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0章 回国都皇帝问策 见母亲太子遇伏(3)
    “迩国国君好战,此处靠近迩国,可故意制造争端,让迩国来攻打高平。高平郡守潘仁英勇善战,双方必然势均力敌。征战多日后,可将潘仁召回另有重用。父皇派一心腹之人接替潘仁,装作把守不住,将高平郡献给塞国。高平郡物阜民丰,塞国国君必然欣然接受。迩国一见自己辛苦很久,让塞国占了高平,一定迁怒塞国,兴兵讨伐,这样我们就可以挑起两国之战,坐收渔翁之利。不然,我国在两国之间,这两个国家很难互相争战。”

    殷武手捋须髯,缓缓点头。“舍一高平,引起两国争斗,倒也值得。这件事需要仔细商量,从长计议。岳儿,听你所言,知道你是心怀天下之人,为父很是欣慰。今天已经很晚了,你一路鞍马劳顿,先休息吧。社稷之事,我们以后再详谈。”

    殷岳躬身施礼,“孩儿告退,父皇也早些休息。父皇,孩儿明天打算去见见母亲。”

    殷武点点头,“好,明天你和我一起早朝,我把你介绍给众大臣。然后,我派人护送你去见你母亲。”

    殷岳道,“不用父皇劳师动众,高欢陪我去就行。今天孩儿在阳复山见到宫正兄妹二人,都是豪杰之士。父皇能否把他俩给我。”

    “好,明天早上我派人召回宫正。好了,你休息去吧。”殷武唤来内侍,让他引领殷岳前往东宫歇息。

    殷岳来到东宫,太监宫女跪倒一排。殷岳看了看,侍候他的足有二十余人,一挥手,命众人起来。“你们这里谁是领头的?”

    站在前面的一个太监急忙上前施礼,“回殿下,小人是这里的管事太监,我叫李成。”

    殷岳看了看李成,30多岁年纪,眉目清秀,“好,李成。我今天刚刚回宫,你在我的月俸里支出些银子,每人赏十两,你赏二十两。明天我要去拜见母后,等我回来后再熟悉大家。”

    众人急忙施礼,“谢太子殿下赏!”

    殷岳走进东宫,来到卧室。早有人铺好被褥,殷岳命他们下去,在书柜上拣了一本书。翻了几页,没什么兴趣,解衣睡觉。

    次日早朝,殷武向众臣介绍了殷岳,并把殷岳昨晚所提的治国方法说了一遍。当然,没有提高平之事。众大臣一起赞扬太子宅心仁厚,凡国社稷有福。殷武当朝封殷岳为贺王,兼领枢密院副使,可自行统领军事。

    退朝后,很多大臣来拜见殷岳,殷岳一一结识。直到午时已过,众人才渐渐散去。殷岳回到东宫,一进院,发现高欢,宫正,宫蕊已经在院内等候。三人见殷岳回来,急忙上前施礼,殷岳拦住三人,“私下在我府中,你们不用多礼。”转身叫来李成,让他安排三间屋子,“你们三人就住在东宫,有事情我们也好商量。”

    三人急忙答应。安排好自己的屋子,三人来见殷岳。殷岳思母心切,吩咐他们赶紧备马,要去显光山拜见母亲。

    三人不敢怠慢,备好马匹。几人翻身上马,出了皇宫,从中都西门出城,直奔显光山。

    一路无话,来到显光山显光庵。庵堂不是很大,四五亩的方圆,青墙灰瓦,一片肃穆。四人下马,殷岳命三人在外边守候,自己来到庵门之前。门两侧木板上,刻着一副对联:暮鼓晨钟,惊醒世间名利客;梵音佛号,唤回苦海梦中人。殷岳稳稳心神,抬手叩门。

    不多时,门开了,走出一个老尼,一见殷岳,合掌问道,“阿弥陀佛,不知施主来此何干?”

    殷岳合掌还礼,“大师,我来求见我的母亲,她叫萧英。”

    老尼看看殷岳,“一入佛门,就没有萧英了,施主想见的人,叫惠尘。”

    殷岳一愣,忙说,“大师,那我就求见惠尘师父。”

    老尼闪身伸手,“施主请进,但惠尘见不见你,老尼不知。你先到前厅奉茶,我去通报一下。”

    殷岳急忙答谢,随老尼来到前堂。有小尼姑奉上一盏香茗,殷岳坐在桌前,心中忐忑不安。多少年来,一直思念的母亲,没想到见面的地点竟然在这里。

    越有半个时辰,殷岳急的坐立不安,但也不敢造次。帘笼挑起,外边走进一位尼姑。三十五六岁年纪,眉目如画,姿容优雅,缓步近前,“施主,是你求见惠尘师姐吗?”

    殷岳一见出来人了,以为是自己的母亲,但一听来言,有些失望,“这位师父,您不是惠尘师父?”

    来人摇摇头,“我是她的师妹慧珠,师姐不愿见你,让我给你带封信。”说完,递给殷岳一封信。

    殷岳打开信,信上几段话,字迹娟秀,“岳儿,自你离开,我便每日读经,希望佛祖保你平安。十八年来,我读遍佛经,早已心向佛门。而今出家为尼,也是了我夙愿。你若见我,便会多生思念;我若见你,也必有损修行。不见即见,各自珍重。”

    殷岳读完信,不由泪流满面,一把抓住慧珠,“慧珠师父,求求你,让我见见我娘。十八年了,我日日夜夜都在思念她。现在我终于回来了,我娘怎么会不见我?娘,娘,求求你见见岳儿!”殷岳仰面高呼,如同疯狂。

    慧珠见殷岳如此悲伤,不由得落下泪来,双肩抽搐,像似在极力掩饰。

    殷岳狂喊数声后,见慧珠如此神态,他是异常聪慧之人,“你,你是不是就是我娘。”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眼前自称慧珠的尼姑,再也控制不住,把殷岳搂在怀中,放声大哭,“岳儿呀,我,我就是你娘。”

    母子二人抱头痛哭,哭罢多时,殷岳止住哭声,“娘,今天我们母子终于见面,应该高兴呀。”

    萧英也渐渐止住悲声,“岳儿,让娘好好看看你,这些年,娘无数次在梦中梦到你,可都是你刚出生的模样。”

    殷岳也仔细的看着萧英,自己的眉目还是很像母亲的。两人互相端详良久,萧英把殷岳拉到桌前,两人坐下。

    殷岳劝萧英,“娘,我已经回来了,您还是搬回皇宫吧。”

    萧英摇摇头,“岳儿,我刚才信上所言非虚,的确早已心入佛门。尘世间的功名利禄早已经看淡,只是还惦记着你。以后你想娘了,就来这看看娘,娘不回去了。”

    殷岳见萧英心意已决,也不好再劝,能见到娘,已经很高兴了。母子二人自然有许多话讲,谈论之间,不觉已经红日偏西。

    萧英站起身来,“岳儿,现在时间已经不早了,你赶紧回宫吧。这里是尼姑庵,天晚,你在这多有不便。”

    殷岳一想也是,站起身来,跪倒给萧英磕了一个头,“好的娘,我改天再来看您。”

    殷岳辞别萧英,走出显光庵。门外三人等候多时,见殷岳出来,急忙上前,“殿下,见到皇妃了?”

    殷岳点点头,“见到了,天色已晚,我们回去吧。”

    高欢拉过无痕,殷岳翻身上马,三人也纷纷上马,往中都前行。

    殷岳离开萧英,心中怅然若失,一路上闭口无言。那三人也知道殿下在思念母亲,也没说话,默默跟在身后。

    走到山腰,林中突然串出一条巨犬,有小牛犊大小,黑色卷毛,大耳巨口,只扑殷岳。

    殷岳正在思念母亲,未料这巨犬只扑自已而来。好在无痕乃是良驹,见巨犬扑过来,往旁边一蹿,闪了过去。

    宫正一见,大喝一声,从马上跳了下来,一摆大棍,砸向巨犬。那巨犬闪身躲过,往林中跑去。宫正随后紧紧追赶。

    殷岳也缓了过来,刚要问话。林中又闪出数名黑衣人,每人张弓搭箭,射向殷岳。殷岳甩蹬滚身,躲过来箭。落地后,拔出宝剑,扑向敌人。高欢和宫蕊也翻身下马,高欢拔出钢鞭,宫蕊从腰间解下一条软鞭,一前一后冲向敌人。

    对方的黑衣人没想到殷岳进攻如此迅捷,第二支箭还没搭上,殷岳已经杀了过来。近战弓箭发挥不出作用,纷纷扔掉弓箭,拔出腰刀,扑向殷岳。

    殷岳挥动宝剑,湛卢剑削铁如泥,“铮铮”数声,黑衣人的几把腰刀已经被削断。殷岳剑如飞鸿,剑光闪处,已有两人被殷岳砍倒。

    高欢单鞭舞动,击碎一人天灵。宫蕊软鞭缠住一人脖颈,软鞭上全是倒钩,一抖手,那人已经毙命。

    剩下两个黑衣人转身想跑,殷岳大叫一声,“留活口!”飞身赶上一人,脚下一绊,将那人踢倒在地。一脚踏住他的后背,宝剑搭在颈上,“别动!”未料那人,把脖子猛地往湛卢剑上一抹,瞬间绝气身亡。

    宫蕊软鞭甩出,缠住最后一个黑衣人的脚腕,一扬手,将他拽到在地。高欢上去一把踏住,拧过双臂,从腰间解下绳索,将这人五花大绑。绑好后,把这人提起,发现这人已经咬破衣领,吃下里面藏着的毒药,七窍流血而死。

    宫正手提大棍,另一只手提着刚才的巨犬,从林中跑了出来,巨犬头上一个大洞,看来已被宫正打死。

    转瞬之间,六名黑衣人,一条巨犬全部命丧当场。

    殷岳缓了缓心神,刚回凡国,竟然有人刺杀自己。而自己来见母亲,知道的人也不多,看来凡国的局势远比自己想象的复杂。

    殷岳叫过宫正,“你去看看这些黑衣人,有没有你熟识的,或者身上又没有什么标记?”

    宫正答应一声,走过去撕下黑衣人的面罩和衣服。查验多时,转身回禀,“殿下,这些人我都不认识,也没留下任何痕迹。”

    “都能够坦然赴死,也是了不起。既然没有什么线索,也不要折辱他们的尸体。宫正,宫蕊,你们在林子里挖个坑,把他们埋了吧。埋完守在坟前,先不要动,等我回来。高欢,跟我回一趟显光庵。”

    宫正宫蕊答应一声,拉着几具尸体进林子。殷岳高欢翻身上马,赶回显光庵。

    殷岳敲开庵门,萧英接到通报,走了出来,脸有不悦之色,“岳儿,你怎么又回来了?”

    殷岳跪倒在地,“娘,孩儿尚未下山,遭到贼人刺杀!”

    “啊?”萧英一声惊呼,“可有受伤?”

    “托娘的福,孩儿无事。不过,孩儿今日来拜见娘,知道的人不多,看来这京城里的形势波云诡谲。娘只身在这庵中,孩儿不放心。恳请娘跟儿回宫,孩儿在东宫给娘修一静室修行。”

    “这...孩子,娘,在这很好。”萧英犹豫道,

    “娘,孩儿这次回来,要兴盛凡国,进而为天下百姓谋福。娘在庵中,孩儿定然会分心劳神,望娘看在孩儿志向之上,随孩儿回宫。”殷岳再次磕头请求。

    萧英沉吟半晌,“好吧,岳儿,娘知道你胸怀安邦定国的大志。娘独自在这庵中,肯定你会不放心。好,娘跟你回宫。但前提是,为娘依旧修行,吃住用度,皆和庵中无异。”

    “孩儿遵命!”殷岳一见萧英答应回宫,非常高兴。萧英求见长老,将这件事情禀告。长老也欣然放行。萧英收拾了一下物品,和殷岳辞别众尼。殷岳扶萧英上马,高欢接过缰绳,在下边牵马保护萧英。殷岳飞身上马,回到树林,叫上宫正兄妹,五人四骑,回转中都。

    正是:欲要治国平天下,先行报效父母恩。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喜欢另三国演义请大家收藏:另三国演义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