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等陈震送信去后,他感到万一云长一到,总非道理。
到了冀州,弟兄很难脱身。
再想一想,让我设法先离开此地,赶去黄河渡口等候云长。
见到兄弟后,我就对他说明原因,弟兄双双再去打听张飞的下落。
这样才能再图谋我的大业。
但是怎样脱身呢?--时想不出个办法。
你还在考虑之间,袁绍准备退堂,突然有手下人从外面报来,
说袁侯,外面来一人,据他说乃是从西川峨嵋山到此。
此人姓邓名芝,字伯苗,前来拜望你袁侯。
刘备在旁闻听此事,打断了他考虑脱逃的思路,
想到邓芝此人,我早就慕名,听说此人西川名士,
懂得天文、地理、人和、兵书。据说,还能呼风唤雨,移山倒海。
过去,曹操也曾经命人去相访过他,但不见此人出川相助。
今日怎样突然到来?莫非是袁绍他独霸河北省,有了七十万军马,
所谓势大滔天,所以不请,他也亲自登门。
照如此看来,有本事的人,大多数是锦上添花的。
俗语说:都是势利之人。
象我刘备,即使对他们叩头求拜,恐怕他们也不会理睬的,
主要我是太穷了。
今天倒要看一看,名望颇高的邓伯苗先生,到底是怎样一个人!?
袁绍一听邓芝到来,一想,我过去也命人进川访过多次,讯息全无。
今朝不请他亲自登门,真是双喜临门。
刘备将两个兄弟赔偿于我,这是一喜;
现在来这天下名士,岂不是双喜也!
俗语说:运来推不开。其实你是倒楣一齐来。
袁绍要紧命手下人,请邓芝进见:
“来,快跟我有请邓先生!”
大堂两旁文武,也都聚精会神看这个邓先生。
无多片刻,只见外面手下人高喊:
“邓先生到!”大家一看,
此人八尺身材,脸如白玉,两条剑眉,
一对俊目,圆蛋鼻,唇红齿白,两耳福福,
腮下三缕清须,约摸三十余岁。
头戴道巾,身穿道袍,腰束丝带,挂上一个葫芦。
俗语说;葫芦里卖什么药?连他自己也不知道。
足上一双粉底乌靴,肩背一口宝剑,飘飘然似神仙一-般,踏了上来。
众人和袁绍见了一原来是这样-一个邓芝!
名望虽大,相貌端正,其他也无两样。
唯有刘备坐在旁侧,见到来者不是邓芝;
既然刘备没有见过邓先生,
何以说他不是邓芝呢?
因为:第一点,他的打扮是道家服式;
第二点,宝剑背在肩上,悬着葫芦;
第三点,说从峨嵋山来。
除此之外,不管他的长短身材,举动行为,年龄相貌,都象我手下的文人,
姓简名雍,字宪和。他本是我玄德同乡人。
总之,象得不可再象了!因此,刘备用双目盯住此人,
希望他目光与我相对一下,我可以在眼光上暗暗询问一下。
谁知这位邓先生,目不斜视,直到袁绍面前,一躬到底:
“袁侯在上,贫道见袁侯有礼了!”
袁绍满面笑容,直立地立了起来。
袁绍:“邓先生,请少礼,孤家尚未远接,在此还礼,
请不见怪!来!摆座位,邓先生请坐了!”
堂上手下人在袁绍左面摆好一只座位,
邓芝谢过袁绍坐了下来。
这时的袁绍如获珍宝,要紧对邓芝说话:
“邓先生,以往孤家命人相请过你多次,可是从未见到你。
今天,不知你怎样会到冀州来,倒要请教!”
邓芝:“前番多蒙袁侯器重。
但是要知道,那时候,贫道在师父跟前学练本领。
所以未曾到来。此番,我家师父夜观天文,见黄气聚于河北,
说你袁侯要成大业。
因此命贫道下山,前来相助袁侯,共成大事。
袁绍一听,原来是你的师父,
从天文上看出来,说我要成天下了。
袁绍想,的确,刘备写信关云长,
只要他们弟兄二人一到,我有了天下无敌的勇将。
现在再加上你邓芝这样的大文才,
可称文武皆全,再不成事也没有日子了。
其实,你再不完蛋,也没有日子了!
袁绍:“原来如此,那真是孤家的洪福。
不过,请问先生,你在师父跟前学到了什么本领?”
邓芝:“回禀袁侯,贫道不但懂得天文地理,兵书战策,
还学到呼风唤雨,移山倒海,阴阳论算,尚能飞剑。”
袁绍听完,心想你本事大到如此地步?
对他背上一口宝剑看看,看来他最小的本领就是飞剑。
这种人才,莫说从未见过,听都第一次听到。
右面的刘备一听,心中想,不是简雍了。
简雍虽然胸有大略,但是按照现在这种本领,简先生是远远不及他的。
但是看他的坐相,与谈话的声音,与简雍毫无两样。
世界上难道有这样象的吗?
你说他是简雍吧,他为何冒充邓芝?
来袁绍处干些什么?
这时的刘备正是难乞其详,只管听他们谈下去。
所说袁绍感到邓芝说的本领太多了,也太大了!
心中有些不信。
因此开口直言:“邓先生,你的本领真有这么大,这么多?
孤家倒要领教领教!”
邓芝听见袁绍说要领教,心中一怔,对着右面的刘备,用眼梢一瞟。
心里想,我是要想来救你的。
现在这个家伙要领教,看来与你一起要老掉。
然而邓芝非常镇静,开口问袁绍:
“请问袁侯要吩咐什么?”
袁绍想,你花头实在多,问你天文地理?
看来这门知识,世界上懂的人多,显不出你绝妙的本事,
一想命你呼风唤雨,便说:“邓先生。孤家要请你来一下呼风唤雨。
邓芝想,莫说呼风唤雨不会,
我连自己看都也没有看见,怎么办?
答应了再说。
所说跟了刘备遇到的危险特别多,因此胆子也特别大,
一点也不懂,竟敢答应。
但是他心里想,因为大家不懂,
我可以装模作样,摆足架子,反反复复要这样,要那样,
弄得你袁绍头疼脑胀,使你感到麻烦以后,由你自己来回绝我。
所以非常大方地允了一声:“遵袁侯吩咐!”
邓芝还未提出条件,袁绍要紧喝住:“先生且慢!”
袁绍想,“天地”二字最为大也!
我无事端端呼风唤雨,不要恼怒了老天,
若是把风雨呼来,不要风吹个不停,雨下了不完,
成了大灾,这太危险了!
所以他叫住邓芝。
心想,倘若叫他飞剑吧,我就坐在他的旁边,
剑是没有眼睛的,不要先飞去了我的脑袋,又太危险了!
再想,最好是规模不大,人也不死,但是也能看出他的本领大小。
一想有了!他说会阴阳论算,这不妨碍什么大局,但是叫他算什么呢?
叫他算我活到几岁死?一百岁、一千岁由地乱说,要死了才知道。
那么叫他算两旁文武,是张三或李四,又不妥当,
因为我的手下文武,大都是河北有名之人,这算不得他的本领。
他回头看到刘备,心想有了!
刘备虽穷,是个当今的皇叔,他的身价不小,
天下人万万料不到,堂堂的皇叔去求乞到我袁绍的手下。
何况你从西川远道而来,从未见过刘备,
我叫你算一算,他究竟是哪-一个?
若然你能算出,说明你确有本领。
袁绍想定,回头对邓芝,指着刘备说:
“邓先生,费你的心,算他一算!是哪一个?”
邓芝对袁绍看看,
你这个人象不吃饭一样的,叫我算别人死路一条。
叫我算他,不全在我的腹中吗?
当时的刘备还是当他邓芝。
听到袁绍命他算我是哪个,
皇叔想,你不要小看于我,看你算得出否?
因此坐得毕正,由他去算来。
邓芝允了一声,做功很好,用右手扳着指头,好象在推论阴阳,
其实象手牵疯一样。无多片刻,口答袁绍:
“袁侯,请你不要看他不起。”
袁绍:“他是哪-一个?”
邓芝:“他乃是孝景皇帝之玄孙,堂堂正正的皇叔,
姓刘名备,字玄德。”
袁绍听完连声称赞:
“有本领!有本领!说得一点也不错。他是刘皇叔。
孤家又要问你,既是皇叔怎么会到孤家这儿来?
邓芝对袁绍看看,心想,怎样来我岂有不知,
只有吃了败仗逃来的,假装又扳动指头,继续推算:
“啊呀,袁侯,贫道明白!
算得刘备徐州兵败,特来冀州安身。”
袁绍:“对完全不错,真有道理!”
袁绍想,只要一样本事好,大概你所说的本领都不错。
你哪里知晓,除此之外,什么都不会!
刘备在旁一听,一想此人确实有道理,
果然连我这个穷刘备也算了出来。
只见邓芝继续对袁绍说:
“袁候,我还能算出刘备心中在想些什么?
袁绍一听,心想,好极了!
我倒要请你算他一算,刘备吃饱了饭,
一天到晚不知在动什么脑筋?
要紧说:“好极了!费心先生,算他这么一算。”
刘备一听,心中慌张。
一想,我虽然写信云长,要他来投顺袁绍,然而是欺骗于他。
目前,我想设法逃遁,万一被他算了出来,那是性命肯定不保!
所说刘备欲被杀过两次,他似惊弓之鸟,
凭他镇静,脸上却已流露出惊色。
有心人一看便知。
邓芝对着袁绍说:“袁侯,刘备他要逃遁了!”
袁绍:“怎么?他要走了?”回头对刘备一看。
皇叔本来受惊,被你这一看,
越想做得镇静,越是手足无措,不知一时说些什么好。
心想,我与你邓芝无仇无冤,
为何今日一到,就一言道破我的心机,
岂不是要我刘备之命?
想到这里更其慌张。
袁绍一看便知,但不明白刘备为何要逃。
袁绍:“请问邓先生,你再算他一算,他为什么要逃跑?”
邓芝:“贫道算出他的二弟云长,连斩袁侯两将,
明说将云长赔偿于你袁侯,
其实他心中不愿,因此暗暗欲想逃遁。”
刘备想,这个家伙倒确有道理,
全部被他算了出来,吓得一言不发。
那时的袁绍,感到刘备实是可恶,
一声吩咐:“来!既然刘备要逃,那就把他杀了!”
刘备想,刚刚活得性命没有多久,又要死了。
旁边的邓芝立即喝住袁绍:“袁侯,且慢!”
袁绍:“邓先生,怎么样?”
邓芝:“你若然杀了刘备,关云长是不会来的,
相反同曹操杀来,冀州招灾!”
袁绍:“那你看怎么样?”
现在的袁绍,一切听从邓芝的了!
邓芝:“袁侯,以我看来,请你命人将刘备紧紧看守,
不要被地逃跑了。
这样,待等关云长来了再作定夺,你看如何?”
袁绍一想,对!他立即拨令在手,
对大将班中一看,喊一声:“高平、高槐听令!”
从大将班中踏出高家弟兄二人,到袁绍虎案前:
“袁侯在上,小将等在!”
袁绍:“孤家付你将令-枝,带兵五百,
刘备到东,你们到东;
刘备到西,你们到西。
刘备在公馆里,那你们把公馆团团地包围,
把他看守起来。
要是被刘备跑掉,那把你们二人的首级来见我。”
两将接令,旁边的刘备一听,照这样再也无法逃走了。
你听,到东到西有两将与五百兵看守于我,真是插翅也难飞了!
袁绍一声令下退堂。
文武退堂,高家两弟兄到外面点兵五百,然后等刘备出来。
袁绍招呼一下邓芝,请他到内室去吃酒。
说罢,袁绍先走一步。
这时的刘备见四处一时无人,
而且见到这位邓先生也站了起来,他准备向内室走去。
刘备见他的背影都象简雍。
皇叔想难道世上真有这么象的人?
他究竟是不是简雍?
让我乘这空隙之际。上前去暗问一下。
所以刘备要紧抢步上前,走到了邓芝的前面,一躬到底:
“先生,备此有礼了!”礼毕,立即站起身来,走到邓芝身旁,
在邓芝耳旁轻轻地说了一声:“面熟得很呀!”
不料,这位邓先生架子非常大,
立即对准刘备面孔一板,用两个指头对着皇叔一指,
开口“哎一-”地一声,“什么面熟不面熟,从不认识!”
说罢,咳嗽-一声,拂袖而去。
刘备退下两步,心中闷闷的一气。
想我人虽穷,毕竟是个皇叔。即使你真的不熟悉我,
那对你彬彬一礼,说一-声面熟,我想也错不到哪里!
你竟对我“哎一一”地一声,当我鬼一般。
再想,事到如今也就算了,只怪我自己不争气。
待二弟云长来到再说吧!
当然,袁绍对邓芝好好地安置下来,服侍于他,
更重要的每天在等待着关云长的到来。
再说,云长自斩了文丑之后,跟曹操回归许昌。
数天之后,有一日他正在与曹操饮酒,突然从外面送来了一封告急信。
曹操认为又是袁绍命大将为文丑报仇。
谁知接过来一看,却是黄巾强盗杀进了汝南,斩了县令,
占领了城关,所以来告急。
三国之前,有以张角三弟兄为首的黄巾党
一时势大齐天,布满各地,都是张角的同僚。
张角自封为天公将军,欲思推翻大汉天下。
过去曾被各路诸侯纷纷而起,扫除黄巾。
刘、关、张就是在当时为扫黄巾,重兴汉室,因此在桃园三结义。
后来张角弟兄三人,被刘、关、张所灭。
但是,张角的余党还是布满四方,到处造反。
现在曹操得报,心想汝南虽小,是我之地,
因命人去扫除乱贼,保守汝南。
在旁的云长,听说汝南被贼所吞,
心想,我虽在黄河诛了文丑,不仅保了你曹操之命,
而且解除了黄河一带的危险,可以对你待我所谓之情,
补报得干干净净。只要大哥的信息一得,我可立即动身。
但乘还未得讯之机,能多为你曹操干一些事,
那临走时更是无牵无挂,尽可理直气壮而去。
想到这里,云长对曹操说:
“丞相放心!蟊贼作乱,我关某领兵前往,
扫除贼寇,复取汝南,丞相意下如何?”
曹操听到关将军要去汝南,立即同意。
事实上他不怀好意。以往他不要云长去立功。
现在知道,关将军早晚要去寻找冤家刘备,
而且他立下的功劳,远远超过我往日待他的情义,
当然也无法拖住他了。
一旦他们弟兄相会。
总是我曹操心腹之患也!
现在你要去汝南剿匪,曹操深知黄巾余党也不好对付,
他们为了与张角报仇,什么事情都会干出来的。
再说云长本领虽强,是个忠厚诚实之人,
往往容易上当钻圈套,希望此去汝南,
你被黄巾余党杀死。
这也好比治愈了我曹操一半的大患。
因此,命关将军带兵三千,而且说得非常好听:
“请将军复取汝南,老夫感激万分。回来与将军庆功!”
云长以为堂堂当今的汉寿亭侯,扫除黄巾反贼,
这三千人马足够的了!
所以接令辞别曹操,回转将军府。
命人隔夜先点好三千兵马,准备明天出发。
一面进中门,见二位皇嫂,说明关某奉曹操之命,
来朝去汝南剿贼,问二位嫂嫂有何吩咐。
两位皇嫂也非常敬重关将军,
完全知道他是为了我们二位嫂嫂,
暂时委屈在此。
云长始终如一,敬重两位嫂嫂如敬重他大哥刘备,
二位嫂嫂现在听说云长要去汝南,就嘱咐二弟,
要云长去打听一下皇叔的讯息,
愚嫂在此度日如年,
希望能同皇叔早日相会。
云长说:“遵二位皇嫂吩咐!”说罢,退了出来。
到来朝,带着华吉与二十名关西汉,领兵三千,离开许都。
穿过五关,渡过黄河,路上迅速,
没有几天工夫已近汝南城,
离关二十里路,天已傍晚。
云长想,黄巾党无恶不作,
倘若连夜到得汝南,恐怕命人前来行刺。
常言道:明枪不怕,暗箭难防。
所以下令安下营来,准备明日一早开往汝南。
吃过晚饭后,云长独坐在中军大帐,
因为时间尚早,要想看过几段《春秋》再行安息。
尽管关将军《春秋》不知看了多少遍,
但是每看一次,有不同的滋味。
所以后世人将关云长读《春秋》传为佳话。
马夫华吉,捧龙刀站在云长背后,
尽管他不识字,也要看《春秋》。
怎么看法呢?
他看的是这一张大字多,那一张小字多,
在旁数着大小字,或多或少,照样有趣。
二十名家将分立在两旁,大帐上灯烛辉煌。
正在那其间,忽听营外一声哕唣,
云长立即放好《春秋》。
手下小兵报到面前,说明营前拿到奸细。
云长想,黄巾果真厉害!我离此二十里路,
他们胆敢连夜前来动手!云长传令将奸细押上帐来,
不一会弟兄们将-一个人推到了将军的面前。
云长见他是一个客商打扮,命他抬起头来。
关将军用凤眼对此人仔细一看,立起身来一言不发,
一声咳嗽,掉转身躯走进青帐。
不一会儿,华吉跟了进来,问主人:
“主人。缘何无言,退进青帐?”
关羽:“你与我将来人仔细看个明白,便可知道了!”
华吉想,我方才没有仔细看,
现在复返回到大帐,对绑着的客商详细一看,
华吉笑了出来:“哈哈!原来是你,请不见气!快请起。”
一面扶起来人,一面为他松绑,请来人到青帐去见将军。
那究竟来的何许人也?
原来是刘备手下第一位大夫,名叫孙乾。
现在孙先生进得青帐来见云长:
“君侯在上,下官有礼!”
关羽:“关某还礼了!”
云长立即请孙乾坐下。
关羽:“请问孙大夫,怎样半夜三更来此大营?
你一向在何处?请教了。”
孙乾:“关君侯,说来话长,
自从当年徐州兵败,同皇叔、君侯等失散之后,
一直飘荡四处,寻找皇叔,
不久以前,路过此间汝南城外。
遇见黄巾强徒,把我劫持上山。
但闻听得我是皇叔的文人,并不杀害于我,
相反十分优待,因为这两个大王,虽然是黄巾的余党,
但他们性格善良,常要投奔皇叔。因此叫我在山,上做他们的军师。”
关将军想,你倒很吃得开,在山上做还你强盗军师。
问他后来怎样?
孙乾:“后来听得附近有座汝南城,我想把他夺取下来,
今后遇见皇叔,可以有个安身之处。
因此我命这两个大王,
一个叫刘辟,一个叫龚都,
带些小喽哕改扮百姓混进城去,
到后来里应外合把座汝南城占领下来,将县令杀死。
今天突然闻得你关将军前来攻城,
刘、龚二人听说你君侯到来,急得坐立不安。
我对他们说:只管放心,让我亲自去会见关将军讲个明白。
因此我一吃晚饭,改扮成一个客商,
来到你君侯大营,还来不及讲明,
曹兵当我是奸细,把我捉了起来。
我想,在曹兵面前不便多说,现在见到你君侯,我便放心了!”
关羽:“原来是你公侯,早知道自己人,我也不来了。
现在怎么办?要是动手打,这汝南今后是我大哥的安身之处;
要是不打,怎样去回复曹操。”
孙乾:“这桩事,请君侯慢一慢考虑。
首先要请问君侯,皇叔的消息你可得到否?”
关羽:“至今尚无下落,你可知道否?”
孙乾:“不能怪你将军,常在许昌,消息定然被曹操封锁。
皇叔的消息,下官早已得到!”
云长听说有了大哥的消息,喜形于色,要紧问孙乾:
“请问公侯,我家大哥现在哪里?”
孙乾:“在河北冀州袁绍军中!”
关将军听到这一句,顿时一怔,
心中觉得自己闯下了大祸,
还来不及问孙公侯,孙乾继续对将军说:
“下官听说,颜良之军是皇叔说得袁绍出兵的,
欲借袁绍之兵力,复徐州之仇;
颜良杀得曹操免战牌高悬。
不料,你君侯在白马坡前,飞马斩去了颜良。
败兵回转冀州,回复了袁绍,
那袁绍将此仇恨集中在皇叔身上,就将皇叔推去问斩。”
云长听到这里,红脸陡然变色,
忘形地说一声:“大哥危险了!”
孙乾:“请君侯放心!皇叔真会随机应变,
竟说得袁绍没有杀他。”
关羽:“好险!”
孙乾:“这倒还不算,危险的事还在后面,
即是文丑出兵,来到黄河为颜良复仇。
也正在取胜的时候,耳闻你君侯二次杀来,接连将文丑诛去。
那败兵退回冀州,袁绍再次怒杀你家大哥。”
关云长想,你这个人讲话,真会兜圈子,明明大哥已死。
你还要哕苏一番。这时,云长凤眼中早已流下了热泪,
哭一声:“啊呀,某真该死!”
孙乾:‘
“请君侯不必悲伤!”
云长想,桃园弟兄义重如山。
今天,相反我这兄弟害去了大哥,岂不伤心!
孙乾:“皇叔真是洪福,凭他伶牙俐齿,说得袁绍仍旧没有敢杀他。
所以皇叔无恙,请君侯不必悲伤。”
云长一听,想你这个人,说话真蹊跷,我被你弄得哭笑不得。
所说一个人讲话,确有性格不同。
孙乾一直喜欢从头至尾,要详细地讲明,
因此下来到了“古城会”的时候,
他在张飞面前也是这样哕哕苏苏,
造成了张飞的误会,弄得弟兄大战一场。
并不是他有意造成事端,实在他说话太详细了。
现在关将军用袍袖拭了一下凤眼,
问孙乾:“大哥消息虽得,汝南又是你孙公侯所守,今后怎么办!”
孙乾:“君侯,今日可称是一大喜事,弟兄早晚可以相聚。
但事情只能一桩桩来。
我看你要能回去回复曹操,掩盖一下你带来曹兵的耳目,
只有两下串戏一场。
我当夜回去命刘辟回转山头,命龚都来朝在汝南城外,抵抗你君侯。
但是龚都本事平常,我看只有三等大将之能。
请你君侯在龙刀上,千万要留心!
不要伤了他的性命,更不能拿出斩颜良与文丑的手段来对付于他。”
云长想,你这个人真会说笑话。
关羽:“下来怎样?”
孙乾:“我命龚都与你君侯只打三个回合,
然后让龚都装作圈马而逃,逃进汝南。
请你君侯趁势追进汝南。将龚都赶出城去。
在表面上君侯已经为曹操复取了汝南。
主要请君侯回归许都的时候,
只能少留一些人马,假作守住汝南。
等你君侯一跑,刘、龚二人即可重返汝南。
这样一来,这座汝南城,今后尔等弟兄可以来此立足。
你也能在曹操面前交差了。再说,我回去布置停当,
明天一早我亲自赶奔河北冀州,暗中去会见皇叔刘备,
请他在冀州等候将军。
讲明之后,下官再赶来许都复明君侯。
诸君侯在许都耐心等待。
只要下官一到,与君侯共去冀州,弟兄可相会了!
不知君侯怎样会在曹营中?
下官这个办法,君候看来好否?”
孙乾问到这一句,
因为没有知道关将军在曹操手下,到底怎样一回事,
以为他与曹操有料不断的事情。
将军听完,感到非常伤心!
我在曹操营中,连多年的同事都对我怀疑了,
只怪我斩了颜、文二将,确使人有这样的猜想,
我的苦衷应该向你阐明。
关羽:“公侯!你要明白,关某与皇兄桃园之义,
哪怕天崩地裂,将我分尸万段,永久不忘。
所说在曹操军中,乃是为了二嫂的平安,暂且栖身,
土山约过三事,未曾降曹。”
孙乾听完云长说这一番话,
心想,原来完全误会。
所以要紧立起身来,对将军一躬到底:
“足见关君侯的大义,下官佩服!”
关羽:“公侯,讲得太好了!”
双方谈到这个时候,可以说一切布置完毕。
云长立即传送几个小兵,对他们说:
“关某询问详细,他乃是迷失路途的客商,不得怠慢,
好好放他原路回去,切不有误!”
孙乾站起身来,对君侯望了一望,
跟了小兵出得青帐,回转汝南。
刘、龚二人,见到孙乾回来,要紧问他:“可曾见到君侯?”
孙乾把情况向他们讲-一个明白。
最后问他们:“你们两人中,哪一个先回山去?
哪一个与关将军交战三合?”
刘、龚二人说:“关将军把颜良一刀杀死,我们有多大的本领,
怎去与他战三合?”
孙乾说:“我已与君侯讲明,这三个回合是假的。”
刘、龚二人一听不死的,他们都抢着要与关将军交战。
为什么?
他们以为,颜良一刀被他杀死我们若能战到三合,
岂不是胜过了颜良!
即使败在将军手中,也能名扬天下。
孙乾看他们抢个不停,就说:
“你们应当听我军师之言,而且我早同关将军言明在前,
刘辟暂时回山,由龚都明天在城外,装作抵抗君侯,
只等战过三合,你龚都逃回汝南。
其实是领君侯进关,让他占领汝南。
等到将军一走之后,你们二人再去收回汝南,
等候皇叔到来,千万不可大意!”
刘、龚二人问孙先生:“皇叔何日到来,我们早准备投奔他。”
孙乾说:“天明之后,我立即去冀州迎接皇叔到此。
你们只管守住汝南,一切要当心!皇叔一到,自有你们的好处。”
两人想,从此可以弃暗投明,
当然非常乐意地接受孙乾的一切布置。
天已明了,孙乾收拾一切,带些银两赶往冀州,
暂且不提刘辟回山,龚都准备。
再说,关将军自从孙乾一走,从未有这样轻松,可称最为得意,
因为得到了大哥的下落,而且亦有了立足的汝南。
所以一夜未曾睡好。
天一亮,饱餐完毕,上马提刀,
带着三千人马,家将马夫等,离此兵进汝南。
太阳还未当顶,已到汝南城外,
抬头一看,龚都早已摆下阵势,
在马上提刀等候。
云长想:今日是来串戏的,对面的不是黄巾,而早已算作自己人了,
难免有几句要紧的说话,不要被曹兵听见,
回复曹操之后,对我走脱有所不利。
因此,相隔-段距离,就下令安下旗门。
云长点马上前,见对方马上龚都身材高大,
心想身大力不亏,孙乾怎说他只有三等大将之能。
再看到他手中的金刀,大约不到三十斤,确是平常。
龚都见来者关将军,红脸长须,龙刀上闪闪有光,不觉心中有些害怕。
虽然孙乾说过他早同关君侯谈妥,刀上是容情的。
但不要过了一夜关将军忘却了。
他想到这点,倒不如让我来暗中打一个招呼:
“呔!来者姓关,与我住马!”
云长扣马,装得也很象:
“前边蟊贼听了,关某前来,还敢马前阻挡!”
云长对他看看,意思不必多言,动手吧!
龚都:“姓关的,你可知晓刘皇叔在河北冀州,袁绍的手下?
你斩颜良、诛文丑,两次害兄,
忘怀了桃园结义,你真是个忘恩负义之辈!”
他的意思是不但与关将军讲明刘备在哪里,而且暗示我与你是自己
人,你刀上千万要留情。
云长一听,心想,你真是个匹夫!
在这里有什么好哕苏,喉咙又这么响。
你这番说话,肯定给后边的曹兵听到了。
云长回头一看,见自己旗门之下,
确有些小兵在那里交头接耳,明白他们已经听到了。
事已如此,曹操早晚要得讯,不必多说了。
关羽:“蟊贼擅敢胡言乱语,快放马交战!”
云长的马向他扫过去,眼睛对龚都一看,意思你快下手吧!
龚都见此情景,知道关将军完全明白,所以起手中金刀,
用足全身之力,向关将军当头劈去:“呔!红脸看刀!”
云长想,既然他本领平常,那我就用一半之力起刀招架。
关羽:“蟊贼且慢!”
你虽然只用了一半力,龚都还是吃不消,
只听得“当”一声,金刀甩了出去,险些脱了手。
云长心中暗暗好笑,这家伙确实不行,
要是正式交战,早已回手一刀,尸分两段。
就因为自己人,让他在马上身子坐稳,收转了金刀。
关将军方始再用三分之力,起龙刀向龚都拦腰砍去,喊了一声:
“看刀!”意思是请你要当心了。
龚都自以为非常得意,收转金刀勉强招架开云长的龙刀。
这样一-来一往,就称为一个回合。
两下兜转马来,继续交战。
无多片刻,已经打满了三个回合。
可是龚都还不圈马而逃,继续打下去。
三合、六合--连打了三十个回合。
关将军感到奇怪,昨日孙乾早已说明,只战三个回合,
为什么今天的龚都缠住不放?
明白了,他分明知道不会丧命,因此打个不停。
确实如此,龚都以为今天的便宜,
真是机会难得,不战他一百个回合,
我决不罢休!因为在关将军面前能战一百回合,
从此天下要称我龚都为第二名刀。
这个家伙异想天开,俗语说:
真是关公面前舞大刀!就是指龚都。
他一心派一个“蹿头”。
关将军哪里有时间来与你纠缠!
心里明白,不给他一点威胁看看,他是不会走的了。
因此,只等龚都一刀劈来,云长招架开他的金刀,
很迅速地将龙刀向他腰间斩去。
这时的龚都,还来不及收转金刀,他心里想,关将军难道你打昏了么?
这不是要我的命吗!?
只见关将军龙刀离他腰间不满三寸,突然将龙刀收住,
对龚都两眉倒竖,凤眼一-弹,红脸一板!
这意思是你再不跑,我真的要杀你了!
龚都这一吓非同小可,明白关将军他已经被我缠得心火了,
因此警告我,要我圈马而逃。
这时,龚都方始罢休,要紧圈转马头,装得很象。
龚都:“红脸好厉害,本大王去了!”
说罢,圈马而逃,带来的小喽哕,
也一起跟随马后,直向城内逃去。
云长举龙刀,纵马追赶,
后面曹兵也杀了上来,追进了汝南。
龚都带部下,窜城而去。
云长到得城内,方始停止了追赶。
到衙门下马撩刀,带马夫家将上堂,
料理事务,盘查钱粮,出告示安民。
临走之时,只命五百军兵,表面上守住汝南,
其实让刘、龚二人再来复取。
确实如此,等关将军今天收兵,明天刘、龚二人很快收复了汝南。
一切听从孙乾的安排,牢牢守住关厢。
关将军收兵回来,回进黄河,过得五关,到今天安抵许都。
将人马驻扎校场。带了华吉关西汉回转将军府。
下马进得府第,华吉将马饮水喂料,扛过了龙刀。
关将军匆匆来到中门,见二位皇嫂。
一开口就是“贺喜二嫂!恭喜二嫂!”
二嫂:“二叔,喜从何来?”
关羽:“某此去汝南,已得皇兄消息,大哥现已在河北冀州袁绍处。”
二位是夫人听将军说完,真是喜上眉梢,到今日总算刘备无恙。
问君侯何日动身。
关羽:“某恨不能插翅飞往冀州,何奈要等待孙公侯回来,
因他先去皇兄处接头,所以请二位皇嫂再等待几天,先将行装检点。
公侯一到,关某即保二位皇嫂千里寻兄,不知二嫂意下如何?”
二位夫人听完,感到二叔想得周到。
甘氏、糜氏遵照关将军的说话办事,作好一切准备。
现在请二叔退出。
关将军回到厅上,-看天色不早了,
心想大丈夫来得清,去得明,让我明日面见曹操,
向他告辞,料他也奈何我不得。
因此,坐在厅,上命华吉传上《春秋》,略作消遣。
正在那时,门公报了进来,说将军,外面有个客商求见。
云长传话相请,不一会来人相见。
云长看到一个并不相识的来客,见他相貌堂堂,上前彬彬一礼。
陈震:“在下见君侯!”
关羽:“足下哪里而来,姓甚名谁?”
陈震:“在下名叫陈震,从河北冀州而来。”
云长听到冀州来的人,又见他不象一个客商,
知道其中定有缘故。所以,立起身来,
轻轻地对陈震说了一句:“先生,里边请!”
说罢,领了陈震进得书房,两人坐定。
关羽:“请问足下,到此有何贵干?”
陈震:“在下奉令兄皇叔之命,有书信在此!
因为五关上搜查很紧,逢关躲避,
因此到今天才见到君侯,望将军恕罪!”
陈震说罢,将藏着的书信拿了出来,双手呈给关将军。
云长想,喜上加喜,战汝南,得到兄讯,
回来见到大哥的亲笔,如见皇兄的全面,不是喜上加喜吗?
回答--声:“先生辛苦了!”
将书信接到手中,见到信封上的字迹,果真是大哥所写。
要紧拆开信封,展开信笺一看,谁知信笺已经湿了,
是不是陈震藏在身上被汗水湿透的?
不是的!
是云长的眼泪挂上了信笺,
一是弟兄之情,二是见到信上是兄的字句,在责备于我,
将军受了冤屈,因而泪如雨下。信上写些什么呢?
但见:
“备与足下,自桃园缔盟,誓以共死。
今何中道而相违。割恩断义。
君必欲取功名,图富贵,愿献备之首级,以成全功。
书不尽言,死待回音。
你想,皇兄果真误会了。
当我投顺了曹操,有意斩颜、文二将,欲思害他,
所以大哥信上写道:
愿意把他的脑袋来给我,送与曹操。
意思是让我关云长,成全了对曹操的大功。
你大哥哪里知道,我是为了二位嫂嫂。
但也不能怪他,毕竟大哥为我斩将之后,险些丧命,
他岂不要怀恨于我。
我只有保了皇嫂,赶去千里之外,
寻见皇兄,才能表我云长之心。
这时的关将军,恨不得立即动身,也等不及孙乾的回来。
但是对曹操,一定要辞别于他,最多在此再等一天,
因此回复陈震:“先生之劳苦,关某感激。
请你先回冀州复命皇兄,关某随即就来!”
陈震:“这些小事。君侯何必客套,今后来日方长,
不过请君侯能不能给我一个回信,以便回复皇叔。”
关将军想,应该如此。
因为过去没有邮政,必须由送信的人带回复信,才是证据。
云长感到不但应该如此,而且大哥错怪了我,
我可借此复信的机会,向大哥聊表寸心。
就在书桌上磨墨提笔,向刘备复信。
写道:
“窃闻义不负心,忠不顾死。
羽自幼读书,粗知礼义。
观羊角哀、左伯桃之事,未尝不三叹而流涕也。
前徐州失守,内无积粟粮草,外无救兵接应;
欲即效死,因有二嫂之重,未敢断首捐躯,
致负所托;故尔暂且羁身,冀图后会。
近至汝南,方知兄信。
即当面辞曹公,奉二嫂归。
羽,若有异心,神人共戮”
关将军非常敬重大哥,
所以举了战国时羊角哀、左伯桃两个好友讲义气,
左伯桃在大雪之中,将衣粮并给羊角哀,宁愿自己冻饿而死的故事,
信上写得十分动情而又谦虚。
但意义很深,说明我关云长,哪怕知识浅薄,
但是对礼义二字,还是懂得,而且一定做到。
你大哥在当时徐州一败,东逃西奔,
哪知晓,这时候我关羽留在城中。
徐州城小粮缺,敌人数面进攻。
结果我被曹操围困在上山之上,
不是当时为了保全二位嫂嫂的话,
我早就剑下自刎。
在曹操这里,虽然已数十天,
也是为了你皇兄的二位夫人,料想大哥接到此信,
对我兄弟可以谅解。
云长开好信封,然后将书信给了陈震。
关羽:“又要劳驾了!过日再见,路上小心!”
陈震:“将军客套,下官定然办到。冀州再见!’
让陈震回去复命袁绍。关将军拿了刘备的书信,向中门而来,见二位
皇嫂:“大哥书信到!”说罢,便将书信呈给皇嫂。
皇夫人见到刘备的亲笔信,当然说不出的高兴。
但是,见到书信上的
内容,明白关将军是受了冤屈,
所以就对云长说:“皇叔错怪了你。
有愚嫂在此,今后为你讲明便了!”
云长谢过二位皇嫂,就说:
“我不等孙乾到此,明日辞别曹操,
一准保二位皇嫂去冀州会见大哥。”
二位皇夫人明白此时二叔的心理,说:
“愚嫂等早就作了准备,一切听从二叔的吩咐。”
关将军退了出来。
直到来朝,云长手抱将令,出了将军府,
单身独骑去往曹操相府。
一面准备销差交令,
一面要辞别曹操,
很快来到丞相府第,
感到十分奇怪!
本来丞相府前,轿马纷纷,人头济济。
但今日相府前行人稀少,冷冷清清,
而且中间挂着一块回避牌,这就是一切不见的意思。
云长想不知出了什么事。
其实很简单,自从与你一起去汝南的三军,
其中一名长官,早来回复曹操,
说明云长已经得到了刘备的消息。
曹操问你怎么样知道的?
这名长官回答说:
在汝南城外听到黄巾的大王所说。
讲刘备在河北冀州袁绍那里。
曹操闻听,心中十分懊悔!
悔的是不该命云长去汝南作战。
我当时只想使云长一个不防,被黄巾余党暗算了结,
谁知反而给他得到了刘备的信息。
不问可知,他就要离开我曹操,去往河北,
心中真有说不出的滋味,一时更拿不出留住云长的办法。
曹操立即暗中聚集文武,商量如何能把云长留在许昌。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但感到都不是良策。
曹操问张辽:
“文远,你是云长在土山上约三事的证人,
又是老夫的心腹。你应该设法留住他。”
张辽听说关将军已得兄讯,作为他的老友为他高兴。
但也明白曹操确是爱才,总希望关将军与他共图大事。
张辽作为曹操多年的心腹之人,他最后总是为曹操考虑。
他想了一想,对丞相说:“小将虽有一计,不知丞相能听从否?”
曹操:“只要留住关将军,老夫什么都应允。
你既有妙计,只管讲来!”
张辽:“我知道云长兄为人正直,向来来去光明。
他决不会不别而行,必然当面辞别你丞相。
我看你丞相只有托病不见。
这样一来,光阴如箭,五天、十天、半月、一月、一眨而过。
但袁绍不见云长赶去冀州,必然恼怒之下,杀害刘备。
只要刘备一死,不是关将军永远留住了么?”
曹操一听,所说他爱慕云长之才,不要说为此而诈病,
即使再比此大一点损害,他也愿意办到。
不过再问张辽:“文远,我能诈病,不见于他,
倘然云长到你门上,来向你告辞,你便怎样?”
张辽笑笑,回答:“丞相托病,小将也能托病不见。
曹操想,好极了!大家一起生病。
听来可笑。其实除此之外,确无别的办法,此乃叫缓兵之计。
曹操就命令相府门公,为我插上回避牌一块,
竖立在相府大门前,表面上回避众人,谁都不能进见,
其实就是不见云长一个人。
其他人,每天还是从相府侧门进见曹操。
同时,与曹操的门公说:“万一云长公到此,你只管对他讲,
说老夫身体不爽,哪怕说得再重也不妨,
要是说得我危险到极点,乃是有功。”
从这点看起来,曹操对关云长确是一片诚意了。
门公当然一切照办。
现在见关将军果真到此相府,门公立即跑至马前,装作来迎接将军。
云长就问:“费心通报丞相。”
门公:“将军请原谅,正是不巧,
丞相昨天大概受了一点风,今天身体不太好,
所以回避牌竖立,一概不见!请关君侯明天来吧。
想必丞相明天就会恢复康健的。
云长一听,心想世上是有这种巧事,忽然曹操有病。
所说云长是个忠厚之人,认为一个人吃五谷的,
难免身体有好有坏,故信以为真。
心想,就多耽搁一天吧!
明天再来辞别丞相。所以掉转马头回将军府。
对二嫂说明,曹操忽而染病,明日再去。
哪知你云长一-走,门公到里边去回复曹操,
说关将军果真到来。
曹操问:“你如何回答?”
门公说,我如此如此,将军便掉转马头回府去了。
曹操想,张辽的办法确实不错。
到第二天关将军又来相府,但又见回避牌竖立着。
门公依旧走了上来,迎接将军:
“将军真不巧!早知这样,昨日还可以进见,
今天丞相病情加重,连饭都不要吃了。
今天也不能去惊动他了,
请将军原谅,到明日只要丞相病情比今天稍好一些,
那我一-准为君侯去禀报。君侯你看如何?”
关将军一下子还没有察觉,认为曹操也许今天病情加重,
不要接见了我,万一有三长两短倒也麻烦了。
只得复返回转将军府,复命二位嫂嫂说:
“曹操病势加重,明天再去。”
门公仍去回复丞相,说:
“关将军今天又来了。我只说你病上加病。
门公如此如此,说得曹操听完笑笑,心想你说得真象。
便说:“若然再来,你要如此照办。”门公应声退出。
第三天,关君侯手捧将令,上马来到相府。
这第三天、第三次,名谓“三辞曹公”。
门公见到关云长又来了。
他想了想,走到将军马前,不等云长开口,
已失言了:“君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看来丞相此番危险了,
恐怕你君侯见到了他,丞相连哪一个都认不出来了。
君侯,我看你还是等几天再来吧。”
这个门公想,好得丞相早已对我讲过,
说得再坏是没有罪的。
只要留住关将军。
所以,他胡说一通。
到这时,关将军毕竟是四十二岁的人了,再老实也看得出来。
心想,要是曹操真正病到这地步,
这是城中亦不会平静到这地步,必然大家手忙脚乱。
再说,每一个人都要生病的,也没有一个好端端的人,
在三天中病情发展到马上要死下来,这不太可能。
一想,明白了!我得到大哥的信息,
那曹操也肯定是从汝南回来的人中复命告知了他。
但无理强留住我,因此诈病不见,拖我的日期。
再一想,我到曹操这里来的时候,早在土山与张辽约过三件事。
他也可为我作主,倒不如去文远府第,辞别于他。
这不是一样的吗!因而云长掉转马头去张辽公馆。
一到他府第,见到门公同样说将军有病,一概不见。
关将军到这时,不觉心中好笑,想你们生病竟然约好了日子!
这分明是诈病,来缠住我寻兄的大事。
再说我一连几天辞别曹公,再来辞别上山约三事的证人,
即使没有见到,也不作为不别而行了。
我的礼节已到,你们去生你们的病,我要走了!
因此,云长立即回转将军府,把令箭插在厅堂上,
直到中门,对二嫂说明:“曹操托病不见,我已三日三次辞别,
可算得对得起他了,请二嫂随即动身。”
两位皇夫人回复云长:“请二叔外面准备便了,愚嫂等随后就来。”
将军回到厅堂,传十名美女来见,如今已剩下了九个美女。
因当时曹操,对云长想了许多办法,要想买住他的身体,
不但小宴大宴,还时常来送金银于他。
特别早已送来美女十名,欲思用美色来迷惑关将军。
谁知晓,云长生平不羡美色,但是他非常尊敬别人。
当时就将十名美女,传到面前一个个地问着姓名。
问到一名美女,自称貂蝉。
云长听到貂蝉二字,撩着长须用钦佩的目光,仔细看着她。
心想,董卓专权,吕布凶猛,他们父子二人横行霸道,扰乱汉室,
大汉正在危急之时,貂蝉是当时王允府第的丫头,
虽然一个女流之辈,倒也忧国忧民,得到王司徒的信任,认她为寄女,
父女两人设下美人一计。
貂蝉为了挽救大汉,愿献身大业。
王司徒将她假装献于董卓,在背后又献于吕布,
名谓“连环计”。结果除去了国贼董卓,
保全了大汉四百年的基业,真是一个女中英雄。
可借你既成了大事,不应该再抛头露面,
应该效学当年越国西施,深山隐居,这样才能名垂青史。
不管怎样,貂蝉这个女子,应该受人尊敬,
因此将军对她称赞一声:“好!”
貂蝉是个聪明之人,回到里面就悬梁高挂自尽了。
有的说,关将军为了貂蝉在月下调戏云长,被关将军斩了,
所以称谓“月下斩貂蝉”。完全是误解!
其实,关云长赞貂蝉,是称赞的赞,音同字不同,意义大不同。
因此,现在剩下九名美女。
关将军早已叫她们侍奉二位皇嫂。
今日晚她们来到面前,一则道谢她们在数十天之中,
侍奉二嫂实是辛苦;二是同她们告别,
说明去冀州寻兄,我只能保全二位皇嫂,
无法带你们一起前往。
九名美女听完云长之言,无不流泪,
钦佩君侯确是当今大丈夫也!
跪在地上,一个都不愿站起来。
等到关将军连连催促,方始立起身来,
到里面协助二位皇夫人,将应用东西一起搬向外面。
将军命家将,将曹操数十天中,送我的一切金银。
分文不少装入箱内,亲手写上封条,将它们一一封闭好。
然后把皇上送的一颗“汉寿亭侯”的金印,
命华吉高高挂在厅堂上面的横梁之上。
因为刘备在书信上说我云长贪功名,图富贵。
功名者,即是做官也;
富贵者,即是贪图金银。
而今封金挂印,
第一,说明我不贪功名,未图富贵;
第二,过去曹操送我金银,从来未曾谢过,
主要我早有此心,要将此金银物归原主。
最后,将军还提笔写给曹操一张辞条,做到仁至义尽。
辞条上面字句不多,内容如此:
“前土山约三事,蒙丞相所允。
今闻家兄在袁绍军中,新恩虽有,须知旧义不可忘!
到丞相府第,三日三次,未见金面,今留下辞帖,
余恩未报,自知异日。”
意思是我也对得起你丞相了。
你待我确实是好,但是你要明白我与刘备桃园结义,
远远胜过你曹操的新恩。
但可能还有未曾报答的地方,今后日期还长,
因此写“自知异日”。
关将军将辞帖交将军府门公,命他代我一行,请你送去相府。
外面华吉刀马齐备,同时准备两部芦轿车辆,
车辆后面略装一些应用之物,二位皇嫂出得将军府,
各上车辆,甘氏在前,糜氏在后,车辆上垂下帘子。
每部车辆一个家将,准备推动车辆。
好得有二十名家将路上可轮番替换。
因为从河南到河北,正是长途跋涉,千里迢迢。
华吉带住赤兔,请主人上马。
云长整顿青巾绿袍,跨上赤兔。
心想,其它东西都一切归还曹操,唯有这匹赤兔龙马,
我早已向你曹操行过大礼,道谢过你,从道理上说来,
我理应乘骑它了。
华吉送上龙刀。
这时候,将军府合宅男女家人、美女门公,全都跪在地上,相送云长。
众人无不恋恋不舍,痛哭流涕,
感到关将军真是天下第一大丈夫,今后不知何日再见。
关将军在马上,左手执龙刀,起右手对众人把手一招:
“众人请起,不必跪送。关某与你们再见了!”
云长说罢,将马一拎,家将推动车辆,
只听得马蹄得得,车轮滚滚。
华吉跟随云长后面。
将军保着二位皇嫂。一行人向许都北门而去,
关羽准备千里寻兄。
要知下情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