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关将军走后,此地门公要紧拿了云长留下的辞帖,
向相府去禀报曹操。
再说关将军保了二位皇嫂来到了许都北门,
守城官兵见到这种情景,
不知出了什么事,要紧上来迎接,
到关将军马前:“请问君侯到哪里去?”
当时家将放下车辆,云长扣住龙马,
回答守城小兵说:“关某今闻皇兄在河北冀州,
如今保皇嫂去冀州寻兄,请让路了。”
守城的官兵,听关将军说要去刘备处,
而且丞相也没有命令下来,特别见到他们所有人一起要出城。
这一定要禀报丞相,否则吃罪不起。
因此满脸堆笑地对关将军说:
“请君侯原谅,没有丞相的命令,请君侯慢一慢出城,
待小人去禀明丞相之后,再请君侯出皇城。请原谅吧!”
云长一听,心想按道理是应该这样的。
可是,你们哪里知道曹操近日装病,目的就是不放我跑。
如果你们去禀报,他也不会见的。
这样,岂不是更耽搁我的时间吗?
而且我三天中辞别他三次,临走时留下了辞帖,
这再也不必去报他了。
现在我归心如箭,寻兄心切,
没有工夫来对你们讲清这些道理,何况我又不是曹操的部下,
早已说过不听他的指挥与命令。
我现去大哥处,与此地曹操双方对敌了。
想到这里,对你们没有什么客气。
因此把红脸一板,对着守城的官兵说:
“你们莫非马前来阻?
小兵见势不妙,要紧笑着回答:“小人不敢。”
关羽:“既然如此,请让路了!”
云长说罢,把手中龙刀对这班人面前一荡。
众人见到寒光闪闪的青龙刀,大家一时吓得面如土色,
向两边迅速地退了下去。
云长对家将一-声令下:“来!与我把车辆推动!”
这班关西大汉推动车辆,其余保护在车辆两旁出了皇城。
云长在后,带着马夫华吉,
跟随车辆一起出了皇城往北道而去。
守城官要紧命令一个小兵,立即去相府报信。
再说曹操他这几天,一直坐在相堂听候关云长的消息。
外面门公又进来报给他听,说关将军今又来了,
又被我如此一番假话,说得他又掉马回去。
曹操对这门公看看,心想你讲得真厉害,
我“连哪一个人都认不出来了”?
你倒没有说我已经死的了。
再想,只要留住云长,这样讲也好,所以笑笑对门公说:
“你真会说话,其功非小。
所以听书人说,曹操是个老“洋盘”,
咒骂了他一番还是有功。
孟德对着旁边的张辽看看,以为文远此计很好,
不知不觉已经拖住了云长三天了。
正在此时,将军府门公匆匆忙忙进来禀报:
“禀丞相,关将军封金挂印,保了二位皇夫人他们一起走了!
有一张辞帖在此,请丞相看来。”
说罢,将辞帖呈上。
曹操将辞帖接到手中,从头至尾一看,
对关将军又是钦佩,又是恋而不舍,
也感到自己没有办法来留住他。
又想到今后朋友变成敌人。
再想他既然决心要走,我为何避而不见呢?
常言道:“大丈夫好聚好散。”
这时候,在曹操的脑子中,不知有着多少的念头,
心里也有说不出的滋味,亦好象与关将军有着千言万语说不尽,
一时相反不知说什么好。
曹操对两旁文武
只说了一句话:“列公,关将军他竟去了!”
虽然只有这短短的一句话,其中包括了对关将军的钦佩与留恋的感情。
两旁文武都知道关将军果真去的了!
这时,将军府门公退出。
守城的小兵又从外面进来禀报:“禀报丞相,
关将军一行人出得皇城去了。
我们没有办法阻挡,真该死!请丞相恕罪。’
曹操一听,心想,云长你真好快啊!
怎么一下子已出了皇城。
对小兵看看,不能怪你们,
尚且连我丞相也留不住他,
何况你们小兵。命令退下。
这时,大将班中踏出一位老将,年已七旬。
他是曹操手下有名的“刀祖宗”,名叫蔡阳。
本来同关云长一-向不睦,尤其云长斩了颜、文二将,蔡阳心中更忌他。
目前乘机走上前来:“丞相,姓关的他忘了丞相对他的一片厚恩。
他竟然不别而行!请丞相允我蔡阳,带兵追赶,把姓关的捉拿回来!”
在这种地方,曹操确是个英雄心,根本不同意蔡阳的说法。
相反对着蔡阳厉声地说道:“蔡老,你要知道刘备是关将军的主人,
一个人不忘其主,乃古今大丈夫也!请退下!”
意思是关将军这种人值得大家效学他,
你们两旁文武今后也不能随便忘掉我曹操。
蔡阳不理解曹操的心理,只是叹了口气,回到原地站立。
这时,曹操把关将军的一张辞帖复看了一遍,
特别见上面写着一句“余思未报,自知异日”。
今天看来,只算是一句客气话,哪里知道曹操败到华容道时,
这句话就起到了放走曹操的作用。
丞相把辞帖放在案上,回头叫一声:“文远!”
张辽走了,上来。
曹操:“文远此计虽好,只能留住关将军三天。”
关云长正巧在曹操处六十天,加上拖延了这三天,
因此流传到今,大家都知道在曹操处六十三天。
张辽:“丞相,云长兄不忘旧义,只能由他去了。”
曹操:“文远言之有理。
但老夫想,既然将军在这里时。我待他敬如上宾,
如今辞我而去,作为朋友之交,也理当相送与他!”
张辽:“丞相要为云长兄送行?
那他已出皇城,恐怕一-时追赶不上!”
曹操:“老夫骑马追赶!”
张辽:“丞相你不是有病在身,怎能骑马?
曹操对张辽看看,全怪你想出这诈病之计,弄得我连马都骑不成了。
曹操:“那先由文远飞马追赶云长,请他等候一下,老夫随后就到!”
张辽:“丞相,小将不是也在生病吗?”
曹操气得发笑,对张辽说:“算了!算了!不必再假戏真做了。
这诈病之事关将军一定明白。
否则,他怎会说走就走呢?”
曹操心想,我毕竟是丞相,说了有病只得略装饰一下面子,
老夫坐大轿也就算了。
曹操:“文远,老夫坐大轿随后赶去。你与他十余年来莫逆之交,
不必再装模作样了,速速与我飞马去留住将军。
我准备一些送行礼物,随后就到。”
张辽奉命要走。曹操命他身上除去盔甲,不能有一点武器在身。
因为将军此去,他心中必然要防。
尤其他只有一个人保护皇嫂,我们何必再去使他担心呢?
张辽感到曹丞相确实想得周到。
我作为他的知交,更不能去吓他了!
张辽除盔甲,穿了一身便服上马扬鞭,出城追赶云长。
曹操想,在路中送行吃酒多有不便,
但想到封金挂印,也许在路上缺少盘费,
所以命-一心腹手下,准备一盘黄金白银,
另一个心腹手下盘内一件绿袍。
因为自从关将军去汝南扫平黄巾之后,
曹操想,万一他取胜回来,
我拿什么去谢他呢?请他吃酒已不足为奇了。
再一想:云长喜欢穿绿袍的,
尤其过去曾送过他一件绿袍。
即所谓“赠袍赐马”。
所以对云长绿袍的长短尺寸早已知道。
可是绿袍做好后,云长从汝南回来,
曹操为了要留住他,至今没有见过面,也没有机会送给他。
倒不如趁此送行,而赠于他。一面传令,
命文武愿意去送行的跟随老夫一同前往,不愿者可以不去。
但去的人,不论文武都穿着袍帽,也不准带任何兵器。
只有极少数与云长不太和睦的未去相送,大多数跟丞相去送行。
外面一项牙镶大轿早已准备。
曹操想,云长见到我不但一看知道我没有重病,
连一点小病也看不出来。
那化妆一下吧。
再想不必了,他不是个小孩子,彼此心里都明白的。
曹操出相府坐上大轿,文武左右各人上马,
两个心腹手捧着金漆盘,一盘金银,
一个盘内是一件鹦鹉绿色缎子的战袍,在后跟随。
曹操命手下把轿帘揭起,
在他心中迫切要见到关将军。
心想,要是此番追赶不上,要成为终身的遗憾。
再说,关将军自出皇城三里,只见前面有座石桥,这名谓“三里桥”。
这也是去河北的必经之路,要是过桥向北赶一天路,
便是第一关,名叫东岭关。
云长现在正要命家将推车上桥,
忽听得自己马后连连喊叫:“请云长兄住马!”
关将军回头观看,只见张辽飞马赶来。
心想,是不是奉曹操之命,来阻挡于我?
再看他身穿便服,也没有武器,心中定了一半。
命车辆停下,家将和马夫华吉都站定了身躯,云长也扣马。
见张辽已到面前,见他跑得满头是汗,只因车子推得慢,
云长的龙马也只得象车子一样,随后点马而行,故而被张辽赶来追到。
张辽扣住马匹,在马上对云长把手一-拱:
“云长兄,我家丞相,闻你去冀州寻兄,特要赶来送行。
又恐一时追赶不上,失了礼节,故而命小弟飞马赶来,
请云长兄少等片刻,丞相随后就到。”
关云长听说曹操要赶来送行,不管是真是假,
因我此番要去大哥处,在他心中当然不乐,
不要明说来此送行,其实骗住我的身体,
随后带了兵将前来阻挡于我。
那末不要去等他了,我只管前去。
但又见到张辽如此的打扮,说得又是这样的急切,
不要冤屈了曹操,这倒也不好。
再一想,我只要作好准备,不管你来意如何,我都不怕!
云长见前面高大的三里桥,心想有了。
倒不如我先命家将与马夫华吉,保了二位皇嫂先过此桥,
让他们缓缓而行。
我上得三里桥,在桥上横刀勒马,等候曹操。
他来送行是好意,那彼此好聚好散;
要是他不怀好意,欲要动手相阻,
那末,这座三里桥好一个地势!
我在桥面上,左右是河,后面无人前来,
我只要抵挡前面桥堍下的来敌。
将军思定主意,立即下令:“华吉!”
华吉:“小人在!”
关羽:“你与家将好好保护二位皇嫂,先过桥梁,缓缓而行。
关某随后就来!”
华吉:“遵主人吩咐!”
华吉懂得自己主人的意思,
带家将推动车辆先过桥,缓缓地往北而去。
云长将马一拎,赤兔龙马很快地上了三里桥面之上。
然后关将军掉转马头,
面对皇城方向,执龙刀独马在桥顶之上。
张辽一看,心里明白。
关云长是以防万一。
但是,想云长兄啊,你这不必顾虑了!
此番,丞相确是一片好意。
再一想,也不能怪他,
一则他单身保护两位皇嫂,
二来乃是在曹操的地界。
他怎能不防?
不多一会,云长见到皇城方向轿马纷纷,
一看便知道曹操赶来了。
所说,丞相早命手下人卷起轿帘。
他坐在大桥中。远远望见三里桥面上,
关将军横刀勒刀独骑在桥顶上,心中不觉感到舒畅。
这时,张辽要紧回马来见曹操:
“丞相,云长兄已被小将留住在桥面上。”
曹操:“老夫早已看清楚!”
但是,丞相一看,心里明白,
关将军已把皇嫂等先行过桥,自己留下,
而且在这种地势”下等候我曹操。
这说明,他确是智勇双全,又恐我对他不利。
曹操想,你越是提防,我越要对你真心。
所以,很快来到三里桥下,
曹操传令停了,大轿安稳地停了下来,
文武扣马,左右分了开来。
两个心腹手下,各端一盘,站在大轿左右。
云长在上面望下来,看得清楚,见文武都是穿的袍帽,
而且没有带一点军队。
看这种趋势,曹操确是来为我送行。
到这时,关将军确是放了心。
一想,两位嫂嫂不在此,
虽然路上有家将华吉等保护,但我总是放心不下。
现在曹操既然来了,我略与他谈上几句,马上就跑。
所以,现在等着曹操开口。
那丞相从大轿中探出头来,
对云长上下仔细一看。把手对他拱拱:
“桥梁上二将军,关君侯,云长兄,美髯公!”
曹操为什么一连说出了这么多的称呼?
自有他的道理,每个称呼都说明与将军的关系和感情,
又说明我与你云长不是一般之情,然后放声大笑:
“哈老夫有礼了!”
云长听曹操对自己称呼一连几个,
心想,他对我确是不错,但不管怎样,我仍是要走的,
所以把龙刀在马的右面“鸟翅环”上一架,将绿袍袖子一拂,
对桥堍下的曹操打拱还礼:“桥梁下丞相,关某在马上回礼了!”
曹操:“请将军少礼。将军哪里去呀。”
云长一听,心想,曹操就是喜欢装腔作势,
分明你早知道,何必再做得如此模样?
那就与你再说-遍吧:“丞相听了,今闻兄皇在袁绍军中,
新恩虽厚,但旧义不可忘,到丞相府三日三次,
未见金面,临走留下辞帖,
想必丞相已阅过了?”
曹操:“老夫见得辞帖。
足见君侯不忘桃园弟兄之情,真正可敬可佩!
只恨老夫与将军无缘再聚的了!”
关羽:“丞相哪里话来!常言道:
‘天各一方,人生何处不相逢。’
下会有期!”一一只要不死。
活在世界上早晚总有见面的机会。
云长心里想,
不过下次见面没有这样客气罢了。
曹操:“老夫临时匆匆,未备酒肴,请将军不要见怪。”
---照理送行要吃送行酒,但是时间局促,
没有来得及备酒,所以要请你原谅。
关羽:“某恨不能插翅飞往冀州,
哪怕是龙肝凤尾,也不足为美味。”
--归心似箭。再好的酒菜,我也不要吃了。
云长说到这里,心想好了,
我在此等你到来,也是给了你曹操的面子了。
谈了这几句,可以走了。
因此,对着下面的曹操将手-拱:
“丞相再见,关某告辞了!”说罢,欲掉转马头而走。
曹操一看,心想我摆足场面,诚心赶来,难道就谈这几句话算了吗?
即使你急于要走,我也有两件东西要送给于你。
所以要紧叫住云长:“将军且慢!”
关将军听曹操叫且慢,当然停住马匹,
要紧问曹操:“访问丞相,还有何事?”
曹操:“闻得将军封金挂印,又恐你路途之上缺少盘费。
老夫有一盘金银在此,送与将军,望勿推却!”
曹操说罢,对右面的心腹手下一看,
对他一声吩咐:“速将金呈上!”
手下人捧了一盘金银,准备送上桥梁。
云长一看,曹操命人送我金银。
关将军素来不会客套,要就是要,不要就是不要。
现在我不需要你的金银,我要拿你的金银,也不必封金挂印了。
再说,对曹操不可不防,不要他借作送金银,
其实想靠近我关云长,来马前行刺于我。
所以立即对送金银的手下人,凤眼睁大,叫一声:“与我留步了!”
手下人马上立定。
曹操见到云长喝住手下人,还来不及问明情况。
云长回答曹操:“丞相不必客套。
金银,关某囊中尚存,不劳破费,
将此金银留下,赏于有功之臣便了!”
曹操一听,明白关将军坚决不收我的金银。
不必同他去多费口舌了。
一想,你金银虽不收,
但是,另一件礼物你肯定要收下的。
这就是你最喜爱的绿袍。
因此,命令送金银的手下人退下来,对左面的另一个心腹看看,
同时继续叫住云长:
“将军慢走!老夫有锦饱一领在此,望将军收纳。锦袍奉上了!”
手下人手捧漆盘,刚跨上桥梁三步,云长见到盘内绿袍,
很快决定要收~下的。为什么?
因为金银你曹操有的是,随时可以取出,
但不能表达你曹操的真心实意,
而这件绿袍不是一天半天能够做成的,
说明你早有送我之心,是真心诚意的。
但是,还要防止前来行刺,不能让他近身。
那末如何拿取这绿袍呢?很快就决定,借龙刀代我取其绿袍。
说时慢,当时快,
云长一面喝住送袍的手下人,
一面从鸟翅环,上双手提起龙刀:“来者与我留步!”
送袍的手下人很快站定。
关将军一言不发,就将龙刀的刀头,向来人面前伸了过去,
吓得那手下人一时不知所措。
但只见将军一对凤眼望着盘里的锦袍,
龙刀始终对着手下人,动也不动。
这个手下人,一时好象被关将军提醒了一样,猜到了将军的意图,
马上左手拿着金漆盘,右手将盘内绿袍衣领上抓住,提了出来。
然后将盘放在桥堍上,双手执衣领,跨上半步,
将绿袍衣领挂在云长的龙刀的刀尖之上,方始执盘退了下来。
这个动作。不要说两旁的文武,包括曹操在内,不懂将军意图。
为什么命人将袍挂上刀头?
这时,关将军用力便将龙刀向上一挑,
这件绿袍腾空而起,这就名谓“三里桥挑袍”。
大家望着挑上去的绿袍,见它很快落了下来,
因为这时并无大风,加上绿袍是锦缎所做,是有一定的分量,
绝不会似纸张一样飘向别处。
落下来正好在云长的当头,衣领朝下。
这时的将军早将龙刀架好,
双手按住衣领,顺势象现在的大衣一样披上了身子。
然后对曹操双手彬彬一礼:“谢丞相了!”
关将军这种接受礼物的方式方法,真是难得见到的。
他本身穿着一件旧的绿袍,目前外披着一件崭新的鹦鹉色绿缎子战袍,
红脸下长须微微飘动。真是威风凛凛。
哪知晓,曹操见到此景,放声大笑,“”笑个不停。
一面对着文武,连声地说:
“列公,关将军言出如山,真是言而有信。
他是古今唯一的大丈夫。大家要相信将军的说话,他从无半句虚言。”
说完这番说话,又是大笑起来。
曹操这种表现,不要说两套文武摸不着头脑,
即使关将军本人也莫名其妙了。
记得在关将军到曹操处不久,丞相见云长穿的绿袍已经陈旧,
就问将军身材长短,绿袍的尺寸,关将军从实相告。
不数天,曹操送给关将军一件新的绿袍。
这名谓“赠袍”。云长谢过曹操收了下来。
丞相叫他当场穿它一穿,是否合适?
关将军将袍罩在外面,确是配身。
不料一到明天来见曹操,
孟德见云长将自己送他的新袍穿在里面,外面罩着旧袍。
曹操问他,说关将军你何必如此节俭?
只管将新袍穿着,今后我再送你新袍。
将军回答曹操说,请丞相明白,新袍是你丞相所送,
旧袍是我家大哥所做。
我将旧袍罩在外面,见袍如见皇兄。
曹操听完闷闷地一气,脸上流露出不乐的表情。
云长见到如此,知自己言太过份,因此回答曹操说:
关某有朝一日,得到皇兄的消息,
在临行之时,便将你丞相的绿袍穿在外面,以表关某之心。
当时,曹操认为云长是打我一个招呼。
不料,今日我又赠袍于他,他竟立即将袍披在外面,
说明关将军处处地方说到做到,真是言而有信。
因此他放声大笑,感到脸上飞金。
所以对两旁文武说了这一番没头没脑而只有他自己知道的话。
其实,或许是关将军无意的动作,因为挑袍是为了防止刺客,
但接受了绿袍一时很难拿着,只不过是顺势披上而已。
这是象讲话一样,真叫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世界上是有这样的巧事。
所说曹操处处爱慕云长,所以他这种想法也是非常自然的。
正在彼此欢乐之时,突然云长耳闻一-片杀声。
抬头望去,从皇城方向赶来一彪人马,也不知是哪位大将。
不管是谁,云长马上红脸变色,以为曹操奸诈多端,
表面上送金送银,还赠绿袍,
其实缠住我的身子,暗中早有布置,命上将带兵前来会战于我。
这时的将军恨不能将披上的战袍丢到曹操面前。
但是想我已谢过了你,这件袍已经属于我的了。
不管怎样,只要知道你曹操不怀好意,今后再与你算帐!
所以,对着轿中的曹操一手撩须,一手用两指指着他,用严厉的声音说了一句反话:
“丞相,你好?!”
这声好,就是不好!说罢,云长圈马下了三里桥。
直向前方奔驰而去。”
曹操被关将军这种突如其来的表情弄得莫名其妙。
收住笑声,他还没有发觉后边来了人马,
只以为两旁文武不知哪一些人定然在议论关将军的不是,
一定被云长听得了,所以弄得不欢而散。
曹操问两旁文武:“关将军为何大怒而走?
关将军缘何悔恨?你们可有说话被他听得?
众人想着,别说我们讲笑话。连屁都没有放一个。
到底怎么一回事,
大家都不知道。
其实,后面来的不是别人,乃是曹操的右护卫许褚。
因为他正在校场操兵,不知曹操送行。
等到回来交差的时候,听说云长冀州寻兄,
丞相前去送行,许褚问可有上将保护,
相府手下回答说,大将去了很多,但是武器都没有拿。
所说,许褚是有勇无谋的匹夫。但他一片忠心于曹操,
认为红脸去寻刘备,今后是丞相的冤家,
不要将丞相伤了性命!我是他的护卫,应该前去相救,
所以带兵一千,他算好心赶来营救。
其实被你弄得云长误解而跑。
现在许褚见丞相无恙,而见到关云长拍马而逃,认为关将军见他害怕。
哪知道,云长连你人都没有见到。
许褚感到救丞相有功,停住了人马,
来到曹操大轿跟前,见过丞相:
“丞相,小将搭救来迟!”
曹操正在盘问之时,回头见到许褚,方始恍然大悟!
分明为了你许褚赶到,激怒了关将军。
最怀恨的是,我曹操被关将军当作设下的圈套,
存心陷害于他。
这事情一时很难讲清。
将军已带怒而去。丞相这对耐足了心头怒火,问着许褚:
“仲康到来何事?奉谁人之命?”
许褚:“小将恐怕红脸要杀你,特来相救。我是未奉将令。”
曹操:“匹夫!谁要你来闹事?你可知晓,关将军被你弄得恼怒而去?
你敢私出皇城,该当何罪!?”
皇城不可私出,人马不可私调。
就凭这两点,许褚已经保不了命。
听完丞相的责备,他立即滚下了马来,在桥前请罪:“末将该死!”
许褚想我是一片好心,相反要送去脑袋。
丞相怪我恼怒了红脸,许褚心中不服。
心想,你把姓关的看作你的老子一样。
但他不敢多说,只好连连请罪。
曹操命手下将许褚绑了起来,方始带领文武和一千三军,
押了许褚回进皇城。
曹操出轿进相府升堂。文武两套齐集。
传令将许褚带上堂来。
问他:“可知罪么?”许褚服罪。
曹操下令:“将他推出去斩了!”
两旁文武讨情,说:“他虽然有罪,但念他为丞相一一片忠心,请丞相宽恕了他。”
曹操命手下将许褚带了回来,罚他马营当差。
其实,曹操是警戒于他,使他下次不敢放肆。
虽说命他马营当差,其实没有两天工夫,
曹操假装马营巡逻,见到许褚,
问他:“在此何干?”许褚想,怎么丞相你忘掉了?
便答:“我在此马营当差。”
曹操说:“你下次再敢吗?”
许褚说:“不敢了。”
曹操命他:“随我而来。”
所说毕竟是心腹的护卫,只要一天不见到许褚,丞相就要惦记。
这样就算了结。
再说云长赶上前去,追上了皇嫂的车辆。
有的说:二二位皇嫂已遇到了黄巾抢劫。
其实在皇城外面,五关之内不可能有黄巾余党。
待等过了五关,渡过了黄河,确实遇到了很多的黄巾。
这事后面再提。
目前,将军把三里桥曹操送行之事向二位皇嫂回复了一-遍,
身上的绿袍命华吉折好以后放在芦轿车辆后的箱笼之中。
走不到多远,天将傍晚,
云长想连夜赶往东岭关,路上不便。
倒不如找个庄子借宿一夜,明日再走。
便对华吉一声吩咐:
“华吉,前边观看可有村庄借宿一夜?对人须要和气。”
华吉允了一声,向前奔去。
抬头一看,离此不远有一座较大的庄子,
庄门口坐着几位乡里人在那里聊天。
华吉抢步上前,对他们打了一拱:“众位老大请了!”
几个乡里人,见来人是个马夫打扮,对人倒也和气。
便说:“请问你是何人,要问些什么?”
华吉:“我家主人是当今的关君侯。因天已傍晚,
欲在贵庄借宿一夜,不知可以吗?
乡里人听到关君侯到来,个个肃然起敬,斩颜良、诛文丑谁个不知!
这样的大人物,岂有不受欢迎?
要紧起身回答华吉:“很好很好!你去回复关君侯,这里可以住宿。
我们马上去禀明庄主!”
华吉回来禀明主人。乡人报进庄去。
此庄名叫胡家庄,员外名叫胡华,心地善良,生下一子一女,一子名叫胡班,
现在荥阳关上,为从事之职,
是个文武双全的步将。一女今后是云长的夫人。
胡华得报君侯到来,感到贵客临门,真是小庄的荣幸。
要紧出庄门迎接。这时云长已到。
胡华:“闻得君侯驾到。小佬尚未远迎,请君侯恕罪!”
关羽:“关某路遇宝庄,欲思借宿一宵,未知能否?’
胡华:“君侯大客套了。小庄简陋,唯恐招待不周,请君侯原谅!”
关羽:“何必客套。要吵闹你一宵了。”
云长下马。华吉将马带过饮水喂料,家将扛过龙刀。
自有乡里人料理一切。
胡华见到两部芦轿车辆,问君侯:“请问车辆上是哪几位?”
关羽:“乃二位皇嫂!”
胡华一听就明白,原来是刘备的家眷,
要紧回头对乡里人讲:“来来来!速速叫老妻出接!”
员外夫人赶来迎接,陪同两位皇夫人,进得内室安置。
车辆推进了在去,员外前边带路,领云长到了草厅之上。
立即摆酒陪同君侯畅饮。
当然在乡下没有山珍海味,但是粗鱼大肉烧得也很可口入味。
云长与员外坐定之后,
胡华先问将军:“闻得君侯斩颜良,诛文丑,名闻四海。
今能相见,小佬真是三生有幸。
不知君侯今日从哪里而来,明日往哪道而去?”
关羽:“关某闻得皇兄在河北冀州,保二嫂冀州寻兄。”
胡华听完,对云长看看。你真了不起!
他想,从此地到河北冀州,足有千里之遥,可称谓千里寻兄。
便说:“君侯真不忘桃园弟兄之情。小佬佩服之至!
关羽:“请问员外大名。
胡华:“小佬姓胡名华。”
关羽:“一向在此么?”
胡华:“祖上传些田亩,一向在此耕种田园。
关羽:“家中还有何人?”
胡华:
“一子一女。”
关将军一听,想佬佬很有福气,子女双全。
关羽:
“令郎现在何处?”
胡华:“现在荥阳关为从事之职。
关将军想,一个乡里人的孩子。能在官场做事,倒也不容易。
胡华:“请问君侯,可要路过荥阳关?”
云长想,不要说荥阳关,我要离开曹操的地界,
五座关厢,一座也不能抄过。
关羽:“必须路过。”
胡华:“那君侯少坐片刻,小佬去去就来!”
胡员外到里面,很快写好一封给胡班的书信,回了出来对关将军说:
“小佬有书信一封在此,费心君侯带在身旁,
到得荥阳关遇见小儿,诸君侯交付于他。费心!拜托!”
云长想,不要说在你庄上吵闹了一夜,
即使路过,这也应该相助于人。
谁知道,就在这封信上,你关云长才能活命。
这事后书再提。就这样,关将军和皇嫂、马夫、家将等,在庄上安息了一夜。
到明朝员外挽留。云长说,“已经吵闹了,寻兄心切,下会有期。”
哪知晓,今后是翁婿关系。
关将军出庄上马提刀,皇夫人上车,员外相送三里,一躬而别。
家将推动车辆,华吉紧紧跟上,离胡家庄直往东岭关。
路上又足足走了一天。
天将傍晚,远望东岭关高大城墙,君侯在马上暗暗思忖。
想我数次过得五关。守关将皆是一面迎接,一面相送。
不知今日如何?你正在想着,东岭关的太守已经得报。
探子飞马进城,在街门口丢鞭下马,飞报上堂。
东岭关守将名叫孔秀,听得大堂击鼓,匆匆出来。
他今年四十余岁,所说五关上的太守都是文武全才,
孔秀善用四十余斤重的一口三尖两刃刀。
孔秀:“本太守孔秀,奉了丞相命,保守东岭关。
谁人击鼓?递速报来!”
探兵上堂禀报:“报太守,关将军到冀州去找刘备,不别而行,
已将近此地关厢,请太守定夺!”
被你一声“不别而行”,
五关六将就死在你这一句话上。
因为五关上,曹操早有规定,
任何人要有曹操的命令,才能过去。
因此,孔秀要阻挡关云长,但是被关将军杀了他。
下面的关厢更其误会,所以造成逢关阻挡,逼得关将军逢关斩将。
实际是,这个探子,没有完全探明。
现在,孔秀命探子退出。
吃丞相的饭,当然按他的命令办事。
明知关将军本领高强,只是不可回避的,真所谓责无旁贷。
立即点兵三千,整顿盔甲,上马提刀。
出了东岭关,排列旗门,等候云长到来。
关将军在马上早已见到,见太守己在城外,心想是否赶来迎接。
仔细一看,与往日不同,要是真的来迎接于我,应该飞马赶来相迎,
为何手执兵器,气势汹汹?更不需要旗门设立。
关将军还没有料定之前,最要紧的是二位皇嫂,
立即传个车辆停下,命关西汉、马夫随后保护。
“待我上前去问来!”云长提刀赶了上来。
孔秀见到关将军,装得并不熟悉的样子,
开口便问:“前面来者是哪一个?
云长一听,就感到奇怪!连我都不认识?
分明是来阻挡。但云长在这时,根本不想动武,更谈不上杀死他了。
便将龙刀架好,回答孔秀:“前边太守听了,来者便是关某?”
孔秀:“原来是关君侯。”
关羽:“正是!”
孔秀:“请问你从哪儿来,到哪儿去?”
云长想,我要过关,应该讲给你听。
关羽:“自闻家兄在冀州,保二嫂冀州寻兄!”
孔秀:“足见将军不忘弟兄之情,本太守佩服!’
关羽:“说得太好了!”
孔秀:“那君侯你可要过关?”
云长想,这句话是多余的。不过关,难道叫我飞过去吗?!
关羽:“立即过关!”
孔秀:“那请问君侯,可有路凭吗?”
关羽:“路凭?”
关将军想,我前几次过关,从来未听见过要什么路凭!
关羽:“何谓路凭?”
孔秀:“丞相的命令,不论何人过得关厢,定要路凭。
没有路凭,谁都不能过关!”
关将军想,既有这样的规定,应该照规章办事。
常言道:有理不可灭,无理不可兴。
但不过前几次为何不问我拿取路凭?
关羽:“太守言之有理。但请问太守,
关某前几次过关,缘何不要路凭?
孔秀:“君侯说得对!前几次丞相早有命令。
今天,没有接到丞相命令,应当要问你拿路凭!”
云长想、此番我大概要紧跑,曹操忘了给我路凭,也没有提前来得及通知你的。
我若知道要此路凭,在三里桥的时候,早向曹操讨取一张。
料他定然给我。总之说来,是我的不是。
云长一向是讲道理的。再说事虽如此,也要见机行事,
我不是一般可疑的人,你太守对我也熟悉,
在这种地方也能放宽一点,但是我也应该打个招呼。
关羽:“关某临行匆匆,忘了问丞相拿取路凭。
请太守容情,放关某过得关去,感恩非浅!”
孔秀对关云长看看,心想,你倒说得便当,事实上你已经不是这里的人了。
而且探马说你是不别而行,说明你是偷偷离开皇城。
那对你有什么客气,对你实言相告:
“君侯你听了,没有路凭谁都不能过关!”
云长看他铁面无私,望到天色渐降夜暮。
回头见到车辆上的二位嫂嫂,心中已经吊起了怒火。
但是为了二位皇嫂,一时耐下心来,让我再来添几句说话:
“太守,你要知道丞相在三里桥送行,关某堂堂而去。
一时失带路凭,太守切莫怀疑,况且有二位皇嫂在后,请你容情三分!”
所说,关将军对你这样说,你孔秀面子已经好算大了。
俗语说,这个家伙是来讨死!一点也不会随机应变。
相反对云长后面两部车辆一看,车子上是刘备的家眷。
他心存坏意,面带奸笑,回答关将军:
“啊,原来有两位皇夫人在一起。
那好吧,君侯你定要过关,请你先走一步,
将两位是夫人留在关厢,待小将命人到皇城,
见了丞相,拿了路凭,再送两位夫人过关!”
关将军听到这里,心想,我就为了急需过关,所以恳求于你。
有得你去向曹操拿路凭,难道我不会去拿吗?
再说我是保皇嫂,你怎么叫我一人先走,把皇嫂留在此地,
你这是何意,不是心存不良吗?
照你这样讲,我即使到了冀州,有何面目去见大哥?
将军想到这里,怒火冲天,感到自己仁至义尽,
看来不动武是不能过关的了!
心想,曹操啊曹操,我顾不了你的大将了!
因此,关将军并不对他多言,把脸一板,只说了一句:
“太守莫非马前阻挡关某?”孔秀一看就明白,知道关云长要动手了。
但是他自以为有打算,我能够胜他最好;
万-不胜,我可逃进关厢,闭关镇守。
看你姓关的怎样过去?这狡猾的孔秀,嘴上还说得好听:“小将怎敢阻挡!”
关羽:“不必客套,放马便了!”
孔秀:“君侯定要动手,那小将只得奉陪了!”说罢,这家伙提刀冲了
上来,对云长当面就是一-刀:“君侯看刀!”
所说,你岂是将军的对手!
特别守在第一关,是在内地,因而他的本领很平常。
云长早将龙刀钻子,点上了他的三尖二刃刀的刀头,
只听“当”的一声,孔秀的兵器早已脱了一只手。
可称谓“门户大开”,哪里来得及圈马而逃,
被关将军甩转龙刀,已经砍中了他的腰间,尸分两段,滚下了马背。
云长收住龙刀,对着孔秀死尸一望,心想,你这家伙太不知趣了。
旗门曹兵见得太守丧命,顿然乱了起来。
关将军飞马上前,但是他龙刀只杀大将,从不伤其一兵,只是命令他们:
“三军不必惊慌,只管前边开放关厢。’”
太守一死,群龙无首,谁敢阻挡!
奔向前去将东岭关大门敞开,一齐跪下,口中高呼:
“迎接关将军!”“迎接将军啊”
关将军回马过来,一声吩咐:“家将们,推动车辆过关!”
家将推了车辆在前,很快进得关厢。
其他关西汉与马夫华吉跟随后面。
关将关,略停一会,两位皇嫂等,
将刚才关厢中带出来的干粮热水,大家饱餐了一顿。
因为杀了太守,不便在城关附近逗留,只得保着皇嫂连夜赶路。
除了两位夫人能在车辆中打个瞌睡,其余众人与关将军一样,
双眼都没有闭上一闭。为了能早日见到皇叔。
个个人不停腿,车不停轮;
云长马不停蹄,直奔第二座“洛阳关”而去。
此地东岭关,自从关将军一走。
要紧料理孔秀的死尸,一面写信告急曹操,
不知曹操接信后怎样,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