾吗?”
孙乾:“正是!”
袁绍:‘
“听说你是同关君侯一起到来,是不是这样?”
孙乾:“禀袁侯,下官是同君侯一起到来的。”
袁绍:“那好极了!请问:君侯现在什么地方?”
孙乾想,在这点上我千万不能说出实话,要是说明在关家庄上,
今后我们救了皇叔出走之后,岂不要连累关家庄上关家的一家老小吗?
虽然主公命我要说实话,我为了营救皇叔,
同时保护关员外,我只有说假话了,
真正被邓芝算了出来,
到那时我再想办法吧!所以他顿了一顿回答说:
“君侯耽搁在招商旅店!”
袁绍:“他为什么要在客店之中?”
孙乾:“因为君侯斩过颜、文二将,恐怕袁侯要责问他。
有人要加害于他,所以不敢前来!”
袁绍:“请君侯他放心,
玄德公早已将他赔偿于孤家,早就是自己人了。
谁敢加害他!请你孙老代孤家前去请君侯到来!”
孙乾听到这句话,略想了一想。
回答袁绍说:“袁侯要知道,下官要去请君候到来,他仍旧不太放心。
照我看来,一定要我家主公前往,君侯方得宽心。
袁侯你看怎样?”
袁绍想,他们是好弟兄,兄长的说话关云长是肯定相信的。
所说袁绍是个无用之辈,他毫不考虑地回头对刘备说:
“玄德公,那费你的心啦!
你去请你家兄弟到来,孤家在此等候于他!”
刘备:“遵袁侯吩咐,备立即前往!”
刘备说罢对孙乾看看,心中暗暗佩服,
明知孙乾是乘机营救我刘备脱离虎口。
老实说,我们弟兄见了面,再也不会回来了!
刘备正在得意的时候,坐在袁绍旁边的邓芝却开口说话了:“袁侯!”
袁绍:“邓先生,有什么吩咐?”
邓芝:“不要见气,你太枉空了!”
袁绍:“不知孤家枉空在什么地方?”
邓芝:“刘备一向要逃遁。
此番他们弟兄见面之后,必然远走高飞,
袁侯岂不是少有详察?”
袁绍:“对!说得有理!”
他回头对刘备一看。当时的刘备,同样也听到邓芝的话。
心想,他果真算得出来!
不觉脸上流露出一些紧张的神色,被袁绍也觉察到了这一点。
袁绍:“好厉害的家伙!
你果真想逃跑,孤家自有办法。”
说罢,便拔令在手,对武将班中一看,开口就喊道:
“高平、高槐听令!”
武将班中高家弟兄走了上来。
袁绍将令箭交给他们说:
“你们弟兄二人带兵五百,将刘备君臣看押前去,
要是他们弟兄见面之后不愿回来的话,
就将他们杀了!”
高家弟兄正要接令时,邓芝倒又开口了:“袁侯!”
刘备起初听到高家弟兄看押我去,心中一怔。
再一想,就是河北最好的名将--颜、文二将,尚且非我家二弟的对手!
所以,倒定下心来。
可是,现在的邓芝又开口了,
心想他真是我刘备的冤家对头,因此注意他的说话。
早说袁绍拿邓芝看作上宾,言听计从,所以要紧问他:
“请问邓先生,有何高见?”
邓芝:“袁侯,你要明白。
关云长本领高强,文、颜二将尚且被杀,高家弟兄岂是他的对手?
他们弟兄相会之后,就可把二高杀死,他们弟兄仍旧远走高飞,
到时候你袁侯反而伤去两将,这不又是枉空么?
袁绍感到:邓芝确实有道理!
但是想,我手下的大将皆非关云长的对手,这倒是一桩为难的事情。
他一时心火上来,想来想去,实无办法,
还是免得后悔,所以就一声令下,说:
“既然这样,来人那,还是把刘备杀了!”
手下一-拥而上,准备捆绑刘备。
皇叔这时想,邓芝这家伙,把我的心思全部算了出来,
现在弄得弟兄不能相会,反而又要送去脑袋。
哪知晓,这位邓芝先生倒又开口了:“袁侯,且慢!”
袁绍:“邓先生,你还有什么办法?”
邓芝:“袁侯,你既然要关云长到来,岂能杀去刘备?!
你杀了他的兄长,岂不是要闯下大祸来吗?”
袁绍要紧喝住欲绑的手下人,对刘备看看,
想你这个人真是死也不能,活也不好,拿你也没有办法。
他只有请教邓芝说:“邓先生,你讲得不错。
那到底有什么办法,孤家倒要请教!”
邓芝:“袁侯听了,自从贫道到此,多蒙宽待,感恩在心。
今未有寸功报效,袁侯相信的话,待贫道带兵五百,押他们君臣前往。
他们弟兄见面之后,倘然要想逃遁,贫道只要一算自能明白!
姓关的本领再好,贫道能飞剑,即可将他们弟兄杀死,
取其首级,拿来见袁侯。
你看如何?”
袁绍听完这番说话,感到万无一失,对!
我怎么把你忘了!
现在只有托你邓芝,我才能把关云长请来冀州大堂。
所以命令高家弟兄退了下去,
就拿将令交给邓芝,说:
“邓先生,你这办法再好也没有了,
孤家付你将令一支,带兵五百,押刘备君臣前去,一切费心,拜托!”
说罢,对邓芝连连拱手。
你的一家人家全靠拜邓芝拜托完的。
邓芝:“请袁侯放心!”
刘备听到邓芝押我们前往,事情就比较麻烦了,
但也没有办法,待见了二弟再随机应变吧。
让袁绍在此等候关将军的到来。
邓芝到外面带了五百军兵,自己在马上跟在刘备君臣的后面。
刘皇叔与孙乾前边并马而行。一路上穿街过巷,
招商客店已经过了几家,但不知道我家二弟究竟在哪一爿客栈之中。
刘备悄悄地问孙乾说:“公侯,我家二弟到底在哪一爿客店之中?”
孙乾:“主公,实不相瞒,君侯未曾到此。
他在城外离此二十里路的关家庄上。
下官为了不使袁绍明白,同时保全关员外的安全,
所以说的是假话。只要一出冀州城,就脱离了虎口。
刘备:“公侯,你忘记了我早已对你说过的话,
邓芝这家伙他能算阴阳,你看他在后面带兵紧紧跟随,要是他不知道的话,
每逢路过客店一定要动问你孙乾。
如今他一句都不问,说明早已算出了二弟在关家庄上。
所以死钉着我们不放!”
孙乾一听,心想这家伙倒果真厉害。
这时候,已经出了冀州城,将近郊外,孙乾就暗中与刘备说:
“主公,既然如此,照下官看来,前面交叉路来了,都可以通向关家庄,
我与你主公各奔一条路。邓芝追我不能追你,
追你不能追我。我们两人之中只要逃走一个,
就可以去到关家庄报讯给君侯,命他前来营救,你看可好?’
刘备想,只有这个办法了。
因此君臣二人准备各分东西。
但是,他们还没有开始逃的时候,
后面的邓芝倒又开口了:“三军们听了!”
小兵:“邓先生,有什么命令?”
邓芝:“当心刘备君臣,他们想逃遁了。”
被你这样一说,前边的君臣二人好象当头一棍。
刘备对孙乾看看。意思是我们还没有来得及逃,
他已经知道了,被他跟到关家庄这便如何是好?
这时的孙乾一面恨后面的邓芝,另一面在怀疑这个邓芝。
为什么要把刘皇叔弄到如此地步?
看他的相貌动态与简雍毫无两样,孙乾他虽是个文人,
到这个时候实在无法可想,也要来一个拚命了!
他从腰间抽出宝剑,因为在三国乱世年间,
文人腰间常挂宝剑,作为防身之用。
现在他执剑在手,回过马头对着后面马上的邓芝大喝一声:
“大胆简雍,我认识你,尔休得冒名邓芝,
来捉弄我家皇叔,陷害我等二人,孙乾与你拚了!”
说罢,将手中宝剑对着邓芝,狠狠地举了起来,
准备同他拚死一战,
万万料不到马上的邓芝满面笑容地回答说:
“你认识我,我也认识你!”
孙乾:“你是不是简雍?”
简雍:“你说我简雍,我就是简雍!”
孙乾:“既然是简雍,尔还不与我速速到主公马前请罪!”
这时,果真见他立即下马,将道袍一拎,奔向皇叔马前双膝跪下。
说:“主公在上,下官拜见主公!”
刘备:“你果真是简雍么?”
简雍:“是啊!”
刘备气得须髯飘动,脸发青,指着简雍用责备的口气说:
“尔是刘备手下多年之心腹,刘备待你不错,
你为何欺侮我到如此的地步!尔可知罪么?”
简雍:“主公,下官怎敢欺你。
我不但无罪,反而有功!”
刘备:“你的功在哪里?”
简雍:“若无下官,主公岂能安然出得冀州城?
不是我下官的功吗?”
刘备想,这倒确是如此。
过去我行动不便,终日有高家二将左右看守。
想到这高家二将,就问简雍:
“尔且听了,本来刘备身子自由,早就可以脱离冀州,
都是你说得袁绍命人将我看守住,这是何道理?”
这时候,简雍把营救刘备的前因后果向皇叔讲了一遍。
首先说,徐州兵败以来,你在袁绍手下,
我也在冀州城内借宿在子民家中。
我早已得讯君侯斩颜、文二将,恐怕你主公要被袁绍所害,
因此我换上了道家服色,
将腰中的宝剑背在身上,到袁绍前冒名邓芝,
一来是恐怕你被人所害,我借看守你主公为名,
其实你虽然身不能自由,可是在暗中无人将你害死。
第二,君侯远在许都,他早晚要来寻找你皇叔,
万一你主公盲目地逃出冀州,弟兄何时能相会?
现在君侯已到这里,那我表面上奉袁绍之命看押你主公出城,
其实使他不防,我等君臣方能脱险!这不是我的功么?
刘备听到这里,恍然大悟!
原来他冒了这样大的危险,目的是来安住我的身子,
保护了我的性命,确实其功非小。
皇叔放声大笑:“”,
心想,我刘备虽穷,手下将士虽少,但文有文才,武有武能,
照此看来,日后可图大事。
要紧唤起简雍,说:
“简大夫确是功劳不小,速速请起!”
简雍站起了身子。
刘备又问他:“那末,我等君臣前去找寻我家二弟,
后边这班三军怎样?”
简雍:“请主公放心,我只要用三言两语,可以叫他们逃回冀州!”
这时候,五百弟兄看得奇怪!
怎么这位邓先生跪倒在刘备的马前,
正要想问明情由。
这时的简雍已经开口了:“军士们,听了!”
小兵:“邓先生有何吩咐?
简雍:“你们听了,我不是邓芝!”
小兵:“你是哪一个?”
简雍:“我乃皇叔手下的文人,名叫简雍。
现在保了皇叔一起去寻找关君侯了。
你们与我速速回去,要是不走的话,我要飞剑了!”
这五百名军土听到他要飞剑,个个吓得屁滚尿流,
转身就逃,逃口城去禀报袁绍。
袁绍听到这个消息,真是气得拍桌大骂刘备,
搞了半天中他君臣之计。
他命人打听刘备弟兄到底在哪里,后来得讯他们都在古城。
袁绍准备起兵攻之。
谁知道,曹操兵来攻打河北了。
因此。袁绍只得放松刘备,这里暂且不提。
再说,刘备问简雍:“你怎样会有如此大的本领?”
简雍笑着说:“这全是假话。
因为不这样讲,袁绍也不相信我是邓芝。
正巧那天袁绍命我算你主公是哪一个,这不是很容易回答的吗?
所以从此以后,他什么都听我的话,
这样为营救你主公打下了根基。
今日表面上我在后面看押你们。
其实,君侯在哪里我也不知道。
所以跟你们出了城关到了郊外。
我看主公与孙乾交头接耳,知道你们要想避我而逃。
这样我岂不又要失散了?
因而冒了一句,不要被你们逃遁,目的是你们走向哪里,我只可跟到那里。
只有那些三军会相信我能飞剑,将他们吓个一千二净。
如今我等一无阻碍,可去寻找君侯了!”
听得刘备连连好笑。
旁边的孙乾,赞扬简雍:
“你真是巧计救皇叔,胆子真不小!”
他将宝剑入匣,请简雍上马,君臣三人奔往关家庄而去。
到夕阳西下时,已到关家庄。
员外得讯皇叔到来,要紧开庄门命全庄人出接。
云长、周仓也一-起赶来迎接。
弟兄见面,一句话没有,抱头痛哭了一场。
员外等人一齐相劝,说:
“今日弟兄相会乃是大喜之事,何必伤心!”
员外赶紧吩咐草厅摆酒,宽待皇叔等人。
在席间,刘备听说三弟在古城,哪里还有心思饮酒,
立起身来辞别员外,准备离开关家庄。
关员外也知道,这是皇叔的大事,也不敢多留,
但是二公子关平缠住不放,一定要求关将军多住几天。
云长婉言相辞。
这时的刘备,见到关平后问:“他是谁?”
云长回答刘备说:“大哥,他乃员外次子,名叫关平,
他年龄虽轻,喜欢习武,也善用一口银刀,孺子可教也。”
刘备听到云长的说话,明白二弟对这孩子比较欢喜,
想到员外共有着两子,再想到二弟云长为我刘备抛妻别子,
所以皇叔就问员外:
“能不能将次子关平寄给我家二弟作为螟蛉之子?”
员外听到皇叔的动问,连声同意,说:
“皇叔吩咐,小老哪有不允之理,也是小儿的荣幸!”
刘备问二弟云长:“你看如何?”
关将军笑着说:“大哥的主张,弟理当从命!”
关羽本来有这条心,
一是关平生性好学,
二来有个关平在身边,也能解去一些思乡之念,
说明大哥想得周到。
旁边的关平也听得清楚,他还没有听到父亲的嘱咐,
已经对云长双膝跪下,叩头四个,口称:
“寄父大人在上,孩儿拜见!”
引得草厅上所有的人笑了起来。
关将军立即将关平双手扶起,情不自禁地叫一声:
“儿啊,请起!”
关平:“谢父亲!”。
就这样,在关家庄上恩结为父子。
关平同自己父亲说,我准备跟随寄父大人去习练武艺。
员外当然同意。但嘱咐他要孝敬寄父,更重要的是听从皇叔之言,
同时命他速速整理一些行装。
这时候,周仓上前跪见刘备。
刘备问云长说:“二弟,他是何人?”
关羽:“弟从茅草岗收来马前的步将,名叫周仓。
他的武艺在于华吉之上,为人忠厚,就是有些鲁莽。”
刘备见周仓一身武将打扮,穿得也很威武。
皇叔就脱口而出地说:“周仓,你既然穿上了这身服色,备就封你为副将!”
周仓谢过皇叔。早已说过他的官衔儿是在衣裳上穿来的。
就这样,关员外带了全庄的人将刘备弟兄等所有人,送到了关外。
关平拜别了自己父亲,一起赶往古城。
哪知道,从此一别,父子再不相见了!
再说古城张飞听到大哥到来的消息,’
他立即传令城门大开。
带着毛、苟二将,糜家弟兄在古城外列队迎接,
将皇叔等人接进了衙门大堂。
这时的大堂上摆满酒席。
一般说来,古城是弟兄相会。
事实上,其中相会不单是弟兄相会,
还有君臣相会,夫妻相会,郎舅相会,主仆相会,
总称一句“古城大会”。
在饮酒的时候,孙乾将关将军保皇嫂千里寻兄,
一路上受尽风霜和挫折,向皇叔详细地讲了一遍,
一直讲到弟兄交兵、斩蔡阳张飞释疑、弟兄和好为止。
刘备听完这番话,对自己的二弟云长万分感激。
但是对三弟张飞做事如此莽撞,因此他将酒杯一放,
脸上露出既痛心、又尊严的神态,
对着张飞带有责问的口气叫了一声:“三弟,你好?!”
张飞早已看出大哥的表情,听到这一个“好”字出口,就知道是不好,
所以低下了头默不作声,等候着训斥。
刘备对张飞说:“三弟,桃园结拜,
誓意共死。你家二哥,为了二嫂,无法栖身于曹操营中。
他正是为了尽桃园之义,在曹营六十三天,酒色不能迷其心,
富贵爵禄无法改其志,走千里,保二嫂,逢关斩将,
表示他割断与曹操之情,说明你家二哥也是重桃园之义。
义者不负心,忠者不顾死,
十余年弟兄之情,别人尚且称颂,难道你还不知你家二哥之心么?
到得古城不问情由,又喝得酩酊大醉,
举矛直刺你家二哥,还象什么桃园的弟兄!
幸得我家二弟大肚宽怀,一再与你解释,
同时将曹将蔡阳之首前来向你三弟表明他的丹心,
要是你家二哥同你一样的莽撞,
那闹得还能收场吗?
你怎对得起愚兄刘备?”
“古城训弟”并不是云长训张飞。
因为关将军的性格不可能说出这番话来。
事实上,是刘备对张飞的训斥。
三将军听完刘备的一番说话,惭愧得低下头去。
旁边的云长同所有的文武一起劝阻刘备。
皇叔方始泄了怒气,
最后对张飞说:“请三弟下回做事须要三思而行!”
就在这时,手下报来马夫华吉病故了。
云长闻此凶讯流下了眼泪,熟悉华吉的人无不伤心。
刘皇叔就吩咐料理华吉的丧事。
从此以后,关将军马前步将便是周仓一人了。
相隔三天后,云长与刘备说:
“我在保皇嫂的路上,收着了二路人马。
一路便是黄河渡口廖化,一路是卧牛山裴元绍。
这二人,虽是黄巾出身,
但都有沙场杀敌的本领,将他们招安到古城,也能增添一份力量。”
刘备感到二弟处处为我汉室着想,
就命云长速去将这两路人马招来古城。
关将军就吩咐周仓,你去将廖化、裴元绍和他们的部下一起唤来古城。
周仓遵命,带了些干粮,腰中插好一对锤头,
浑身整顿一下,出得古城,泼开两腿,直往卧牛山而来。
谁知道,这次卧牛山不但没有见到裴元绍和廖化,
相反自己吃了个大亏回来。
究竟后来怎样,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