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个冬季的深夜,苏老二已经迷迷糊糊的睡着了,朦朦胧胧中,他听见窗台上手机有短信的声音。
他拿起来一看,见是家佩发过来的一个信息:
“忽然觉得你俩对我老好呀”!
苏老二受不住了,完全没有了一点的睡意。
他的心里一阵阵的惊喜。
他能认识到,是那边的那个孩子在流眼泪嘞。
一定是他在的生活中遇到了挫折;体会到冷空气刺骨了;体会到了一日三餐的不如意了;遇到了别人的白眼了;他一定是回想起家里的温暖了;想到自己和康素贞的呵护了·······。
这种现象总是会发生的。
好长一段时间的回忆,苏老二从家佩来到这个家庭,一直回想到此时此刻他开始懂事,对自己和康素贞来说,那真是含辛茹苦的十几年呀。
世上的事情那里有比养一个孩子长大更需要忍耐,更需要付出,更需要受罪的事情呢?
那一刻,苏老二又流泪了,泪水里掺和着心酸,自豪,踏实和幸福。
“不养儿不知道父母恩,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
凡事,要“静待花开”。
苏老二几次拿起手机都想回答家佩的感慨,但他总觉得没有合适的语言,天就要亮的时候,他终于给他回了这样一句话:“以后俺俩会待你更好”。
人,一旦思想达到了某种高度,那么,思想产生的动力是不可思议的。
苏老二明显地感觉到了,从那时开始,偶尔父子两个人沟通的时候,家佩从语言和形式上都与先前有本质的不同,他清楚,那是自己的孩子开始思考人生前途这个大问题了,是他的思想开始朝正确的方法发展了,是在负重前行了······。
由于基础差,两年的大专生活对家佩的学业来说没有产生明显的变化,这个时候,苏老二反倒不像先前那样心急了,他早些时候在自己的心里做出了一个悄悄地决定:家佩三年中专毕业了,那里也不去,就在附近给他寻个媳妇,早早的结婚成家,家里所谓的一切财产都归家佩所有,因为相比较家丁和家贝来说,他只是读了大专,而没有读本科的消费。
自己退了休,和康素贞继续守候在家佩的身边呵护他,关爱他·····,因为自己有退休的工资,他能做到不去连累他,一直到老死。
这样就圆满的实现了自己抱养他的夙愿了。
·······
大专第三年的国庆节假期,家佩回到了家里,苏老二清晰地发现,他的家佩瘦了许多,颧骨突出的老高老高。
这个时候,苏老二学的乖了许多,他不再见面就问他的学业了,就千方百计的满足他生活的需求。
那天夜里,苏老二打发家佩睡下,就要走出屋门的时候,家佩说:“爸,学校成立了一个辅导专升本的辅导班,我报了名”。
苏老二自然是一阵兴奋,他低下头说:“那就努力学,升本不升本都中,只要努力都行”。
被子里的家佩好长时间没有作声。
苏老二低头一看,发现他在流泪。
苏老二连忙弯下腰去:“咋了,报就报呗”。
这时,苏老二忽然想到了一个问题,他连忙问道:“辅导班的费用老高”?
“四千五”。
“你交费了没有”?
“还没有”。
“那没问题,那没有问题······”,苏老二连忙说。
“不是那,是班上讲的东西我都不会”。
苏老二看的真切,家佩说到这里,两只无奈的泪眼看着天花板发呆。
停了一会儿,他又说:“爸,还有一个事,除了听不懂,我觉得辅导班的强度不够,针对性不强。我主要是外语基础差,其他的也都中·····”。
那天临走,家佩又对苏老二说:“爸,我也只是给你说说,我的问题我自己解决吧”。
国庆节开学,苏老二把家佩送到车站,他千嘱咐,万叮咛:
要努力·····。
知识需要积累,来不得着急····。
学习成绩是立竿见影的事情,上午付出下午就有效果;下午付出,晚上就有效果;晚上付出第二天就有效果·····。
功夫不不负有心人······。
·······
国庆节开学后,苏老二和家佩的联系少了许多,他能理解自己的孩子是在努力的备考。
转眼到了农历春节的假期了,家佩回到家,苏老二问起辅导班里的情况,家佩告诉他,说是升本无望,英语总在2多分的位置徘徊。
苏老二能够觉察自己的孩子因此的无奈和苦恼,那两天他做出了一个正确的决定:
春节后开学不再参加学校的辅导班了,到伊市参加一个专门的英语辅导班,有针对性的强化培训。
能叫升不了本遗憾,不叫因不作为而遗憾。
很快,苏老二通过熟人联系上了伊市的“地一”辅导机构。
协商后,对方答应开春开班就接纳家佩入班,学费是118元。
节前苏老二已经和表姐夫沟通好了与校方的相关事宜,又到街上借了王清6元,凑够了118元。
节后的农历初六,他带着家佩赶到了伊市的“地一”培训机构。
也许那天去报名的最早,两个小姑娘刚刚坐在报名的桌子边,苏老二就走了上去,他从旧报纸包里取出了那118元放到那姑娘的面前。
那姑娘连忙又把钱推开:“大爷,领导还没来,你再等一小会儿吧”。
苏老二一下子懵了:我有恁老吗?
好一会儿,从楼上下来一个领导模样的人,苏老二又连忙又走上前把那旧报纸包亮开。
那领导认真地看了他一下:“你就是前几天给我电话联系的那个苏老师”?
苏老二说:“是,就是我”。
“你不是说你儿子来学习吗”?
“是,是,这就是我的儿子”。
苏老二连忙把家佩介绍给那个领导。
“啊”,那领导的“啊”字拖的有点儿长。
一会儿,那领导又说:“真难得,你都这把年纪了还这样拼,我知道他学校交的4多块钱是不会退一分的,这样吧,你的行为感动了我,你交18·····”。
苏老二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他昨天晚上就是做了一个很舒心的梦,尽管康素贞就躺在他的身边,但一个晚上贞贞那喜恰的五官都在朝着自己吟吟地笑。
······
回家的路上,苏老二想到,那小姑娘之所以喊自己叫“大爷”,那个领导之所以给他免去了1块钱,就是因为这个春节前自己没有理发,此时此刻自己白发已经2/3多了,可不就是一个可怜的老头儿吗?
这个世上还是善人多!
“可怜弱者”是一个有文化素养的人正常的表现。
身上又多了1块钱,苏老二到了小黄镇上的一个理发店给自己做了一次迟到的打理。
终于,那18没有白花,高考的时候,家佩的英语考了63分,顺利升本科了。
尽管家佩上的本科也是中国最低层次的大学,但作为苏老二来说已经是十分的心满意足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