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赵郧开始上数学课,他在黑板上写下“12345”。不能进度太快了,要熟悉地牢记才行,会认会写。“1像根筷子,一个手指。”他边教学生,边伸出手指示范,孩子们照做。“我们先念2遍,跟着老师的手势写,这个好写不?”“好写”学生们齐声回答,赵郧让他们练写1遍,长短不一,赵郧说上下不要出框,写直。“2像小鸭,呱呱。”读起来很好,认得也快,可是写起来就比较难了,笔画转弯不顺畅,像条小蚯蚓。赵郧只好又握着每只小手纠正笔法,让他们练上2遍教下一个数字。一节课认识了3个数字。第二节课又依此方法,学会了45两个数字。对于刚接触文字,又野惯了的农村孩子,已经很不错了,尽管有几个淘气的男孩,写的字不好,他也很欣慰,要慢慢练才好。
第三节课,赵郧怕学生们晚上回家光玩不练字,就想趁热打铁。让他们写刚学会的5个数,一个数一页练手。秋生最认真,字也最工整,几个女生也写的不错。梅自强写的慢,而且歪七八糟,人也没耐性,不停地扭着身子。感觉屁股下有针扎似的。还有毛胜利不停地向他做鬼脸,喜欢疯的俩个人,心早飞远了。放学后,赵郧让没写完的晚上在家继续写。专门留下他们在办公室写完再走,怕他们贪玩,今天不学会,明天学新的跟不上。赵郧拿了办公室扫把,把教室打扫了干净。今天月梅来的稍晚,赵郧就说:“如果忙的话,秋生就在学校写作业,我下去挑水带他回去。”月梅连说谢谢,匆忙走了,
赵郧锁了教室,到办公室,监督俩个人写。看写的不好,手把手教。过了一个多小时,他们才勉强完成任务。赵郧放他们回家,并交待不要忘了,写上午安排的语文作业。俩个人迫不及待地飞奔而去,一路上疯打,一个村住天天打架。回村里俩人不是掏鸟窝,就是下河摸鱼,再就是捉蛐蛐,不到天黑不着家。
秋生在路上有点不高兴了,他看别人都自己上学回家,唯独他有人接。非要自己上下学,不让姐姐来了。月梅怕大孩子欺负他,没同意他的提议。秋生甩开姐姐手,自个低着头,闷声在前面向家走。月梅跟在后面,她想着该买个闹钟才好看时间。
“秋生,不高兴了,谁惹你了。”见进院的秋生撅着嘴,姥姥连忙笑着问。“奶奶,姐姐不让我自个上学。”秋生扑到姥姥怀里,撒娇着说。“秋生大小伙了,该独立了。”姥姥摸秋生头,赞许地说。“要不明天试试。”姥姥看向月梅征求意见,月梅点点头同意了。秋生高兴地冲姥姥笑了,要帮正剥豇豆的姥姥干活,姥姥推他一边去。他便拿出书包写字了。
“秋生洗个手。”月梅拿一块冷玉米饼递给秋生,怕他饿了。秋生进厨房洗手,准备往缸里舀水喝,月梅不让他喝,端起面板上一碗冷开水给他。秋生她看得娇贵,格外用心。
月梅用糟水拌上米糠,又剁了些菜叶南瓜,提了一大桶去喂猪了。
“姥,买个闹钟吧,不然秋生上没个准点。”月梅喂完猪回来,跟姥姥商量。
“好吧,我这里还有几元拿去买。”姥姥起身从卧室的木箱里,拿出一个手绢,里面包一叠小票,壹毛贰毛伍毛五分的,数数有35元。月梅知道这是姥姥平时偷偷省下的。她回屋打开桌子抽屉锁,翻出一个书本,里面夹了不到十元的零票,这是全家的专用,姥姥要买药。她狠狠心,拿出2元,想着先买了,过几天去镇上卖点鸡蛋,下个月再卖几百斤玉米,黄豆绿豆也可以卖点。
月梅来到村长家商店,按村里辈份,村长和梅子是隔好几代的远房同族堂兄妹。叫村长儿媳李云表嫂。李云看到月梅笑眯眯的,拉起月梅手,直夸她不像种庄稼人,细皮嫩肉。月梅就问李云,一个闹钟多少钱,李云说镇上供销社才有,大摡5元吧。月梅就数了5元,递给李云,让在镇上上班的表哥帮忙带个,李云很爽快地答应了。月梅在小店买了2个本子,一支铅笔回家。
姥姥说晚上吃虹豆糊糊。月梅拿了水桶去河里挑水,刚好赵郧也来挑水了。“赵老师挑水。”月梅小声打招呼。“秋生在干嘛?”赵郧问月梅。“在家写作业,你先打水。”月梅红了脸。赵郧先把月梅的桶里打满了水,才装自己的桶。他觉得男人就该让着女人。月梅连声说不用,脸蛋发烫,心里乱跳。赵郧见她害羞,就赶忙挑起水桶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