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打煤球
    初二雪停了,天也晴了。

    赵郧父母都是外省人,支援三线。母亲老家在东北,父亲是南方人,早年当兵。远隔千里,父母老辈早走了,平辈少多年没走动。所以,他家不需要拜年,过年过节家里也没客人,就自家人很简单。

    外面又冷又滑,出门也不方便。都囚在家里,母亲织毛衣,赵阳初五开学,天天在房间,扎书堆里复习。赵郧也没什么事干,陪着母亲坐火盆边看书。

    化了两天雪,初五地上都干了。

    赵郧骑上车,来到东街后面的煤碳公司。货场里堆了高高大煤山,有一些工人在加工粉碎,然后供应给居民,没有户口单位的,买高价煤。现在煤碳公司也学聪明了,招些临时工,加工成煤球卖贵点,可以赚取加工费,另外也推出了让人送货上门,收取一定人工费。

    赵郧走进煤场,出口处有个工作人员,坐在一个桌子边,旁边有个磅称,负责卖煤过称。赵郧递上供应本,工作人员在上面划一笔,签上名字盖上公章。对煤堆上工人说:“装一百斤精煤。”赵郧把煤放在车后架上。驮回家。

    几百人以上大工厂烧锅炉的,就派厂里大卡车常年去山西河南矿上拉煤,一是需求量大,二是便宜。厂里的职工就会按季度分煤。赵郧父亲厂小,县级别的,百十来人,职工就是地方按物资统配。

    赵母让赵郧把煤拉到厂活动广场上打煤球,那太阳好,篮球外场有很大的空地。赵郧觉得也是,就驮到家属房后面的运动广场。又去挖了两筐黄土回来。按比例倒,铁锹拌好。赵母拿来一个铁的手工煤球机。她要帮忙,赵郧说一个人可以的。他做事佷麻利,打的煤漂亮又整齐。中午他说打完再吃饭,一直忙到一点,打了15块煤。他又把场地打扫干净才回家。

    赵母等着他回来,才端上热在锅里的饭菜。土豆炒肉,大白菜,萝卜丝米饭,母亲给他碗里扒了很多肉。干一上午活,赵郧确实很饿,吃了三碗米饭,喝了一碗米汤。摸着肚子,打着饱嗝说香。母亲看着心里开心。

    下午,赵母说赵郧在家里窝几天了。让他出去逛逛街,去商场看看买点东西,走时带上。并硬塞给他2元钱。

    赵郧觉得母亲说的有道理,就出去转转。街上比前几天人少了,也冷清些,大多已上班,商店也都开门了。他来到书店,给秋生买了2本带拼音的《一千零一夜》故事书。又到商场,从一楼转到三楼,给月梅买了雪花膏,洗发水。他又到商场斜对面县医院,挂了专家号,让专家开老年人吃慢性气管炎药,并说要好的,医生开了好几瓶药,可以吃半年。

    他慢慢走回家,天也暗了下来。看他回来,母亲才开始烧水下面条,怕做早了坨。

    和母亲坐到9点多,赵郧说去接下赵阳。母亲说不用,附近几个同学经常一起上下学。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