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22章 三百七十个铜板
    伊人估摸着,金宝为了当天来回一趟,很可能会一大早就回村儿来。

    所以她卯时就起床,热好卤肉,蒸脸一大锅糙米饭,又做了三种饼子,都忙活完也不过巳时初。

    她正带着小团子在院儿里给小菜地浇水,就见李婶子带着金宝和两个孩子上门了。

    “伊人,听我娘说你们昨天把炒货都做好了?”金宝皱着眉头。“怎地不等我?你身子重,娘年纪也大了…”

    如伊人所料,金宝果然回来得极早,但却不是为了当天来回一趟,而是担心家里的老娘和伊人做不动炒货的活计。

    “是我没考虑到婶子的身体,回头还得想个两全的办法!”伊人确实没考虑到这点,有些歉疚地朝李婶子说道。“婶子辛苦了!”

    “瞧你说的!哪个四五十的庄稼农夫不下地干活啊,那活不比这辛苦!”李婶子也不是客套,这庄稼地里的春种秋收哪个都比炒货累多了。

    李婶子又剜了一眼金宝,道:“净听你胡说八道了!”

    金宝挠挠头,憨厚地嘿嘿笑着,不吱声儿了。

    “金宝哥,昨儿我都做好了,也是想着今儿一早跟你一同进城,见见你们酒楼管事的,金宝哥觉得怎么样?”伊人开口询问道

    “那正好,我嘴笨,你去了好跟我师傅说道说道!”金宝欣然同意。

    “翠喜儿,来!”李婶子听了,忙伸手招呼大孙女。“你去趟你庆爷爷家,叫他今儿早点出门,我们有货要拉,到你伊人姑姑这里来!现在就来!”

    “奶奶,他俩怎么办!”翠喜指着在泥巴地里玩的正开心的两个小家伙,平时都是她带着这两个。

    “伊人姑姑来看着他们,翠喜去吧,姑姑从县城回来给你带好吃的!”伊人摸了摸翠喜的头。她也不过才七八岁,在现代也应该是家里千娇万宠的小公主,在这个时代就只能帮着家里干活、哄弟弟,偶尔小叔叔从县里回来,她才能从小叔叔那里识得几个字。

    翠喜欣喜着应了,上次伊人姑姑就给他们带了甜丝丝的饴糖!飞跑着去了车把式庆爷爷家。

    伊人家的院子是篱笆围起来的,有一扇木门,但建的时候兴许是图省事,所以门很窄,牛车马车都是进不来的。

    所以众人一边说话,一边忙活着把炒好的炒货和今儿要卖的饼子、卤肉都搬到了家门口。

    “金宝哥,这几日婶子带着孩子们菜的山货很多,我做了饼还能剩不少,我想着也带去酒楼让他们瞧瞧,看收不收!”炒货搬好后,伊人向金宝说道。

    金宝又皱起了他那标志性的眉头,有种少年老成的感觉。“带是可以带,但县城周边都是农户,这山货多的很,恐怕卖不出去啊!”

    “没事,我就是一样带一些,给酒楼看看,买更好,不买我就带回来!”伊人并不气馁,笑着说。

    “行,那我帮你搬!”金宝转身便跟着伊人去了地窖。

    地窖要爬梯子,考虑到伊人的双身子,他让伊人在上边等着,自己爬下去,按照伊人的形容,找到啦两个盖着湿布的筐子,挎了上来。

    出来时车把式庆大伯来了,也帮忙搬起了货物,今天货着实多,又有金宝和她两个人,所以伊人给了五个铜板。

    不多时就到了酒楼。午时还没到,楼里客人寥寥,张大厨听着徒弟的招呼,立刻迎了出来。

    “师傅,这就是我跟你说的做炒货的邻居妹妹!”金宝急着介绍。“伊人,这是张大厨!在酒楼里管事儿哩!你都和他说,管用的!”

    “张大厨,经常听金宝哥提起您呢!我那些炒货也承蒙您喜欢!”伊人先上前跟张大厨道谢。

    张大厨看着眼前的女子,虽然穿着粗布衣裳,还净是补丁,但那份异常的美貌不说,落落大方的上前与他说话,不卑不亢的态度,着实非普通女子!语气里也不由得带上了一丝尊敬:“小嫂子不必客气,你的炒货无论是在品质上,还是价格上,都远超别人的好!”

    一番客气后,伊人拿出昨天炒好的瓜子、花生和金栗。

    张大厨随手抓了两把瓜子,尝了尝,都与昨天的品质无异,完全合格。又尝了尝花生,也是品质上乘的炒货,表示可以收。

    拿起一个金栗,张大厨觉得好像有股若有似无的香甜味,放在鼻子前一闻,果然,这金栗竟是有股甜味。

    “这是什么做法?”张大厨捏着金栗问道。

    “是金栗中加了饴糖,张大厨尝尝!”伊人顺着金栗的口子掰开一个,递给张大厨。

    张大厨左右看了看手里的金栗,又仔细地闻了闻味道,才放进了嘴里,顿时点头道:“好吃!有饴糖香甜的味道,还有焦香味,这金栗不是煮的?”

    这个时代金栗要么生吃,要么放在锅里水煮后吃,从没有人炒制过金栗,自然张大厨也没有吃过。

    “是炒的,也是炒货的一种!”伊人解释道。

    张大厨忍不住又伸手掰开一个,塞进嘴里。“软糯有沙,既有金栗自己的香甜,也有饴糖的香甜,还有炒制的焦香,外皮油润,内里果肉金黄,看着闻着都有食欲!不错!不错!”

    张大厨做了二十年酒楼大厨,做过菜,做过面,现在专门做面点了,对美食有常人不能理解的痴迷。此时吃着这炒金栗,竟好吃得眯起了眼睛,嘴角带笑,沉迷在金栗的世界里了。

    “那张大厨,这些都留下?”伊人虽不忍心打断他的沉醉,但还是忍不住试探地问道。她还得去码头卖饼,时间要赶不及了!

    “留下!都留下!”说罢张大厨朝柜台那里喊了一嗓子。“账房,来!”

    “小嫂子,那瓜子按七文钱一斤,不知你这花生和金栗怎么卖?”

    “花生本身的价格贵些,别家这个品质的炒货要十八文,我只要九文一斤。”伊人边说边看着张大厨,见他点头赞同,才继续往下说。“金栗这东西本身不值钱,但处理起来麻烦,还要放饴糖,所以也是七文钱吧!”

    “账房,听到了吧?五十斤瓜子,一斤花生,两斤金栗,算账!”张大厨没有任何犹豫地朝账房说道。

    “三百七十三文!”账房很快就算了账,并找好了钱递给伊人。

    “不忙。不忙!”伊人拿起脚下那两个盖着湿布的筐。“张大厨,我还想问问,咱们酒楼收不收山货?”

    “收是收,但我们有供货的商贩了!”张大厨刚和伊人做成了一笔买卖,很大可能日后也要长期合作,遂诚恳道。

    “张大厨,你先看看货再说不迟!”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