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74章 火炕
    陈老太走后,伊人吩咐三毛和她一起洗了半天的手,才将午饭吃了,下午孩子们上山采了山货,回来又将艾团“组装”好了,伊人将银钱结给孩子们,又叮嘱了不要乱花,才放孩子们离开。

    玉娘从伊人院里离开,刚进了大舅舅宋山家里,就听大舅舅问她:“今日的活计结束了?”

    “是,山货和艾团的活计都做完了!”玉娘朝大舅舅福了一福,恭敬又温婉。

    宋山心里叹了一句“可惜了”,面上却不显,而是说道:“回屋叫上你大舅母,我们出去一趟。”

    玉娘什么都不问,回屋就和秋氏说了,又接过了她怀里抱着的龙凤胎中的小女儿,轻轻哄着。

    宋山见秋氏出来,问道:“前两日,宋廷跟我说伊人要盖房子?”

    “是,早前我就听她提起过。”

    “吃食小买卖这么挣银钱么?”宋山惊讶极了,嘴张了又张,才问出这么一句来。

    “伊人跟我透过信儿的,卖饼那是辛苦钱,如今也给了李婶子,盖房主要是因为上次来的贵人,得了赏钱。你也知道宋义和陈老太太的性子,若是知道了,那钱哪里还留得下?”秋氏压低声音答到。

    宋山点点头,那日贵人来,是他领着去的,自然知道。“也是,那一家子啊,说起来就是四个字,欺人太甚啊!伊人这孩子,从小苦到大,这决定没毛病。”

    “你怎地突然问起这事儿来了?”秋氏皱着眉头,以为又是宋义两口子作了什么妖。事实上她想得也没错,陈老太太午间还去作妖了,不过满嘴喷粪地走了而已。

    “宋廷跟我说的,他到处打听一种叫做“火炕“的东西,说是伊人要盖房子,还要搭这种火炕。我托人打听到了,这不正要去说,想着带上你方便些。”宋山虽然是伊人的族叔,但一来他与伊人的亲戚已经远了,二来伊人也不是宋义的亲生女儿,这个嫌还是要避的,这才让玉娘唤了秋氏出来,随他一起去。

    “行,那咱们走着吧!”秋氏挽着宋山。

    宋山看了一眼少妻的手,想起月余前他们二人还剑拔弩张,他甚至动了要休妻的念头。而如今,年少的妻子挽着他的胳膊,与他一同走在路上,轻声细语地聊着天,是什么时候改变的呢?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宋山低头沉思着,秋氏也以为他是在想伊人说的“火炕”的事,也没有打扰。

    宋山想起来了,是伊人去找秋氏买九灯莲瓜子和金栗那些原材料开始的,就是那个时候,他年轻的妻子开始四处奔走,在村民和伊人之间挣些差价。她有了事做,也有了钱赚,甚至看着伊人做了各种各样的小买卖,许是有了眼界,她开始小意体贴他,甚至不屑于与自己那不争气的长子和二女争执。他知道,这中间除了行动上的带动,伊人还劝说着秋氏

    想到这些,宋山不由得握了握秋氏放在他胳膊上的手,脚步更加坚定。伊人这孩子,通透,善良,又有那一手好厨艺,他自是能帮就帮的!

    这么想着,二人正路过李婶子家,宋山想着,既是商量盖房的事儿,宋廷是老本行,伊人也是委托了他,自是叫上了他。

    三人进了伊人的院子,秋氏叫了两声,伊人就出来将三人迎了进去。

    “三位长辈,想来是盖房的事儿有眉目了?”伊人笑着给三人倒了三碗水,里面加了糖,都搅化了。

    “正是!”宋山笑道。“你上次问的那个火炕,我在县城托人打听到了,那是再往北去才有的东西。”

    伊人点头,却并不打断宋山的话,她想知道的是,这东西是不是京城才有,更甚至皇室才有。

    “往北去,京城有,再往北的北境也都有,就是烧了火能热,人睡在上边是暖和的!”宋山接着说道。“只是伊人,具体的我便不知了,你可知晓?”

    “我先前与李婶子说过,想将厨房盖到正屋里来,就是为了这火炕做的。在屋里砌上土床,中间留出空隙给烟和火走道,连通着灶台,这边烧火做饭,那边土床也能热,冬日里人睡在上边多舒服哩!”

    宋山听的云里雾里的,宋廷作为一个干了一辈子泥瓦匠,不知盖过多少房子,搭过多少灶台的手艺人,一下子就明白过来伊人的意思,兴奋地说:“那烟最后怎么走出去?”

    首先是在灶台烧火,火和烟裹着热气顺着土床走上一圈,这土床就热了,但烧火的烟最后得排出去,就想他们现在在院里大灶台,做起饭来不说浓烟滚滚,也是得冒炊烟的。

    “烟往上走,所以在末端砌一个烟道,从房顶上伸出去,烟自然就出去了!”伊人心里知道,烟囱冒烟是室内外温差形成的热压和室外风压共同作用的结果,但这些没法和古代人解释,所以伊人一句带过,只说最后的结果便好。

    “是了,是了!”宋廷兴奋地眼睛都亮了起来,宋山多看了这个族兄弟一眼,不明所以。

    宋廷迫不及待地再次开口问道:“那这火炕怎么搭得?伊人可懂?”

    “听人说过,没见过实物,但可以一试!”其实伊人前世在北方老家的孤儿院时,孤儿院修整盖房的时候,她已经十几岁了,记事儿是完全没问题的。她那时又调皮,经常和小伙伴在没建成的火炕里藏猫猫,所以对建火炕的步骤,和火炕内部的样子都很清楚。

    但她不能这么直接说,提出火炕已经够惹人眼了,不能再一次性准确无误地说出搭建方式,让人怀疑了。

    “没关系,可以等房屋框架盖好,先在你家试试,总能成的!”宋廷也不失望,还是含笑说道。

    宋山也笑道:“人工方面,我和你廷伯商量了,从本族出,这样活能干得好点,也快点!”

    宋家族里有专门做盖房的小队,有时候分开各自谋生,有时候也会一起接附近村镇的活计。

    “那再好不过!”伊人应道。

    “我出面,除去你廷伯和元宝,再找八个人,统共十人,按你的要求,半个月就能将屋子和地窖都起好!”宋山继续说道。

    “行,就按上次我与廷伯说的六个铜板一天,我再加一顿饭!”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