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7章 土匪进村了
    回村的路在马车的摇摇晃晃中走完了,村子就在眼前,阿爹和阿娘早站在村口相望,看到一行人走近了:“可算回来了,今天回来这路上可还太平?”

    杨若纤看到阿爹阿娘脸色较以往有些不同,问道:“阿爹,阿娘,我们路上没有什么事啊,只是稍微回来晚了一点,是不是发生什么事了?”

    阿爹说得道:“唉,这天杀的土匪今天又下山了,劫了陈家冲一户正在办喜事的人家,那家人正娶新妇,忙乱中点着的鞭炮差点把房子给烧了,幸亏当时做客的人很多,及时救火房子才没有被烧,冲突中土匪还是伤了几个人,粮食和做酒席的席面也被抢了不少,附近几个村的村民赶来时,那帮狡猾的土匪已经跑得无影无踪了。”

    又是土匪下山,这山里几撮土匪不定期的不明原因地下山打劫,神出鬼没。其实这附近的山村里也没有什么特别富庶的人家,只是依靠着好山好水,勤劳吃苦,家家都不愁吃穿,存点粮食,养些鸡鸭牛羊都是正常的。这帮土匪就盯准了这点,时不时地来个突然袭击,既不杀人,也不放火,黑巾蒙面,亮着明晃晃的兵刀剑,也不来真的,只是抢了粮食蔬菜,驮的驮,扛的扛,到手就赶紧就撤退,毫不恋战。

    村民屡次上报,官府早就知道这帮土匪的存在,只是远水不解近火,也曾大张旗鼓地派兵过来剿匪,也曾轰轰烈烈地向土匪宣战,可是这批土匪不走寻常路,见了硬茬就一个个躲得不见人影,硬是缩在那片大山里,久久不见下山,一大群官兵要吃要喝的,银子要花得哗哗响,可不愿意为这几个小村子几个不吃人的小土匪打消耗战,每次都是坚持没多久就不得不拔营回府,明显这个事情官兵也解决不了,再上报上去官府的态度也就不明确了,能拖就拖,能躲就躲吧,一来二去,村民也不做什么指望了。

    转头狡猾的土匪一看到官兵撤离了,立刻下山抢粮抢蔬菜,抢完后立马又消失在茫茫大山之中,嘿嘿,让你看不到摸不着,刚刚松一口气,专心搞生产的时候,他们就又冒出来了,如此周而复始,村民们一肚子火又找不到发火的途径,真是好憋闷啊

    村民们拿这帮狡猾的土匪没毫无办法,便自发组织了一队民兵自卫,杨若纤他爹本来就会功夫,做了自卫队的头领,不时带头去各个村子察看一番,可还是因为土匪太狡猾,总是能出其不意地突然袭击,虽说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杀人放火,可大伙也找不准土匪的出场方式,也找不准哪个时刻土匪就冒出来,搅弄得人心惶惶,这个自卫队的也没有发挥出真正的意义。

    村民们草木皆兵,只要一听有风吹草动,扔下正犁地的犁钯,扛起正在锄草的锄头,举起正在打场的扬叉,操起正在割麦的镰刀,砍柴的柴刀就及时上岗打土匪去了,土匪反正见人就跑,村民也没有真正打着,只是长期下来都有点疲于奔命,毕竟又要种田,又要打土匪,土匪没打着,田地也疏忽了,无可奈何中,只能拜拜菩萨,求求老天去收了这帮土匪。

    阿爹看几个人回来都没事,便让杨若纤与他一同去陈家冲看望被土匪打伤的村民,再过去商量一下对策。

    杨若纤于是脱下裙装,换了件短打,洗了把脸跟着阿爹,往陈家冲走去,杨若纤想叫田阿牛一起去,发现阿牛先她一步离开了,估计阿牛家生病的老娘还等阿牛回家煎药呢。

    田阿牛早年父亲因病去世,母子相依为命多年,田母一直身体不好,常年要喝药维持,所以田阿牛回村就急忙回家照顾田母去了,田阿牛也是名孝子,性情温厚,为人可靠,跟杨若纤从小一起玩到大,也算是青梅竹马

    其时已是下午时间,眼前是金色阳光洒满刚刚收割不久的田野,远处是巍巍大山,父女二人穿行在弯弯曲曲的田间小道,向陈家冲的方向走去。

    穿过几条弯弯曲曲的小路,抄近到了陈家冲,陈家冲这个村子大概有一百二十多户人家,也算是个非常大的村子了,房子就沿着山脚下一片平缓的坡地分布开来,四周都有良田环绕,只背面不远就靠着一片矮山还有一条大河从西面奔腾而下,沿村边流向远处,再远点就是连绵的大山了,若不是那远处茂密的山林里时不时窜出一撮煞风景的土匪,这地方就是一片难得一见的世外桃源,依山傍水,风景如画。

    父女二人很快到了陈家冲村长家里,村长陈二叔长了一张长方脸,他家的堂屋里面已经坐了很多人,男男女女满满一屋正在叽叽喳喳地谈论着这次土匪下山的事情,村长陈二叔和一个后生在忙着记录谁家丢了羊,谁家丢了鸡,谁家米被抢了,谁家丢了萝卜,谁家丢了瓜……有几个村民正说着自己在这次事件中损失了什么东西。

    另外有几个村民受了伤,伤口也已经处理好了,没有缺胳膊少腿的,也没有谁受了重伤,只是有些鼻青脸肿,还有几个人包扎好的伤口,都好在伤口都不深,都是些小伤,想来那帮土匪都没动真格,不然那明晃晃的刀剑怎么也不只受这么点伤。

    陈村长敲了敲桌子,让大家都安静下来,开口说道:“今天这事是咱们村今年来的第三起,这帮土匪都是直接冲进来,抢走了一批粮食,办喜酒的席面也抢了不少,还伤了几个人;这抢了的可是咱村刚刚入库的新粮,虽说咱村不缺粮食也没有饿着谁,可谁也经不起这样岔五地折腾了,再往后走就到了冬季,冬季地里没了收成,粮食要是再被抢了,这年就不好过了;今天叫大家来呢,就是让大家一起出出主意,想想有什么好办法,能让这帮土匪能不再下来打劫,大伙的日子也过得安生些。”

    大家七嘴八舌地开始发话,几个血气方刚的后生发言:“咱们就带了家伙冲上山去,端了土匪的窝子。”

    陈村长说道:“这端窝的事还是得官府来端才是端得名正言顺,再说我们就算攻上山了也不是他们的对手,土匪都是山林里的王,他们要是躲起来了,咱们上了山哪里还找得着他们。”

    几个年纪大点的就主张报官:“这事本来也该官府管,咱们这些老百姓手里又没有武器,哪里是土匪的对手,再说官府养那么多兵他们不打土匪,谁打土匪,还是得报官才靠谱。”

    陈村长又说道:“不瞒各位,出这样大的事情哪有不报官的,这事是上午就发生了的,只是大家看这日头都快要下山了,都没有看到官府来个人,一说我们这里地处偏僻,二说衙门事务繁多,且不说是不是推托,搪塞,早年间也是有官兵来过,而且不止一次,不照样是拿那帮土匪没办法吗,咱们今天就想想其他的办法看行还是不行。”

    这时候作为民兵头领的杨老爹说道:“我看啦,指望官府是靠不住了,还得咱们自己想办法,这些土匪一个个都跟油老鼠一样,滑不溜丢,软硬都没辙,还得靠动脑子才能找到他们。”

    杨老爹对陈村长说道:“村长,你看这样好不好,先挑几个精明能干的小伙子去山上打探消息,等到他们摸回了情报咱们再做进一步打算。”

    几个人合计了一番都觉得这个办法是目前最好的了,当场就有几个小伙子自告奋勇地要上山去打探消息。因为这个提议是杨老爹提出来的,作为阿爹的拥护者,杨若纤义不容辞地请愿要去山里找土匪,几个小伙子平时也跟杨若纤相熟,也没有反对,村长确定了名单,让他们先回家好好休息,明天出发早上去山里。

    当夜几个小伙子约好明天早上在陈家冲集合,今夜就回去收拾好东西。

    待到回村已经日落黄昏时,杨若纤看到田阿牛在村口呆立着等杨若纤回村,便与他简单说了下陈村长的打算,田阿牛便跟阿爹提出要跟随一起上山找土匪,阿爹想着杨若纤跟田阿牛去也能互相照应,就答应了。

    当夜,田阿牛与杨若纤收拾好东西,只等天亮出发。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