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解答心中的疑问,在几位兽人陆续洗干净手中的肉块,相继顺着隧道返回,洞窟中的空间腾出来后,白藜立马凑到了洞口边上。
洞里面很黑,只能由洞窟中发光植物散发出的余光照亮,视线范围相当有限,仅能勉强看到水面,这还是在有水面反光的帮助下。
目测从洞窟平面到水面大约有个五六米左右的距离,水下黑漆漆的一片看不出水干不干净,也看不出水有多深。
为了能看清下面的情况白藜打起了洞壁上发光植物的主意,但她不知道这玩意儿能不能摘,于是问了旁边的石头。
石头作为指挥还是相当合格的,他第一个进来,又打算最后一个走,一直站在洞口边监督着他们的处理情况。
白藜的部落土语讲的很烂,但听着能比讲的好一些,两个人半是比划半是说,弄了好半天到底是把事讲明白了。
石头告诉她这些发光植物是可以采集使用的,但是不能采集太多,因为它们都长得很慢,还有就是这些植物脱离了根系以后大约过半天就不会再发光了。
得到了想要的答案,白藜在墙壁上精挑细选找了一根生着一长串发光果实的藤蔓扒了下来,把藤条顺着洞口垂下去。
洞窟里的植物泛出的光颜色发黄,长藤垂下去刚好到水面,但因为光线颜色的问题还是看不清里面的水到底干不干净。
藤蔓随着人手的力度荡来荡去,倒是照清了周围的环境。
下方的地下暗河的河道应该很宽,上方洞口靠近地下暗河其中一侧河道的洞壁,而河道的另一侧墙壁则无论怎么照都找不到。
能看见的一方洞壁看起来相当的光滑,像一块堆得高高的开始融化的奶油,表现出一层一层的柔滑堆叠痕迹。
不知道是不是黄色光泽照耀导致的,洞壁看起来连颜色都有些像略微发黄的动物奶油。
考虑这条地下河如此宽阔的河道,以及它从声音就可以听出的充沛水量,加之附近的环境,白藜严重怀疑这条地下水的河流最终就汇聚到了赤那部落附近的那条露天长河里。
如果这样讲的话那就更没有道理了,这水就算不干净,汇到长河里,河里的水也只会更不干净。
她实在无法想出一个符合逻辑的解释,于是也不再自己较真,干脆像之前那样去问土生土长在这个部落里的石头,这种事情对方肯定要比自己明白。
两个人又是一大串的连说带比划,一直交流到洞窟里的人走光,才明白了彼此的意思。
根据石头的说法,这条地下水道里的水很干净,都是好水,但是取不出来。
这条地下暗河很深,加上暗河附近没有落脚点,墙壁湿滑,人下去了就上不来了,而部落里唯一的非消耗品的盛水工具是一种先打制再磨制作出来的石盆。
因为制作难度大,失败率高,所需消耗时间长,所以这东西整个部落也没有几个,大多被用作祭器。
不过也不是完全不能用来盛水,只是问题是食盆扔下去了以后容易上不来。
石盆材质很脆,两侧是无法穿孔的,而且形状不是很规则,绳子就算卡住了,在水流的冲击下也很容易滑脱,放下去打水后还能拉上来的概率是一半一半,像编那种可以兜底的藤筐藤袋整个部落现在只有雪会,而这还是从白藜手里学来的。
所以接连失去了几个珍贵的石盆以后部落就放弃从这里取水了,只把这当成一个天然的洗涤器,平日里部落带回来的吃的,穿脏了的兽皮都是直接系上绳子扔下去,利用天然水流的冲击力冲几遍就算完事了。
跟在最后一个带着肉块离开洞窟的石头身后的时候,白藜脑子里还在想这条地下暗河的事。
她知道这个问题应该怎么解决,这其实很容易,无论是她之前交给雪的那种用藤条编框的方法,还是制作木桶其实都很简单。
用藤编的筐里面铺上几片足够大的叶子——自从来了这个世界她就没缺过这种大片的叶子,这种东西真的很好搞。
就可以依靠叶子不渗水的特性,用来打水了。
只是因为这条地下暗流的水有冲击性,可能会把叶子冲歪,效率会有些低。
至于制作木桶,白藜所想的木桶并不是现代社会中常见的那种木桶。
哪怕是那种老式木桶,以现在的条件都是做不出来的。
因为这种老木桶在现代已经不常见了,所以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老式木桶盛水不漏所依靠的是把木板勒得够紧。
上下那两条固定带是非常重要的,大多数是由金属制成,也有胶皮的,总之在现在这个条件下就不用想了。
白藜做计划中的木桶其实是那种由一块木桩制成的上下一体式的,这种木桶之所以不流行是因为耗材多,而且做起来也并不比木板制成的木桶要容易多少。
甚至可以说以现代工艺来看,前者其实是要麻烦的。
但原始社会是不缺木头的,实际上以这个世界植物的高大程度来讲,只要从高树上砍一根足够粗壮的分枝,都可以做一个小桶出来。
只是原始社会没有足够的工具而已,要知道砍树的斧头的形状可以分散很多的冲击力,石器斧头虽然容易损坏,但还是勉强能满足砍树需求。
可掏空砍下来的树桩里面就是另一回事了,这种向下使力,而且划定一切范围要求深入的工具形状限制非常大,以石器的易碎程度是无法达成的。
所以木桶这个工具没有出现不能说明兽人是愚笨的,这个时代各方的限制太多了,文明的发展是要一步一步往前走,兽人中又没有出现过像白藜一样脑子里有现代社会的相关记忆,在文明发展上跨度大的能扯碎几千年的历史的珍稀物种。
当然,即便脑中文明跨度大的可以扯碎几千年历史的珍稀物种,白藜也不可能凭空变出来铁器,用于掏空木桩内部。
她想的办法是另一种——用火烧。
提前用碎木生一团火,然后取那么一小团放在木桩中间,木桩含有水分没那么容易烧起来,如果害怕烧起来的话,部落里有水盆,可以准备一盆水在旁边时刻控制火势。
当火团把中间烧出洞的时候,用树枝将这一小团伙挑走,随便找一个硬度够稍微有一点棱角的石头捆在足够粗的树枝上往下砸,刚烧出来的碳还是很脆的。
之后继续重复这一套流程,在木桩中间烧出足够深的洞就可以了。
这个法子就是耗材高,加上有点费时,其余的材料也好找,所用的石头也只要求结实,跟打制石器所需的石质完全不同。
她打算把这个法子交给部落。
没什么别的原因,只是她打算开始融入这个部落了。
可能是因为带着现代社会的记忆来到陌生的地方的缘故吧,她总觉得自己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心里也总是有各种顾忌。
比如遇到雪的时候她一直害怕自己救的人醒来后不是什么好东西,雪醒来以后表现的一起正常,她却又害怕这种正常是装出来的。
来到这个部落以后她也怕这个部落有什么隐患,白藜不觉得自己这种顾虑有错,但有的时候她也觉得自己确实想的有些太多了。
今天跟着跑了那一场狩猎,她可以看到,确实是每一个兽人都在为这个部落拼命。
白藜想在这个只有每个人都诚心为集体拼命付出才能让大家一起活下去的时代,大家脑子里好像确实都没有那么多花花肠子,或者说那种耍小聪明的,也基本很难活到岁数。
虽然比起接纳部落,部落早已经完全接纳她,并不需要她递交什么投诚书。
但木桶做出来的她自己也省事了,至少不用每天喝水都自己用异能弄了,这是对大家都好的事情。
不过酸液鱼鹰的事情还没解决,她这几天算来算去,也没什么时间带人去做这东西——她在部落里有这个权利,巫医的地位真的高的很离谱,她一个新入部落的人都可以指挥部落成员为她做事。
接下来在酸液鱼鹰的问题解决之前她都打算跟着狩猎队跑一跑,她对这个世界了解还太少,她需要了解这个世界的狩猎方式和外界环境。
而且磨合既然是双方的磨合,那么今天见了他们的狩猎方式,明天也该让他们看看自己的射程范围和能力强度了。
总之,这几天确实是抽不出空来。
白藜想了想,打算晚餐大家聚在一起的时候把这事儿跟雪说一下。
雪和她语言相通,理解能力又很强,而且这个法子也确实没有多难。
白藜觉着只要能和雪说明白,雪就能带着人把它做出来。
毕竟这东西和藤筐其实一样,乍一看有点难度,实际上记住样子以后回去自己想想都能捣鼓出来的东西。
这一类东西的难度在开先河上,虽然手上没有成品,但这么简单的程序,口述应该也不会出现理解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