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伊人从床上爬起来。“嘶”,浑身肌肉酸痛,疼得她叫出声来。
李婶子听见声音,赶忙进屋,扶着宋伊人坐起来。
“伊人啊,你还怀着孕,要我说你就不能这么累!”
“婶子,你看这家里,家徒四壁的,您也说了我怀着孕,约莫着入秋我就要生了,家里还是这样,我们娘仨就得饿死!”
“那哪能呢!乡里乡亲的,村儿里也不会看着你们饿死的!”
“婶子,救急不救穷,哪能靠别人接济过日子。”
李婶子叹了口气,觉得伊人的确和从前的柔弱好欺不太一样了。也许是离开可依靠之人,又带着孩子吧!李婶子心想。
“对了,婶子,这是昨天您采蘑菇野菜并帮我看孩子的钱。”宋伊人从身上摸出二十个铜板。
“伊人……这是……给我的?”
“对,您帮我看孩子怎么也值五个铜板,其余是采蘑菇野菜的。”
“伊人……这……这太多了!”
这可是二十个铜板啊!要知道现在这个时节,家里的重劳力在码头上工,也就不过二十五个铜板一天。虽然过一阵农忙了,劳力价格会上涨。
但自己一个老太太,带孩子采点蘑菇野菜,不累,且就是顺便的事,这一天就有十几二十个铜板的收入,这让李婶子实在有点不敢拿。
“婶子快拿着,这是你应得的!”宋伊人道。
看到宋伊人似乎并没有开玩笑,李婶子咬了咬牙,说道:“伊人,那我可就真收下了!”
“当然!这是婶子你的劳动所得,不要不好意思!”
接过宋伊人手里的铜板,李婶子难掩脸上的激动之情。心里琢磨着,这丫头给这么多钱,日后还要多多伸手帮忙才是,哎,还是个孕妇!自家大儿媳月份和这丫头差不多,不说养得金尊玉贵,也半点重活没有的,就在家绣绣花。
“婶子,今天还是老样子,您别做晚饭,我这做了您带回去!”
“不用不用,伊人,你给了这么多钱,我哪能还吃你的饭!”
“婶子!你别和我客气,我也不是单独给你们家做的,这费事的吃食明早做是来不及的,我今晚做出来,明早就上镇上卖了。再说我们自己也得吃嘛!”宋伊人想着李婶子肯定不好意思,早就准备好了这一套说辞。
果然她说完,李婶子就应了,但依然是腿脚利索地伸手,帮宋伊人忙活了起来。
宋伊人将那块带皮的五花肉切成小块,肥瘦相间,锅中添了水,冷水下肉,又放了几个生鸡蛋,放了一小块怀香,也就是现代的八角。又倒了些上次做猪蹄时买的烧酒。大火煮开,拿不太好用的葫芦瓢撇了浮沫。汤也没倒掉,只是把肉汤和肉分开盛。
李婶子听了宋伊人的指挥,正在案板上切今儿采的蘑菇。宋伊人选了一些跟香菇味道想尽的,让李婶子切成小块。再切一些野小蒜和葱来代替现代的洋葱——这个时代没有洋葱。
一切准备妥当,宋伊人重新刷锅起锅,放了多多的猪油,把野小蒜和葱下进去,小火慢慢煸,手里也不停地用铲子翻动。
“李婶子,这个时候除了火要小,另外一定要不停地搅拌翻动,不然野小蒜和葱很容易糊,有了糊味这道菜就算是失败了!”
“哎,晓得晓得!”李婶子赶忙应着。
宋伊人想着一是报答李婶子的恩情,二是未来自己肯定也需要帮手,李婶子为人耿直厚道,与原主相识多年,知根知底,又对自己百般照顾。于情于理都应该教给李婶子一些。
“锅中炸一会,野小蒜和葱段就呈现金黄色了,这时候就可以了,千万不能太久,不然容易苦。”
李婶子点点头,目不转睛地盯着灶台。“伊人做出来的东西都好吃,自己也学学,回头既能帮帮她,也能做给儿媳吃呢!”李婶子心里开心地想着。
宋伊人把锅中金黄色的野小蒜和葱段并猪油都盛出来,锅底只留了一些油脂,再次烧锅,温度升高后,改为小火,把刚刚煮好的五花肉倒进锅里。
“呲啦”一声,水汽落进油锅里。
“这时候要小心油别溅到!”因为呲啦呲啦的声音很大,宋伊人只能大声对李婶子说话。
煸炒到五花肉表面泛出金黄色,肥肉的部分也被耗出了一些油脂后,她把李婶子切好的菌菇丁倒进去,继续翻炒,再将之前炸好的也野小蒜和葱段倒进去,再次翻炒均匀。
最后把之前煮肉的肉汤倒了进去,煮好的鸡蛋剥皮下进去,又加了盐、大椒(花椒、葱段等调料,又加了一块石蜜。
两刻钟后,满院飘香,他们这院子就是一圈篱笆,自然也就围不住味道。
她家又在村口,来来往往的人都能看到闻到。最近几天宋伊人又常去镇上,米面的一筐一筐往回背,早就招了人眼。今儿香味传了这么远,住在李婶子家对面的马家自然也闻到了。
“哼,真是狗肚子盛补了二两香油,有两个铜板就得瑟开了,不年不节的,一个弃妇带个赔钱货,还吃上肉了!”马家的大儿媳郑氏,站在自家院子里,朝村口的方向翻了个白眼,转身就往西厢房去。
不想一回头却撞上了自己那呆头呆脑的丈夫。“哎呦,死人啊你,一声不响站我身后干啥?”
“我…我这不听你的,刚挖野菜回来…”郑氏早两天就跟着宋伊人,去镇上打探听说她在卖饼,原来卖饼这么挣钱,那个什么馅饼她不太会做,鸡蛋放饼里也浪费,她心疼得紧,所以就准备做野菜玉米面饼子去卖,这不让丈夫去挖了点野菜回来。
马家也不是本地人,但在宋家庄也生活了三代了。最早的马老头是逃荒来的,以前家里是猎户,手上有点猎动物的手艺,村儿里一户本家就将女儿嫁给马老头了。
虽有手艺在身,但架不住两口子能生,还都是儿子,老大三十了,最小的老六才十三。家里穷,娶媳妇也没多得挑,老大娶了邻村一个有名的泼辣姑娘,正是这郑氏。
又过了一刻钟,卤肉就炖好了,宋伊人揭了盖子,卤肉并鸡蛋盛了一碗,递给李婶子。
“婶子,回家蒸一锅糙米饭,拌着吃!”
“哎!这闻着可是香,正好老二今天回来,让他也尝尝你的手艺!”
“金宝哥今天回来啊!那再盛个碗!”说着就要去拿碗,李婶子赶忙拦住她。
“伊人,快别,你这些还得卖钱呢!”拉扯半天,最终还是多盛了个鸡蛋给李婶子带回去了。
“婶子,快别拉扯了!”宋伊人推拉不过,只能说道:“金宝哥有把子力气,等他回来请婶子叫金宝哥来帮帮我吧!”
李婶子终于接下来,并承诺明儿让二儿子金宝来帮忙干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