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八章 《低等级魂师修行启蒙》
    关于第一个魂环的选择,独孤博心中已有了主意。

    书室的藏书中,有一部分是关于低等级魂师如何修炼的,大致介绍了不同武魂的特点,以及不同种类的魂兽对应的魂环技能类型,还有些有关成长方向的中肯建议,总的来说,是一套涉及各方各面,算得上是非常完善的魂师启蒙书。

    他翻到封底,看到烫银的“柳林书院”徽记和一个单独的交叠日月图形,还有一列编撰者的名字,成书日期还有印刷版次等信息,他意识到这书是摆在店里,谁都能买的那种。

    在他的上一世,这些知识要么有家中长辈传授,要么由魂师学院的老师教导,很少会有人像这般整理成册,编撰成书。

    若是能这么简单就获取到这些在高等级魂师看来算是常识的知识,那么魂师也不必非要进入宗门或是学院不可,往后的选择也会多些。

    他的思绪回到了书上,在那些涉及到方方面面的文字里,有三点他比较在意。

    一是魂技。一套全斗罗大陆通用的,适用于所有低等级魂师修行,且低等级魂师都有渠道获得的启蒙书,无疑是为那些家境贫寒,对魂师世界所知不深的魂师们指了条明路。

    他们不会直接获得资源,但好歹知道了以后的路该怎么走,有了明确的努力方向。普通魂师并无频繁试错的成本,有这套书在,他们无疑会轻松许多。在独孤博的前一世,这种级别的信息多部分被掌握在武魂殿和宗门世家手里,不轻易对普通人开放,散修的生存无比艰难。魂师若想更进一步,最直接的方式是投靠武魂殿和宗门世家,它们也凭借此种方式,吸纳了几乎全部的天赋魂师。

    启蒙书的存在,也意味着,某种程度上,魂师只要暴露了武魂,他的魂技几乎就是透明的。

    某种武魂的魂技配置,理论上存在最佳的魂环配比,除去某些特立独行,不走寻常路的人,魂师们即便囿于现实原因做不到真正的最佳配比,也会尽量向那个方法靠近。而何为最佳配比,都是白纸黑字写在书里的。由于篇幅局限,书上并没有写太详细,但也足够魂师们推测出魂技的大致效果。

    独孤博想这套书问世之时必然经历了好一番腥风血雨,他不觉得宗门世家会任由这些秘密暴露出去,价格只要两个银魂币。他不由得对发行这套书的柳林书院更高看了一分,还有那个交叠的日月图案,黄猴告诉他那是中心城的标志。

    但既然这套书顺利流传出来了,至今已更新至第十一版,那么那些可能的阻碍必然已经不再是阻碍了。想到这里,他不由有些好奇宗门世家是什么态度了。

    打探一位魂师的魂技是很不礼貌的,当魂技不再是秘密的时候,打探不打探也无所谓了。魂师之间的战斗更简单也更危险,他们势必会想别的方法增加自己的底牌。魂骨算一种,但魂骨太过珍贵了,不能算作常规手段,应该还会有些类似自创魂技一类的方法。

    往后几卷的内容证明了他的猜测,书中给出的答案是功法和武艺。

    第二点便是功法。书的编撰者们肯定了功法的存在,并对它们的来历和作用进行了一个简单的概括说明。

    魂师在修炼魂力时,会遵循某种特殊的魂力流转方式,将流转方式对应人体穴位、五行术术或是诸天星图记录下来,就是功法,能够流传下来的功法,都是经过一代代改良之后,具有普适性且最优质的那几种。

    有天赋的魂师可以不需要功法,他们自己就可以领悟出最适合自己的魂力流转方式;但对大多数魂师来说,拥有一套合适的功法远比他们自己瞎琢磨要好。

    现在大陆上流行的几种功法,是针对几类常见武魂特化后的功法,足够适应魂力修炼需求。但在那些以血脉维系的宗门和家族内部,往往有着更适应自身武魂,更加特化的功法。这些功法是他们压箱底的秘密,基本上不外传,只交给自家子弟使用,外人也只有在于他们作战时,才能窥见几分恐怖。

    功法最直观的作用,是提高修炼速度,这也是流行功法最主要的特点,而那些宗门家族不外传、或是魂师学院内专门给学生准备的功法,则是有着在提高修炼速度之外的,打熬筋骨、凝练魂力、强化精神力等其他作用,不一而足。

    魂师们认为,功法虽然可以中途更换,但更换时一般会造成一定程度的修为倒退和根基损伤,选择第一本功法的时机最好在获得第一个魂环之后。一来,这个时候魂师对武魂的理解更深刻,不至于在选择功法的时候一头雾水,二来,这个时候的魂师通常已经过了十岁,心智开始发展,不至于被一些无良商人欺骗。

    至于有些魂师家中底蕴深厚,长辈们从武魂觉醒就给他规划好了一条近乎完美的路,就是另一回事了。

    他问过雪鸮,书室最底层的暗室里,也藏着几种适合蛇类武魂修炼的功法,有增强毒性的,有提升体质的,也有针对攻击力和速度的特化。独孤博看过之后,发现如果自己前世知道这些,修炼速度至少会提高三成。

    但现在他脑中有了红石——他不知道那块石头是什么、是那儿来的,暂且就叫红石,他不觉得功法的作用如果仅仅是提高修炼的话,会比红石更有优势。而那些功法附带的特殊效果,独孤博觉得不急着现在下定论,他对这个世界的了解还不深,他还有足够的时间选择。

    而武艺,一定程度上是与功法相辅相成的。某些特化的优质功法配套有相对应的武艺,只适合特定武魂的人修行,通常对天赋的要求也会高些。

    除此之外,武艺同样有些具备普适性的版本,只是效果会相对差一些,这一点差异在魂圣以前并不怎么体现出来,基本上可以用天赋、心性等方面的素质抹平。

    大部分武艺是谁都能练的,并不怎么挑剔武魂类型和功法类型,辅助系魂师也会练两手防身。启蒙书上更是贴心了写了一整套质量不错的武艺,还附上了更高级武艺的名字和所属势力。

    同功法一般,更高级别的武艺也掌握在宗门世家手里,或者说如果没有这些,他们也几乎没有手段吸纳新鲜血液了。

    武艺算是一种类似自创魂技思路和战斗技巧的集合,下限高,上限更高,因为很少有魂师能达到上限,不同武艺间的优劣也就不那么明显了,从没有听说哪个魂师是因为武艺限制了进步的。

    它非常考验魂师的天赋和悟性,战斗技巧保证下限,自创魂技的思路提供上限,能从武艺中学到什么,悟出什么,全看魂师自己。

    自创魂技在斗罗大陆上不算少见,在这个魂技近乎通明的斗罗大陆,要走到高处就必须有所创新。但有能力自创魂技的也着实不多,无一不是天赋高绝者,毅力顽强者,大部分魂师只要学会如何用好武魂和魂环技能,再磨练一下武艺,就差不多能活下来了。对大多数人来说,武艺的作用,更多地体现在提高下限上。

    三是魂环吸收上限。

    他的经验告诉他,每一个魂师能吸收的魂环上限是不一样的,因为武魂、身体素质、或是个人魂力是否凝实,都会影响到吸收上限。因为并没有统一的标准,魂师们选择的魂环年限多是根据前辈们的经验来的。

    书上也明确提到了,每个魂师的吸收上限都不尽相同,现在大陆上默认的年份上限,指的是以确保安全为前提的吸收上限。同时由于个体差异和不同魂兽带来的精神冲击不同,就算是在安全年限内,也依然时不时会有吸收失败,以至于修为倒退、精神失常甚至身死的情况发生。

    有人研究出了一套准确率很高的计算吸收上限的方法,能够准确到十年以内,但是那算法非常复杂,少有人能掌握,虽然当事人无偿把所有计算公式都公布了,还是没能在大陆上流行起来。书上也简单提了提。首先,需要尽可能准确的武魂品质、肉体强度、精神力强度三个维度的数据,这也是衡量一名魂师力量最基本的参考;其次,是魂骨、灵药、环境灵气等外物带来的增幅;再其次,是目标魂兽的种类,不同品质的魂兽即使修为相同,其吸收难度也是天差地别。

    好在魂兽的修为是如实反映在魂环上的,并且有着很明显的阶段性变化,在漫长的历史中,人们已经收集到了详尽的信息,这让整个计算流程简化了不少。在将这些数据量化之后,再用一种很繁琐的公式进行计算,就能得到一个准确的,误差在十年以内的吸收上限。

    因为该结果是一次性的,并且特别麻烦,实用性并不高,所以现在几乎没多少人会这个,也没多少人会用到这个。魂师们在选择魂环时,更多的还是由长辈估算一个年限,然后到森林里见机行事。比起魂环年限带来的强度差异,不同种魂兽带来的魂环技能也是一个重要参考。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