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三十二章 德国之行
    尺音看着九哥给他写的厚厚的《应急与处理方案》,《代办事宜》,两眉毛都快凑一堆了。

    “九哥,我怕……“,他的声音有些怯怯的!

    “怕什么!你以为我不知道他们私下都怕你?!少在这里扮可怜!“,张定文呵斥道,”在家给我把好门,该管的要管,不该管的看不见!以你的机灵其实我不需要说这话,反正好好在家待着,多学点东西,否则遇到个厉害的,你降不住!“

    “是!“,这次尺音倒是老老实实,恭恭敬敬,正正经经。

    “要不要多带点人?“,他提醒道,他可是清楚九哥最怕死了,只是不敢说。

    “有八脚等几个就够了,又不是上战场,他们现在的实力与水平连我都看不出来了,人多了反而碍眼。“

    “要不,我帮你整理行李吧!“

    “这个可以!“

    ******

    皮特过去德国之后,回信特别快,他都没有准备好,德皇亲自写的邀请信就到了。虽然信里没有承诺什么,但是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如果张定文给他感兴趣的代价,什么都可以谈!

    为了准备与德皇谈判的筹码,他需要好好整理一下自己的科研成果,在科技方面他还有不少东西是没有拿出来的,如电机、激光、飞机、坦克、电磁炮、导弹,特别是激光,对于其他国家来说还有些难度,但德国的光学研究十分厉害,配合进行激光研究他都要受益,激光武器是一个非常好的噱头,真正的激光武器这个时代绝对做不出来!就如电磁炮,直到百年后才弄出来。

    鉴于盯住他的人非常多,出国是必须要进行检查的,美国对于科技资料外泄还是有严格的检查机制的,他不可能带出书写技术资料的任何纸张,当然,公开的资料与书籍等不受限制。

    花了几天时间,他把所有的资料全部整理好,然后再记忆,之后将所有纸面的东西再销毁。在他的意识中,这些资料只要存在世上就不安全,就如他关于放射性元素的研究,未留下只言片语。

    目前他不但弄出了镭、钍、铀,还把他们加工成饰品,为防止放射性对周边人的伤害,他只在实验室中使用,不用的时候都是用铅盒密封保存,不过这次去欧洲,他还是准备带一个。

    这次德国之行张定文带了律师吉姆,秘书米莉,安防副主管八脚及他的九个华人兄弟。吉姆现在已经是事务所的主任,不过张定文还是把他带上了,谁让他能力强且值得信任。米莉则是因为懂德语,虽然不是很好,基本交流还是没有问题的,权当做个翻译。

    加州理工也有两个教授要去欧洲,刚好同行。一个叫邓迪,要去希腊,在化学方面有所成就;一个叫叫布哥特,要去意大利,在电子与电磁方面有所建树。两人都是四十多岁,与张定文也算是同事,也都认识,他们对张定文可是佩服得紧,只是平常大家都很忙,交流的机会不多,这次能够与张定文同行一段时间,也很高兴。

    去欧洲一般都是先赶往东海岸,然后再坐船过去。还有一种十分“舒适“的方式,就是在西海岸坐邮轮,绕南美洲的海岸线走一圈,到达美国东海岸后再去欧洲。这种方式的船期是有的,可以当成旅游,虽然舒适,但时间实在是太长了!巴拿马运河还没有开通呢!之所以有这样的选择是因为从美国西海岸去东海岸坐火车实在是太难受了,时间还非常长,全程约5英里,在这个年代实在是苦事!

    这不,关于线路如何走,吉姆与邓迪两人早就开始讨论了,结果,他们一致认为,建议选择最舒适的方式,坐邮轮!布哥特居然也赞成!他们都同意,张定文也不赶时间,当然愿意选择舒适的。

    几日后,张定文与邓迪、布哥特几人,正在邮轮的甲板上坐着躺椅,吃烧烤喝啤酒,微润的风带来了南美洲森林的气息,吹走了来自北方的严寒,听说过几日他们将经历春天的温柔与夏天的热情。

    与当初他从天津港到旧金山完全不同,那时候他只能在邮轮的第三层,房间其实算是勉强能住,娱乐场所对他也不开放,算是“苦游“,这次他们几人都是在顶层,所有的服务当然也都是顶级,别说在甲板上烧烤、吹风,你只要不将船点燃,想要干什么都可以!难怪他们几个宁愿路途上多花点时间都一致同意要坐船!

    这种类似度假与旅游一样的行程中多了气候变化给生活带来的改变,增加许多的刺激与新鲜感,日子过起来还是挺快的。

    张定文将邮轮上的所有服务都尝试了一遍,感觉确实不错,虽说船资与小费不菲,但对现在的他来说真不是个事情。

    不过时间一长也觉得无聊,这里没书看,也没有电视,沿途港口停靠时购买的报纸翻了两页也觉得没有什么意思,他也不能跟八脚他们去打牌什么的,只能跟邓迪与布哥特聊天闲扯。

    三人除了讨论各自领域的一些研究成果,也开始对当今学术及科学界各种新观念与观点评头论足。通过对比、争论,最终一致认为欧洲中的德、法、英这三国在当前科学界依然占据至高地位,学者最多,成就最高,美国则属于科学的边缘地带。如果说区别的话,美国最重利益,所以应用科技与发明最多最好,理论科学则基本为零。德国与法国的成就不相上下,都偏重理论,法国尤甚,只是侧重不同,德国在德皇威廉二世登基后进步明显,特别是应用科学方面也加大了投入,取得了很多的成就,后劲比法国要强。英国略显保守,严谨有余,开创不足,后继略显乏力。

    为了德国之行,张定文做了很多的准备工作,在科学理论及各国的科技状况方面也做了一次摸底。不得不说,这个时代真的是群星璀璨,正是理论科学大爆发的前夜,后面百年都是依靠这些先贤的智慧进行引领,与这些人同处一个时代,确实是一种幸运,不过对于被他“窃取“成果的那些人,却是不幸。

    张定文自认自己属于冒牌科学家,走上科研这条路是为了发展实业曲线救国,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要成为科学家,这属于副产品。邓迪与布哥特则认为张定文不愧顶级科学家,关键是他还十分年轻,未来甚至有可能与牛顿、伽利略一样成为世界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

    他现在已经很习惯西方这种称赞人的方式,应付得颇为自如。邓迪与布哥特两人由于在欧洲的路线与张定文并不一致,在邮轮到达西班牙巴塞罗那港的时候双方道了别,他们之后一路向东,张定文则继续向北。

    经过二十多天的海上长途旅行,张定文一行终于达到了目的地——德国汉堡,这里距离德国首都柏林已经不远。

    一下船,他们就发现汉堡港到处都是举着欢迎他过来德国的标语,各种语言的都有,虽说他的行程不保密,船期也很容易查到,但是这么多人过来实在有些出乎意料。

    “默克教授!欢迎您过来德国,这里的人都是听到你将要过来德国学习与交流自发过来欢迎您的!他们来自欧洲各个国家,除了德国,有英国、法国、丹麦、瑞典、西班牙、意大利等等,他们中有记者、学者、学生,还有很多像我这样的普通人!你不知道,大家对你的到来有多么的期待!“,一位学生模样的年轻人看张定文对这样的欢迎仪式露出了惊讶的表情,就近的他做起了解说员。

    “感谢大家的热情与支持!确实十分意外,我没有想到自己原来已经这么出名了!“

    “哦,默克教授,大家都在说你可能是能够与牛顿一样伟大的学者!牛顿先生揭示了世界运转的规则,而您则揭示了世界组成的秘密,您不知道那篇阐述世界是由什么组成的论文,影响力有多大!整个科学界都为您的天才与伟大欢呼!“

    “这实在是太过了!况且这不是我一过人的功劳,是与皮特教授一起研究的成果…“

    “不,默克教授您实在是太谦虚了!皮特教授在前段时间公开的演讲中说所有模型其实都您搭建的,他不过是做了一些小小的补充而已。还有就是您不但在物理学上取得了惊人的成就,在化学上、生物学与医学方面一样伟大!他们说你开创的新学科都至少有二十多个!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个人可以做到这样的成就!你的科研成果还有默克公司的产品现在正在快速改变着欧洲,你不但救了很多人的命,也在快速改变着世界……“,小伙子满脸通红,显然有些激动。

    “默克!你不应该发明武器,你应该制止战争!世界需要和平!“

    “和平!和平!和平!“

    人群中几个人对着默克大声呼喊,他们举着的标语也换成了“不要武器,要和平“,这不但打断了旁边小伙子的解说,也让很多人对这些不受欢迎的人怒目而视,一起与港口的保安将这些人围住并进行驱逐。

    “默克先生,您能够说下此次过来学习的目的与安排吗?“

    “默克先生,您能够说下你还有哪些正在研究中的方向与课题吗?“

    “默克先生,您能够讲下对光学的一些想法与研究吗,光到底是波还是粒子?“

    ………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