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三十四章, 打磨锅,驴叫唤,往事如昨 十五。
    “民兵营长”在那个时期是一个特殊的角色,有治安,司法,军队,调解,甚至“接班人”等作用,虽然是个吃开的角色,但因为在关键时刻要绑人,甚至抬手打人,好多人便不乐意干。

    康大功通过长时间的观察,便轻而易举地促成了苏家屯这个姓佟的年轻人担当起了这个角色。

    那时的民兵营长也算是苏家屯生产队的一个中层领导,除了替康大功捆人,他还管着好多事情。

    比如,佟营长就分管着林业队,像坷垃这样的人就属佟营长管。

    那时,佟营长就是苏家屯“派出所的所长”,坷垃就是管治安,或者户籍,或者缉毒的一个“警察”。

    佟营长会一心一意的贯彻执行康大功的指导思想。

    康大功说,“醋缸库”里的小麦宁可叫外村人吃,也不叫苏家屯的人吃一个子儿,苏家屯的人都是自己身边的人,若是身边的人吃饱了,吃好了。他们就会不听话,就会造反。

    那么,佟营长就会半夜三更地背上苏家祠堂里那根七九步枪,深更半夜到“醋缸库”那里转来转去,他不怕冷,也不怕热,不怕风吹雨打······。

    佟营长总是幻想着在某一个“月黑夜”,在“醋缸库”的旁边逮住一个偷麦子的人,然后用枪押着他到康大功那里去邀功领赏,但他始终也没有逮住过任何一个人。

    康大功说,苏家屯的人不能太有劲儿了,有劲儿了就会产生私心,干私家的活儿,就会不听话,就会造反······。

    所以,饲养室的牛,驴,骡,马等牲口,就是歇的在槽头叫唤也不叫人们使唤,就任凭他们一家家,几口人拉一辆架子车往南坡尖儿拉粪。任凭使死人,也不叫牲口上套。

    这时,佟营长就会义务地承担警戒作用,以保证康大功的指示精神不折不扣的贯彻执行。

    那时,金岭,银铃的山坡上,东西两条“黑眼沟”下都生长着成片的苹果,梨,花红,杏子,桃儿·····。

    每到果实成熟的季节,满山遍野,整条沟都被果实的香熏染的芬芳一片。

    自从康大功当上了苏家村的生产队长,掌握了苏家屯的大权,他便对薛老喜和佟营长交待,无论是山上还是沟下,无论什么果实成熟以后都要运到“西场”锁起来,千千万万不要分给苏家屯的社员,不敢叫他们吃好了,吃饱了,否则,他们就不听话了·····。

    在说这件事的时候,康大功还补充了一个理由,他说,那些果实量不大,如果分配不均匀,或者量不足,就会引起人们打架斗殴,影响团结和安定。

    那年月,那些果实一旦抬进了“西场”,就再也不会在光天化日之下出世了,就被薛老喜紧紧地锁在那几孔石窑里,等到他们几个人分脏完毕,那些发酵的果子总是把那些酸汁通过石窑后墙的石缝流出来,聚集在那石窑后墙后面的一个大坑里。

    那些酸汁儿聚集的地方正好是薛老喜和佟营长平时撒尿的地方,苏家屯的老百姓都说,薛老喜尿的是香油,佟营长尿的是苹果汁儿。

    这个传说一直在苏家屯以及邻村流传着,人们一旦去赶集,或者在大路上见到了他们两个人,都会这样说。

    开始的时候,人们还背着他俩,时间长了,人们也都没有什么顾忌了,大多的人说这话的时候就是叫他俩听的。

    时间长了,薛老喜和佟营长听见人们这样说自己,心也不跳了,脸也不红了,还时常表现出一阵阵的自豪感来。

    每当康大功向佟营长交代这些事情的时候,他就会特别强调,让他从方法和理论上多多培训林业队的人员,看好那些成熟的果子,防止嘴馋的人去偷吃。

    佟营长总是把康大功的指示精神心灵神会。

    有一段时间,苏家屯还流传着一个信息,说是康大功有意,最后要把苏家屯生产队队长一职交给佟营长。

    因此,人们很少提起他的真名字,凡事说起相关他的事情,人们都把他叫做“佟营长”。

    ·······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