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21章 听八卦
    第52章 听八卦

    接下来的几天,湘菀每天和三娘子碰头,有时活多有时活少,有一天还和三娘子一起吃了碗一文钱的面汤。

    十来天的体力活下来,她觉得身上哪块肉都不对劲了,浑身疼,到了半夜,她发现来了月事,挣扎着起来烧了些热水,喝了红糖水,烫了脚,灌了汤婆子,捂了好一会儿才缓过来。

    第二天,湘菀便没有再去码头,出门买了早饭,吃完便瘫在院子的躺椅里晒太阳,又怕安喜在门口等,把大门也开着。

    隔壁今天来了好些客,几个妯娌来串门儿,在院子里一边嗑瓜子一边唠嗑。

    老二家的媳妇问道,“弟妹,青山的婚事到底定好没?青山是个好的,样貌堂堂,有活计,又孝顺,和弟弟们感情也好,就是娶县太爷家的庶女也是娶得”。

    老三家的媳妇回答道,“媒人提了四个,有两个还看得。一个是赵秀才家的三娘子,一个是胡秀才家的小娘子。”。

    聊了半天,东家长西家短,说的都是刘家村的八卦,挺没趣的,突然听到提起赵家的三娘子,湘菀的耳朵就竖了起来。

    老三家的媳妇接着说道,“赵家的十六了,人人都说她老实肯干,孝顺听话,十岁就在码头干活补贴家用”,

    “胡家的十五,家里娇养的,读过书,稳重大方”,

    “两家都是衙门里的书记。赵家两个姐姐已经成了亲,老大招了赘。胡家有个弟弟在学堂念书”,

    “我琢磨着,赵家的好些,嫁过来就能帮青山的铺子干活”。

    老二家的噗嗤一笑,“那个赵秀才娘子,啧啧,有名的很,几年前赵三娘子和胡小娘子一起去码头各挣了十文钱回家,你猜那两个娘怎么做的?胡娘子狠狠的训了胡小娘子,还打了手板,送去了女学”,

    “赵娘子到处夸,说自己女儿孝顺,三娘子一直搬货到现在”,

    “他家哪里就需要这几文钱了,不过就是不想养赔钱货”,

    “越夸,三娘子越是肯吃苦,人瘦不拉几的,手粗得像个老婆子”。

    老三家的敷衍的应了一句,“这当娘的还真不一样”,心里却想着,“娘是娘,女儿是女儿,嫁过来自己就是娘了,还是听话勤快的好”。

    老二家的看得出她不为所动,又笑道,“赵秀才和胡秀才也是两个奇葩,赵秀才在外面清高得不得了,不和人来往,回家更是五指不沾阳春水,把几个女儿当丫头使唤,大的不想干,就糊弄小的,家里闹起来整个衙院街都听得见”,

    “胡秀才是个老好人,在外面卑躬屈膝的被人笑。胡小娘子有一回对他弟弟说,他爹在外面吃苦,是为了娘和他们姐弟过得好,所以他要好好读书”。

    老三家的无意识的点着头,心里却一直纠结万分的在想自家生意每况愈下的豆腐铺子,她越发觉得三娘子这个能吃苦的更好些。

    老二家的呵呵笑了几声,不再说话,停了好一会儿,似乎有些憋不住,又说,“弟妹,你别光点头呀,赵娘子爱名声,大概不会多要聘礼,但嫁妆是没什么指望的,胡家倒是好些,胡秀才活多爱捣腾,家里有些地,又是个疼女儿的。”

    老三家的这才领悟过来,还是不甘心的问,“三娘子的那些工钱难道不是她的?”

    老二家的没再回话,湘菀能想象她一脸嗤笑的表情。

    不得不说,听八卦比看电视剧更精彩,还是真人真事,湘菀躺在阳光里,懒洋洋的舒服得很,还打了一会儿瞌睡。

    待到快午饭时,安喜又来了,湘菀伸个懒腰,朝他勾勾手指,说道,“走,姐带你吃包面去”。

    待得吃完包面回来,安小娘子寻过来了,她端了一盘热气腾腾的糯米圆子,笑眯眯的问安喜,“安喜,就是这个姐姐吧”。

    还不待回答,她抬头对湘菀说,“多亏了姐姐,我们安喜一口气能数到八了,今天可是在几个婶娘跟前露脸了,安喜从小说话慢,我娘还一直担心。三婶家的青宝都七岁了还不会数数呢,我家安喜该不是将来还能考个秀才?”

    一阵银铃般的笑声响起,安喜也高兴的抬头看着安小娘子笑。

    湘菀好不容易插上嘴,赶紧说,“很聪明,听了一遍就会了,再大些,找个先生启蒙”。

    安小娘子更是笑得合不拢嘴,放下盘子,一阵旋风似的走了,她的声音远远的传来,“我去告诉我娘”。

    喜欢临河巷的故事请大家收藏:临河巷的故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