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小时的功夫不到。
就见道路的劲头卷起一道黄色的土龙。
城里的水泥路也就那么回事,坑坑洼洼的,再加上北方的天气干燥,只要车子经过,就会卷起一道烟尘。
一共就两辆小汽车,车子不减速,直接冲进轧钢厂。
“敬礼!”
一个中年汉子吼了一声,门外两派全副武装的卫兵神情一凛,‘啪’的一下行了个军礼。
就连在边上扫地的王平山和南山风也情不自禁的把身子绷得笔直。
南山风倒还好,心里少了那份敬畏,他回头看时,只见王平山一脸肃容的注视着小车驶去的方向,往日微微有些驼背的身子也绷得笔直。
“喂喂喂,老王,至于吗?”
南山风捅了他一下。
“你懂个屁,这可是咱们一机部最大的领导,你小子最好尊重一点。”
就好像大领导是他爹一样,也没见老王对他爹这么孝顺啊。
“是是是,我尊重来着。”
南山风手里拿着扫把随便挥了两下:“老王,脸也露了,咱们是不是该回去了?”
“着什么急啊,待会儿大领导还要回去呢。”王平山道:“要走你走,我留这儿。”
南山风翻了翻白眼。
老舔狗。
你就是一个扫地的,领导认识你是谁啊?
刚才车速那么快,恐怕人家都不知道有你这么个人存在。
呸!
要当舔狗你当去,小爷不伺候了。
“行,你在这等着吧,我跟你请个假,出去办个事。”
“你又要请假?”
王平山大声道。
自从南山风上班以来,不是迟到就是早退,要么请假,要么直接旷工,几乎没有上过完整的一天班,即使上班了,大多数时间也是在浑水摸鱼。
“老王,这话我就不爱听了,什么叫‘又’啊……”
“得得得,赶紧滚,你爱去哪就去哪,只要不给我惹事就成。”老王不耐烦道。
“谢了,老王……八。”
王平山一边扫地,一边瞅着办公楼的方向,幸亏他没听见南山风叫他老王八,要不然肯定拿着扫帚追他。
南山风扫帚一扔,手插裤兜就走了。
他先是找到赵幺家,然后大摇大摆的进去。
以前,来找赵幺都是偷偷摸摸的,因为赵幺的父母不希望他来找赵幺玩,觉得是南山风把他们的儿子带坏了。
不过,这次不同了,赵家人肯定会欢迎他的。
赵幺家住的也是大杂院,他家就住在前院左边的厢房。
一进家门,就看见赵幺一家围坐在一张八仙桌旁。
桌子中间放着一叠硬纸片材料,旁边放着小盒子,他们一家人一手拿着哥巴掌大的硬纸片,一手熟练的抹着胶水,然后双手十指灵巧的上下转圈折几下,一个棺材状的盒子就成型了。
除了赵幺的爸爸在肉联厂上班不在家外,赵幺的妈妈、爷爷奶奶、姐姐哥哥、弟弟妹妹一家八口全在这了。
家里人多,要是不找点手工活干补贴家用,是养不过一大家子的。
一盒火柴才二分钱,可想而知,一个火柴盒才几厘钱了,满打满算,一家八口人一个月也弄不了二十元钱。
“婶……子……”
南山风站在门口叫了一声。
说实话,他有点怵赵幺的妈。
每次来他们家,赵幺的妈妈从来没给过他好脸色,就连赵幺的其他亲人也不待见他。
赵幺的妈抬头瞥了他一眼,然后头也不抬道,
“五分钟。”
“谢谢妈。”
赵幺闻言,感恩似的点了点头,连忙起身走了出来。
“南哥,你咋来了?咱们去院外聊吧。”
“不用了,就两句话,说完就走。”
南山风从兜里掏出一份证明递给他。
“我跟杨厂长要了个名额,你明天来上班吧。”
送工作证明无异于给高考生送高校录取通知书,这种好事怎能避着人呢。
没有人愿意天生做个坏人的,南山风也想让赵家人改变对他的印象。
“什么上班啊……”
赵幺不以为意的重复了一句,当天看清那是一份工作证明的时候,突然惊叫起来。
“这是轧钢厂的工作介绍信?”
赵家人听到‘工作介绍信’几个字全都愣了。
赵幺的妈妈突然以五百米每米秒的速度冲出来,劈手夺过赵幺手中的介绍信。
虽然她不认识字,但是看见上面盖着红色的印章,她就相信这一切都是真的。
“这是哪个单位的工作介绍信?快给妈念念。”
赵幺的妈妈把介绍信还给儿子,示意他赶紧念念。
赵幺见状,脸色一红。
“妈,我也不认识字。”
他和南山风一样,都是个大老粗。
他这个年代的人识字的很少。
“哎呀,妈怎么把这事忘了呢,快去后院把在邮局上班的李伯伯请来……”
“妈,我去吧。”
赵幺的姐姐赵楠应了一声,转身去后院请人去了。
赵幺的哥哥、爷爷奶奶、弟弟妹妹们全都围了过来,嘴里嚷嚷着要看那封工作证明。
“哥,你这是要去上班了吗?是不是也像爸爸一样给家里拿工资了?”
赵幺最小的弟弟问道。
别看他只有五岁,可早就知道生活的心酸,家里能多个人挣钱,他们就能多口吃的。
“是的呢,哥哥以后上班了,给你买糖糕吃。”
赵幺激动的说不出话了。
“小南啊,快屋里坐。”
赵幺的妈妈擦了擦眼角的泪水,拉着南山风进屋。
“对,屋里坐,快给小南倒茶,记得放糖啊。”赵幺的爷爷一双老手激动的直抖。
南山风笑道:“不用了,爷爷,婶子,我家里还有事,先回了。”
南山风不想被人看做是挟恩图报的小人。
赵家也不富裕,他可不想因为这点恩情而消费他们家的感激之心。
他和赵幺是从小一块长大的哥们,帮个忙是应该的。
“哎呀,走什么走,今晚上婶子包饺子给你吃。”
赵幺的妈妈拉着他,死活不让走。
南山风一听,更不能留了。
不年不节的,谁家会没事吃饺子?
即使过年吃饺子,那也只是每人分三五个饺子过过嘴瘾,剩下的该啃窝窝头咸菜的照啃不误。
吃饺子如同杀人放血,试问谁还忍心留下来。
“婶子,我是真有事,下次再吃吧。”
“你这孩子,光棍一个,回去能有啥事啊,留下来吃饺子。”
赵幺的妈妈死活不松手。
“婶子,我现在不是光棍了,我新媳妇还等着我回去圆房呢……”
“额……”
南山风瞅准机会,一溜烟跑没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