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29.处理
    血液放干,花马上指挥着众人把尸体放下,开始分割,准备运走。

    现在就是争分夺秒的时候,放血留下的气味太浓了,如果不能快点处理完这具尸体,把它带走,那很快就会有麻烦找上门来的。

    白藜在等待的过程中一直在往小队的方向移动,因为距离始终在拉近,所以把他们的行动看的还算清楚。

    先是剥皮,几位猎人抽出腰间的石质匕首,她使用过这种石刀,事实上雪的那柄至今还在她腰间挂着呢。

    这种石刀确实还算锋利,但是太过硬脆,看得出队伍里负责剥皮的兽人的手法很是娴熟,但用石刀切割动物皮毛确实有些吃力。

    今天和狩猎队出行的时候,白藜就发现队伍里的长矛似乎分为三种,一种木质长矛用于投掷,一种骨质长毛手持攻击。

    还有一种是昨日守卫手里拿的那种,由骨质基底和石器枪头组成的,守卫手里的这种武器一看就是针对人来使用的,因为硬脆的石质枪头在戳刺动物皮毛的时候非常容易崩裂损坏,只有在切割人的皮肤的时候才是无往不利的。

    外出狩猎的话,还是需要骨矛这种有一定承受能力的材质。

    就像之前杀这两只角羊的时候,如果捅出去的是石枪头,就算杀了羊,枪头肯定也废了。

    这种形状薄而锐利的石器就只有在切割植物茎叶、果实和血肉的时候才是无往不利的,撑死了再修整一些质地较软的木头,其余的东西稍微坚硬一点都有可能让它出现损伤,乃至于彻底崩碎。

    综上所述,在使用石刀分割猎物的时候一定要小心避开骨头,虽然分割猎物的时候一般没人会用砍剁这样的手段,但磨损也是会产生的。

    剥下羊皮以后,这张皮被取下来交由旁人处理,白藜看见两个人小心翼翼地刮下羊皮上的碎肉,把这些碎肉用树叶包起来收好。

    然后就是要收拾剩余的肉体了,分割的人显然很有经验,刀怎么走能避开骨头,什么时候应该上手用蛮力掰断,怎么样把尸体分割成等量的肉块,一切都做得行云流水。

    地上铺着大片的叶子,分割下来的巨大肉块被扔在上面,由其它成员用树藤捆好,处理成方便背挎的样子,分给大家。

    两只庞大的猎物很快就被分割到只剩下骨架,而连骨架也依然有着足够的利用价值,负责分割猎物的成员把能拆下来的骨骼一一拆卸下来,用树藤捆好背在身上,准备带回部落用以武器。

    大家配合的行云流水,一切工作都迅速有序,不出几分钟两只巨兽就只剩下连着两排肋骨的空荡荡的鲜红色脊椎在树上随风晃晃荡荡。

    如果不是大家实在是拿不下了,连这个脊椎也不会被剩下的,现在上面的碎肉就便宜森林里那些灵巧的小型杂食性动物了。

    狩猎队伍熟练地扛着今天的收获快速撤离这片已经被血腥味儿沁透的土地。

    白藜这个时候才刚刚赶到,就又跟在队伍后头踏在回到部落的道路上。

    是的,这支队伍会直接回到赤那部落。

    如果强行和另一支队伍会合的话,因为两方进度未必相同,必然会有一方在原地进行等待,这个行为可能会导致受到被鲜肉吸引过来的猎食者的攻击,会产生不必要的伤亡。

    经验丰富的狩猎队伍不会犯这种错误。

    白藜跟着跑了一天,虽然没有真正上手去跟狩猎队伍配合,但依然是受益良多。

    她脑中的现代记忆很大程度限制住了她对于这个时代的狩猎方式的想象力,但今天这支队伍给她上了一堂课。

    狡猾的原始兽人,远比她想象的更加聪明出众,时代限制了他们的眼界,但不会限制他们的智慧。

    这是一场教科书式的没有伤亡也没有损失的狩猎,白藜毫不怀疑狩猎队伍的能力。

    这种狩猎方式唯一的缺陷就是耗时太久,加上来回的时间,一天就这么一次狩猎,想要喂饱全部落再留有余地冬储确实不现实。

    所以赤那部落才过得如此贫瘠,才会在每年冬天都饿死几位老幼,这绝不是能力的问题,只能说现实环境的无奈罢了。

    跟在队伍里往回走,回去的氛围比来的时候的氛围要好得多,至少队伍里不再那么寂静了,大家悉索的交谈着。

    因为已经不害怕声音把猎物吓走,也不害怕声音把野兽引来——如果说有什么会把野兽引来,身上背着的生肉可绝对比发出声音的人诱惑力要大得多。

    声音不再被压制,速度却比来的时候还要快得多。

    这真的是不得不佩服兽人的生理结构,白藜一个没参与进狩猎,远远的当着3d电影看的旁观者折腾了这一天都觉得疲惫,他们居然还有余力提速。

    回去的路上不可能再有人扛着她了,大家都有自己要拿的东西,白藜只能尽量提速跟在身后。

    到最后回到赤那部落的山洞口的时候白藜甚至都觉得自己已经丢了半条命。

    带回来的猎物被狩猎队的成员们有序地堆放在主洞祭台旁边的角落,留在部落里,管理,年幼离不开人的孩子的老人们凑过来处理这些肉块。

    白藜还在其中看到了昨天采集队里领队的石头,这次他依然是领头出现的,看得出他的地位应该要比其他人稍微高一些。

    可能是年轻的时候更善于捕猎,也可能是在某一方面经验更为深厚,白藜不知道具体是因为什么,但短短两天她也差不多摸清这个部落的结构了。

    在这个部落,一个人受尊崇必然是他比别人更有本事。

    装着血块的水囊被石头指挥着让人拿了两袋送到祭台上,由留在部落里的两位巫医用以祭祀神明。

    剩下的肉块并没有被解开来,而是被分为两块一组穿在了一根根更加粗壮的树藤上。

    石头带人扛着这些树藤进到了主洞更深处,白藜现在是刘姥姥进大观园,看什么都没见过,看什么都好奇,见他们走就追在屁股后头看是要怎么处理这些肉。

    跟着石头他们过了祭台最后面白藜才发现主洞大厅后竟然还有一条隧道,这条隧道就要窄的多了,她走着还勉强能站直,部落里的兽人们就只能弓着腰往前走了。

    这条洞很长,也被发光植物占满着。

    这些植物散发的光芒虽然都很柔和,但因为隧道太过狭窄,植物发光的部分几乎就杵在眼前,再柔和的光离得这样近也刺的人眼睛不舒服。

    白藜的空间感不是很好,她不知道这条通道具体有多长,只是感觉已经走过很久之后脚下的道路开始微微的向下倾斜。

    之后的道路就一直保持这种向下倾斜的状态,走了很长一段的距离,白藜能明显感觉到,越往下走空气就越是潮湿,墙壁上的发光植物品种也明显有变化,连光线都从柔和的白光变成了昏暗的黄色光芒。

    一直到了隧道的尽头,眼前变得开阔了一些,这是一个不规则的小型洞窟。

    一帮个高个子大骨架的兽人一起挤进去,还算可以的空间立刻变得逼仄了起来。

    洞窟的中心盖着一块石板,隐隐约约能听见从石板下面传来闷闷的响声,但因为石材太厚声音并不清晰,听不出具体是什么在响。

    石头指挥着人把冻库中心的石板搬开来,这下声音瞬间就清晰了起来。

    那是水流的声音,有水在石板下方连绵不绝,哗哗作响。

    那是一条地下的暗河,白藜瞬间反应了过来。

    她探出头来想看看下面的情况,但前面都是两米多高的兽人,挡得她一点视野都没有,什么都看不见。

    直到根据石头的指挥所有人开始动起来,白藜才从缝隙中看到了前方的情况。

    她看见前面的人把背在身上的肉块顺着洞口吊下去,再提上来肉块粉嫩嫩的滴着水,上面的灰尘血浆一并被冲了个干净。

    ……还真别说,这帮兽人真挺讲究的啊。

    因为前面有人挡着,白藜看不见下面的情况,只能看见洞窟中心那口先前被石板压着直径一米左右的洞口。

    她知道那洞口下面是一条地下暗河,而且从放下的树藤长短看,这条河距离上方的洞口应该很远。

    但再具体情形就不知道了。

    白藜从来没想过洞穴深处还藏着一条地下暗河,因为赤那部落所以饮用的水都是来自部落附近那片汹涌的长河的。

    这条河虽然不远,但也绝对不近,既然洞内本身就有水源,那为什么还要去洞外饮水呢?

    要知道在这个时期去露天水源饮水其实是很危险的事情,因为露天水源会吸引无数的动物前来饮水,在露天的活水源边上遇到什么东西都不奇怪,在那附近丢掉性命也从不稀奇。

    难道说这条地下河并不干净吗?

    但那也不合理呀,如果水是脏的,那么为什么要用脏水来洗食物呢?

    在本身就守着一条活动水源的情况下,赤那部落的成员应该完全不用再去冒着风险去露天的活水源饮水,这件事情不太合逻辑。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